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策略分析
2022-12-22李润韬
尹 春,李润韬
(1.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委信息管理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2.辽阳市太子河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0 引言
我国辽宁省的冬夏季气温差异较大,四季分明,全年平均降雨量较多,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玉米条件。为更好推动当地玉米种植发展,新技术的推广极为关键,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玉米种植技术应用现存问题分析
1.1 不同地区的品种划分不够详细
玉米是喜温作物,生长地区的气温升高,热量增加,会延长玉米的生长期。因此,有些地区更适合培育晚熟品种。根据研究可知,水分是影响粮食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气温不足会让玉米无法完全成熟造成减产。辽宁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足,冬长夏短,四季分明,积温较高,雨量分布不均,但全年降水量尚可达到种植需求。近年来,随着降水量和气候的变化,辽宁省许多地区出现积温降低的现象,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和西北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高积温区主要分布在辽宁沿海地区,平均气温在36℃,而低积温区主要分布在辽东地区,平均气温在27℃。最适宜种植玉米的地区主要集中于铁岭西南部、鞍山西北部、营口西部、大连西部和中部等,其中最适宜种植地区面积约占辽宁省总面积的13%左右,并在逐年递减。沈阳新民等海拔较低,积温较高,降水量较大的地区,降水量和气温都很适合玉米生长,因此可依据自身的气候特点选择种植抗病抗倒属晚熟品种的玉米;而铁岭和抚顺等地区的积温较低,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低温冷害等,因此可选择种植抗倒的晚熟及中晚熟品种。
1.2 缺少高素质劳动力
我国在大力推广城镇化发展及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水平,但也正因如此,我国的农耕地越来越少,生态条件失衡,出现劳动力老龄化现象。劳动力的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的素质,给振兴乡村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也制约了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乡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及老人人数较多,而中青年劳动力则更偏向于城市化。要想实施新种植技术,不但需要掌握人工种植技术,还要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的农耕机械。通常,年纪比较大的种植户文化水平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差,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及农产品种植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的认知能力较差,普遍对新事物和新技术存在抵触心理,就算想要使用农产品种植新技术也会受到自身限制,无法发挥新技术的最大效益。辽宁省多数地区农业技术人员人力短缺,给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增加了难度[1]。
1.3 玉米种植管理系统没有完善
玉米的种植管理过程极为复杂烦琐,需要玉米种植户根据玉米在每一个生长阶段的不同状态和生长需求来合理调节土壤、农药、水分等多方面条件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在我国,多数基层地区并未完善玉米种植管理系统,在玉米的种植管理上还存在许多被忽视的问题。辽宁省许多基层地区种植新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得不到保证,专业能力水平不统一,因此在推广过程当中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深入基层,深入种植户群体,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玉米种植新技术在应用上的困难。没有充分发挥技术推广的作用,影响推广的实效性,不但不能够让玉米种植户熟练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反而让种植户对新技术产生抵触心理,增加了推广宣传种植新技术的难度。
2 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优化策略
2.1 加强种植户的玉米种子品质选择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就要采用可以改善玉米种子品质的技术。在近些年出现了许多优良的玉米培育品种,许多相关科研人员还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及自然条件、土壤肥力、种植灌溉方式等其他外界因素开展相应的分析判断,培育出符合当地地区自然生长规律的高品质玉米种子,有效减少了从国外引进优质玉米种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综合国力。相关的农产品种植科研人员依照我国国情和自然条件因素,培育了可以在我国进行大面积种植的优良玉米种子,通过反复进行对比试验,将种子本土化,这样一来,玉米种子在生长过程当中可以完全适应国内的气温和土壤,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疆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温、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差别较大,相关的农业科研人员在进行优质玉米种子的研发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当地地区的实际条件,在为种子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的条件下改善种子,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比如,根据辽宁省在2021年修正的“辽宁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应选择抗病性较好的籽粒用玉米品种、青贮玉米品种等增强玉米品种的抗病率;通过每年的区域试验平均比对选择小于等于晚熟品种两天的中熟品种等。加强种植户对于玉米种子的选择意识,以便从根本上提高玉米种子品质,增加存活率。当地的政府部门可以建立标准的检测管理制度。比如辽宁省朝阳县就依据我国规定的农作物种子品质标准建立了种子管理站,设置了标准的种子品质检测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检验步骤进行检测,有效保证了抽检种子的质量,有利于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其次是需要加强监管力度,严重处罚出现在生产销售中质量不合格的种子,从根本上杜绝质量不合格种子的流通,保障农产品种植户的经济利益,推动农产品种植新技术的发展进程。此外还需要注意检测田间种子品质,使用划区设点检测方法,将同一繁殖源头的种子放到同一区田中,方便种植人员进行对比选择[2]。
2.2 重视玉米高密度种植技术的推广
