APP下载

浅析日本陶艺家池端宽陶艺思想与蜕变

2022-12-24许晓岸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艺术家

许晓岸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来宾 546100

池端宽,是日本著名陶艺家,在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毕业。1974年开始在日本长野县进行陶艺创作。其实他在高中时期就开始对陶艺有了兴趣,只不过读大学的时候选择了物理专业,最后还是回归到陶艺艺术创作的工作。当然这并不矛盾,在创作作品中他愿意做更多的尝试,可以看到感性的思维与理性想法的碰撞。

1 陶艺家的思想

池端宽先生是笔者在湖北美术学院读硕士期间,一位来自日本的陶艺课教授,尊称他为“先生”[2]称谓语“先生”表尊称,在日本是用来称谓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与威望的人,如教师,医生,律师,政治家等。。在他的陶艺课程中,有一堂课是田野考察,先生带我们去自然中寻找美,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风、阳光、一呼一吸带来的质感。同时,他迷恋一些小的细节,比如中国小区中的广告栏(图一),这些都是象征着中国现代社会的符号与雏形,作为艺术家他十分好奇,倒不是觉得这些中国式的符号影响市容,而是觉得符号背后的意义与中国文字的趣味性,当然,他对任何事物都会从本质出发去审视它的美。

图一 中国小广告

在疫情爆发的2020年,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在日本也不例外,但是这也不会阻挡池端宽先生欣赏美。“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被囚禁在家中,但幸好我們家附近有很多大自然,而且现在櫻花正盛开。5月2日是一个非常愉快的日子。我们决定更换厨房里的水龙头,它已经漏水一段时间了。这项工作非常容易,只花了两个小时。在装水龙头的纸箱里,有一张硬纸片做隔断(图二)。整个东西折叠得很整齐,整齐存放的方式确实令人惊讶。最小的部件都装在塑料袋里,各个部件的整洁度是一件艺术品。”这段话记录在池端宽先生的个人网页中,可见艺术家的世界,美分美妙都是在思考与观察,或者深切地感受美的存在。这样的美存在于简单的事物中,外在简约的线条让池端宽先生找到了艺术中的共鸣,也非常符合日本式的极简主义。

图二 日本纸盒

池端宽先生认为,美不等于是艺术,尤其是在陶艺创作中,陶艺作品是记忆的储藏。陶瓷只作为媒介,更重要的是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表现时代的内容。不管是陶艺还是其他的艺术形式,应该站在当代的角度去设计一件作品,陶艺需要把传统的技艺、新兴的技术与思维相结合,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许创作出来的作品不是完美的,但日本的美学至始至终在不完美中寻找“完美”,并且衍生出“完美”的感觉。而池端宽先生所认为的这样的“完美”,不仅仅是人类停留在表面的审美,作品美不美,是从其中感悟到生命,而上升到海德格尔的“诗意”的层面的,人生本是不完美,那么又何必苛求一定要完美?而这样的完美到底是谁去评判?归根结底,是每一个观众自己的感受,而这样的审美评判标准是观众通过自己的人生体会观照出内心。

现代的艺术必须反应现代人的现状,不论是技术上的改变抑或其他,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变化。在任何历史阶段,都应有对陶瓷的不同情感与创作手段。但唯一不变的是,池端宽认为用陶瓷做出来的艺术作品,是一种记录现代人类生存的过程。若干年之后,也许我们的后辈在大地中出土的文物就是他的作品,而且他的作品中赋予了现在这个时代非凡的意义,这样的意义便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实用性,也不缺物质,物的精美已经不是人类一味去追求的,现代人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需求。而在这样的精神需求中,池端宽先生考虑的是全人类的极端生态环境问题,这表现出艺术中的悲悯心即艺术关怀。艺术家不是一味地去做自己,其还具有社会职责,即让大部分人感知到真善美。这样的真善美是对良知的唤醒,是对人性的觉悟和觉悟之后的重生。

2 陶艺家的创作技法与流变

2.1 创作技法

池端宽先生在创作上一直秉承自然至上的理念,作品不仅有艺术形态上的要求,还有对造型上的精益求精,简约又不缺少优雅与精致之美。在创作风格上,他主要以多变的形式为主。对称与不对称、平衡与倾斜,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这与他多变的审美思想也是不可分的。在造型上,主要是以泥板成型为主。泥板上以版画的形式通过泥片机压出肌理与花纹,这样的肌理与花纹往往是以一种自然的形态出现的,点、线、面的抽象肌理营造出风吹动麦子的随意感。池端宽与其他艺术家作品的最大不同之处是自己的艺术作品不需要任何的釉料,在1280℃高温的烧制下成为瓷器之后,用水磨的方法进行抛光处理,以至于他的作品有天然的大理石质感,也可以将他的作品称为“现代化石”。

