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2022-12-24刘纯明兰曾妮
刘纯明 兰曾妮
(重庆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巴南 400054)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主题,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更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胜利完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①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1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艰辛历程,就是一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向深发展的奋斗史,其中内含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结构。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党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中国共同富裕事业的性质“是什么”,以及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应当“如何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就是回答中国共同富裕事业的性质“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上来看,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既是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守正与创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大同社会”传统理想的坚守与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在共同富裕的一般概念上,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下一个明确定义,但根据其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批判和对共同富裕基本问题的阐述,可见其对于共同富裕问题的理解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的。其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积累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人摆脱“单一性”向人的现代化“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7页。。从理论上实现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必须回到现实的物质生产领域,推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与基础在于“富裕”。其二,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以形式上的平等、正义掩盖其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的现实,实质上是利用生产资料私有制迫使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相分离以此维护资产阶级在财富分配中的特权。在探寻破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现实路径中,其提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共产主义社会是消灭贫困与不平等、生产满足全体人民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全部需要的社会。共同富裕的“共同”旨在解决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问题,“富裕”旨在消除贫穷、贫困。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上的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和管理社会共同财富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实现的必要条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本质的体现。其三,共同富裕是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现实价值理解为实现人的自由充分的发展,共同富裕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目标任务,体现了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同时也符合实现人的自由充分地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共同富裕为所有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前提条件。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和幸福不仅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在于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掌握社会生产力,以此实现其在智力、体力及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提升与应用,从实现共同富裕的人学角度进行理解,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民群众,从这一主体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继而探讨了无产阶级政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历史使命,认为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推动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所要遵循的价值原则。其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兼具历史性与相对性。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限制,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共同富裕在事实上仍旧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且这种现象无法避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5页。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社会是否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否实现共同富裕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由“逐步”到“全面”的阶段性的过程。其以以往的物质生产为基础,同时又要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新的任务并创造新的物质手段来创造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不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绝对富裕,共同富裕的历史性范畴表明其必然具有相对性。认识到共同富裕具有相对性,就意味着对“永恒不变”的超越性理解,以阶段性眼光看待共同富裕的实现问题。共同富裕的相对性针对贫困的相对性而言,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社会成员集体和个人在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存在数量与质量不等的问题,社会成员内部在先天条件与自身能力的运用方面存在差异,不同集体、个人在财富的享有程度上存在差距。在承认差距的基础上消灭差距以达到相对平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目标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对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传承
从《礼记》提出“大同思想”开始,到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将“天下为公”作为其革命理论指导,实现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社会理想。古代先贤在实现富民及对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设想中有诸多富有启迪性的思想。其一,实现共同富裕是治国理政的圣王之道。西周时期,姜尚认识到满足基层百姓的物质利益对君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出:“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六韬·文师》)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强调财富分配均匀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盛唐时期,在总结“贞观之治”的经验时,魏征也指出遵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重民思想是国家强盛的要道。其二,重视提高生产力和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春秋时期,管仲曾谈到衣食住行等生存基础条件得以保障是民众通晓礼仪、区分廉耻的前提,因此指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孔子曾提出“足食”“富而后教”的观点,倡导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满足人民的物质财富需求作为进行礼乐教化的基础。其三,平均贫富与追求“大同社会”。西汉时期,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让利于民思想,提倡“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汉书·董仲舒》)的平均贫富的观点。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都将“均贫富”作为抗争宣言,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北宋王小波、李顺提出“均贫富”的呼号,南宋钟相、杨么起义在“均贫富”的基础上增添“等贵贱”的条件,实质上代表了当时贫困农民对实现民众间的绝对平等与富裕的理想追求。与此相对应,古代贤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社会理想。在《礼记》中阐述了天下为公、人人平等、平均贫富的理想追求。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是“大同社会”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立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优点在于表明了对自由、平等、和谐、富足的世界的向往。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走向衰落、惨遭侵略的历史。在这段时期,无数先驱志士探寻强国富民之路。其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与“耕者有其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的鼎盛,其领袖提出了系列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例如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虽然由于当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现实物质条件的限制,起义失败,但其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深刻反映了贫困农民对封建地主阶级的反抗及对获得土地、实现人人平等平均的理想追求。其二,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林则徐和魏源作为近代中国将眼光看向世界的倡导者,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将西方先进技术运用到工商业之中,通过发展工商业实现国富民强。甲午战败,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意识到启发民智对实现国富民强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勾勒出“君民同体”的大同世界。其三,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针对民生问题,其阐述道:“民生主义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不论全国男女有大富人和大穷人的分别,要人人都能够做事,人人都有饭吃。”①《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03页。在封建等级制度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明确提出将共同富裕的对象范围扩大到所有民众。虽然其在看待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阶级的问题上存在根本的局限性,但仍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看到先进中国人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其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些独到见解也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事业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中华民族“大同社会”传统理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兼具总体性,是共同富裕理论、道路和制度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显著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守人民立场的产物。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以完成反帝反封建为中心,“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等主张将广大农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1953年12月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党的文件中出现“共同富裕”概念,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推动实现工作是全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了周期较长、曲折前进的过程。其开始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团的探索,诞生于成功与挫败的历程之中。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产生,此后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事业更是到了实现的关键时期。
