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产业新力量 架起发展新支点
2022-12-22周甫琦朱伟良
周甫琦 朱伟良
捷报传来!10月17日,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选手杨书明获得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韩国赛区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成为本次大赛该新增项目首个金牌获得者,展现了“广东技工”工程成果和广州技能人才培养实力。
前不久,广州科教城正式启用,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教城校区迎来首批新生。这座集职业教育、培训、实训(鉴定)、研发、职业指导和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教育聚集区及南方职业教育高地正拔地而起,与周边产业组团形成集聚效应,不断为广州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精耕细作”。广州地区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61所,在校生约92.3万人,学校数和在校生规模均位列全国各大城市前列,每年输送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超20万人,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个个心中怀有梦想、脚下充满力量的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汇聚成强大力量,成为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底气和支撑。
职教重镇逐步完善公建配套设施
崭新的校园迎来新鲜的面孔。10月,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教城校区迎来新生报到,他们也是广州科教城的首批学生,意味着广州乃至大湾区的“产业大脑”开启了新篇章。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14.9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实训楼、排演中心、图书馆、学生宿舍等,教学、生活单体建筑41栋,建筑布局、环境设计充分体现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思想。目前,已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6个专业。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科教城首批落成学校之一,新校区用地面积约42.7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1.2万余人。新校区总体规划采用“现代教学模式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形成一中心、多轴线、组团序列生长的规划结构。校园建筑主要采用岭南特色的砖红色为主色调,立面造型顺应铁路铁轨的线性理念,凸显岭南建筑精神内涵的同时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与特色。
新校区共有155间智慧教室,包含标准智慧教室、分组研讨智慧教室、直播智慧教室等多种类型。每间智慧教室配置智慧平板一体机、交互黑板,同时安装智慧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全新的智慧教学体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徐芳介绍,特别是智慧教室的智慧大屏一体化机和交互黑板堪称“高大上”,老师和学生在交互黑板上面的板书,可以通过一键保存,投影到一体机屏幕,让师生大呼过瘾。
“新校园很整洁大气,在教室和宿舍学习生活非常舒适,感觉像住五星级酒店一样。”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黄俊华直言道,现在有很多学生一大早就来教学楼上自习,都表示学习体验很好。
广州科教城自2012年以来被市政府作为重点打造项目规划建设,媲美广州大学城,被誉为技能人才资源库、湾区最强“产业大脑”。项目位于增城区朱村街道,占地10.79平方公里,未来将入驻13所院校。
朱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迎接首批职业院校入驻,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从社区治安、交通出行,再到生活服务配套、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方方面面都制定了工作方案。“在科教城,职业院校的软件和硬件都得到强化,职业教育会发展得更好。我们会为周边城市带来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未来这里会变成产业人才孵化基地。”
目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建设完成,并于今年秋季部分入驻开学。2023年,预计将完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广州市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等4所院校建设;2024年完成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等余下院校建设。2025年前将逐步完善各类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产教融合组团办学促进双向赋能
从南门走进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有一处高大的流线型建筑,这里“藏着”两个车站——石门站和流溪站。“未来,学校将在此处建设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徐芳介绍,基地内计划铺设4条城轨和高铁线路,将承担实践教学、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企业真实生产等多种功能。
更为特别的是,新校区内还有一处由学生来运行的大型“菜鸟驿站”,这是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物流学院的网格化和内循环物流末端实训基地。“这里的卸货、上架、贴标签等工作,都由学生来完成。”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运输物流学院教研室主任朱琳说,新生入学当天,已经有5000票包裹入库,他们既能进行实训,又能参与勤工俭学。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近年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竹筠表示,作为第一批入驻广州科教城的龙头院校,科教城新校区的正式投入使用,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学校未来新一轮产教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将在新校区实现完美对接,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怎样训练学生,上课就跟上班一样。”张竹筠说,学校将按照“对接产业链,依托专业群、共建产业学院”的思路,与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广州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组团办学,和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产教融合发展平台。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改革试点,也是推进人力人才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性任务。2021年,广州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当前,广州正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同步实现走出去、请进来,着力建设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着力规划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创新平台、特色园区,为国家推进产教融合工作提供实践样本。