他的作品在技术和创意上,将雕塑打磨技术运用在陶瓷制作中,使陶瓷拥有石头的肌理效果以及大理石般的光泽。他将自己的作品赋予“现代化石”的意义。池端宽认为没有一种材料可以创作出他的作品效果,尤其是呈现出的自然景象,只有泥土可以让他的作品意义非凡,泥土显然成为了他记录自然与生命的印记。

陶瓷的历史深远流长,在现代艺术中,陶瓷的创作手法与传统技法没有区别,所以他发明了一种新式的创作技法。比如,他认为所探索的打磨技术在以前是没有的,目前的现代机械技术手段与以往的手工打磨技术完全不同,所呈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就陶艺创作而言,需要创作者不断地创新与改变,努力尝试。

2.2 作品流变

在2005年创作的作品《现代化石》(图三)是泥片与雕塑的方式相结合制作而成。十年的创作过程,正如他的作品名字《蜕变》(图四)一样,变的不仅是造型,更是追赶翻天覆地的时代步伐。在作品《蜕变》中感受到城市冰冷的铜铁建筑物耸立在世上;同时,它的造型姿态也像冷静而执著的男人蓄势待发的模样。可无论是建筑物还是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找自我,寻找在社会中的一席之地。这一切仿佛就定格在了作品《蜕变》中,人与建筑一样没有了温度,孤单、冰冷,一味前进。这像是“人类世”中对末日来临前的惶恐与不安。池端宽先生创作了人类自身与社会环境中的微妙关系,似乎有些压抑喘不过气,在这样的作品中可以窥见现代人对周遭的环境表现出的真实感受。

图三 现代化石( pc )2005[3] http://hiroshiikehata.g3.xrea.com/work-m.htm

图三 现代化石( pc )2005[3] http://hiroshiikehata.g3.xrea.com/work-m.htm

人作为自然界的生物有机体,必然受新陈代谢、生命遗传、万有引力、生态平衡等生物发展和其他自然规律的支配。

《现代化石2021》(图五)这个作品除了硬朗结实的线条感,还加入了“人类世”的代码:万有引力公式与基因编程符号(图六)。由此说明,人类的社会是在一个“万有引力哲学”层面上按照宇宙的规律而发展。但是在科技飞快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破坏环境以及社会高速发展,使得人类的基因都在改变。这件作品更加具象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存溯源。暗喻毁灭自然界的规律对人类产生的致命伤害与影响。

图五 现代化石2021

图六 符号代码

池端宽先生一直强调泥土有很多可能性,这不仅仅是因为泥土的塑造能力,更是由于陶瓷两千年文化的使然。泥土的物性与人性在时间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即时的对话与默契,泥土的物质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神性的存在。

虽然先生最想突破的是泥土无法表现出的效果,也有做过一些其他材料的简单尝试,但是科技的更迭太快了,快到来不及去思考。当新的材料不断涌现,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就会受到不小的冲击,以至于传统的工艺甚至会消失。所以,在他对艺术的思考中会问到底什么是主流艺术,什么是支流艺术。同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艺术是不是等于技术。

池端宽先生的创作是在“人类世”的认知视角上来进行的。在“人类世”的视角下对陶艺作品的创作展开研究,以生态思维来反思人类环境在现代社会进程中如何维系生态平衡,他希望自己的陶艺能够提醒人类肩负起自然生态的责任,并理解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笔者认为池端宽先生的作品对于思考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虽然艺术家不能像科学家一样去部署一个解决方案,但是好的艺术作品可以直击心灵,升华灵魂,这也是池端宽先生陶艺作品的魅力所在。池端宽先生表示他一直想抓住这个时代,强调自己的作品是“活化石”般的存在,他致力于去表现他的原始创作情感,但是时代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陶艺的传统手艺都受到了冲击。池端宽先生在他的个人网站中提到,17世纪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提出“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也就是真理存在于一个非常狭窄和精确的范围内,但围绕它的荒谬与错误的范围是无法估量的。

3 结语

笔者认为,池端宽作为一位日本艺术家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寻求的是生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可以用“人类世”的概念来诠释。同时在他的陶瓷物语中“物”不仅仅是物的存在,更是一种思想的停留。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就已经又进入了一个“艺术的新纪元”。似乎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在出来的一瞬间没有来得及去观想,就已经卷入进了新时代的洪流。是的,做纯粹的艺术很难,它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仅仅是小范围的认知。然而,作为当代的艺术家需要找到它,并向世界指出它,这是艺术主流的精神与职责。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艺术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疯狂”的陶艺
学陶艺
做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