中国的土壤资源丰富,提升土壤的利用率是推动农产品种植发展进程的有效保证。在我国部分地区,玉米种植的土地利用率较低,玉米苗的存活率较低,无法推广玉米高密度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播种密度,可以有效增加玉米苗的存活量,增加玉米产量。所以,相关的农业科研人员应重视高密度种植技术的使用,有效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实现玉米的增产增收。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过程也要考虑其他的外界条件因素,防止外界因素影响玉米的生长质量,种植户应在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高密度种植技术,保证充足的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的湿度,合理使用肥料,为玉米的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比如,辽宁省辽东地区根据自身地形气候特点,科学确定了玉米种植密度,保证亩种植株数和品种、种植条件相匹配,充分利用田间光热、水肥等条件因素,累积干物质,最终实现了玉米产量的提高。该地区的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合理种植密度通常为4000~4500株/667m2,大穗型玉米品种一般为3500~3700株/667m2。同时在普通地区将行距缩小为60cm左右,在高产田将大行距控制在70~80cm,小行距控制在40~50cm,防止出现空杆、空尖和倒伏等危害,有效保证了玉米的亩产量。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当地地区的农村合作社应该统一将分散种植户集中起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为有效对高密度种植技术进行应用推广,政府要引导并鼓励玉米种植户自主学习高密度种植技术及其管理知识,使种植户积极参与到玉米种植培育的相关课程中。可参考其他省份及国外的高密度种植技术成功案例,学习其先进的种植理念,派遣优秀的技术代表前往其他的地区和国家进行深入交流,以学习其先进的相关种植知识。在玉米生产关键期还可以聘请专家为基层玉米种植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有效解决玉米种植户在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利用高效率的技术宣传推广手段,推动玉米种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使用统一的高密度种植技术,对玉米种植户实行标准化管理,使玉米种植业得到可持续发展[3]。
2.3 重视改良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
种植户在种植玉米时需要做到宽窄行交替种植,划垄时应当划为宽行和窄行。举例说明,种植宽度是130cm,则将宽行宽度设置在70cm左右,将窄行的宽度设置在35cm左右,将垄沟宽度设置在25cm左右,这样便于大型辅助机械进行辅助浇水、辅助种植、辅助施肥等辅助工作,从根本上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此外,宽窄行交替种植方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用一点三子的播种方法可以让玉米长势更为良好,也方便日后的补苗工作。在玉米的种植过程当中,经常使用覆膜种植技术,覆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防止热量流失,为玉米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由于覆膜本身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即便是在暴雨天气,雨水也可以顺覆膜流入沟渠中,防止雨水聚集在根部,使玉米的根部出现腐烂情况。在推广栽培技术时,要严格把关每一步骤,推广工作要立足于现代化、智能化、自动化,保证推广工作的实效性。玉米的生长环境决定玉米栽培技术的效果和玉米最终的质量及产量,其次还需要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化学药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种植观念[4]。
2.4 优化种植推广体系
在实行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时,当地政府应起到指导性作用。为有效打消农民顾虑,提高农民学习种植生产新技术的积极性,当地的政府部门应该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配合,给予玉米种植户政策性指导和足够的经济支持。这样才能够让相关的单位和个人看到政府的决心,使其自发端正态度,调动实验工作的积极性,在实践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作用。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深入基层地区,通过和玉米种植户沟通来解决玉米种植户在应用新技术时遇到的困扰。如果可以有效解决技术应用的问题,就可以让玉米种植户真正认可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将其运用到玉米的种植栽培工作中。此外,需要政府利用监督考核的方法来对部门及员工个人做出相应的奖惩措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认识到自身在推广宣传玉米种植新技术时的重要职责,贯彻落实推广宣传方针。
2.5 政府及企业给予补贴和支持
为有效解决广大玉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政府应该依据玉米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实行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补贴机制。同时注意做好玉米种植户的思想工作,由于许多玉米种植户的思想较为保守,没有深远的规划,政府需要引导其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应联合乡镇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定期对玉米种植项目实施拨款赞助、专业农机设备赞助,加强基础设备建设,或使用以旧换新的方式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建立补贴机制时,应该根据当地地区的种植情况,种植户的困难程度等多项因素优化具体的补贴事项和补贴力度,比如针对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和种植收益较为良好的地区适当加大补贴力度;对于种植环境较为恶劣,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联合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自然灾害收入保险政策,与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双方共同保证玉米种植户的个人经济利益。采用多层次多补贴的方式来调动当地地区玉米种植户对新的种植栽培技术的学习兴趣。此外,政府应当深入了解当地农产品市场对于农作物的需求情况及实际销售情况,减少低劣品种种植数量;规范市场销售价格标准,防止因农产品销售价格过高或高低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做好后续的技术支持工作,更好维持消费量。相关地区人员也应该根据国家的政策,为玉米种植提供经济政策支持,比如,申请设置专项技术推广资金,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宣传讲解新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提高每一个种植户对于应用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做到增产增收。联合相关的社会部门为玉米种植户提供政策及技术的支持,提高宣传效率,增加宣传覆盖面。此外,相关的技术推广人员及其企业必须要加强对新种植技术的认识程度,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定期对推广工作效果进行汇报,保证一旦在推广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补贴分配标准的公平公正,为新技术的推广工作提供后盾支撑,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
2.6 加强技术引导
实际上,科研单位在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的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通过优化种植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合理使用化学药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来从根本上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投入成本。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进行长期观察和反复的实践,不停总结经验,完善玉米种植新技术,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种植户而言,科研单位是权威性单位,相较于单纯的宣传推广,农村种植户更加相信科研技术的力量,所以。通过科研单位来影响农村种植户的思考方式,进而开展种植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这也是新技术宣传推广的另一新方向[5]。
3 结语
合理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各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应该实施全面推广战略,联合农村合作社等相关部门为玉米种植户提供经济、政策及技术支持,调动其学习新种植技术的积极性,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