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类节目的自身特色探究其发展策略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2022-12-23山西传媒学院刘宇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典籍类节目传统

■山西传媒学院:刘宇婷

近几年,文化类节目的火热让观众把目光又放回了文化本身,通过节目精巧的构思与设计,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文化节目不再是置之高楼的侃侃而谈,而是让观众在节目中获得知识和精神养分。节目用新颖的演绎方式与极具内涵的内容洗涤观众的心灵,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褪色。《典籍里的中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让观众在节目中体会到中国五千多年浩瀚的文化如何发展而来,引发热烈反响。

1.传统与传承:文化类节目自身特色

1.1 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一种文明的延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被保留下来的思想和观念形态的结合。现阶段文化类节目当中,多引用中国诗词、古典书籍、名人著作等为依托,通过多样方式让观众接触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展现从古至今蕴藏在当中的精神内核。诗词大会中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以及赏析,带动参赛选手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一起重温富有韵味的诗词,引人深思。《朗读者》在面对不同的主题策划中,也选择了大量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名篇佳作,如《陋室铭》《红楼梦》《阿长与<山海经>》等,从这些不朽名篇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典籍里的中国》更是如此,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选择如《尚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优秀文化典籍,通过节目形式的演绎让观众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节目专家的品读,把大家从小就熟知的诗句与典籍,进行更深层解读,让观众领会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妙处与深意。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展现,为塑造民族精神提供丰厚滋养,文化类节目大多履行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这一职能,通过各种媒介将传统文化多角度、多方位展现出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助力。

1.2 特色节目形式

随着文化类节目近年来的火热以及观众关注度的提升,如何能在不变的节目中求变也成为节目发展的一大难题。特色节目形式也成为节目能够脱颖而出的法宝,同时随着广大观众审美意识的逐渐提升与价值观念的转变,文化类节目也在不断地寻求改变,来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文化类节目越来越重视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今流行元素相结合,从新形式、新模式来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朗读者》的节目形式就采用“访谈+阅读+解析”的节目形式,首先由主持人对在场嘉宾进行采访,通过一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嘉宾的回答了解背后触动人心的故事。在欣赏节目时观众可以了解时代背景,在朗读作品中,寻求情感共鸣的同时为观众展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再通过作品的呈现效果以及对朗读作品的深入探讨,增加观众对朗读作品的感触,引发情感共鸣。《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手答题以及擂台形式开展,给参赛选手以及收看的观众一种全新体验。《典籍里的中国》则是立足于典籍书籍,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尚书》开始,通过历史的发展脉络,以沉浸式戏剧化体验,当代读书人与戏剧化中的演员对话,讲述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故事,让观众体验全新的视觉震撼与前所未有的知识盛宴。特色的节目形式就像是一档节目的标签,只有吸引了观众关注的目光,让观众乐在其中,才是一档节目成功的关键。打造特色的节目形式,给人以深刻印象,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精准表达,才是文化类节目发展的长久之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依托现代技术的发展,将虚拟体验与现实场景相结合,彰显出了属于中华文化所带来的独特色彩。

1.3 富含教育意义

文化类节目追其根本还是要赋予人们一定的教育意义。正是看到了文化节目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多的文化节目从兴起到兴盛都经历了一个过程,文化类节目的火热,既是价值的回归,也是时代对于我们新的要求,是一种必然性的选择。文化类节目的热潮不仅是以央视为代表,各地方台也纷纷推出各地特色的文化节目。央视总台播出的《经典咏流传》通过“和诗以歌”的形式,观众既在歌手的演绎中体会到了中国古诗词的韵味,又通过文化学者的专业点评,领会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发挥其本身具有的教育意义。《古韵新声》系列,是总台推出的大型创新文化节目,在中秋、端午、元宵等中华传统节日期间推出,通过一物一曲,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意义。《湖南卫视的《百心百匠》、北京卫视的《创意中国》、江苏卫视的《阅读阅美》等,都是对文化类节目一种新的寻找与探究。《中国诗词大会》传承和弘扬经典的诗词文化,引领中华文化理念,以文博、文物为主题的《国家宝藏》,立足中华文化宝库,演绎与国宝之间的传奇故事。这些优秀的节目都带给我们一种文化自信,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中西与古今的文化碰撞,坚定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优秀的文化不可或缺,优秀的文化更需要传播,近些年文化类节目立足根本,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通过不同形式促进教育意义的传播,在无形中树立观众价值观的形成,这就启示创作者要花费更多时间去传达新理念、推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更高质量发展,将教育意义发挥到极致。

