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哲学意义

2022-12-22郭金龙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经济学

郭金龙

(1.开封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 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纵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可以发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研究走向深入融合的过程,随着马克思哲学批判的深入,与之俱来的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与之俱来的是哲学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政治经济学研究促成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唯物史观又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哲学立场和方法,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政治经济学研究得以走向科学的道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得以形成,反过来,政治经济学研究又进一步修正完善了唯物史观。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形成的过程是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交互作用融为一体的过程。从这个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对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验证和修缮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表面上研究的是一系列的经济范畴及其运动规律,马克思实际上关注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往深处说就是要研究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不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在唯物史观创立以后,马克思在理论上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生产关系,不过这还缺少政治经济学维度的研究和论证,那么在接下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将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这样一个观点寻求政治经济学维度的论证。马克思早在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就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认识,当时马克思很大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学知识的欠缺,还远不能够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规律,不过,这一观点在当时已经为转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开启了一个良好开端,在随后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马克思就开始将这一哲学观点运用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并用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进一步修正哲学观点,这是马克思把哲学观点运用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第一次试水,这一观点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集中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作中,具体上文已有阐述,并且这个影响的过程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单向的哲学对经济学起作用,反过来经济学对哲学也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与之俱来的是马克思哲学观点的不断修缮,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哲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即创立了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关系都是由特定社会生产力水平所确定的。自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是永恒的观点已经深入马克思的理论架构中。从这一点来讲,马克思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是不可能与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有同质性的,因为李嘉图是认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永恒不变的,在这一点上,马克思是不可能与李嘉图站在一起的,这一点也是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始终不可能走出困境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也就是李嘉图没有把劳动价值论从纯粹的政治经济学维度上升到社会历史关系的维度。马克思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非永恒的观点以后,对于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马克思要在政治经济学中再次试水,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并不是先定的存在于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初,它并不是一个既定的方案,要让政治经济学无论怎样都要符合这一既定方案,并非如此,相反,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初还是缺乏现实依据的抽象理论,是迫切需要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进行现实验证和修缮。随着唯物史观的运用,与之俱来的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一方面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开展政治经济学研究,另一方面用政治经济学研究来验证和修缮唯物史观,这个过程正如马克思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我在巴黎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来因基佐先生下令驱逐而移居布鲁塞尔,在那里继续进行研究。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1]这里的“总的结果”指的就是马克思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认识。在这样的交互融合过程中,最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即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首先的一个哲学意义就是验证和修缮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甚至在更大的方面可以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看作其哲学的现实论证部分。因为,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来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初,还是缺少现实依据的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哲学结论,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在四十年代提出这个假设后,就着手实际地(请注意这点)研究材料。”[2]110“现在,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原理。”[2]112因此,马克思的一些经济学研究,特别是《资本论》在很大意义上,也许可以把它看作对唯物史观长期的、艰苦的检验和修缮总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步骤。这里并不是抹杀政治经济学的独立性,而是强调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政治经济学向度,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向度。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使哲学具有了现实内容

马克思的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指向分析和解决人类现实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的,他的一个重要本性就是始终面向现实。我们经常说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但是如果不加以说明其中的内在关系,那么就很容易割裂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体性,给人的直观认识,似乎马克思一开始研究哲学,后来就不再研究哲学转而研究政治经济学。这种认识不仅忽视了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内在联系,割裂了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而且抹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现实的本性,使之陷入抽象化、空洞化的危险境地。实质上它们是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的,如上文所指出的,在马克思的思想整体性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可以说是对唯物史观的一个长期的检验和探索过程。无论是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得出结论进而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还是19世纪40年代末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指导政治经济学研究,整个过程中,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与之俱来的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不断修缮,这个过程的一个重大意义是使哲学具有了以往从未有过的新的本性,这就是使哲学面向了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世界,使抽象、空洞的理论具有了现实的内容。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使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融为一体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普遍是在纯粹的政治经济学范畴内开展研究,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实现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根本上在于马克思超出了纯粹的政治经济学范畴,深入到了人类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中研究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的思想整体性上来看,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思想整体;从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交互融合的过程来看,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是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研究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的思想整体性上来看,还是从劳动价值论形成的过程来看,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研究逐渐融为一体,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正是这两个方面深度融合取得的一个突破性成就。

但是如何理解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融为一体。这里所说的融为一体,并不是否定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独立性特征,并不是说两者合二为一,而是强调无论是在哲学批判的领域,还是在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马克思在这两个领域内都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融合,即强调的是哲学研究中的政治经济学向度,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向度。如果没有唯物史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就缺少了社会历史维度所能产生的理论效应,同样,如果没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那么唯物史观就缺少了政治经济学维度所能产生的理论效应。在马克思这里,他为我们揭示了两条路径:一条是哲学的经济学指向路径,另一条是经济学的哲学指向路径,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要注意政治经济学的向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要注意背后的哲学向度。这两条路径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的经济学化和经济学的哲学化。由此来看,当前比较热门的经济学哲学如果不加说明,并不是一个严谨的称谓。因为经济学哲学只能是存在哲学中或者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域,而不能脱离哲学或者经济学单独存在,任何单独存在都是换了形式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割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割,也是对这里所指的马克思哲学与政治经济学融为一体的分割。但也并不是否定经济学哲学,只是想要强调经济学哲学的所指不是独立存在的,其是在哲学研究中的经济学维度把握,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维度把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过程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息息相关,在马克思思想视域中,无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之于马克思的哲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验证和修缮了唯物史观,而且使马克思的哲学具有了现实内容,进而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经济学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简明经济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