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东数西算”背景下宁夏数字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22-12-23吴桂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宁夏数字化数字

吴桂明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银川 750021)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2020 年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为五大生产要素。可以看出,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1 年,国家实施“东数西算”重大战略工程,启动建设8 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成为其中之一。宁夏如何把握“东数西算”的历史机遇,发展数字经济,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现状

发展数字经济首先需要理解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20 世纪末,美国经济学家Don Tapscott 提出“数字经济”概念,泛指互联网兴起后的各种新生产关系。美国商务部在1998 年,提出因特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是先导技术,信息产业是带头和支柱产业,电子商务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俄罗斯通信和大众传媒部指出数据要素与传统经营方式相比,可以切实有效提高各种生产方式、技术、设备、存储、销售的效率并提升商品服务的运送效率。

理解数字经济还需要清楚数字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理。王一鸣(2020)认为发展数字经济,将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戚聿东、刘欢欢(2020)基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同发展的视角,认为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可以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的投入,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林宇豪、陈英葵(2020)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数字经济存在集聚效应,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助推产业中高端发展。沈运红、黄桁(2020)认为制造企业对内数字创新、对外利用科技成果,都能帮助企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进而帮助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提出宁夏数字经济发展的建议。

3 宁夏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不大

近年来,宁夏数字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全国来看还不突出。

一是总量偏小。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 万亿元,占GDP 比重为39.8%,较上年增加1.2 个百分比。全国16 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 万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所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而宁夏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的比重低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 比重。

二是增速偏慢。2021 年,全国数字经济增长16%,是同期GDP 名义增速近2 倍,15 个省市区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重庆数字经济增速均超过20%。虽然宁夏近几年在数字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但增速仍然有限。

三是对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作为全区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经济项目,仍以数据存储为主,价值挖潜不够。2013 年,中卫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11.21%,2021 年,该占比为11.16%,未见到明显的变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3 年增长64.17%,但低于全区75.38%的增长幅度。可以看出,西部云基地数据中心自2014 年落户在沙坡头区以来,对当地的经济还未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3.2 数字化产业基础不牢

随着宁夏对数字经济的重视,数字化产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在全国来看,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一是产值总量较小。2021 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宁夏数字化产业产值总量不高,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仅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5%。2021 年宁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58.61 亿元,相当于河南省(1 408.28 亿元)的11.3%、湖南省(1 000.7 亿元)的15.8%、安徽省(964 亿元)的16.5%、河北省(844.8 亿元)的18.8%。二是创新载体不强。现阶段,已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主体,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 余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和科技“小巨人”40 余家。但数字化产业中规上企业数量不多,占全区规上企业比例不到3%,且经营实力不强,年产值过10 亿元企业不到10 家。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区信息软件开发应用特别是工业软件发展滞后,基础和关键技术空心化问题较为突出,材料、芯片等领域存在“卡脖子”的短板。除银川隆基、杉杉能源、吴忠仪表等少数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外,其他电子信息企业品牌建设整体滞后。

3.3 产业数字化发展不强

数据要素与传统产业广泛深度融合,能够产生乘数效应,对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宁夏数据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深。一是产业数字化规模不大。2021 年全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7.18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 比重为32.5%,但宁夏产业数字化规模不大。二是数字化与三产融合不高。发达省市已在多个产业展开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如北京市从数字化研究机构设立、产业集群培育、应用场景开发都实现了数字化。宁夏虽然在农村电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供水等领域有突破和发展,但先进数字技术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三是未建立特色融合点。发达地区一般以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形成数字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如杭州发挥信息化优势,实施“机器换人”项目,逐渐形成了一条智能制造之路。宁夏还处于初步的数字化改造阶段,未找到数字与产业融合的特色路径。

3.4 数据价值挖潜不够

随着数据价值化的发展,我国形成包含数据交易主体、交易手段、交易中介、交易监管的四位一体数据要素市场格局,而宁夏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进行价值挖潜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是数据交易主体参与不够。现阶段,宁夏引进了一批互联网企业,但是其主要业务还停留在数据存储,未拓展到数据交易领域。

二是数据交易中介未设立。目前,我国已有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中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三十余家大数据交易所或大数据交易中心投入运营。而宁夏还未进行相关业务的开展。

三是数据交易监管不明确。在监管机构方面,各省市区纷纷成立了相关的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而宁夏还未成立省级大数据管理机构。在监管制度方面,广东和浙江均出台了《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深圳市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宁夏未出台相关制度规范。

3.5 数字政府建设亟需深入推进

宁夏在网络传输能力、数据中心竞争力、政务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总指数位居全国第9、西部首位,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但现阶段,宁夏在数字化治理方面仍然存在短板。

