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探析

2022-12-23山东财经大学杲树聪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受访者对象

■山东财经大学:杲树聪

记者采访是指为了获取新闻真实资料,对客观对象进行询问、观摩、思虑和记录的行为。是记者日常工作很重要的环节,记者通过和受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而这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人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因为在与被采访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记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又或者突发状况,采访对象千姿百态,受访者的态度,是否支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记者的分析归纳等,这些都极其考验记者的随机应变和综合的业务能力,也会对最终整体的新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如何在沟通中把握主动权,那就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沟通技巧,这对于采访的顺利、实现有效沟通至关重要,是制胜法宝。

1.新闻采访的特点

1.1 广泛性

新闻采访内容涉及面大,范围广阔,各行各业中早先发生的有重要报道价值的事例,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新状况、新发展和新经验、新问题,都进入了新闻记者广阔的观察视域之内。由于广大群众的需求和好奇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求记者要展开范围广阔的调研,搜集他们欲知又未知的新讯息,使提供的信息尽量满足响应各行业、各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1.2 突击性

记者的访问很讲究时效,往往需要在极短暂的时限内完成并展开后期报道。这是采访的特性也是难点。特别是突发事件,更应快采、快写,迅速传播。记者要有敏锐的时间概念和具备突破观察的能力,掌控时机博得主动性,以最新资讯迅速赢得目标受众。这既是加快新闻资讯传递速度的要求,也是媒体竞争的基本要求。

1.3 灵活性

新闻记者的采访方式相对灵活,只聚焦于一点,力争开发精彩的报道素材,并随时根据情况变动对采访对象和内容进行整改。其次,伴随采访的深入,新闻线索有所变动,可增添采访内容,拓宽搜索范围,深挖新的更有意义的事实材料,也可变更访问对象,更换新的新闻线索。

1.4 持续性

事物矛盾运动呈现阶段特征,也决定了记者采访的长期性。采访常常随着事物的发展演变,从各个侧面、不同视角展开调查,不断提供新的新闻资讯,为人们带来最新的报道资料。

2.记者在采访沟通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受访者配合度低

采访的过程往往是通过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互动,以问答的形式开展。而在采访中,部分采访对象会反感,或者刻意避开问题选择不回答、不直接回答,面对采访态度消极处理,无法敞开心扉选择坦诚相待,不愿意真实地发表见解和表达想法,用事实说话。又或者取决于受访者对事件的知晓程度是否全面。而在新闻采访中,很多时候,受访者需要出境,这就不免要出现在摄像机前,可能也会出现排斥心理。一个摄像机和一个麦克风置于受访者面前,受访者容易感受到紧张,记者与受访者双方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也就被拉远了。也有可能是受访者不愿意接受采访,涉及个人隐私,不愿意被曝光;又或者对记者不信任,不愿意配合。由于访谈时间限制,应尽量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比如在开始采访前和采访对象聊一些普通话题,减少对方的排斥和紧张心理,采访时先用适当的玩笑开场,先暖场,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自己人”效应。“自己人”,即把自己和对方归结为某一方面相同性质的人。如果想让对方人同自己的思想、态度,就要和对方维持共同体,“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家人”说出的话更加认可,也更易接受。在对弱势群体进行采访时,通常会运用这种心理,因为弱势群体中的一些人要么是有经济上的拮据,又或者身体上有病痛的折磨甚至残疾,鉴于种种原因,这类采访对象面对采访,对记者是会有抵触心理在的。而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先和他们沟通好,亮出自己的态度,充分尊重他们,先聊会天同意再采访,不同意就不采访。而如果受访者是儿童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为了能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在选取采访地点时,就要考虑选择像操场、游乐园等比较轻松开阔的场所,而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弯下腰或者蹲着,与孩子们保持平视,然后轻轻地拉着他们的手,先以“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作为开场,循序渐进而不是直奔主题,以亲切感慢慢消除孩子们的紧张和陌生感,这样比较容易获得孩子们充满童真烂漫、天马行空带有想象力的回答。