(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初次提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社会性质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处于探索时期,其主要任务是发动人民群众力量取得反帝反封建的胜利,在实际工作中以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在革命特殊时期倡导人民群众以革命利益为先。虽处于内忧外患、物质生活条件贫困的艰苦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人在共同富裕的推进工作上,自建党之日起就致力于让广大民众摆脱贫困、翻身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始终围绕土地政策展开。
党的一大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这一政治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建党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工人运动出现高潮,并在浙江萧山和广东海丰最先开展农民运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沈玄庐在萧山提出“废止私有财产,土地共有”的主张,让农民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提升阶级斗争的自觉性、投身到为谋取自身利益而奋斗的革命实践中,受到鼓舞的农民与地主阶级坚决进行减租斗争。1922年,中国共产党人彭湃到家乡海丰做演讲,呼吁贫困农民团结起来,为消除贫困、实现富裕而奋斗。期间成立的农会引导农民对地主阶级“加租”“易佃”和城市恶霸强制征收“粪船捐”“码头捐”等行为开展斗争。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开展妇女运动,通过开办社团和刊物等传播解放妇女的思想,对广大深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妇女进行思想启蒙,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妇女干部。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寻求中华民族的自救解放,响应民众“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强烈要求,积极促进与国民党的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国共两党、各界人民联合起来抗击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实现自身的解放与富裕作出重大贡献。
在土地革命时期,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手段实现土地归农民生产者所有。于1928年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指出:在地主、商人、政府及帝国主义对农民的层层剥削,农民通过耕田难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生产工具与生产方法无法改良,导致土地贫瘠、生产力下降、农民破产。中国共产党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手段实现土地归农民生产者所有,从而极大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将农民从贫困破产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为形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中国共产党暂时停止对地主土地的没收,以减息减租的方式联合地主力量、调节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策略呈现出灵活性的特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实际需求,对以往的土地改革及土地制度进行经验总结,消灭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真正落实土地归农民生产者所有的制度,194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农民所欠地主富农高利贷者的高利贷债务,给农民发放土地所有证,允许其进行自由经营、买卖及特定情况下出租。①.杨明伟:《百年奋斗史中的摆脱贫困迈向共同富裕》,《红旗文稿》2021年第6期,第18-22,1页。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作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主线工作,将广大农民从破产中解放出来,朝着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迈进。
2.新中国成立后“共同富裕”概念初次提出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实现共同富裕与自身的使命紧密相连。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作了艰辛探索,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政治前提。此后,毛泽东同志将社会主义道路和农民群众实现自身的脱贫致富联系起来。195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正式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决议》明确指出通过农业合作化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决议》指出:“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61页。《决议》要求用农民群众显而易见且广为接受的语言将其团结组织在一起,进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共同富裕”无疑是对这一要求的历史宣告。1955年7月,毛泽东同志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指出农村中存在的资本主义势力日益发展和贫农问题逐渐加剧的现象必将导致农村的两极分化,而“实行合作社”是“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③.《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7页。的推进措施。
组织广大贫困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村绝对贫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起始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还通过对农村贫困户和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专款扶持、减免农业税、下发农业贷款,对革命老根据地的扶助建设进行系统部署,对少数民族地区发放补助,致力于使得农村贫困户、革命老根据地人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与其他地区人民一道走向共同富裕道路。在《决议》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以社会主义改造作为消除贫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方法,并在这一时期将脱贫致富的重点任务放在解放农民群众上。率先解放农民群众不仅符合社会主义立足人民的根本立场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当时国内社会生产发展的未来趋势所作出的正确决断,使得农民群众这一当时我国社会中分布最广、人口比重最大的群体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事业产生深刻认识和情感认同,使得农民群众逐步了解到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摆脱贫困实现富裕必须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共同富裕指的是“共同富”“大家都有份”,为在过渡时期动员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作了思想动员与宣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提供了正面引导和力量支撑。在《决议》通过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以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为根本任务,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党的政策,始终将社会主义道路与实现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自此,共同富裕的概念、口号广泛传播,对党的共同富裕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曲折与挫折
1.1956年至1960年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出现“急于求成”的倾向
1956年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历史转变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使国家快速富裕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曲折的探索。1957年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的良好起点遭受挫折,党的工作出现重心偏离的趋势,同时在理论上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错误判断,为工作重心向阶级斗争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倾向,并拉开“大跃进”运动的序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运用群众运动的工作方法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在基层,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土法炼钢运动,以自身高度的政治热情投身物质生产、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努力。随后其它行业也相继投身此运动中。但这时由于对社会主义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缺乏科学的认识,片面追求国民经济量的生产,最终致使国民经济秩序严重紊乱,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国家产业结构失调。
同时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基本轮廓也日益清晰。“一大二公”的特征体现出了两层涵义。其一,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作教条性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最高理想,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直接照搬“农业公社是个很响亮的名称,是与共产主义这个概念有联系的”①《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62页。这一论述,在当时的国情下将人民公社与共产主义划等号,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简单的错误认识,同时也是以“左”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的片面解读。其二,是对中国传统的小农平均主义思想的再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共同富裕工作推进上,以“绝对平均主义”去理解共同富裕,“吃饭不要钱”“统一调配”“生活各方面一致”等口号,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困。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推动的共同富裕工作虽然遇到了艰辛的曲折,但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急于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2.1966年至1976年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出现工作重心的偏移
