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2-12-23苏燕如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双减作业

苏燕如

2021年,国家正式出台并实施了“双减”政策,力求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教学方式,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以便他们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应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服务为目标构建良好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分层培优、精准育人的教育目标。同时,紧紧把握“双减”政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确保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减负增效,构建从作业设计走向因材施教、“立德树人”的美好教育愿景。

一、作业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一)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学生的积极性极易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创造性不足。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大都针对学生实施“灌输式”和统一的课程教学,使得一般或一般以上水平的小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掌握得非常吃力,并由此产生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合理的作业设计能够让各个层次的小学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对小学数学这一课程的认识,更主动地参与数学课堂[1]。

(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已经越来越系统化和全面化。统一的教学进度会让有的学生觉得学不到实用的东西,而有的学生却跟不上学习进度。而采用“双减”教育的方法,他们的个人特点将更易于被凸显出来。而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总是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育缺乏一种有利于人格发展的积极方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则有助于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都应该被体现出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就是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更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还能够有效地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效果,使教师能够切实从学生的角度有效地进行作业设计,增加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2]。

二、“双减”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课后作业环节的变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双减”政策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便是在义务教育中对中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减量,对不同年级各课程的课后作业,从种类和时限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第一类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意识都较好,做课后作业也是一种巩固和补充,所以即使减少了课后作业,此类学生仍然可以较好地进行自我调节与纠正。第二类学生虽然认知能力较强,但通常对知识点的了解并不扎实,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巩固知识,弥补知识缺口。第三种学生从自我控制这一点来说与第二种学生比较接近,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课后辅导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课后辅导在中国的发展史已有约三十年,在近些年更是蓬勃发展。各种资金的投入和市场经济状况的变化使得教辅机构乱象频生,不但出现乱收费、乱讲授的状况,还存在在校教师和教辅机构的不正常合作。更有部分教师认为在完成校内学习后,需要学生额外进行校外补习,也有教辅机构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加快讲课节奏。而“双减”政策的推行和实施,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减轻了负担,使得教育回归本质。就小学数学来说,它本身的难度对适龄少年儿童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教师需要比较详细地设计课后作业任务,跟踪教学进度,充分发挥课堂的功能。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控量减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第一,培养思维,设计长线作业。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但不要求他们立刻完成,而是为他们设定更长的期限,这段期限可以是几周或是一个学期。学习数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数学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试着布置一些周期更长的作业,例如课后小调查、小课题研究、动手小制作、学期小总结等。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提出“教室的面积是多少”这样的问题,让他们以此为课题,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估算、测量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完成教室面积的测量之后,还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延伸,让他们继续思考整个学校的面积是多少。对于教室的面积,他们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准确答案,但对于整个学校的面积,就很难再进行精准测量。此时,学生就需要估算学校面积,这也就实现了教学知识的延伸[3]。

第二,教师评估作业难度,做好作业设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也比较活跃。数学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点,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适量的数学练习,才是最好的巩固复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精心筛选适合的题目,不能够太过于粗放地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把握好作业的总量,控制好时间,同时筛选好题目,规划好作业设计。这样既能达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能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给学生讲解本单元的内容,着重讲解如何去观察物体,根据物体的摆放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什么差异等。或者通过对不同的正方体进行拼接后,引导学生观察三视图分别是什么形状。本单元数学内容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结合数学题目去想象图形的摆放位置,描述摆放出的物体不同方向的状态。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想象出的空间图形来解答问题。数学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经典的图形摆放问题,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协同合作,促进沟通表达。作业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和教材、同学以及自我展开对话,从而对知识重新编排。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重视在班级内建构作业共同体,为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以供他们开展交流合作。在作业共同体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以完成个人作业。如此一来,不仅能锻炼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合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做到对自身知识的查漏补缺,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学段,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配对学习,把学生分成两两一组,合作完成某一作业任务。在小学中高年级学段,则可以四人为单位,将学生分成多个作业小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作业讨论过程,通过彼此的相互提问、相互讲解,在互相监督中实现共同进步。面对作业共同体,小学数学教师应同时设置两种类型的作业,一种为“普通作业”,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另一种则是“挑战性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尝试做这部分更有难度的作业。

(二)创新增效,提升数学作业质量

第一,融入生活,体现数学作业价值。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进行引导和平衡,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学生的作业当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因此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的经历和感受进行融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数学作业的价值。

比如,教师可以运用教学内容进行作业设计的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例如在对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开展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里完成这样一个作业:观察生活当中遇到的井盖,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可以发现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井盖都是圆形的,至于为什么会是圆形,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和探讨,并且找出其他形状的井盖很少存在的原因。通过以上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就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当中,发现生活中存在着的数学思想,并且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调动感官,体现数学作业维度。传统的数学作业一般是以书面作业为主,不仅形式单一,而且作业量大,学生也难以理解。这样的问题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而且单一的练习也无法全面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综合能力等,制定多样化的、针对性不同的题目。将不同的练习类型有机组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解题能力的提升[4]。

比如,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实际进行作业设计。例如,“完成运算,猜老师的电话号码”,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电话号码来设计作业,将四则运算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完成各种运算任务来猜老师的电话号码。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家庭成员的电话号码来进行这类题目的编写。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第三,设计分层,体现数学作业梯度。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能力、水平、思维模式、基础知识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数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均衡和同步发展,而是要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发展方向。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当遵循这样的原则。因此,一些教学内容在设计方面,应该更加合理地分出层次,讲究梯度,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突破性和挑战性。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完“时分秒”一课后,可以将课后作业划分成三个层次,为学困生设计第一个层次的作业,设置更多的题型,降低整体难度,减少题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困生理解和消化课堂中学过的知识,从作业中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中等生设计第二层次的作业,他们的作业中拓展题和基础题各占一半,题量较之学困生的更大,如此既可以帮他们复习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能对他们提出新的挑战,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为优等生设计第三个层次的作业,这类作业的题量更少,但难度却有显著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从多角度考虑数学问题,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此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仅符合“双减”政策的实际要求,还能够促进班级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要以身作则,迎头赶上教育教学形势的新变化,严格按照学校提出的要求,坚决落实“双减”政策,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寻找新的教学资源与案例,保持作业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需要始终把握班级内全体学生的基本学情,根据教学目标调整与优化作业布置内容,在作业设计中逐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够做好因材施教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变化,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作业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