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邢西走出的红色教育家
——太行山上办学堂(下)

2022-12-24毕勤山

乡音 2022年12期
关键词:浆水邢台抗日

毕勤山

抗战期间,在党的抗战教育政策感召下,以张信卿、吴玉书、李庆俊、尚书绅等为代表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艰苦的斗争环境里磨砺淬炼,成长为邢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播火人”、红色教育家。

张信卿:“邢西抗战教育第一人”

张信卿(1891-1949),字孚先,生于邢台县(今邢台市信都区)西郭庄村。父亲张九如是清末秀才,思想开明,他自己开设药铺,行医治病,主张“穷汉子吃药,富汉子掏钱”,给穷人看病不取分文。张九如还自办学堂,张信卿就是在父亲开办的学堂里读完了《四书》。

张信卿20 岁那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抗战爆发前,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

从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教育事业。在二弟张仲毅的影响下,张信卿的思想进步很快。

1926 年冬,省委特派员顺德特支负责人沈国华介绍张信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积极参加党的工作,成为当时邢台党组织中最坚强、最活跃的分子之一。第二年,中共顺德临时地委成立,由于在城里活动不方便,办公地点就设在张信卿家里。张信卿任邢台农运委员,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参加并组织了冀南农民武装暴动。武装暴动失败后,中共顺德临时地委遭到破坏,邢台的革命陷入低潮。这时张信卿受党的指派打入国民党县党部做农运工作,在国民党内部发展党员,并将自己的薪水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党的活动经费。

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河北的党组织也多数惨遭破坏。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张信卿也在积极寻找党组织。1929 年4 月,原中共中央特派员陈潭秋亲自到邢台帮助建立邢台中心县委,在西郭庄召开了邢台中心县委的成立会议。会议开了整整一夜,由于张信卿参加了会议,三弟张绍先为会议操办了一切,张信卿的妻子霍缮一直站岗放哨,烧水做饭忙个不停,在他全家帮助下,会议得以顺利进行。

1937 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邢台城,张信卿、张绍先二兄弟带领全家10 余口人,奔赴邢台西部山区浆水抗日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同浆水知识分子李梦萍办起了全县第一所抗日义务小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邢台县抗战教育的先河。

翌年4 月,浆水抗日救国临时政府与营头抗日县政府合并为邢台县抗日政府,驻扎在城计头,内设秘书、行政、文教、总务、财政、司法、锄奸等科室,张信卿担任县抗日政府文教科第一任科长。

到了8 月份,政府驻地由城计头迁至浆水,张信卿仍任文教科长。不久,抗日县政府将浆水抗日义务小学改为“邢台县第一抗日高小”,张信卿担任第一抗高校长。抗日县政府每月发给教师48 斤高粱或玉米,张信卿一家5 口人靠他一个人的供应口粮生活,粮食不够吃,吃糠咽菜是常事。

信都区西郭庄村张家小院旧址,房间内悬挂着张信卿及弟弟张仲毅(邢台第一个共产党员)、张绍先,侄子张啸宇的照片

张信卿担任浆水第一抗高校长直到1945 年9 月。抗战胜利后,张信卿回原籍,1949 年因病去世,终年58 岁。

吴玉书:“邢台现代教育先行者”

吴玉书(1892-1979),字林阁,号子讷,邢台县(今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坪上村人。吴玉书少年有志,嫉恶如仇,曾先后在河北省立天津音乐学校、省立保定高等师范学校美术专科求学,与著名书画家白寿章是同窗好友。

1937 年9 月13 日邢台沦陷后,吴玉书所在的下寺县立第四高等小学解散,吴玉书以义务教书为名,担任抗日交通站站长,为抗日根据地转伤员、送情报。其间,还组织开办农民夜校和午间妇女识字班,开展抗日爱国宣传。

1942 年,吴玉书从浆水抗高调到内阳抗高任校长,当时旱灾严重,瘟疫流行,再加上敌人“扫荡”封锁,办学极其困难。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吴玉书带领学生翻山越岭到山西和顺县背粮,在深山烧炭,开荒种菜,还自制纺车教学生纺线。没有教材,他组织教师编写;没有教具,组织大家制作,尽管条件简陋,他仍然严谨治学。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办学工作一点儿也没落下,吴玉书编排了《抗战三字经》《一罐血》《血泪仇》等20 多个文艺节目,宣传抗日。他改编的《小二黑结婚》在根据地各村巡回演出,赵树理特地来信祝贺。

为了培养根据地的师资人才,1943 年5 月以后,县里在内阳抗高增设了师范班,培养了一大批抗战干部和抗战教育人才,时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对抗高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45 年9 月,邢台城解放,吴玉书带领内阳抗高宣传队进城宣传,编演的文艺节目受到边区政府好评。后来邢台县委决定,以内阳抗高为基础,吸收农村剧团部分演员,组成邢台县剧团在各地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吴玉书被评为太行区先进工作者,出席了邢台专署召开的模范教师大会。

1956 年,吴玉书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兴奋不已,赋诗一首:“七月一日前一天,暖风拂面动心弦。满含热泪夜不眠,奋斗终生不息肩。”

吴玉书早期在邢台县立小学教书期间,他标新立异,摒弃了死记硬背的私塾教育方式,最早采用了启发式的直观教学法,因为教法直观形象,简明易懂,深受学生和当地群众欢迎,震动了当时的邢台教育界。

