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实施财务管理的思考
2022-12-24谭云霞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
谭云霞 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
近几年,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事业单位在稳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财务问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从整体出发,根据政府会计制度进行审核规范,从而更好地解决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事业单位能够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向更科学、更高效的目标迈进,进一步实现事业单位的经济目标。
一、政府会计制度以及财务管理相关概述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从整体出发,对事业单位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审计和监督,主要包括项目运行、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资金筹集、项目报销等多个工作环节,具体会涉及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在政府会计制度下,细化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防止出现寻租等腐败现象,避免公共资产的流失,影响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转。预算管理,主要是财会人员根据当时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相关原材料的市场供求状况,依据相关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的资产预估和预算规划,通常会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向提供相应的参考标准,从而在后续开展资金筹集或资金运转时,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1]。收入管理,主要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应项目活动时所获取的各种渠道的资金资源,包括集体形式、个人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支撑事业单位的运营项目,从而更好地完成预期的经济目标。支出管理,是指在规定范围内,对事业单位的支出项目和标准进行科学管理,并督促其合理使用资金,将支出成本降低到最低。资产管理,主要是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根据国有资产的相关管理规定,依据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状况,从整体出发,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利用国有资产。而负债管理,主要是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债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要在某一定时间内,及时清理事业单位的各项负债,并按规定办理债务结算手续,保障各项负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归还。上述工作,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制定财务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并依据财务规划,合理指导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经济效益。
政府会计制度,是在新形势下根据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所提出的,是近几年我国财政部门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变化情况所提出的,新型的财务指标,会对传统的财政政策进行一定的优化和革新。同时,也会影响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活动,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将财务政策和行政政策有机协调,并将新型的会计政策与传统的财政政策有机协调,实现各种财政政策的有机融合,并在政府会计制度下,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新型财政政策的优势和价值,对事业单位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收支和结余情况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该时间段内事业单位的所有财务情况,反映事业单位的经营特点,并根据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结果做出发展战略调整,让发展战略更加符合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促进了事业单位的有序发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
与传统的会计制度相比,政府会计制度具有较多的创新点,能够更加符合新时期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转型和升级,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首先,会计核算模式得到了新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单一的预算核算模式,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模式,更加注重事业单位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协同发展,从功能、基础、分录、报告等多方面出发,评估事业单位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运营状况,并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能够针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同步实施财务和预算双会计核算模式,降低了短时间内财务核算的工作难度[2]。其次,新型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从整体出发,对事业单位项目的各要素进行体系化的划分,创新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方法,能够明确具体的权责,将具体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个要素,并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对各要素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将会计核算要素重新构建、重新划分,最大程度地覆盖了事业单位可能存在的经济问题,真正地落实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目标,实现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
三、目前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预算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时,缺乏专门系统的预算编制机构,尤其是基层的预算单位,没有明确的预算指标和预算体系,只是参考去年的预算情况,简单地进行优化和调整,没有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以及供给关系变化情况,做出针对性的优化,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难以真正地发挥实效性。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不能够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其次,许多基层单位专业人员过于短缺,部分基层人员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采取增长式预算编制模式,而没有采用科学的预算方法,造成部分基层单位随意地增加财政预算,出现了公共资产的流失,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此外,部分事业单位没有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了解程度不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预算管理意识有待增强[3]。
(二)固定资产审核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
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并没有从整体出发,对事业单位的公共资产进行统一的协调和审核,而是只对当年项目的经营和运转状况进行财务分析,没有及时登记新购的固定资产,造成事业单位所提交的财务报告与单位内部实际的资产严重不符,在后续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问题,甚至存在贪污腐败、寻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社会信誉度,影响了事业单位长期的发展目标。并且,政府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了事业单位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工作不严谨,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标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导致会计报表不一致。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强,没有及时的盘查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浪费现象严重,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
(三)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缺乏
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我国颁布了新型的政府会计制度,但部分事业单位的基层人员,并没有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开展相关培训学习,对新型的会计制度了解并不全面,在具体开展预算管理或财务管理工作时,采取传统的财务方法,仍然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度。此外,事业单位与日常的企业经营不同,在内部缺少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机构,部分基层单位没有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审核和监督,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不符合行业标准规范,违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意识不强,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监督部门的关系不大,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手段,导致事业单位在控制财务管理风险时,能力较小、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四、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内部资金体系的转化和升级,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财务管理体系,要对固定资产给予更多的重视,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预案,明确固定资产的构成和固定资产的存量,从而更好地优化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积极从整体出发,要全面盘活事业单位内部的闲置资源,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并在审核采购时,听取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意见,避免领导者长期脱离市场环境,缺少正确的判断,造成采购资金的浪费,影响了资金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在固定资产采购完成后,要积极开展运维管理工作,要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状况,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开展清查工作,防止资产浪费的现象,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二)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协调新旧制度体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学习新政策和新制度的前提下,要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将新旧会计体系完美的衔接,要重视新旧制度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状况,将新型的财务制度切实地落实到事业单位内部,确保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运用现行的会计核算方式,审核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并进一步完善现存的财务管理方式,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实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其次,在新形势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深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积极采取优化措施,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建立完善科学的预算一体化系统,预算一体化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资金的全流程管理,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预算制度的规范性、透明化以及标准化,较大程度地弥补了以往预算管理体制的缺点。因此,将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财务信息以及收入支出情况,及时输入到预算一体化系统中,切实地提高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质量。
此外,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管理时,要招聘专业的财务技术人员,能够为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够切实地推进新旧制度体系的完美衔接,并不断根据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将会计核算要素及时的输入一体化系统中,真正地推进事业单位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工作进程,为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及系统支撑,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持续发展[4]。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事业单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就需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背景下,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管理指标,并从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体系、技术人员等多个角度出发,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而更好地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真正地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