一是新基建基础薄弱。宁夏5G 网络覆盖范围和深度不足,工业园区、主要道路等热点区域的“双千兆”覆盖不够,老旧小区原有通信设施陈旧,支撑能力不足,影响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和发展。

二是数据“底座”不实。目前,宁夏虽然建立了政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互联网+监管”、宁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全区性数据平台,但部门间数据存在“断点”,跨部门监管信息获取还不够通畅。

三是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较难。自治区先后成立了自治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建设专班等机构,但都属于临时组织且级别不高,统筹协调能力不够,无法从全方位来保障数字经济的发展。

4 宁夏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组织架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

组织架构的完善可以聚合多方力量,减少沟通成本,提升发展合力。

一是成立协调机构。组建全区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数字化发展重大政策和重点任务的统筹推进和督促评估。编制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研究出台鼓励扶持行业主体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举措和创新制度。

二是完善区市两级管理机构。成立自治区级和市级数字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推进、协调、督促数字经济发展工作,建立和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关键技术标准、融合应用标准和安全评估标准等各类数字经济标准,推进全区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建设。

三是提高部门协同水平。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依法实施日常统计和运行监测,开展数字经济年度发展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主要统计指标、监测结果和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4.2 优化创新环境,延伸数字化产业链

产业链的延伸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完善的科研平台可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上下游产业。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对内协同。以银川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银川中关村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为依托,建立银川数字经济创新总部,为宁夏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中卫数据中心集群的算力和数据“高地”,开展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等数据产业链下游生态发展。推动石嘴山数字制造联动区、吴忠数字农业联动区、固原数字生态联动区协同发展。

二是搭建各类科研平台,构建创新生态。创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开展大数据产业技术研发、产业转化等工作。成立数字化技术领域的小试服务平台、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基地,提高与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三是加大创新主体引进力度,延伸产业链。引进IDC 配套产业,提升数据加工、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生态、网络安全产业,延伸宁夏数字化产业链条。积极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枢纽节点务实合作,承接数据计算、数据清洗加工等业务,主动融入全国数字化发展整体格局。

4.3 挖掘数字应用场景,促进数字化与产业深度融合

依托现有产业特色,挖掘数字化与产业融合点,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放大产业优势。

一是拓展数字化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建立涵盖全区农业特色领域的宁夏智慧农业大数据,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推进葡萄、枸杞等种植领域以及肉牛、滩羊等养殖业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智能化改造,加速农业生产数字化。

二是推动数字化与工业融合发展的精度。推动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智能改造,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加速传统工业领域数字化改造提升,实施智能化、数字化工厂改建,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工业数字化新模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

三是促进数字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加快建设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围绕枸杞、牛奶、肉牛、滩羊等特色产业,搭建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培育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服务全区连接国内的交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提高物流园区、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的物流供需匹配度。积极培育智慧旅游、智慧康养、数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丰富百姓生活新体验。

4.4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价值潜力

市场是数据价值释放的前提,而市场主体、交易中介、监管措施等是市场有序发展的保障。

一是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主体。制定统一的宁夏数字经济招商企业名录和招商引资方案,丰富数字经济市场供需主体。引导数据服务商、大型互联网企业、数据分析服务商、行业用户等市场主体依法合理参与数据交易。

二是搭建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建议成立中卫数据交易中心,初期提供数据发现、供需撮合、计价清单等服务,逐步增加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整合、数据分析等综合服务。通过数据质押融资、数据银行、数据信托等方式创新数据资本化形式,提高数据价值水平。

三是实施有效监管。探索数据确权规则和定价策略,确定数据的财产权属性及定价原则。建议出台《宁夏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权限范围,形成监管主体和监管措施相结合的监管体系,保障数字经济有序发展。

4.5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在公共服务领域引进数字技术,推行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可以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夯实新基建,畅通数据堵点。持续推进光纤宽带、5G、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社区“双千兆”网络全覆盖,加大老旧小区通信线路改造力度。支持运营商优化升级或新建宁夏到重点城市之间直联链路,提升算力服务速率。

二是深化共享互联,连通数据断点。深入推进集成审批,积极推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事项管理、辅助审批、重点监管等工作,通过引入数字新技术,不断优化政务信息归集、编辑、存储、共享和开放等各个环节,以保障政务数据在安全的条件下开放。

三是拓宽应用场景,提升治理能力。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形成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综合监管的社会治理模式。以政府为指导,在公共服务领域拓宽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数脑”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优化,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

猜你喜欢

宁夏数字化数字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宁夏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