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在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2-12-24刘爱年
刘爱年
(安徽省桐城市教育局,安徽 桐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建设的推进,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云网络等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智慧课堂教学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即便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这几年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许多学校已开始大范围应用智慧课堂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用可视化的信息在课堂展示,让学生在互动参与和情景模拟中接受教育,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智慧课堂条件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来探讨如何有效创造环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不适应智慧课堂要求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较简单的基础,基本元素接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由于人员、设备、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育思想仍然是应试教育思维,教师通过“学习—服从—记录”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处在被动学习地位,很难有效地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
(二)过于生搬硬套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融入信息技术,将很难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情感融合,无法帮助学生搭建生活、道德和情感现实之间的桥梁,这导致课堂互动、沟通和学生评价的不合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教师需要更合理、更灵活、更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加强多层面的互动。有效结合趣味性与实践经验,有效加强道德与法治课堂师生互动,加强经验交流和活动信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物理投影等主要设备。教师在使用新的信息技术时,不断在这些辅助设备之间切换,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师生沟通,可能会影响教学效率并浪费时间。
(三)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如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课重要。所以,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会选择那些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因而就无法实现提高学生德治与法治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智慧课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智慧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智慧课堂教育模式的关键概念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促进德育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思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学生未来成为多学科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依靠信息技术及其平台的进步,智慧课堂能够全面、动态地跟踪学生各方面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这种筛选可以帮助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差异化的支持、数据和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
(二)智慧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可行性
1.更容易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作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一些教育理念必须得到一些新技术的支持。“以学生为中心”课程的理念应该得到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支持,否则就难以实施。无论是基于PC的学习平台、基于网络的微平台,如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和微博,还是多媒体软件,都可以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素材。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他们的技能和潜力,结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将抽象和模糊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在道德和法治学科中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综合性活动,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和主动探究。
2.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克服教学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基于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发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借助新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一些个人信息、学习习惯、态度和选择纳入主要数据中。通过分析、比较、统计和综合,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内容。教师需要收集主观数据,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的偏好和掌握程度、隐藏价值观的倾向,并分析这些相关性,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思维动态、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3.更容易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融为一体的“双赢”
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辟了新的前景,创新实践课,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广泛参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微视频、微游戏的形式展示课堂上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移动网络很快呈现,并发表意见。比如,教师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学内容适当延伸到生活实践中,这有助于扩大信息的受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加快自身信息技术和能力的发展,使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三、智慧课堂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智慧课堂技术,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将智能课堂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创造适宜的环境。将基于互联网的智慧课堂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打破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在“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分析解读,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但从目前的教育效果来看,这些故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很大差距,并不能让他们对民族精神有更深的理解。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缩小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比如,使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生动感受我国一些重要的工程发展纪实,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努力学习,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联系生活实际,修正观念
对小学生来说,单一的教科书内容不能达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目的,只有将教科书知识有效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帮助学生通过运用具体而熟悉的例子来纠正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德育。例如,现在部分孩子从小就被家长宠坏,为了教育学生基本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的孩子会在饭前便后先洗手,优先让长辈吃饭,不挑食,饭后帮父母收拾家务,最终这个孩子得到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认可。同时,教师也应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变化。教师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教出一个只知道学习和考试的学生。教师必须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方法,如生活化教学模式,以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习惯。
(三)通过智慧课堂增加学习的多样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智能产业的出现,教育也从多媒体教育向智慧教育方向发展,借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创造智能化教学环境,培养知识型人才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翻翻卡游戏”,并在卡片上展示了一些吃饭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卡片中的错误之处。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同学们交流。有的学生说:“第一张照片中的男孩不应该将桌子上所有的盘子拿到他面前。”另一名学生说:“在第二张照片中,男孩应该先洗手再吃饭。”教师发现学生作为旁观者,可以发现图片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可以问一个问题:“当你吃午饭的时候,你有没有做出图片上男孩的行为?”学生可以根据问题,分析自己的饮食行为,并思考自己在日常饮食中有哪些不好的行为。之后,教师可以讲解这节知识课的内容,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用餐礼仪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微课来学习用餐礼仪和传统文化,也可以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和饮食习惯。
(四)借助智慧课堂技术,弥补学生生活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大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智慧课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融合,通过更积极的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生活技能。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并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模拟法庭,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内容担任法官、申诉人和证人,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流畅、清晰地学习和表达,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产权法律法规。
(五)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看待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素质,从而形成开放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将教学方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平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相互沟通,建立师生交流学习的新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特别重视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资源共享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提前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记录在文件、视频等媒介中,让学生自主预习。智慧课堂教学包括平台云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将他们的预习音频上传到平台上。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增强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汹涌浪潮,将智慧课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基于在线学习空间的智慧课堂具有资源丰富、灵活交互、数据反馈等特点,能够实现个性化教育和不同的评估方法,为小学生提供更有效的资源和更开放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创造更有效、更智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