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校地智库联盟: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新路径

2022-12-24李开拓

关键词:智库建设研究

李开拓

一、研究缘起

随着2014年2月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推动计划》的启动,2015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印发,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及其研究一直如火如荼持续至今。

从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来看,自2013年始,新型教育智库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教育智库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017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年发表相关论文99篇[1]。2018年至今,虽然成果数量略有下滑,但质量水准越来越高,说明探索越来越深入。总体来看,我国教育智库研究分为两大主题:国内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和国外教育智库研究。[2]前者对新型教育智库的内涵、定位,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广泛探讨。[3]从研究对象来看,涉及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成果一直较多,地方省市级教育智库和民间教育智库建设的研究较弱,而且研究的对象单一化,鲜有高校与地方或民间教育智库协同发展的深入研究。

鉴于教育智库建设研究对象单一,智库建设各自为战,2016年,时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研究员在《当前教育智库建设的形式、方向与思路》一文中指出:教育智库建设要坚持开放、活跃的交流与合作。智库之间的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交流已成为国际知名教育智库的常态。“教育智库要摒弃传统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主动构建内外协同的发展体系,形成常态化的协同机制,……联合攻关,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他强调,“作为新型教育智库(笔者按:指地方教育智库等),应加强和高校的合作,高校在理论研究和综合性研究上具有优势,可以为智库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多学科的人才支撑。”[4]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湖北省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付卫东、付义朝在《我国教育智库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展望》一文中给出“创新教育智库人员整合机制”的建议:“通过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方式,开展多个研究机构的协同攻关,凝聚多方智慧,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要“实现高校与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5]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若能实现,定能收到1+1>2的期望效应,我国的教育智库建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浅层次的合作较为容易,只要有需求有意愿,不同教育智库之间可随时交流合作,互通有无;而融合式长期的深度合作不易,但值得期待。遗憾的是,至今仅看到2019年发表的一篇成果报告了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深度合作的案例——肇庆学院与肇庆市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局、教研室等联合构建的教育科研共同体。[6]应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但该个案有很多关键性的问题没有涉及,启发意义更大,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完善。笔者以为,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合作共建区域教育智库共同体须首先充分深入研究并解决如下关键问题:究竟有多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以什么方式,采取什么样的路径和策略?

二、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可能性必要性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求至今,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时间。近十年来,因其功能和地位的重要性,省级教育智库的建设发展还是不错的,相对而言,市县级教育智库的建设发展就比较缓慢。高校智库建设,因其基础好,只需调整一下定位和方向即可顺利转型,且有关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丰,智库建设推进较为顺利。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功能和使命,决定其有责任有义务助力地方教育智库的建设发展。故本研究聚焦地方高校和其属地市级教育智库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一)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协同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任务和使命。从智库角度而言,高校学科门类全、高端人才汇集、研究能力强、信息资源丰富等特点,决定高校是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高校的每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都是个体形态的智库,更何况很多高校还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或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教育科研平台。地方尤其是省市级教育智库,在我国教育智库体系中具有顶天立地、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是我能国教育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有责任有义务将自身打造成优秀教育智库,为高端教育智库培养、储备、输送人才。在这个意义上,二者目标一致。

地方教育智库(本研究除特别强调,地方教育智库指市级教育智库),主要由隶属党政机关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如教育研究室)和教育科学研究院(所)转型而来,旧有的工作体系、工作惯性,加之体制机制的制约,思维观念的固化,人才结构的单一,学术视野不宽、研究能力不足,使其对新理念、新身份、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一时难以消化和适应(这也是我国地方教育智库建设发展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转型过程中的阵痛和工作上的压力,让他们急于寻求外力支持,而身边的地方高校是其首选对象。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高校也有责任有义务为属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助力区域内地方教育智库建设就是其分内之事,而且,高校有这个能力。那么,二者就有了相向而行的基础和动力。

综上,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目标一致,具备合作共赢的基础和动力,那么二者联合作战,打造校地教育智库联盟就有了可能性。

