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络不通分期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2022-12-23王静远朱晓林刘勇王聪敏吴美玉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络脉通络黄斑

王静远,朱晓林,刘勇,王聪敏,吴美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迟发性、进展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黄斑区的非感染性损伤。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Bruch 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变性,引起视网膜的变性、萎缩及出血、渗出[1],从而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目前多认为其发病与氧化刺激、老龄化、炎性免疫、遗传等密切相关[2-3]。西医治疗AMD以改善脉络膜灌注、减少有害物质蓄积、防止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抗新生血管为主[4-5]。AMD 属中医“视瞻昏渺”范畴,从络脉入手辨治AMD 有较好疗效[6-7],但临床上尚无系统AMD 从络病治疗的方法。目络学说是近年来对中医眼病病机的新认识,目络为脏腑经脉延伸于目之络,可灌注气血,促进濡养,目络气血通畅,脏腑精气才能上灌于目而为精明奠定物质基础[8]。本文从气血精微对黄斑区的作用及目络不通入手,结合西医病理,构建基于目络不通的AMD分期辨证论治方法。

1 目珠络脉是气血精微的运行通路

“络脉”原指经脉分支,分为别络、浮络、孙络,如《灵枢·脉度》[9]载:“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而后多指容纳血液的奇恒之腑,为气血运行的终末部位,在“阴阳相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络因其位置不同可分为阴络和阳络,位浅为阳,位深为阴。根据其生理功能不同又分为气络和血络,气络为络气之通路,《素问·离合真邪论》[10]言:“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分支即为络气,分元气、宗气、卫气,三者协同在络内发挥通达、温煦、防御、固摄之用;血络是营气,血液,精微物质的运行通路,可周流濡养,渗灌滋润于皮肉筋骨、五脏六腑之末,《灵枢·痈疽》[9]载:“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注于经脉”。络脉无处不在,循行至目便为目络。目为宗脉聚集之处,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目等面部空窍,《审视瑶函》[11]中论:“心肝脾肺肾,各主一络,中络者六,膀胱大小肠三焦胆包络,各主一络,外有旁枝细络……通乎血气往来以滋于目。”目络极细极微,极幽极深,是精气血津液的输送通路。

2 目络气血精微是滋养黄斑的重要物质

黄斑区属瞳神范畴,《审视瑶函》[11]谓瞳神“乃先天之气所生,后天之气所成”。气络运行先天元气及后天宗气,生成曈神。目得血而能视,血气通行目络内,神光通达,方能发挥辨色视物的机能。《灵枢·海论》[9]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脏腑经脉气血的运行作为内属,供应了目珠络脉的滋养,从而荣养黄斑区。目珠络脉所需精微物质皆由脾运化而生,中焦脾土转化饮食物为精微物质,并布散全身,而其中轻清者上灌于目,发挥滋养作用。《灵枢·痈疽》[9]云:“余闻肠胃受谷……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络为脉之细微末端,上传精微物质于目,黄斑区色黄属脾,禀受精微物质而能视。《审视瑶函》[11]中论:“血养水,水养膏,膏护瞳神,气为运用,神则维持”。气血精微协调为用,在目络中正常通行,共同发挥运化、温煦、濡养的作用,黄斑得以滋养。

3 目络不通是AMD的发病基础

由络脉的生理特点决定了目络的2 个发病特点,其一,“久病入络”“易入难出”[12],AMD 具有与络病相同的特点,病程漫长、治疗困难、疗效欠佳,病情缠绵难愈,《审视瑶函》[11]云:“若目病愈久,而昏眇不醒者,……有伤目中气血、精液、脉络也。”目络为聚血之所,久病之后化为败瘀凝痰,目络不通,影响正常的濡养,从而引起黄斑区的病变。其二,“易虚易滞”“易积成形”,目络极细极微,稍有气力不足或瘀塞便可引起推动乏力,形成虚滞,痰瘀交混,目珠络脉被阻,至后期,有形实邪积聚,影响血络通达;亢泽峰[13]认为,目络病病机为痰浊、气滞、水饮、瘀血等侵袭目络,气血运行迟缓,目络气化受阻,生成病络。由此可见,AMD 的发病与目络不通关系密切。目珠络脉作为运行细微处气血的主要通路,其关键在于通气络不通,气机运行失司,气的防御、温养、推动、固摄、气化功能降低均可导致“目不明”[14]。心主血脉,目之荣润有神有赖血脉滋养,《素问·解精微论篇》[10]云:“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目珠血络不通,精血运行不畅,目窍失养,神光失蕴,因此,目络不通是AMD的发病基础。

