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预防胃息肉复发中的价值与应用
2022-12-22马员
马员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胃息肉(Gastric polyp,GP)是指在胃黏膜表面上的异常组织,主要形状以乳头状,常见在慢性胃炎或者胃溃疡等一系列消化性疾病,其特征为无柄或有蒂[1]。其分为多种类型,以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常见。胃息肉归属于胃癌前疾病的范畴,其癌变率不亚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世界范围内,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胃癌( gastric cancer) 发病率及死亡率虽较前有所下降,但在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名中仍居第五及第三[2]。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肺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位[3]。因此积极治疗,防止癌变,预防复发是当前探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1 胃息肉病因病机
中国古代文献中并无“胃息肉”病名,但可见“鼻息肉”“目息肉”等名称。《黄帝内经》中最早记载了“息肉”一词,其中《灵枢.水胀篇》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痹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说文解字》曰:“息,寄肉也”[4]。《治法机要》云“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主升清降浊,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充营全身。若脾胃感邪,邪致亏虚,则气血难以生化,湿着内阻,气机不畅,血运不通,易致痰凝、气滞、血瘀等阻滞中焦而发生息肉。胃息肉发生多与脾脏有关,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常而成痰湿,痰湿结聚日久成息肉,故而该病脾胃虚损为病之本,痰凝、气滞、血瘀为病之标。即“病生于外,其本在内”,预防胃息肉复发应紧扣这一病机特点进行治疗[5]。《济世方》云:息肉因胃中有食积,热痰流注,宜治其本,消痰积是也。中医辩证中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都能导致胃息肉的产生。此外,肝肾疾病转化也会引起脾胃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胃息肉的形成。脾胃五行属土,同居中焦,中焦有病,脾虚不能助胃消食,不能运化精微以灌四傍,致水湿内停,而水湿内停阻滞中焦,并传输至胃,使胃纳失常,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变生胃息肉[6]。
2 西医治疗现状
Nam SY等人[7]提出增生性息肉是当前最常见的胃息肉类型,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以及胃底腺息肉,这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广泛使用有关。但是目前西医尚未提出十分明确的胃息肉发病机制,多数胃息肉通常是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的,发生率高达5%[8]。胃息肉通常也是无症状的,是偶然发现的。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们可能出现非特异性症状,如腹痛、消化道出血、贫血或胃出口梗阻症状[9-12]。尽管GP作为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认可,但相关的治疗方案并未有明确的统一,国外针对息肉目前普遍认可的治疗方案为首选手术切除,尤其是在内镜技术日益成熟后。在2010年英国发布的胃肠息肉的临床诊疗方案中提出针对不同的息肉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有国外学者认为直径在10mm左右的胃底腺息肉可不予切除[13],但增生性息肉需内镜下切除,然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通常不完整,息肉复发率较高,癌变风险较高,且容易忽视息肉周围组织的病变[14]。更大的壁内息肉需要剖腹手术切除术,1997年SIU,WT等人[15]就提出腹腔镜切除出血性胃息肉,但其术后创面更大。随着目前内窥镜技术的完善,国内外学者利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切除息肉。但经过治疗后随访,复发率较高,李晓芳[16]等总结了524例行胃息肉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调查,朱鸣等[17]对75例胃息肉患者随访6-30月,复发率为26.6%,因此干预胃息肉的复发是治疗的关键。尽管内镜技术成熟,可以在内镜技术下对胃息肉进行完整切除,但是术后暂未有相关指南指导可以调整胃肠内环境,从而减少胃息肉复发率和癌变率。中医药治疗可以填补这一空缺,发挥出中医药的整体观念,将胃肠疾病与其他肝胆脾进行统一辩证,进行调整机体内环境,减少其复发率和癌变率。
3 复发及高危因素
3.1 癌变率高
胃镜检查及消化道内镜组织诊断是诊断胃息肉的金标准,良性异物包括结节和息肉都有一定的恶性倾向性,所以在消化系统中通常认为胃肠息肉是胃癌前的状态,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癌变率在1.6%-20%之间[18]。
3.2 术后复发率高
目前文献报道有诸多因素与之紧密联系。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及生活习惯、家族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代谢相关疾病等与其密切相关。同时息肉本身特点也是影响复发与再发的重要因素,如息肉的位置、数量及大小及病理性质。从中医角度来探讨,复发因素大概归纳为以下两点:
3.2.1 脾虚痰湿
脾胃为五脏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之枢,生痰之源,素体脾气虚弱,外感湿热之邪侵袭,湿困脾土,则运化无权,水液无法滋润全身机体,水湿内生,湿邪停聚,凝结成痰,内外相合。同时饮食嗜食肥甘油腻,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治,痰湿内生,阻滞机体。从上述病因病机来看,再一次印证脾胃虚损为病之本,痰凝、气滞、血瘀为病之标。