可以预想的是,广州科教城将是未来广州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并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技能技术人才培养集聚区。在这里,院校按照优势学科专业相近、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原则进行组团布局,包括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程、工业制造与信息化三大组团。每个组团有一所高职学院(技师学院)和若干中职学校(技工学校)。
“组团办学推动产教融合进程不断加深。”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工业+信息”双组团办学为导向,对接智能应用、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与信息、数字创意、新能源应用等产业领域。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结合南沙、增城等地区特色产业,积极对接广州市“链长制”产业链企业,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新时代“广东技工”“羊城工匠”,服务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组团办学的排兵布阵思路,将为广州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带来1+1>2的效果,促进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双向赋能。
高地建设让职业教育赋能城市经济
当前,全省正抓住“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广东正加强政策措施供给,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核心能力,打造区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推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取得扎实成效。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广州,是全省职业教育的关键支撑,也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支点:
广州科教城西侧集中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中部强化交通运输主题,布置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东侧以工业信息化与城市服务类院校为主,进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等院校。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院长杨永聪看来,广州科教城在功能布局上设有工业制造与信息化、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程等三大组团,能够为广州在上述重点领域的发展培育优质人才资源。从长远来看,科教城有望成为重要的南方职业教育高地,对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东部枢纽、增城开发区等广州东部地区重大产业发展平台的高质量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特别是广州高技能型人才供给仍然存在缺口,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广州科教城有助于培育更多专业化高技能人才,为广州地区打造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发展极核与中国智造中心注入新的活力。”杨永聪说。
“十年磨一剑”。按照计划,广州科教城未来将每年向社会输送近13万名优秀技能人才,大学城和科教城一南一北,“创新大脑”与“产业大脑”势必成为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支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相锋在调研中发现,湾区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要素成本压力,主要不是来自土地能源等成本,更关键是工人的缺口——缺乏大量的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深圳往西、广州向东,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整体,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吸引要素资源的关键。”李相锋说,在这种协同趋势下,穗莞深之间的交会地带,特别是拥有广州科教城的增城能够充分发挥出区位、空间、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优势,具备承接广深生产环节外溢要素资源的条件,区域价值将大大提升。
抓住科教城投用的契机,衔接“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强化职业教育的成果转化利用,是广州服务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题中要义。
李相锋建议,一方面,学校要衔接市场,与企业加深联动,实现课程共设、项目共建、就业共育等,让人才培育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学校专业设置要与区域乃至城市发展达到共鸣,让职业教育赋能城市经济,发挥人才和区域双轮驱动优势,让更多优质产业资源走进来、扎下根、发展好。
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广深可携手做好“四个联动”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度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结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居第一名,产教融合是其重要的加分项目之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许建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今年7月底,深圳现有上市公司512家,集聚了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大族激光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一流创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工艺、标准和业态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学校坚持服务一流企业高端发展的服务宗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改革,探索形成了“九个共同”双主体育人模式。即每个专业群联合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一所特色产业学院,对标“最新最高最优”,实施“九个共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校企共建了华为ICT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等15所特色产业学院。
不仅仅是深职院,深圳各职业院校与华为、平安科技、阿里巴巴等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实施“六个共同”,即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走出去”等。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深圳创新经验做法中,率先建立“六个共同”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成为面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做法之一。
许建领认为,广州和深圳均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对周边区域发展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两地也是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在职业教育领域已有一定合作基础,比如深圳每年有近20%的中职毕业生升入广州高职院校就读。面向未来,两地在省教育厅的统筹领导下,可以在机制联动、要素联动、平台联动、项目联动等方面加强合作,携手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