(二)高校与地方教育智库协同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通常,合作的必要性体现在合作双方目标方向一致,且存在你无我有、你弱我强、你短我长的优势互补关系。而高校乃至高校教育智库与地方教育智库之间在建设新型教育智库上恰好存在优势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高层次人才聚集。教育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解决教育问题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口学、法学,甚至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交叉学科的知识和人才,而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院校,学科门类齐全,专业面广,各方面人才都有,在实证研究过程中,能够迅速整合人力资源,确保优质高效完成任务。据调查,八成以上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在高校,[5]各类评审专家、各领域专家、学科带头人和专门的研究平台也多集中在高校。 截至2020年3月,国家高端智库已达29家,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建设的专业性智库12家,其中8家是高校智库。[7]足见高校在智库建设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有多大,其中人才因素是主要的。地方教育智库,人力资源单一匮乏。刚刚转型过来的地方教育智库,人才结构单一,多为中文、教育、政治、管理等文科专业背景,缺乏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更少,所以,常常因缺乏必要的人才和专业知识技能而导致研究缺省环节、缺失数据的科学分析、缺乏理性论证,使成果偏离科学性、客观性,流于表面文章。

其二,高校学术研究实力强。高校教师及教育智库科研人员,基础研究功底扎实,应用研究经验丰富,占据理论制高点,深谙学术研究方法和范式,学术积淀丰厚,研究能力强。而地方教育智库高学历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匮乏,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不先进,理论功底不足,对重大问题研究达不到一定的深度。

其三,高校科研人员视野开阔,有战略眼光和大格局。他们对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发展概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律和趋势有所研判,对系统性、全局性教育问题有基本认知,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这些优长对于开展战略和决策性研究大有裨益。而地方教育智库视野不够开阔,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研究针对的是本地的区域性问题,往往站位不高,研究成果缺乏前瞻性、全局性。

其四,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重理论轻实践,不接地气。高校人才学术研究是书斋式的,长于理论研究,较少深入社会实践,缺乏对教情、社情与民意的了解,理论与实践脱节,研究不接地气,形成的“高而不实,深而无用”[6]成果很难被政府采纳。地方教育智库恰恰不善于理论研究,但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市级教育智库基本形成了市、县(区)、校三级教育科研网络,拥有众多试验区、实验校,实证研究资源丰富。地方教育智库了解教育在地方政府全局规划中的地位、作用,了解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了解区域内存在哪些教育问题,其研究更贴近现实,提出的策略、建议客观、可操作性强。

其五,高校科研人员习惯于独立探索、单兵作战,缺乏协同攻关、联合作战意识,与地方政府(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教育智库基本没有交集,沟通不畅,再好的建议很难送达政府。同时,难以获得地方的相关数据,没有足够真实的基础数据的支撑,难以形成科学可行的决策建议。而地方教育智库与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关系密切,研究成果能够快速呈报政府。地方教育智库的“政府”属性与工作机制,决定了其善于沟通交流与合作。横向,要与本地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联系,或与外市县其他兄弟单位联系,学习工作经验、开展联合调研;纵向,上要与政府主管部门联系,下要与各下级相关单位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联系,各种信息数据获取,有近水楼台的便利。

综上,从高校和地方教育智库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来看,二者确实在很多方面优势互补:地方智库缺少理论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研究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高校这方面资源雄厚;地方智库与政府关系密切,建言献策通道顺畅,获取区域内各种信息数据便利,对区域内教育发展实际了然于心,而这恰恰是高校教师或智库的短板,等等。二者深度合作,打造智库共同体,好处是可想而知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出于各自和共同利益诉求的考量,高校和政府均会持积极态度大力支持,可行性也是显见的。

三、高校与地方联合打造教育智库共同体的路径和策略

习近平指出,创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根本。[8]打造教育智库共同体,关键在于构建智库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新机制。

