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之道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12-23武汉传媒学院彭阳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典籍类节目舞台

■武汉传媒学院:彭阳钰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载我们的文化,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结着前人的智慧,代代守护,薪火相传。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媒介从原来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如今的互联网、手机等都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受众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这需要我们在节目创作尽量做到精准化传播,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需要设置内容,例如,如果受众群体是儿童青少年,那么节目的主要内容就要偏向益智和趣味,如果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人,那么节目的内容就要倾向综艺娱乐。分众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文化节目内容的要求也更加的精细化,因此,“如何传承好中国故事”“如何守护好中华文化”成为了现在主流电视节目的重要议题。央视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就给出了一个好的答案。节目一经开播,就获得广泛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读典籍”的热潮。打开典籍,对话先贤,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化活起来。

1.文化类节目的应然与实然

1.1 文化类节目的应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如何将抽象难懂的古文转化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一直都是文化类节目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今时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让尘封已久的中华文化瑰宝重新焕发出新的色彩,真正的走进人民心中。因此,文化类节目就承担着重要的传播文化的作用,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有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更可以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而文化类节目应该扮演好“传播者”的角色,带着严谨、平实的历史观走进经典典籍,不为了流量捏造歪曲史实,避免节目的“过分娱乐化”,除此之外,文化类节目更应该深入了解观众需求,听取意见和建议,知道观众的关注点、兴趣点以及收看习惯,同时与新媒体进行深入融合,不断地进行内容融合、形式融合、渠道融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打造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真正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搭乘时代的快车,继续向前繁荣发展。

1.2 文化类节目的实然

当前,“文化热”盛行,许多电视台以及新媒体平台相继制作播出了一系列的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的大量的关注好评,但是,在文化类节目制作播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自从央视推出了《中国成语大会》《故事里的中国》《朗读者》等优秀的文化类节目之后,许多地方台便纷纷开始效仿,一时间,文化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导致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想要创作出一档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对于节目创作者的文化素养要求比较高,但是现在许多的文化类节目并没有深植于文化本身,反而只是为了获得流量博取眼球,将文化类节目慢慢“泛娱乐化”,对于传播出的文化内涵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究其内在真正的价值,如此只会使得优秀的文化节目越来越少。而一档成功的文化类节目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就以《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分析它的创新之道。

2.《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创新之道

2.1 沉浸式场景

不同时代都有各自的文化符号,如今,这些经典古籍距离我们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想要真正读懂并非易事,如何实现古籍与当代人的零距离接触是文化类节目探讨的主题,《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就创造性地通过古今对话的方式来拉近古籍与观众的距离,进行一场跨越千年,打破时空的对话,从而实现了观众沉浸式的场景体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典籍里的中国》每一期都会挑选出一本有意义的历史典籍,并且这次,撒贝宁不再担任节目主持人,而是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参与节目,通过“今人”和“古人”跨越时空的世纪对话,讲述典籍中的经典故事,演绎典籍的思想要义。例如第一期播出的《尚书》中,“护书人”伏生就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典籍内涵的线索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进行交流对话,在戏剧的开始请教伏生《书》好在哪里,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讲述的基础,随后又带着他“穿越”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如今人们是如何读《尚书》、学习《尚书》、传承《尚书》,真正的实现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不仅让典籍里的文化精髓潜移默化到观众心里,更是古人与现代人思想的交流碰撞。除了当代读书人与古人的对话,节目中还多次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古今人物的对话,即典籍中的人物与现代人的对话。例如,第二集介绍的古书是《天工开物》,当古代怀抱禾下乘凉梦的科学家宋应星和现代怀抱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爷爷俩人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对话握手。这种古今双向的交流与互动,同时结合多时空舞台和视觉技术,使得故事既保留了古代的独特魅力,又满足了当代人的观影喜好。由于该剧独特的表现力优势,将古籍中蕴含的经典故事、精神内涵和中国价值观以视觉化、叙事化、直观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营造了沉浸化的对话场景,让观众沉浸式地在不同的时空中感受典籍中的故事,解读典籍中的思想,感受文化传承。

2.2 戏剧化演绎

把典籍里的人物、故事、思想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对典籍进行艺术化、通俗化、趣味化的“艺术转码”,最后呈现为完整的戏剧故事,是《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又一大亮点。将典籍塑造成了观众零距离观看感受的喜剧作品,带领观众品味典籍,阅读历史里的文化中国,打卡智慧和思想之门,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使人们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共情。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还有许多的老戏骨加盟,全面提升节目的文化质感。例如,《典籍里的中国》的孙子兵法篇,本期节目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智慧与孙武立志著书的故事巧妙融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领悟“天下安,忘战将危”的历史意义。而在古代兵法中,也懂得了我们“以和为贵”的历史真谛。由吴镇宇饰演孙武,吴樾饰演伍子胥,舞台演绎展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奇迹“柏举之战”,孙武运筹帷幄,士兵们士气高涨,吴国以三万兵力对战楚国二十万兵力,大获全胜,这场大戏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除此之外,在史料记载中,几乎找不到对孙武晚年的记载,《典籍里的中国》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加入戏剧化的演绎,加入了攻入郢都之后伍子胥因为复仇而失去理智,孙武劝说失败,于是兄弟决裂的故事情节。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如今恩断义绝,之后,舞台还增加了山林、种地、煮粥等生活场景,为孙武和伍子胥打造了一场生死对话,故事的最后,孙武和伍子胥互相寒暄,得出了“打仗是为了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感悟,再一次与主题照应。也弥补了历史上孙武与伍子胥两个人之间的遗憾,给现场所有观众震撼心灵的一击。这种戏剧化的演绎,让典籍里的智慧被生动的展现出来,给人更直观的视听感受,也为文化类节目开辟了新的道路。

