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建议
2022-12-24周艳明陈佶玲
周艳明 陈佶玲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引言
“十四五”开局之年,商务部印发《“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连接东北亚的重要窗口,应探索外贸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开放促发展。
在经济增长2002 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简称东北振兴战略),为当地经济振兴进行了顶层设计。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东北地区考察调研,谋划东北全面振兴。辽宁、黑龙江自贸区的相继揭牌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更为东北发展对外贸易带来利好。
2022 年是东北振兴战略提出20 周年和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辽宁自贸区)挂牌5 周年。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以东北振兴战略和辽宁自贸区为区域经济政策指标,探究前述两项政策的外贸增长效应,旨在为该省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以要素禀赋等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是对外贸易的源动力。在对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受到当前逆全球化趋势上升、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影响,区域经济政策等制度因素成为热点。
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均探讨制度因素与贸易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李邦君(2003)[1]指出,我国贸易范围、规模和地位受到自由贸易体制和政策的推动实现量质的飞跃,制度红利取代传统要素红利,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因。
“十四五”时期,外贸发展应,加快与相邻国家的互联互通(裴长洪,2020)[2]。要逐步建立与国际规范接轨的稳定的外贸制度环境[3]。此外,戴翔(2021)[4]表示我国要实现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求我国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为“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提高制度质量,可以推动贸易结构的优化,同样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5]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学者大多从国家层面研究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以省域为出发点的少。立足于辽宁省这一省域层面,研究处于不同时间区段的区域经济政策对该省外贸发展的影响,为观测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新视角。
三、辽宁省外贸现状和政策机遇
(一)辽宁省外贸总体发展情况分析
近二十年来,辽宁省外贸呈积极向好发展态势。从外贸总体规模来看,2020 年辽宁省出口额383.30亿美元,是2001 年(111.10 亿美元)的3 倍多,年平均增速约7.99%;进口额561.30 亿美元,较2001年(88.00 亿美元)增长近5.38 倍,年平均增速约11.15%。同期,我国出口总额增长9.78 倍,年平均增长率达14.2%;进口总额增长10 倍多,年平均增长率13.98%。可见,辽宁省进出口贸易发展都较大程度地落后于全国,尤其是出口贸易。在年平均增速方面,辽宁省进口贸易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小,而出口贸易方面却相差 甚远,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图1 辽宁省进出口贸易现状
(二)辽宁省外贸发展面临的政策机遇
1.东北振兴战略
国内经济的强劲是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撑。2004 年实施的东北振兴战略则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依托。当地经济在该战略的指引、政策的扶持和地区的奋斗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GDP 这一“内功”修炼得日渐醇厚。
2020 年,辽宁省生产总值达25114.96 亿元,是2004 年(6469.81 亿元)的近4 倍,实现稳步提升。其中,辽宁省的第一产业占比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增速喜人,三产占比自2014 年超过二产后一直保持领先优势。这体现出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以来辽宁省服务业产能的不断充沛。值得关注的是,二产占比的下降固然是二三产结构配比优化的反映,但背后也反映出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的隐忧。
图2 2004-2020 年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情况
2.辽宁自贸区建设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7 年在沈阳市揭牌。此后,辽宁省政府依次印发《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和《进一步深化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2021),旨在用好自贸区这一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工具,实现“由点及面”发展。
截至2020 年,辽宁自贸区新增注册企业6.3 万户、注册资本6300 亿元,123 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并推广至全省(113 项)和全国(12 项)。分片区而言,沈阳片区的有效发明专利达1173 件,高新技术企业达193家,是成立前的15 倍;开通了三条跨境电商班机,首航后约一月即完成跨境电商货物86 万订单,金额达1481 美元。大连片区的“经营资格综合凭证”等多项行政审批加快,通关时长缩短为5 个工作日;推出的冷链直送终端运输模式解决了大宗易腐货物运输的难题。营口片区推出的“物联网+云系统+水尺计重”新模式大幅降低船舶在港时间,船舶滞期费由平均3.2 万美元降为1.8 万美元;首次突破将8 个集装箱货物出口德国,挺进欧盟市场。可见,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在降低外贸成本、便利外贸交易方面已初见成效。