2.创新与突破:《典籍里的中国》传播方式

2.1 古今对话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节目的开始首先由作为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介绍典籍的背景,向观众介绍特定情境。穿越千年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对话先贤司马迁,让观众领略为后世树立了华夏民族的道德楷模和人格典范的史官形象、感受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书》成书过程。通过当代读书人与先贤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成书过程的不易以及远在几千年前发生的事件现实还原,感受在古籍当中穿越千年而如今仍不朽的中华精神,黄帝的勤政爱民、大舜的忠孝、屈原的高洁和远大理想都为后人所称颂。古今对话的形式让观众能够以当代人的视角来体会典籍带给我们的震撼。通过古今对话这种贯穿行为,让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感受典籍中的故事,解读典籍中的思想,感受文化传承。通过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发问与引领,典籍当中的故事被条理清晰地展现出来,撒贝宁就相当于古今之间的一条有效的纽带,贯穿节目的始终,在关键转折处推动典籍故事情节的发展。典籍里所孕育的中华精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穿越千年,历经时间的打磨,仍能与观众产生精神共振。《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于古今对话的节目形式,将深藏于书阁的典籍通过另一种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2 戏剧演绎

在《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设置中,沉浸式人物体验让人眼前一新,对比其他较为单一的演播节目形式,《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影视剧化的故事演绎,以“文化+戏剧+影视化”的方式,打造了文化类节目形式的全新方式,舞台建造设置了许多逼真的场景,让观众在现场身临其境,体验中华古典书籍的韵味之美。舞台的设置也是《典籍里的中国》出圈原因之一,舞台总体分为四个,一号台为主舞台,将戏剧中重要的、极为震撼的场景放到主舞台中去。二号台为书房场景,在介绍《史记·五帝本纪》时,舞台屏幕由藏书阁为主题背景,介绍的典籍由画卷样式展开,给人一种徐徐道来的感觉。三号台分为上下两层,设置次要场景,舞台中间都有甬道连通,也是一众演员的表演区域,设置出独特奇妙的古今对话和时空穿越的感觉。灯光在戏剧演绎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介绍出场人物时,每一束聚光打在主体人物身上,形成一个焦点,各种灯光颜色的变化,也让人能从不同的场景设置中切换自如,形成一种视觉上的变换。在人物造型和服化道具上更是细节,邀请著名艺术家担任节目的艺术总监,在各层次的设置上贴近历史情节、力求做到尽可能真实准确还原。在邀请《史记》作者司马迁扮演者时,为了做到细致,请到分别扮演老年司马迁和青年、中年司马迁两位演员。演员生动演绎,为戏剧影视效果增添色彩。

2.3 识读经典

能够识读经典,在文化类节目中也是让观众感受中国故事的重要环节,典籍里的中国在节目开展的同时设置第二现场访谈间,邀请著名专家带领观众从背后更加深层次的挖掘有意义的故事。在开场演绎典籍中经典人物形象之后,镜头就会切换到访谈间,通过开场介绍给出的信息线索,专家引出典籍的构成、特点等,能够直接的为观众普及到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而专家之间通过面对面谈话式交流,通过引用典籍中涉及到的话语,塑造人物群像。如在介绍《史记》时,提到它的实录精神也会引用其他典籍作者对它的评价,班固就曾这样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而通过编剧、戏剧导演、艺术总监、演员等坐下来一起讨论节目的第二现场典读会,形成一条有机线索,史记中要表达的是思想基调就是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基调。识读经典也同样贯穿于整个戏剧演绎之中,通过当代读书人与演员的对话,我们可以在沉浸式场景中了解具体情境下的典籍成篇特点,让观众加深对典籍的理解与记忆。第二现场的解读与对话实现了与观众一同品读典籍的效果,这种解读方式“把原始文本中潜在可解释的意义范围缩小了,引导观众把某些立场的解读优先置于其余立场和解读之上”。专家总结分析价值意义,感受中国典籍当中的精神内核。