4 从目络不通入手改善络脉功能

AMD 发病者为老年人,《素问·上古天真论》[10]以“七”“八”作时间线论生命的发展过程,最终形衰神枯,其发病本源为肾气虚衰。《灵枢·营卫生会篇》[9]言:“老年之气血衰,其肌肉松,气道涩。”因此既需考虑目中气血、精液、脉络的损伤,亦须针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随病情的发展、眼底表现、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治之。疾病初期,各种原因引起目络瘀阻,主要侵袭目络之阳络,病位尚浅;后期疾病发展,侵袭阴络,络气息而成积,病位深潜,病重难治。因此,临床治疗AMD 从改善络脉功能入手,分期论治。

4.1 初期改善目络瘀阻

外感、内伤等病因波及阳络中气血,阳者主动,因此阳络病主要表现为气机不利,亦可引起血络改变。《审视瑶函》[11]言:“有神劳、有血少、有元气弱、有元精亏而昏眇者,致害不一”。气血虚损,郁滞为瘀,由气虚无力、血络不荣、清阳不升引起,三者可并存于疾病发展过程中。

4.1.1 气虚无力者益气通络 气虚无力者多由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劳瞻竭视引起。症见视物昏朦变形,眼底见散在玻璃膜疣,色素紊乱,或见血络色淡,患者平素气少乏力,面白,偶有自汗、心慌,舌淡或淡黯,苔薄白,脉细无力或沉涩。《灵枢·天年》[10]云:“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气虚则络气不充,“血得温则行”,水湿之邪得温而化,气之温化运行失调,瘀、痰等有形病理产物产生,阻于络脉,则视物不清。《医林改错》[15]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为瘀。”络脉细微,瘀血阻滞停留亦会形成阻碍,加重络气亏虚,进而导致目络瘀滞的加剧,如此反复。治以益气通络,药用黄芪、麸炒白术、茯苓、桂枝、烫水蛭、土鳖虫等。黄芪助目络内营卫通利,用量尤为重要,目络处于全身血液运行末端,因此唯有应用大剂量鼓足气力方能药达病所。王宁宁[16]在治疗眼底瘀血内阻时应用100 g黄芪代茶饮,收效甚佳。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桂枝辛温通阳,更用虫类药物土鳖虫、烫水蛭缓攻搜剔。杨玉青[17]以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湿性AMD,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汤晓东[7]以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AMD,总有效率达87.04%。

4.1.2 血络不荣者养荣通络 阴血不荣者多由失血伤液,情志内伤暗耗阴血引起,如《养老奉亲书》[18]言:“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疾易攻。”症见视物不清,视直如曲,或伴有眼干、疲劳,眼底黄斑区玻璃膜疣形成,或见视网膜萎缩,血络变细,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心悸,四肢麻木,舌淡,舌下脉络不充,苔白,脉细涩。血络不荣,运化失司,络下血少,目珠失于荣润及滋养作用,故而出现视网膜的萎缩,血少涩滞,流速缓慢,亦会导致有形病理产物阻塞目络。治以养荣通络,取枸杞子、麦冬、沙参、山药、熟地黄、酒当归、丹参、烫水蛭等药。王华丽[19]以滋阴通络法治疗湿性AMD,取山萸肉、生地、山药滋三阴,养精血,通经络,效果良好。黄冰林[20]用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等药治疗AMD,亦有成效。

