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乳牛消化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2022-12-23雒秋江胡寻江臧长江

中国饲料 2022年22期
关键词:消化率牛群饲粮

张 宸, 雒秋江*, 潘 榕, 胡寻江, 臧长江

(1.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乌苏市祥盛通牧业有限公司,新疆 奎屯 833200)

研究表明,添喂适量的多库酯(DOC)可提高绵羊和牛的自由采食量、增加氮保留(Zhen等,2021;李昊等,2014a),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李昊等,2014b)。而添喂适量的聚丙烯酰胺(PAM)也可以提高绵羊和牛的自由采食量(陈沫,2018),增加绵羊氮保留和提高屠宰性能(翟志祥,2019)。然而,目前鲜见关于DOC或PAM对乳牛采食、消化和产乳性能的报道。乳牛是专门化的产乳畜种,在泌乳期本身自由采食量就较大,其采食和消化特点可能会异于其他畜种,因此添喂DOC或PAM的作用或效果可能会有一定差异,而乳牛生产又是反刍动物营养的重要研究领域。因此,本试验研究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自由采食量、日粮消化率和产乳性能等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本试验包括两个独立的试验,即添喂DOC(试验1)和PAM(试验2),均在新疆奎屯乳牛场进行。在两个试验每期均饲喂相同的饲粮,均选取平均体重约600 kg、约2.3岁、处于泌乳后期[(200~300)d]的一胎次泌乳牛作为试验动物。每个试验包括两期(对照期和试验期),每期24 d,其中适应期16 d、采样期8 d。

试验1于2020年9月21日至11月6日进行,选取56头乳牛,平均产奶量约22 kg/d。在试验期添喂DOC 1.2 g/kg饲粮干物质。在对照期和试验期牛舍外的平均气温分别为3℃和1℃,牛舍内分别为6℃和4℃。

试验2于2021年3月28日至5月14日进行,选取93头乳牛,平均产奶量约23 kg/d。在试验期添喂PAM 2.0 g/kg饲粮干物质。在对照期和试验期牛舍外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2℃和15℃,牛舍内分别为10℃和9℃。

在每个试验的采样期,采取饲粮样品、乳样、牛群粪便和剩料样品,记录饲喂量、剩料量、各牛产乳量,测定饲粮、乳样、粪和剩料样品的营养素含量,计算牛群自由采食量、(表观)消化率、乳产量等,以确定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营养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1.2动物的日粮与饲养管理 依据奶牛营养和饲养标准(冯仰廉,2000)配制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每天饲喂前将原料按比例加入TMR饲料车,边混合边加入适量水(使饲粮含水量50%),加水后搅拌10 min,再行投喂。

在两个试验中,牛群均在每日9:00和17:00用TMR车投喂饲粮,每次的投喂量约为当日饲喂量的一半。并且每天根据前一天牛群的采食量调整当日的饲喂量,使每日的剩料量为总量的3%~5%,以保证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试验添喂的DOC购自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有效成分含量70%(W/mL),比重1.1。DOC的添加量参照Zhen等(2021),即1.71 g/kg饲粮干物质(含有效成分1.2 g)。在试验期,每次称取1.08 kg DOC原料,加水8.92 kg稀释,搅匀后备用。在每天早上和中午用喷壶将稀释后的DOC均匀喷洒在混合饲粮上,即DOC 1.2 g/kg日粮干物质(按有效成分计),再由牛只采食。在试验期的第1、2天,DOC分别按照35%和70%的量添喂。对照期在饲粮上洒等量的水。

添喂的PAM为市售食品级产品,平均分子质量1600万,固体含量≥90%,执行标准为GB 31629-2014。PAM的添加量参照陈沫(2018),即2.0 g/kg饲粮干物质。在试验期,每次添喂前先将PAM粉末(8.00 kg)与4倍重量的麸皮(32.00 kg)混合均匀后备用。在每天早上、中午将混合后的PAM均匀洒撒在饲粮上(即2.0 g PAM/kg日粮干物质),再由牛只采食。在试验期的第1、2天,PAM分别按照50%和75%的量添喂。对照期在饲粮中加入等量的麸皮。

牛群每日在11∶00、17∶00和23∶00挤乳三次。每次挤乳前均用0.02%高锰酸钾温水溶液给乳头浸泡消毒,然后用热毛巾擦干。挤去头乳后,进行机器挤乳,最后用新洁尔灭药浴乳头。