2.2 采访对象语言表达不理想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都是首次接受访问,从未见过镜头,紧张到语无伦次答非所问都是很正常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记者会遇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受访者,不同的受访者表达能力也会不同;有时难免会存在回答过于模糊,导致记者无法从中抽取归纳精炼文字。而各类受访者从属的群体和认知水平也有明显差异。比如,记者采访一位工程师,记者须了解专业相关,这样才能方便和专业技术人员探讨专业;而如果是普通人,不要讲一些空话,采访内容要不复杂,像唠嗑一样。举例子的话,美国记者利布林在采访一位专业赛马骑师时,首先问的是:您在比赛时左镫皮带要比右镫多放长多少眼?骑师一听问的有水准,像行家,随即讲起了自己的骑马经验。因为骑手在赛马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跑道上因飞驰而迸发的离心力,所以让左镫皮带比右镫皮带长一点,让身体重心转移向内。这问题一般人想不到但专业人士肯定知晓,瞬间让受访者萌发表达欲。而敬一丹老师曾经做过一档节目,受访者是一群从未见过摄像机、生活在山区的普通人,想要了解荒漠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面对采访对象就不能使用专业名词,而是以聊天开启,比如问孩子的名字的、由来等,受访者就会很顺畅的表达,这样也就打开了话题。新闻记者们针对不同采访内容,只有采用不同的采访话语,才能与受访者实现有效良好的沟通,给大众传播更真实、品质更有保证的报道。

2.3 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充足

记者自身的专业素质,包括采访能力、提问方式、沟通技巧等都会影响到采访流程,而且个别记者,爱耍小聪明,不在采访前制定采访提纲和计划,在采访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悟性,即兴发挥,甚至让采访对象自己问问题,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对受访者不了解,在采访时没法快速明确采访重点,准确切入,甚至还会提出一些太过假大空的问题,造成采访一度尴尬局面。而一个好的新闻采访,为了防止采访中手忙脚乱,应在采访前做好万全之策,预见一切可能会在采访中出现需面临的问题,以保证采访顺利开展与完成。

2.4 言语交流中“度”的把控失衡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可谓掌握着采访的主动权,像整个采访过程的时长控制、将哪些话题作为采访的重点既可以保证新闻的质量稿件的深度使之有亮点,又可以使受访者接受而不是故意避开,这些身为记者都要注意,有自己的思索与考量,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要具备自己的采访节奏,否则都不能完成一次极具新闻价值的采访。而记者和受访者之间是陌生人,而要两者在短时间内快速达成信任关系绝非易事,有一些人本身警惕性较高防备心理比较强,对于展开采访开启话题难度较大,如果让受访者直面尖锐问题,触及隐私禁忌,对方可能会没有耐心,记者如果也缺乏耐心,那更是难以推进。

3.新闻采访中高效沟通的策略与路径

3.1 重视情绪价值,真诚平等沟通

当下,我们小看了情绪的价值,情绪常被视为费事,人们认为有情绪等于“多愁善感”“怨天尤人”“玻璃心”。表达出情绪还会被认为是天真、脆弱的,与理性对抗。我们更认同聪慧的人更理智,而人有情绪必定不聪明,而事实是,最智慧的人通过情绪帮助自己思考也用理性为自己的情感保驾护航。那些最有研究意义的科学发现大多都来自科学家对自己研究主题的无比的热爱。而科学家的研究热情有可能就来源于他希望找到一个方法让患病的亲人少些痛苦。情绪是生存的日用品,它告诉我们怎么样是危险的,何时要逃跑,何时该去战斗,值得去为什么努力。所以每个情绪都有其目的和意义所在。而我们都知道,任何类型的个人建议,只有在伴随着一种关怀的情感时才能很好地传达。关爱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胶水,是填补我们情感气囊的气体,让我们变得更紧密且丰盈。所以为了让受访者积极配合采访,新闻记者需发自内心把受访者当成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看待,虽然客观来讲,记者与被采访者身份属于主客,但在交流的时候不能以高贵的姿态居高临下,要保持两者之间是平等的,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绝对不能“见人下菜”,要一视同仁。在采访中试图探寻开启共同话题,平易近人、真诚用心交流,逐渐拉近与受访者的距离,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彼此认同。