3.思考与探究:文化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3.1 文化与内容相呼应

文化类综艺节目,其实就是通过以解读传统文化为根本,达到一种文化传播的良好效果,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其中内容表达与信息传播均要与文化相关联,具有文化属性和娱乐属性的知识性综艺节目。要想在文化类节目中做到文化与内容相呼应,就要找准自己的立足点。什么样的文化传播适合什么样的内容方式。《朗读者》立足中外经典作品、《中国诗词大会》立足优秀的古代诗词、《典籍里的中国》立足浩瀚的古典书籍。只有节目内容符合其文化所要传播的精神实质,才能将两者配合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典籍里的中国秉承着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将千年文明的渊源与发展逐一呈现,达到了文化与内容相适应的有机统一。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内容的古今对话将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联系起来,发掘出中华文明长河中鲜活感人的中国故事,精神实质和内核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彰显出中华文明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近年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央视总台推出的《遇见中国》,聚焦遍布中华大地上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世界遗产、博物馆等。通过对重要内容的讲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从这也可以看出,只有立足其传播内容,秉承着“内容为王”的创作方式,才能将文化传播这条路走的长远。随着文博类电视节目、传统文化类文创产品、国风产品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文化类节目在追求内容时也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坚定文化自信。

3.2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文化类节目中,一味的照搬照抄,毫无创新点也会使传播失去原有的意义。文化的传承其实是多方面的,不仅是我们日常所想的诗句、古籍这些书本上的东西,更包括地标建筑、传统戏曲、传统美食等,也有许多地方台立足于地方独特的人文资源,深挖当代历史的人文资源,以差异化的视角让节目冲上热搜,给观众带来惊喜。河南卫视立足传统文化,不断的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让观众眼前一亮。春晚中出现的《唐宫夜宴》更是火遍全网,演员们通过精美的服饰与独特的妆面,出乎观众的预料,将节目展现的惟妙惟肖,上台时一群唐朝少女似乎立马从博物馆里苏醒过来,凭借一支舞蹈的演绎惊艳观众。少女们脸上的妆容如复制粘贴古代画像,衣裙更是一模一样,通过对场景与节目形式的创新,成为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典范,为文化类节目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与思考。《典籍里的中国》立足传承传统文化、从文明起源讲到当代历史,创新之处也在于充分利用了戏剧的假定性特性,给了节目以及人物更多的可能性,用极强的艺术想象力让古今对话照进现实。通过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和传奇故事的情景化呈现,以及其通俗化的解读,散发出节目强大而充满生命力的精神内核。在浩瀚如烟的典籍中探索,展开了基于历史观的宏伟叙事,使整个舞台带来了一种庄严的历史仪式感和民族自豪感。

3.3 技术与传播相适应

在如今技术快速传播与发展的进程中,文化类节目也应跟上时代步伐,探寻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媒介融合是媒介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我国正在打造以“全员媒体、全时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为主要特征的融媒体平台。文化类节目如何在这种传播环境下创出自己的一条新出路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今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节目效果呈现出更多的可能性,VR、AI以及5G技术的运用使得媒介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文化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正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技术实现节目样态以及形式的多变。《典籍里的中国》则是技术与传播相适应的典范代表。在节目中四个舞台场景的设置、镜头的切换、技术的运用巧妙精彩,全程一气呵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隧道,面对面感受古人的魅力。在宋应星书写《天工开物》这一期,当代读书人撒贝宁通过现代技术向古代宋应星介绍当代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技术,靠的就是虚拟场景的变化,让传播更加的高效与生动。通过技术展现出一个个逼真的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技术的运用促使了文化更好的传播。宋应星与袁隆平的世纪握手,不禁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时代的长河一直在奔涌向前,古代与现代的碰撞,不变得是两位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从古至今的科研精神在典籍里的中国得到了延续。通过电视台与网络媒体短视频的双管齐下,场内与场外的全面互动,实现“大屏+小屏”的完美互动,造就技术与传播相适应的典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度。

4.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追根溯源,让受众懂得生命源起何从,脚步迈向何方。在品读典籍中,讲好中国故事。文化类节目的自身特色理应立足于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在追求节目特色形式时,立足内容根本,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传媒生态日新月异,文化类节目如何高质量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好的制定与落实发展策略,立足自身特色才是其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典籍类节目传统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