1.3样品的收集、处理与保存

1.3.1 饲料和剩料的收集、处理与保存 在每个采样期前1天,每天取8种原料(即苜蓿干草、玉米秸秆、玉米青贮、玉米、小麦麸、豆粕、棉籽粕和预混料)样品各1000 g,石粉、磷酸氢钙各250 g,连续8 d,阴干。待本期试验结束后,将各种样品分别混合均匀,称重记录,再用四分法各取1000 g,全部粉碎后过40目筛,于避光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备用。

在各采样期,每天8:00收集全部剩料并阴干,连续8 d。待该期试验结束后,将每天的剩料混合均匀,称重记录,再采用四分法留取1000 g,全部粉碎后过40目筛,于避光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备用。

1.3.2 大群粪的收集、处理与保存 在试验1、试验2的各采样期,每天从牛圈地面随机分别收集4个新鲜粪样作为大群粪样。每个粪样均取自四个不同的粪堆,每个粪堆收取约450 g,即每个粪样约重1800 g,称重后于敞口塑料袋内阴干。连续收粪8 d,即每期有32个粪样。粪样在阴干期间每天翻晾,以防发霉。将粪样带回实验室,分别称重后全部粉碎过40目筛,于避光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备用。

1.3.3 乳样的收集、处理与保存 在各采样期,每天第一次挤乳时随机选取4头牛(记录牛号),在挤去头乳后各取乳约50 mL,并在后两次挤乳时也同样取乳样,最后将早、中、晚三次乳样按4:3:3混合(共100 mL),再加入1 mL重铬酸钾防腐剂混合均匀,作为当日乳样品于4℃冷藏保存,24 h内送回实验室测定。每期连续采乳样8 d,共32个样品。

1.4样品的分析测定 饲料原料、剩料、粪样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磷和能量的测定均参照杨胜(1993)方法;钙测定用邻甲酚酞比色法(傅启高等,1996);纤维素、半纤维素、酸洗木质素采用Van Soest法测定(Van Soes等,1991),其中,半纤维素=NDF-ADF;纤维素=72%H2SO4处理ADF样品前后差值;酸洗木质素=72%H2SO4处理样品灼烧前后差值。

乳样中的非脂固形物、乳糖、乳蛋白、乳脂含量用UL80BC型优创乳成分分析仪测定;乳中钙和磷含量的测定方法与饲料原料等的相同,每个测定用量10 g。以上测定均为双样,最后取平均值。

1.5结果计算与统计分析

1.5.1 牛群自由采食量和表观消化率的计算 每日牛群自由采食量(VFI)(kg/牛)等于每天牛群的日粮饲喂量减去剩料量,再除以牛头数。

每日牛群的粪量(AF)(kg/牛)以木质素为标记物进行计算,即等于每天牛群采食的木质素量除以每千克粪的木质素含量,再除以牛头数。

每日牛群的日粮消化量(DAD)/(kg/牛)=VFI-AF;

每日牛群的日粮表观消化率/%=DAD÷VFI×100。

1.5.2 标准乳的计算 在各采样期,每日随机测定4头牛乳样品的乳脂率,取平均值,作为当日牛群的平均乳脂率,再根据各牛的当日乳产量计算标准乳产量,即标准乳产量=生鲜乳产量×(0.4+15×乳脂率)(冯仰廉,2000)。

1.5.3 牛群自身营养供应量的估算 将每期牛群采食的可消化能、粗蛋白质、钙和磷的平均值减去乳中的含量(其中能量折算成可消化能计,即乳中消化能=产乳净能÷0.64÷0.82;乳中蛋白折算成可消化蛋白,即乳中可消化蛋白=乳中蛋白量÷0.60),作为每期牛群可用于自身的营养物质供应量(MJ或g/牛·d),以估算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自身营养的影响。

1.5.4 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在每个试验中利用SPSS 19.0软件对自由采食量、乳成分、粪成分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产乳量和标准乳产量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以P<0.05和P<0.01分别作为差异显著和极显著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2.1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自由采食量的影响 如表2所示,在试验1,添喂DOC时,乳牛每日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磷和能量的自由采食量比对照期分别增加了17.0%、17.0%、17.1%、16.6%、16.6%和17.0%(P<0.01);在试验2,添喂PAM时,分别增加了15.2%、15.4%、16.2%、14.8%、14.8%和17.4%(P<0.01);表明添喂DOC和PAM均可显著提高乳牛的自由采食量,而且二者的效果基本相似。