3.2 精准提出问题,做到因人而异

在采访中,受访者来自不同的大环境、其社会地位、文化水平、思想意识及品行截然不同,因此,在新的时代大背景下,面对形色不同的受访者,记者须随时调整选择不同的采访话语。努力做到真正的因人而异,灵活采用不同人群选择个性化差异化的提问方式。发问方式一般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若是文化程度高社会阅历较为丰富的人群,如各领域专家,可使回答尽可能广泛些,选择的范围较大。而面对一些普通人,例如老人、儿童,可选用固定回答的闭合式,简化提问。但无论是哪种,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使得采访对象放下心中的顾虑和芥蒂,引导其到采访话题内容上来。

3.3 做足准备,制定采访提纲与预案

面对繁琐的采访流程、不同的采访对象和环境,采访前只有做足功课才能收放自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没有准备的仗,避免临时抱佛脚,以及保证整个采访流程的顺利进行,实现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个别记者采访态度不够端正,认为自己有着丰富的采访经验,喜欢临场发挥,全靠自己的随机应变。但其实好的新闻报道是会事先做好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未雨绸缪。为确保短时间内迅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消息,记者要在采访前对事件的大环境、缘由以及后续发展胸有成竹,对受访者有一个预测,例如对方的秉性、习惯,生平中大的经历事迹,要避开哪些禁忌。做好大致的提问纲要,依据情况挑选出最具价值的问题。

3.4 明确重点,守好隐私边界

因为新闻报道具备真实性、时效性等原则,所以这就要求记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最关键的信息,所以记者需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切中要点,力争突破关键。尤其在采访前制定采访提纲预案时,纵观采访全流程,全方位考虑计划问题设置的不足之处,思索新闻采访重点,做到心中有数。正确认识被采访者,采访前对采访对象进行预测,流程中摸索问题准确切入,尽量不提不相关的问题,引起彼此的尴尬。发掘对方的优点,可以适当多多鼓励。充分尊重受访者,不管对方是何种身份,尽量避开隐私和禁忌,用心交流,整个采访过程做好记录,保证采访内容原汁原味,不随意扭曲篡改,尊重受访者的表达和意愿,后期报道不断章取义。

3.5 全面提升新闻采访专业素质,体现职业精神

新闻采访是一项复杂琐碎的工作,对记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为确保新闻报道的效果,记者须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体现职业精神。加强新闻采访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历练自己,灵活应对采访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困难,让沟通技巧烂熟于心,与被采访者愉快用心交流。而新闻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记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个“杂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要求什么都知晓一点,所以记者除了要掌握新闻的专业知识以外,还需涉猎各个领域,博学多才,增加自己各个领域的知识储备,以便面对各种类型的新闻采访泰然处之、从容不迫。而在现场采访,记者作为受众观察的引导者,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记者要把思考分析问题常态化,把功夫落在日常;始终坚守保持客观,把现场消息真实地传播给大众。

4.结语

能否妥善使用沟通技巧,必然关系到新闻采访效率和质量。所以,在日常采访中,要不断锻炼自身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的能力。采访前做好准备工作、尊重采访对象平等交流、明确采访重点和把控节奏、全面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让自身的采访水平更加出色,最终圆满完成新闻采访。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然,仅仅靠采访前临阵磨刀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功夫下在平日。稳扎稳打,夯实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和社会热点,不断丰富自身的采访经验,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检验和提升自己。

猜你喜欢

受访者对象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留下还是离开?
认识亚健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基于ODX数据结构值继承关系的深入分析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