3.2.2 正气不足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于外抵御邪气入侵,即为疾病的条件,于内调整机体平衡从而疾病无法内生,即为疾病的根源,二者平衡故正气充足则病邪去。正气就是人体卫护之气,依赖五脏六腑的运化、气血阴阳的平衡,邪气分为外邪与内邪,就是六淫之邪与内生五邪,二者相互博弈,道出了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正气不足是内在因素,是发病的根本,而邪气的侵入是外部因素,是发病的条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气健,胃气生则五脏六腑之气足,邪气难以损伤机体。经文有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脏腑经络、四肢九窍不得濡养则百病丛生。因此正气在胃息肉的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息肉复发预防
查阅相关文献,中医药预防胃息肉复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药基础的指导实践下,对胃肠疾病进行全身整体的辨证论治分析,进行调整,祛除外邪内毒。临床上,中医药联合内镜下表现,整体论证,辩证辨病相结合治疗,降低胃息肉复发率,预防癌变的作用。因此利用中医药防治胃息肉内镜术后复发不仅具有治未病特色,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及优势。
4.1 中药内服
胃息肉归属于中医学的“胃脘痛”,“痞满”,若有出血则属“血证”范畴。中医预防胃息肉复发的经验方药: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薏苡仁、广藿香、牡蛎、鸡内金。本方由四君子汤加薏苡仁、广藿香、牡蛎、鸡内金四味药物组成。太子参性平,甘、微苦,益气健脾生津;白术性温,补气健脾燥湿,解毒散结;广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牡蛎,性微寒,软坚散结、制酸止痛;茯苓,甘淡平,健脾利水渗湿;鸡内金,甘、平,健脾消食;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白术、薏苡仁相伍,温凉相伍,阴阳相济,能加强健脾除湿之功;广藿香、牡蛎二药相伍,阴阳相济,升降相因,且能加强和胃化浊、软坚散结之功,共奏益气健脾、和胃除湿、化浊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达到预防胃息肉复发的作用。严光俊教授结合江汉平原的常见脾胃病的证型特点,不断实践和摸索,总结出来“治胃通降十三法”,提出的治胃通降十三法中的温中通降法,临证常以温中通降汤加减,由黄芪、白术、大众、吴茱萸、肉桂、白芍、赤芍、木香等组成,经过临床研究,对预防胃息肉复发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19];李梦雪等人[20]也认为当以“调脾为本,兼以治标”作为治疗胃息肉的整体治疗思路。因此胃息肉的中医治疗应标本兼顾,临床上常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来达到健脾的疗效。丁淑婷[21]应用消痞汤治疗Hp相关性增生性胃息肉肝郁痰凝气滞证,突出了复发率少和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并具有疗效好、疗程短、伤害小、 费用低等特点;谢胜[22]等人自拟温胃阳汤对预防虚寒型胃息肉复发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赵恩惠[23]用行气化瘀利湿方治疗胃息肉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PGⅠ、PGⅡ、G-17水平,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电凝切除是西医普遍的治疗方案,尽管能够切除胃肠息肉,但是并不能减少其复发,只有改善患者的机体内环境,调节患者体质,亦符合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思想理念。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下,并非直接对胃肠息肉进行治疗,而是改善患者的体质,减少胃肠息肉的发生,降低其癌变的几率,在这方面中医药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4.2 中医其他疗法
4.2.1 穴位贴敷
脾胃为五脏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之枢,生痰之源,与胃息肉的生成、传变、进展莫不相关。中药穴位贴敷,主要通过将中药药贴贴敷在患者的肾俞、脾俞、胃俞等穴位上,刺激到患者的经络,以加快患者血液循环,能够对周围神经起到刺激作用,改善患者的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带来明显的治疗效果[24]。梁峻尉等人研究发现中医体质与证候关系密切,个体体质差异是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转归的重要因素,辨证施治,通过穴位贴敷提高自身体质,从而降低胃息肉的复发[25]。
4.2.2 针刺、拔罐、温针灸
在进行中药内服治疗时,可以通过中医辨证,联合针灸、拔罐、温针灸等外治方法,使五脏六腑、气血经络通畅,从而去除发病的根源,消散积聚,以期标本兼治。目前临床上应用针灸、拔罐、温针灸来预防胃息肉复发,治疗效果得到很好的反馈,Michael Teppone[26]应用极高频电针治疗胃息肉,将低能毫米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和传统针灸结合起来,结果显示治疗组息肉缩小或消失,表明针刺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治疗胃息肉,但仍缺乏相关治疗方案的研究。
5 总结
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理论在中医在预防胃息肉的复发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在调治胃息肉上,就是既考虑消除胃息肉,又调理、恢复人体脏腑功能,治标与固本。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复发率高、疗效不稳定的特色,我们通过四诊合参,突出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借助降低复发率的临床研究,形成统一的中医诊疗共识,从而实现中医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