表2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乳牛日均自由采食量的影响

2.2添喂DOC和PAM对乳牛消化的影响 如表3所示,在试验1,添喂DOC 1.2 g/kg日粮时,乳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能量、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8.1%、5.2%、5.9%、5.3%、4.8%、10.5%(P<0.01)和8.6%(P<0.05);消化量分别增加26.5%、23.1%、24.4%、23.2%、22.7%、29.2%和26.6%(P<0.01)。在试验2,添喂PAM 2.0 g/kg日粮时,乳牛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纤维素、能量、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1.6%、9.0%、10.6%、11.9%、10.9%、32.6%和22.9%(以上均P<0.01);消化量分别增加了28.8%、25.9%、28.9%、29.9%、30.2%、52.3%和41.1%(以上均P<0.01)。表明添喂DOC和PAM都能显著地提高乳牛的日粮消化率和消化量。

表3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乳牛饲粮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量的影响

2.3添喂DOC和PAM对乳成分和乳产量的影响 如表4所示,在试验1,添喂DOC 1.2 g/kg日粮时,牛乳的非脂固形物、乳脂和乳蛋白含量分别增加6.1%、7.9%(P<0.01)和7.9%(P<0.05);在试验2,添喂PAM 2.0 g/kg日粮时,则分别增加6.0%、6.8%和6.8%(P<0.05);但添喂DOC和PAM对乳的乳糖、钙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

表4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生鲜乳成分的影响g/100 g鲜奶

如表5所示,在试验1,添喂DOC 1.2 g/kg日粮时生鲜乳产量增加8.3%(P<0.01),折成标准乳增加12.8%(P<0.01)。在试验2,添喂PAM 2.0 g/kg日粮时生鲜乳产量增加5.0%(P<0.01),折成标准乳增加9.0%(P<0.01);表明添喂DOC和PAM时乳牛的产乳性能均显著提高。

表5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乳牛乳产量的影响kg/牛·d

2.4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自身营养物质供应量的影响 如表6所示,添喂DOC可使用于乳牛自身营养的能量、粗蛋白质、钙和磷量(以可消化量计)分别增加40.5%、35.7%、45.7%和50.8%;而添喂PAM时分别增加73.6%、56.1%、107.3%和181.1%;提示添喂DOC和PAM不仅提高了乳产量,而且还增加了给乳牛自身的营养物质供应量。

表6 添喂多库酯和聚丙烯酰胺对乳牛自身营养供应量(以可消化量计)的影响

3 讨论

3.1添喂DOC和PAM对乳牛自由采食量的影响 给绵羊添喂DOC 0.4、0.8、1.2、1.6 g/kg日粮,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7.1%、15.1%、1.1%和降低1.0%,表明DOC的作用与添喂剂量有关,并且在0.8 g/kg日粮时添喂DOC提高自由采食量的作用最好(李昊等,2014b)。给绵羊添喂DOC 0.8 g/kg日粮,可提高干物质自由采食量30.7%(粗料型日粮)和23.7%(精料型日粮)(李昊等,2014a)。而给新疆杂交褐牛添喂DOC 0.8、1.2和1.6 g/kg日粮,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12.7%、39.5%和26.6%(Zhen等,2021)。然而,在本试验添喂DOC(1.2 g/kg日粮)时,乳牛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7.0%(P<0.01),表明给乳牛添喂DOC的效果与在其他牛和绵羊上的相似,但增加程度低于新疆杂交褐牛,可能与本试验日粮消化率没有降低,而且还有提高有关。

给绵羊添喂PAM 1.0、2.0、3.0和6.0 g/kg日粮,绵羊的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8.9%、17.9%、8.2%和降低5.5%(陈沫,2018);给新疆杂交褐牛添喂PAM 1.0、2.0、6.0 g/kg日粮,干物质自由采食量分别提高5.1%、13.7%和-2.2%(陈燕勤,2022);均表明添喂PAM的作用与添喂剂量有关,而2.0 g/kg日粮比较合适。在本试验中,添喂PAM(2.0 g/kg日粮),乳牛干物质自由采食量提高15.2%(P<0.01),表明就自由采食量而言,给乳牛添喂PAM的作用与在其他牛和绵羊的相似。