1966年至197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遭受重大挫败。全国的经济建设陷入混乱局面,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恶化,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急剧下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一方面反对部分地区、个人先于致富,仍旧体现出集体、同等致富的思想,存在将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相等同、认为追求个人利益易滋生贪图享乐不利于革命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党对“集体增产个人不增收”“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等现象有了初步的反省与整顿。周恩来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坚持运用正确的经济思想开展国民经济工作,其利用“抓革命,促生产”,纠正“左”倾错误,宣传开展生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工业生产为主导,坚持在城市与农村中贯彻以按劳分配的制度以此克服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影响,对这一时期曲折进行中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共同富裕事业产生了一定作用。在此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和国家经济发展建设遭受重创,但在1975年全面整顿中,邓小平同志对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1975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加强铁路工作的决定》《关于努力完成钢铁生产计划的决定》,指出要恢复工业生产、整顿工业管理体制、不能片面追求生产速度等。依据这两个《决定》的方针,其他领域的整顿也相继开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整顿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一次实验。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转折与变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基调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逻辑错位进行修正,将重心放在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在历史转折点上,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路线的纠正与经济工作正确指导思想的确立,为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1978年到1992年,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转折期,在发展阶段层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以阶段性的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思维导向;在发展战略方面,“三步走”战略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小康”再到“比较富裕”,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事业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键性问题;在对外开放层面,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搭建了由点到面的新平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断,更是从本质上对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与要求作了规定,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内容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以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接续推进,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抓手,实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跨入新阶段
201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实现变革性跨越。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仅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背景,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思想、方式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一,赋予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以新的时代含蕴。不仅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同时也要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程”,突出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指明前进道路与奋进目标,促使中国共产党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作为更为重要的阶段性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任务,①.蒋永穆、谢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逻辑理论与实现路径》,《经济纵横》2021年第4期,第20页。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局面,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向更高水平和质量发展夯实了物质基础。在过去的脱贫攻坚战中,党和国家采取的是集中资源式的方式解决,如今处于朝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党和国家注意到脱贫人口可能出现返贫致贫的情况,为此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乡村振兴的工作常态化、机制化,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立场,正确认识“振兴谁”“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的问题,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灵活机制体制来推动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同富裕概念尚未提及,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是什么”、实现共同富裕“如何做”及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中“起何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系统思考共同富裕问题作了前提准备。1953年12月“共同富裕”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性事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让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展开了卓绝奋斗,最终形成了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集中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认识水平,对后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经验教训的借鉴。随着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维逻辑中开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践行路径。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回顾百年征程,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党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事业的领导,不断以共同富裕制度的设计创新为共同富裕事业注入活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制度的不断完善优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了良好的鼓励机制与保障机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取得显著实践成就,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做到在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的践行中坚持实现中国共同富裕事业的极大发展与促进发展成果与世界人民共享的大国担当。坚持人民立场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实践中的政治本色,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实现发展成果造福世界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秉承的对外交往的价值遵循和处理国际事务的政治原则。
(一)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制度在中国取得巨大实践成功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具有涵养作用,而在实践过程中又形成良好的制度构思,这种制度构思不仅在实践中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筑牢了制度保障,同时其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公平公正的体现。一方面,只有体现人民利益的制度,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才能有效凝聚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共识,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制度以其激励、制约、规范等作用,为人们提供社会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公平与效率关系,始终将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力点,①韩喜平、王思然:《共同富裕:人类的追求与中国的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年第1期,第7页。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障。随着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任务的提出,加强制度设计也成为实践过程中的重要思考。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工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三个关节点,而贯穿于三个节点之中的就是落实制度的构思设计。这种制度的设计发展,既有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的本质过渡,也有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跨越。
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设计经历了多次战略性调整,但始终是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在实现方式层面,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以求达到平均富裕到国营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打破平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坚持效率优先、在发展效率提升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所有制,注重社会公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再到党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新时代以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及渐进共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在筑牢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层面,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事业的领导,运用系统观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事业,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人民立场,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到如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事业的制度设计既一脉相传,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前提;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将改革开放和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事业的实践结合起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促进区域间的共同富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着眼点,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新的制度设计①韩振峰:《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历程及经验启示》,《光明日报》2022年3月2日,第11版。;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对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积极探索。同时注重通过发挥伦理的塑造作用对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进行价值纠正,调整政治权力与经济运行逻辑的缺陷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一方面,通过制度伦理监督政治权力,使政治权力的运行满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以伦理精神塑造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②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第1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仅极大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同时将促进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富裕作为重要目标,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紧密联系③罗明忠:《共同富裕:理论脉络、主要难题及现实路径》,《求索》2022年第1期,第147页。,使经济运行逻辑满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的善的需求。