2.3 多空间展现

戏剧舞台是演绎文化经典的主要物质载体。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视听体验,《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在舞台的设计以及场景的布置,灯光的切换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360度舞台,扩展了传统戏剧演绎的表现空间。在多屏互动和舞美设计的协调配合下,演播空间能够随着叙事需要,生成出一个个亦幻亦真的虚拟空间,实现了穿梭古今、跨时空对话的效果。舞台一共分为四个区域,一号舞台是戏剧呈现的主舞台,以书架为形象锚点,横竖延伸出镂空的格栅造型,形成竹简意象。二号舞台设置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场,留出艺术表达的空间。三号舞台纵向展开形成抽象的图书馆环境,上下两层平台与楼梯既是建筑结构的暗示,又是戏剧的舞台呈现空间,与一号舞台交错相接共同讲述书中的故事,打破了传统戏剧舞台单一空间的局限,在此基础上,三个舞台侧幕还装置了270度环屏,提供不同场景变化的灵活性。四号舞台是横贯中心的时空甬道,连通了三面舞台,例如在《典籍里的中国》史记篇就运用了这样精美的舞台设计,一号台是主舞台,将黄帝收服炎帝部族,司马迁青年游历放在了主舞台,二号台是司马迁的书房,三号台分为两层,一层是驿站和书房的场景,二层是汉武帝的空间,三个舞台中间有甬道连通,同样作为表演区域,这种舞台设计实现了时空的交织、舞台的自由转换,用极强的艺术想象力使古今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整个舞台唤起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制造出古今对话和时空穿越的戏剧效果,实现了视听语言和舞台空间表演的有机结合,也将会带给观众零距离的沉浸式的观影感受。

2.4 围读式品读

中华典籍的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在戏剧舞台上能够呈现出来的故事只是典籍的千万分之一,单看戏剧表演,并不能让我们真正读懂典籍。因此,《典籍里的中国》在戏剧舞台之外,设置了专家访谈和“典读会”两个品读空间。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三到四位专家学者做客访谈间,陪同观众一起看典籍故事,品典籍内涵。例如,在品读《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时,专家们就对这句话展开了讨论,联系了战国时代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朝魏征跟唐太宗所论的“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让观众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典籍里有许多不易理解读懂的词句典故,专家们都会对典籍进行导引、解读、拓展,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更加通俗化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在享受戏剧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专业性知识。其次,“典读会”则再现了戏剧的创演“现场”,从文艺创作者、编剧、导演、主演的视角对戏剧主题、典籍中的经典选段进行解读和阐释。并带领大家一起诵读典籍里的经典片段,这些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进入经典文本和历史语境,通过多维、立体的视角感悟典籍里蕴藏的精神价值。

3.文化类节目何以在创新中发展

3.1 贯穿古今

中华文化是文化类节目的灵魂与生命。而文化类节目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与使命。一档成功的文化类节目一定要传达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不忘初心,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品读文化经典作品,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核,以此为出发点制作一档文化节目。那些“火出圈”的文化节目,每期节目都有几百号的工作人员参与,查阅相关文献千余篇,整理资料数百万字,不断打磨剧本,以精益求精的史学态度,提炼思想精髓,以求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不但需要具有文化传统的血脉,同时需要具有当代生活的底蕴”。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要精准抓住古与今的共通点,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大优秀文化的传播深度与广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当代文化紧密结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双向奔赴,“让中华文化迸发出历久弥新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3.2 技术赋能

舞台是文化类节目的物质载体,而舞台的搭建将会直接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因此,舞美的设计创新就十分必要。在当今时代,数字技术不断发展,5G、VR、人工智能等技术被不断应用到节目当中。例如3D、4D技术、全息影像、VR等,逐渐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让文字、声音、图像等元素统一起来,达到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因此,让新的技术如LED大屏幕,全息三维动画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对现实空间的延伸,打破三维空间的限制,拓展延伸到四维空间,这也顺应了观众对演出空间越来越高的要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3.3 多元传播

根据数据显示,文化类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还是29岁以下的年轻人。一般而言,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很少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来收看节目,这就需要文化类节目寻求多元传播。近年来,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融媒体的趋势不断加强,而文化类节目也不应该局限在电视等传统媒体这一隅之地,而要跳出固有圈层,实现多元传播。目前“台网联动”现象愈发普遍。在传播渠道上,单一的电视终端已经远远不够,要实现多元媒体的共同开发,将手机、电脑、电视相结合,推动台网融合、媒介融合。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上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传播。反观现在许多成功的文化类节目都是遵循着这样的多元传播的思路,其中的许多内容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获得了超高的关注度,观众、网友通过图文、视频等进行再度创作并不断传播,给节目带来了很高的热度和话题效应。

4.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炬,而文化类节目就好似火炬手,要将这中华文化的火光照耀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也就是文化类节目所存在的意义,而文化类节目想要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就必须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保持它的创新活力,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制作原创精品,让厚重的中华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古代先贤圣人,他们的精神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发时代之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创新表达的过程中,学习古人智慧,让典籍继续未来。

猜你喜欢

典籍类节目舞台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