3.2添喂DOC和PAM对乳牛消化的影响 添喂DOC 0.8 g/kg日粮时绵羊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6.8%(粗料型日粮)或3.4%(精料型日粮),消化量分别增加38.8%(粗料型日粮)或29.1%(精料型日粮)(李昊等,2014b);而给新疆杂交褐牛添喂DOC时消化率降低(Zhen等,2021),在1.2 g/kg日粮时,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降低了7.8%,但是由于自由采食量的提高,消化量还是增加了31.4%;表明添喂DOC时不管对日粮的消化率影响怎样,但消化量都是增加的,而消化率降低可能与自由采食量增加太多有关。在本试验添喂DOC时乳牛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量分别提高8.1%和26.5%(P<0.01),表明添喂DOC时乳牛日粮的消化率和消化量都会显著提高。

给绵羊添喂PAM 2.0 g/kg日粮,羔羊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7.3%(95~110日龄)或8.7%(215~230日龄)(翟志祥,2019)。给新疆杂交褐牛添喂2.0 g/kg日粮PAM,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12.6%(陈燕勤,2022)。在本试验,给乳牛添喂PAM时,乳牛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11.6%(P<0.01),表明给乳牛添喂PAM时对日粮消化率的影响与其他牛和绵羊基本相似。

3.3添喂DOC和PAM对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在本试验添喂DOC和PAM均可提高乳产量,而且乳中的非脂固形物、乳脂、乳蛋白含量也显著增加,可能与乳牛获得了更多的营养供应有关。增加营养物质的供应,乳脂和乳蛋白的前体物质含量会在一定范围内相应增加,进而乳中各营养成分非脂固形物、乳脂、乳蛋白也显著增加(Xue等,2018;Oelberg等,2014),最终导致乳产量提高。而乳糖对日粮营养调节的敏感性较低,日粮营养变化对乳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Osorio等,2016)。

乳牛的泌乳量都是以减轻体重来维持的(解湉等,2022),因此维持甚至增加体重是乳牛营养的重要方面。在本试验,添喂DOC时乳牛的可消化能增加26.1 MJ/牛·d,添喂PAM时增加42.8 MJ/牛·d,换算为泌乳净能(=可消化能×0.82×0.64)分别为13.7、22.5 MJ/牛·d,根据乳牛体况评分(BCS)为3.5,再根据此时乳牛每千克体增重需泌乳净能24.43 MJ(NRC,2001),可推测添喂DOC或PAM时乳牛的日增重分别增加561 g和921 g(假定在两个试验中试验期的维持能量需要与对照期的相同),这对改善乳牛营养具有积极作用。

乳牛营养供应的增加可能与瘤胃消化性能的提高有关。添喂一定剂量的DOC或PAM可减少牛羊瘤胃原虫数量,增加细菌数量,从而提高瘤胃液纤维素消化酶类的活性(黄振,2018;陈沫,2018),进而提高瘤胃消化性能,增加自由采食量和日粮消化量(Zhen等,2021;Hao等,2019;雒秋江等,2014),使牛、羊的营养得到改善,增加氮保留(Zhen等,2021;翟志祥,2019;李昊等,2014a),提高生长性能(翟志祥,2019;李昊等,2014b)。本试验所添喂的DOC和PAM剂量,是参照以上研究结果进行选定的,故对瘤胃微生物和消化代谢会有相似的作用,并且本试验的自采食量和日粮消化率(或消化量)数据,也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本研究添喂DOC和PAM的作用也应归功于瘤胃消化性能的提高。

3.4 DOC和PAM的安全性DOC和PAM均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DOC又称为气溶胶OT,不被肠道吸收,在人医上通常用作药物治疗便秘(Poordad等,2008)。研究表明,小鼠DOC经口的LD50为1900 mg/kg或1729 mg/kg(李昊等,2014b),而碳酸氢钠(小苏打)与醋酸的LD50分别为4220、3300 mg/kg,因此从LD50看DOC的毒性与小苏打或醋酸的相似。食品级PAM(GB 31629-2014,2014)常用于自来水厂水质的净化(常华,2016),或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甜点、法兰克福香肠等,在国外(Junhua等,2005;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21),或作为果汁澄清剂(阙小峰等,2014)和药片赋型黏接剂(Shengjie等,2015)等。

4 小结

给乳牛添喂DOC(1.7 g/kg日粮干物质)或PAM(2.0 g/kg日粮干物质),均可显著提高乳牛的自由采食量、日粮消化率和产乳量,并且能增加给乳牛自身的营养供应量,因而可有效地提高乳牛的生产性能。

猜你喜欢

消化率牛群饲粮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普通玉米、糯玉米和蒸汽压片玉米对生长猪能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肉鸡饲粮中锰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与牛共眠
牛群成和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