他这样总结道:“何谓直观教学?不妨模仿演戏。有时装扮男女,最能引起兴趣”,“教具尽量自制,玩物多是模型。编个儿歌唱唱,口味适合儿童。”堪称邢台推广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先行者。

吴玉书老人作画逼真神奇,古风浓郁,书法潇洒自如,苍劲有力,四周村民来找吴老写对联,他从不拒绝。他还是个诗人,著名作曲家、诗人乔羽在邢8 年,多次与他交往,因他比乔羽大35 岁,他们成了忘年之交,乔羽常和他对诗。邢台当代著名诗人尧山壁与吴老也是至交,还有原邢台县委书记何耀明,他们4 人经常脱口对诗。有一次反“扫荡”期间,他和学生们躲在深山里,正逢下雨,他诗兴大发,提出师生联句作一首诗,他说第一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吟了一首诗:“拌一碗香甜炒面,一双筷轮流吃饭。哪怕他飞机大炮,胜过那洞中神仙。”

1979 年2 月吴玉书病逝,享年87 岁。1984 年,《吴玉书诗稿》诗集出版;1985 年,邢台县政府在他故乡坪上村头竖碑立传,纪念这位杰出的邢台教育家。

李庆俊、尚书绅:邢台老区红色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李庆俊(1913-1981),出生于邢台县(今信都区)浆水镇坡子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全家十几口人,全靠父亲种山坡地为生。李庆俊从小受尽了人间苦难,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但是他很爱学习,经常在帮助父母劳动之余,自学《三字经》。在他十几岁时,父亲把他送到30 里开外的下寺高小附设师范读书,他从师于吴玉书先生,学习刻苦认真,于1930 年毕业回到家乡自办小学任教。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传入,让他懂得了贫穷的根源和革命道理,使他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全国上下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他率先在坡子峪村办起了抗日小学,向学生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8 年,李庆俊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担任了坡子峪村地下党支部书记,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大力发展本村及周边农民入党,壮大党的力量。1943 年,李庆俊在坡子峪创立抗日高小,后来被命名为“邢台县第一抗日高小”,他亲任校长兼教主课。这一时期正是抗大在浆水办学期间,李庆俊深受“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作风的熏陶,一边开展教学,一边组织学生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唱歌、演戏、刷标语,开荒、打柴、烧木炭,读报、演讲、宣传抗日,学校办的“火焰剧团”在太行区很有名气。办校4年,李庆俊领导的坡子峪抗日高小,为抗日战争和后来的人民解放战争培养近了300 名革命人才。

1952 年,邢台县第一初级中学(即浆水中学)成立,李庆俊为首任校长。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尊重人才,爱护知识分子,想方设法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使得浆水中学由最初时的3 个班扩展到20 个班,由成立时的初级中学发展到高级中学。

1972 年,李庆俊任邢台县文教局副局长兼浆水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1978 年,邢台县委授予他“模范校长”荣誉称号。1981 年9 月病逝。1985 年9 月10 日,全国第一个教师节,邢台县政府在浆水中学竖立了李庆俊先生纪念碑。

尚书绅(1915-1981),邢台县(今信都区)宋家庄镇北坡村人,是著名学者吴玉书先生的得意门生。1930 年,他从下寺高小毕业后,辗转于后山头、放甲铺等地教书,因受先生教学熏陶,他积极采用新式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学生们都乐意跟着这位小先生学习。

坡子峪村是抗大“上干营”旧址和抗大太行陆军中学办校的地方。坡子峪村小学校长兼教员李庆俊,教员李庭兰,就是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影响和帮助下,与抗大联手,创办了坡子峪抗日高小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他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战地工作团。1940 年,受抗日政府委派,回村办教育并兼任村党支部书记。1942 年,他在北坡村的太清观内,创建了宋家庄川唯一的抗日高小,他任校长。北坡抗高办学期间,正值敌寇对根据地实行“扫荡”和封锁的困难时期,尚书绅将百余名学生分成3 个梯队,徒步到山西接力往学校背粮运煤。没有书和文具,他就组织老师手抄教材,用庙观里泥胎神像的纸袍订成学习本;没有笔,他就组织上山起石板、锯石笔,克服一切困难,也要将学校办下去。北坡抗高培养的学生,品学兼优,许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走上了革命工作岗位。

1952 年5 月,尚书绅调任邢台县师范学校校长。他生活朴素,经常穿一双旧布鞋、头箍粗布毛巾,一副“老农民”装扮;他待人真诚,关心师生,很受大家的尊重;他作为校长,以上率下,总是干在第一线。1956 年学校更名为邢台县第二中学,迁往会宁岗,他带头参加建校劳动,平荒坟、填大坑,脱坯烧砖建教室。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1966 年前,会宁中学连续多年保持全地区中学生运动会总分第一名,1964、1965 年,会宁中学的大中专升学率达70%以上。

1972 年,尚书绅升任邢台县文教局副局长,兼任会宁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1978 年,邢台县委授予他“模范校长”光荣称号。1981年1 月病逝。1985 年9 月10 日,全国首届教师节,邢台县政府在会宁中学竖立纪念碑,纪念尚书绅先生四十年如一日,躬耕校园、矢志教坛的教育情怀和高尚情操。

猜你喜欢

浆水邢台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西北美食浆水或可降尿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邢台分行
游邢台动物园
抗日英烈马威龙
舌尖上的浆水
有一种美食叫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