4.1.3 清阳不升者升阳辛通 清阳不升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引起,老年人衰老之根本在于脾胃[21],李时珍[22]云:“土为万物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脾之阳气不升,目络温煦作用之气衰,络气不化水湿,黄斑区水肿、渗出,水湿停聚,玄府不通。气络虚损,失于固摄,血络瘀阻,血溢络外,眼底出血。日久络气结滞加重,病理产物聚积。症见视力下降,眼前固定黑影遮挡,头晕昏沉,乏力眠多,纳差,面色暗,舌黯或有瘀点,脉细涩。治以升阳通络,选取附子、车前子、泽泻、猪苓、葛根、防风、桂枝、升麻、细辛、羌活等。曾自明[23]用益气养血利湿法,选黄芪、泽泻、猪苓等药物治疗早期AMD,效果良好。汪碧涛[24]用柴胡、羌活、防风等辛温发散药治疗AMD,取其升浮善行之力,通达阳气而目络血流畅行无阻。

4.2 后期息积通络

《素问·缪刺论篇》[10]曰:“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邪气因入,留滞络脉,经络不通,病而难治。《丹溪心法》[25]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络息成积者多由瘀血、痰浊阻滞阴络日久,阴络主静,故阴络病易出现有形病理产物堆积。络气结滞,血行不畅,甚或气血运行中断,闭塞不通,症见眼前固定黑影遮挡,视力严重下降,胸膈满闷,情志不畅,舌淡暗,苔白腻,脉弦涩。眼底表现为视网膜的渗出及机化等病理改变,活血化瘀通络为第一要义,药用土鳖虫、烫水蛭、炒地龙、川芎等。杨艳[26]曾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AMD,取得良好疗效。水蛭治疗AMD 的作用尤为重要,现代研究[27]表明,水蛭具有调控新生血管、抑制RPE 促炎和促纤维化的作用。土鳖虫、地龙则有抗凝、抗板、降脂、调节免疫的作用[28-29],除化瘀通络,更需应用通络除积药物,选取山楂核、鸡内金、三棱、莪术、皂角刺、海藻、昆布、细辛等。孟文明[30]用活络散结汤治疗渗出性AMD,取三棱、莪术等药物,有效率达76.67%。宋剑涛[31]治疗AMD在益气养血活血的基础上选取山楂、海藻、昆布,疗效显著。患者日久虚损,因而不能忽略气血的补益,处方可选八珍汤。

AMD 作为常见眼病,其治疗一直是临床难点。根据眼底表现及病理改变不同,选择相应治络方法,拓宽了临证用药思路,补充了传统辨证观念和体系。早期根据不同表现治以益气通络、养荣通络、升阳通络;兼有玻璃膜疣及渗出者,软坚散结,化瘀通络;晚期以化瘀消积为主。患者出现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时,黄斑区的缺血缺氧状态更为严重,因此可酌情加重药量,治疗首选益气化瘀通络法,兼有渗出者,选取健脾渗湿及辛温通络药物。患者眼底出现机化、瘢痕,则以软坚化瘀通络为主要治疗方法。

临床用药方面,本病经年累月,瘀痰交混,着于络内,非普通草木药石可通,因此加用土鳖虫、烫水蛭、炒地龙等虫类药物,提高入络之力。痰瘀互结日久者,应用散结力强的山楂核、鸡内金、三棱、莪术等,加强软坚散结通络之力;目为高位,且络脉为及其细微之所,因此需酌加升阳药及辛温通络药以通达病所,如桂枝、麻黄、葛根、升麻等,药物酒制亦取升阳通达之力;老年人的特点为肾气亏虚,脾气不足,气血虚衰,肝肾同源,故应选用补益肝肾,益气健脾,补血通络药物。

5 小结

络脉以通为主,针对目络不通的病机,本病的治疗在通络的同时兼以益气、养荣、化瘀、软坚、辛温、散痰等法。诸法与通络并行,使目络功能和畅,疾病自安。结合现代病理研究及临床疗效,使中医辨证更具科学性,亦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络脉通络黄斑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莫让“黄斑病”迷了你的眼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老年黄斑变性该怎么治疗?
基于“毒生病络”探讨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
络脉望诊理论探析*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ELM及IS/OS完整性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预后视力的影响
眼白的发黄区块是“黄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