(一)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和人才管理机制

根据教育智库共同体的性质、特点,名之为“XX市校地教育智库联盟”。智库联盟建设须打通校地,由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班子共同协商拟定建设方案,由高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政府主管教育副市长具体负责落实。高校选派一名校内教育智库平台领导,与市教育局局长联袂担任智库联盟主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任副主席,基本成员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高校教育智库平台骨干,以及高校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中小学校长和名师等构成。联盟秘书处设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智库联盟的主要任务是从地方教育发展实际出发,研究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供决策建议;从多个维度观照区域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促进方案;了解教情民意,通过讲座、媒体等方式和渠道,为社会解读教育政策,为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支招,为民众子女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根据国家和省里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发展规划,等等。同时,促进高校的教育智库建设和学术研究发展。关键词是“服务”,服务政府教育规划和改革决策,服务学校和民众,宗旨是资政惠民。选人用人上,采取自愿原则。除了考虑学科专业、学历职称、学术研究能力等因素,还要重视备选人才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更要把热爱教育、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作为首要条件。愿者来,能者上,德才兼备、充满热情、实干肯干的智库队伍才能打造出一流的教育智库,而这种合作共建机制为之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智库联盟组织上归政府管理。要建立“旋转门”制度,实行引入与退出、长期与短期的灵活机制。高校人员可以通过借调、挂职等方式融入联盟,地方智库的成员也可以同样方式进高校智库工作学习。保证其工资待遇。建议高校和地方智库人员结对子、组建智库攻关小组,共同承担任务,把“优势互补”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在保证核心团队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可随时增补、替换高校和地方智库人员,确保智库联盟的高效高质量高口碑运转。在外围广纳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与智库联盟展开各种方式的合作。这种“校地通达”“内实外散”“铁打衙门流水官”的组织和管理模式,既有利于核心智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汇聚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二)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

以往地方教育智库的任务主要是完成“命题作文”,工作从动被动特点鲜明,决策影响力、成果贡献力大小无人深究,有无激励机制影响不大。而新建立的教育智库联盟更多需要主动出击、自主思考、自拟题目,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研究,进而拿出言而有据、言之有理、客观可信、科学可行、关联全局,让政府耳目一新、顿觉棋高一招的策略和建议。那么,就需要充分调动智库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火热局面。这就离不开奖励机制,如何奖励,又涉及评价机制。

奖励,要物质的和精神的皆有,结果和过程兼顾,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重。对建议被采纳的,要重奖责任者,责任者是团队的,内部再按照贡献大小论功行赏。对于虽暂未采纳,但是工作认真严谨,付出很多努力,成果具有前瞻性,学术贡献突出的,也要给予奖励。奖励可与晋升职称、职务,评定科研成果奖,评选智库明星、最佳贡献奖等挂钩,尤其在职称评审,职务提升方面,要把智库研究成果作为重要依据,要让智库人员感受到,自己及从事的工作备受重视,劳动不白付出,而且多劳多得,进而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工作,同时,提升智库吸引力,以不断壮大智库队伍。如此,智库联盟才会生机勃勃,才会成为地方一流教育智库。

要构建政府、教育界和社会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9]评价要综合政府、学术委员会和社会网络评议三方意见,做到公正透明。主要从智库成果是否解决了民众最为关切的教育问题,成果的转化应用率如何,以及成果的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舆论影响力的大小等角度来评价。这就涉及政府、高校及教育智库联盟要积极宣传、推介智库成果和骨干力量,让更多人了解智库联盟及其对地方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来自社会广泛的关注,本身就是对教育智库的一种评价和支持。

(三)拓展经费来源,建立资金管理机制

想要马儿跑就要给马儿草。教育智库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实证研究,需要各种软硬件条件作保障,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调研就会流于形式,结论就会流于主观判断,失去客观性和中立性,不仅影响智库联盟作用发挥,还会影响智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智库联盟的经费比重。合作高校也应予以一定的资金或硬件设施等的支持。此外,还可面向当地涉教企业采取以服务换经费的方式筹措资金。政府也可以通过项目经费、优秀智库成果奖等形式,侧面解决智库联盟的经费问题。经费怎么用,也关乎智库联盟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故要同时建立配套的资金管理机制。

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教育智库共同体,是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创新发展的一个值得期待和探索的新路径。本文只是提供一个大致构想,具体操作有待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猜你喜欢

智库建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