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说书演绎——粤语讲古
2022-12-23陈楚妍
陈楚妍
“担凳仔,听古仔”,茶楼内,凉亭外,或是街口的大榕树下,听讲古人说书,曾是广府人茶余饭后的重要娱乐活动。所谓粤语讲古,其实是一种用粤语说书的艺术形式。说书艺人被称为“讲古佬”,他们对小说或民间故事进行“广州话版”的再加工,在说书过程中,用到大量本地民间成语、谚语或俗语等,注重粤语的韵律性和节奏感。“讲古佬”只需手持醒木和折扇,精彩“古仔”便能娓娓道来。
民间说书,古已有之,若论其源,大约起于宋代。宋代商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和教育兴盛,繁荣的社会环境使民间艺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中之一便是宋代有名的“讲史”,也称为“平话”。至于广东粤语地区的说书,俗称为“讲古”,据说起源于明朝末年,江苏泰州的说书大师柳敬亭在随军南征时把这一艺术传来广东。此后,说书艺术在粤语方言区逐渐流行,珠三角一度涌现出许多职业“讲古佬”。
粤语讲古与北方的评书同源,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粤语讲古的叙事角度多以第三者旁述为主,注重对内容进行丰富和润饰,加入一些生活化的粤语俗语、歇后语等,同时会借鉴一些戏剧的表演技巧,使得“古仔”活灵活现。讲古内容题材丰富,有表现本地民俗文化的,如《老广的乞巧节》,有传颂广府民间掌故的,如《海幢寺的十六罗汉》,当然也少不了讲演经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以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内盛行的金庸和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讲古艺人在讲述这些小说或民间掌故时,常常会使用很多古灵精怪的词,它并非粗言,却自带地方民间味道,讲演之中没有太多华丽词句,却生动地渲染了荡气回肠的故事,演绎出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与儿女情长。
最初的时候,粤语讲古坛是在寺庙开设的,寺庙主持请来说书艺人对往来香客讲演“劝世文”,并支付酬劳。随着这种语言表演艺术日渐成熟,讲古艺人开始自搭简陋的“讲古寮”说书。午后人们劳作归来时,说书艺人便会出现在“讲古寮”的台前,摆放好讲古用的道具(一般为醒木)、香炉、茶壶、茶杯,点上一炷香,开始“讲古仔”。一炷香烧完,讲古艺人便会向听众收一次费。民国初期,粤语讲古艺人逐渐增多,除了开设“讲古寮”,还会在一些低档的茶楼设讲坛,或是在街头巷尾、榕树头下“开街档”。看群众聚集“听古仔”,机灵的小商贩会在“讲古寮”周围摆摊做点小生意,一时之间,形成了热闹的流动市集。在一些平民化的茶楼开设讲坛,能够迎合听众的消费水平,也能为茶楼带来不少爱听古的常客。“开街档”,顾名思义,就是讲古艺人在人群聚集的街道、市集开档讲古,他们通常拍两下手掌或敲两下锣,大声吆喝:“讲古啰,有嘢听!”把群众吸引过来。当讲到自己认为精彩之处时,讲古人便故弄玄虚,停下来,向听众收取钱财。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广播事业的兴起,粤语讲古迎来了新的辉煌。当时著名的讲古艺人陈干臣就在电台开设讲古节目。一时之间,电台广播讲古无比流行,收音机带来的“天空小说”盛极一时。听长辈说,那时候人们无论是在田野劳作还是在街头巷尾互话家常,一到每日广播“古仔”的时候,大家便会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那时候不是每家都有收音机,人们会聚集在响起“古”声的人家门口,或是一些商店周边,聆听广播,听完后才慢慢散开归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语讲古得到进一步发展,到了最为繁盛的时期。那时候最受欢迎的便是广州文化公园,大多数著名讲古艺人都聚集于此。当然,那时的电台讲古之风依旧流行。除此之外,广州各区都成立了文化俱乐部和文化宫,专门聘请讲古艺人到场讲演。1950年,在广州市文化局的组织下,广州市说书学会正式成立,并任命陈干臣为第一任会长。一时之间,粤语讲古艺术地位大大提升,讲古艺人也一度被视为明星般的存在。
曾几何时,“羊城處处有古仔”。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尤其是经济腾飞的珠三角,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渐变得多元化,粤语讲古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不再受到大众的青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听众群体老龄化和讲古艺人退隐,粤语讲古濒临失传。时至今日,相比于全国闻名的相声或备受追捧的新派说唱,流传于珠三角一带的粤语讲古在大时代的浪潮冲击之下却日渐凋零,关注度锐减。在技艺传承方面,粤语讲古也面临尴尬的局面,老一辈讲古艺人逐渐退场,却极度缺乏“后浪”在这一领域继续深耕。粤语讲古艺术传承人颜志图先生一度被认为是最后一个“讲古佬”,可见这门充满广府特色的语言艺术面临的困境,令人唏嘘。
粤语讲古作为一道曾经亮丽的广府地区风景线,不仅是用方言说书,更是用地道的语言描绘出粤味十足的世情百态,传达出粤地人间烟火味,这一文脉不该由此而绝。作为宝贵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讲古艺术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广府人的努力。方言是传承民俗的载体,粤语本身古老而又美丽,粤语讲古同样值得我们珍视,它不应就此尘封,它还将继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