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制度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制到新时代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机制体制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在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提升工农业发展效益、实现教育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经济发展朝着高质量方向稳步提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实践成果,在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及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制度的实践结合中,中国共产党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过程中不仅是对中国特色共同富裕事业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创新思考,同时也是无数共产党人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历史任务的不懈追求。④邓淑华、陈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主要意蕴及时代价值》,《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15页。
(二)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为世界共同发展提供实践方案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以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作为理论基石,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大同愿景为追求,彰显社会主义对于实现人类自由平等解放的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并以世界视野关注全球事务治理和世界人民的未来走向,以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和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超越西方国家倡导的“现代化道路”和“福利制度”。同时也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时代变化,立足中国自身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做到提高生产力与调整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渐进性和长期性的有机统一、坚持谋求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谋求世界人民的幸福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缩小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差异,向全民共富迈进,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在实践运行中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与实践手段。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共建共享、通过艰苦奋斗与勤劳来创造财富、兼顾中国人民富裕与世界人民幸福的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贯彻的高福利政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在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为其他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在历史性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后,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的共同富裕迈进了新的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贯彻落实人民立场,为实现世界人民在多元文明中进行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理念的支撑,为突破西方现代化的单一“资本逻辑”和“文明冲突论”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案选择。在两种现代式道路的相较中,在西方坚持的“普世价值”的资本主义道路之下,大工业造就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但随即产生了贫富差距悬殊、自然环境恶化与人的精神世界的沦陷,“本质充分展现的人”被“单向度的人”所取代,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与人自身发展的现代化脱钩,在西方价值优先、西方发展优先的“西方中心论”主导下,无视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将发展成果独享,致使全球治理陷入无法达成“价值共识”的困境。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启示世界各国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追求本国发展时自觉秉承人类共同价值,既要奠定坚实的物质生产基础,同时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坚持走实现全人类的物质世界不断丰富与精神世界不断富足的共同富裕道路。在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政策的促动下,中国人民不断释放的消费需求为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促进欠发达国家产业的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关切人类未来命运走向,积极以科学技术、人道援助支持欠发达国家。共同富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但在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始终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难题,是实现世界人民对幸福美好的共同富裕生活的向往的障碍。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在践行过程中坚持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倡勤劳致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来缩小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差距,既在国内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又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经验借鉴。
世界人民对安定和谐的共同富裕生活的追求与选择,是当今世界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意味着对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有了更高标准的考究,即富裕充足的物质条件、独立丰富的精神世界、合理有序的政治格局、尊重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给寻求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中国式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指引,用人类文明新形态搭建起实现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平台,引导世界人民团结一致朝着美好生活的愿景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力量之源在于对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充分依靠和运用,以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价值远旨,实行“中国之治”,以此解决当今世界人民的“时代之问”。从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层面来看,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合理兼顾物质富裕与精神满足,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民精神世界的满足,并搭建文明交流平台,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优秀文明的交流、合作,使得中华文明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关系格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311页。的中国文明理念,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世界文化壁垒,消除“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给世界文明多样性造成的威胁,充分发挥文明对话、文明协商、文明交流在促进世界人民心意相通、认同与追求人类共同价值中的作用,引导世界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共商共建共享。这种文明新形态既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同时也贯彻了发展成果由世界共享的原则,造福于世界人民,满足其对人类共同价值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结语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理想愿景,是马克思主义者坚定追求的社会蓝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将消灭贫穷落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自身的初心与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再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对中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质量不断提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发展成果最大化惠及人民提供保障与助力,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迈进。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既是理论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制度设计与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遵循了“整体性文明”的逻辑,走的是造福中国与世界人民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过程,①张雷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伟大创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第41页。成为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的实践属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兼具长期性、曲折性的伟大事业,要立足发展新阶段,始终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