四、实证设计与分析
英国经济学家James Edward Meade 指出,一国外贸受国内经济和汇率的影响。[9]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引入经济发展水平、汇率波动两个因素,并加入区域经济政策变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来检验区域经济政策的外贸效应。
(一)模型构建与说明
为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对辽宁省外贸发展的影响,采用辽宁省出口贸易额(Y1)与进口贸易额(Y2)作为被解释变量,省内生产总值(X1)表示经济发展水平,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X2)代表汇率波动。并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为基础,得出:
其中,α1代表出口收入弹性,α2代表出口汇率弹性,β1代表进口收入弹性,β2代表进口汇率弹性,μ1、μ2代表随机误差项。
因所选取的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为增强其平稳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其取自然对数:
在前述模型基础上,引入辽宁自贸区的建立(X3)和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X4)两个虚拟变量。得出最终模型如下所示:
(二)实证分析
基于数据可得性与研究结果时效性,选取1992-2020 年间辽宁省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虚拟变量在政策实施前取值为0,后取值为1。
1.对辽宁省出口贸易进行回归分析
选定显著性水平α=0.05,用Eviews9.0 对上式(1.5)做OLS 回归,得:
可知,方程拟合优度良好、整体显著,自变量t 值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四个自变量均显著。
2.对辽宁省进口贸易进行回归分析
选定显著性水平α=0.05,用Eviews9.0 对上式(1.6)做OLS 回归,得:
方程拟合度良好、整体显著,但新引入的X3 虚拟变量t 值的绝对值小于临界值,变量不显著,故采取逐步回归法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到方程:
可见,方程拟合度较好,整体显著,X3虚拟变量被剔除,可判断上述方程为最优方程。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推断:
1.根据自变量对辽宁贸易出口额的影响程度高低依次排列分别是:辽宁省生产总值、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辽宁自贸区的建立。其中,省内生产总值、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辽宁省贸易出口额呈明显的正相关,结果具有现实经济意义。
2.根据自变量对辽宁贸易进口额的影响程度高低依次排列分别是:辽宁省生产总值、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其中,与贸易出口额的分析结果相比,省内生产总值对辽宁贸易进口额的影响程度较大,即省内居民平均收入越高,则进口贸易发展水平越高,结果具有现实经济意义。
五、外贸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一)稳抓创新打造本省软实力,优化外贸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要加大研发投入,对参与研发创新的企业进行补贴。并出台相关政策以确保产权明晰,从而鼓励企业在管理、技术层面不断创新,带动其他领域振兴发展。三是要继续推进“放管服”制度,让企业成为市场真正的主体,激励其积极性以打造辽宁品牌,提升贸易效益。四是要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深度挖掘本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壮大加工贸易,向供应价值链高端攀升,以提高出口带动能力。五是要结合当下新兴技术,充分利用“网红经济”发展数字贸易。积极拓展跨境电商在国际市场的业务,奋力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途径[6],助省内生产总值更上一层楼。
(二)积极融入区域经济,抱团取暖协同发展
辽宁应稳抓东北振兴战略机遇,打造城市群、都市圈,为尽力构建“东北亚”贸易圈献计献策。一是要积极与外省寻求联盟合作并践行协商机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带,奋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并确保政策有效落地,以促进要素在省际有效流动,推动生产力布局优化。稳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资源在两个市场内合理配置,从而加速经济双循环。二是要乘“十四五”之东风,重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方面要加快贸易通道的建设,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扩大贸易奠定基础。三是要深度挖掘并创造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空间。有效整合资源并合理运用,以加强内部次级区域合作,打破市场分割的现有局面,进而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三)加强自贸区制度建设
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有效避免了因不确定因素繁多、信息不对称、契约关系等导致的交易成本增加。作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的辽宁,一是要紧抓区位优势,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扩围、提质、增效。有序推进金融领域开放,放宽贸易可进入领域,依托对外开放平台实现贸易便捷度的提升。二是要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秉持“钉钉子精神”,将改革制度逐项落实。三是要为企业创造利好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打造引领经济的动力源,增强区域辐射带动力。四是要对试验区内工作实施情况、规划落实程度进行追踪评估,及时调整完善,并对自贸区加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