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媒类实验室对高校形象塑造的影响

2022-12-22冯文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3期
关键词:实验室师生学校

冯文波

(中国海洋大学 新闻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近年来,受新媒体、短视频、网络直播快速发展的影响,国内许多综合性大学紧跟时代步伐,或纷纷开设新闻传播、影视制作、播音主持等专业,或加大对已有传媒学科的支持力度,一时之间,传媒类实验室成为各高校竞相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此类实验室凭借其独特的人文属性和传播优势,在服务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时,也成为塑造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以及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窗口。鉴于此,探究和总结传媒类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其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助力学校文化建设和影响力提升,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传媒类实验室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拥有传媒学科的高校,基本都建有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如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中国海洋大学新闻演播实验室等,在承担新闻人才培养、传媒理论与技术创新和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任务时,也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影响着学校的形象。

(一)传媒类实验室培养的优秀人才是提升高校知名度的宝贵财富

人才培养是高校传媒类实验室的主业。学校创建实验室的初衷就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实践提供更加直观、方便的平台,助力学生更好地领会课堂所学,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在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众高校的传媒类实验室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他们步入社会后,经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历练进一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例如,提到央视的知名主持人敬一丹、罗京等,公众自然会联想到他们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此外,从实验室走出的知名学者和教师也是学校杰出人才的代表。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学校的骄傲、学校的代言人和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宝贵财富。

(二)传媒类实验室研发的创新成果是彰显高校科研水平的有力抓手

科学研究、学术创新是高校建设传媒类实验室的又一重要目的。近年来,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建设得到关注,实验设施得到保障,成果逐渐显现[1]。一方面,教师、学者为做好教学工作,在该类实验室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编著教材、撰写讲义等,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另一方面,各位教师、学者借助传媒类实验室提供的硬件设施和工作环境,对传媒技术领域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探索,对各类舆情事件进行解读回应等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突破、学术成果和理论观点。正是基于传媒类实验室这一平台,相关教师和学生才能在教学改革、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和荣誉。这些均是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的体现,日积月累,高校形象在公众心目中也越来越好。

(三)传媒类实验室创作的文化产品是展示高校美好形象的重要载体

传媒类实验室是高校文化产品创作的基地。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型传媒业态迅猛发展,一些样式新颖、内容“接地气”的传媒作品在高校颇具市场,在这一潮流中,高校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得到激发,他们拥有传媒类实验室这一得天独厚的创作平台,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他们制作推出了许多流传度广、影响力大的作品,既检验了课堂所学,也提升了业务能力。例如,中国海洋大学新闻演播实验室创作的宣传片《蓝色华章》、形象片《韵之海大》、电视纪录片《海洋大学堂》等作品,师生往往就地取材,使这些文化产品天然具有本校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加之教师的指导把关,这些文化作品选题新颖、立意高远,也活跃了校园氛围,强化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四)传媒类实验室特有的传播优势是扩大高校影响力的有效通道

在高校,传媒类实验室特有的新闻传播优势是其他类型的实验室所不俱备的。一方面,许多传媒类实验室设有电视台、广播站、报纸排版印刷室和新媒体运营中心等,俨然一个微缩版的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另一方面,这里的师生熟知新闻传播规律,拥有新闻传播的敏感性,并具备选题策划和节目制作的知识与能力。具备了以上两大基础,在实验室工作和学习的师生就会自发地把这种传播优势运用到宣传、展示本校的有关方面中。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新闻网”“视频海大网站”“海大之声广播站”等均是由该校新闻演播实验室的师生共同运营的,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推出了许多备受师生喜爱的传媒作品和文化视听节目,在培树学校良好形象、扩大学校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传媒类实验室在高校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现实工作中,对传媒类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关注度、认同感和长远发展等还存在偏见和误区,这间接影响了此类实验室在高校形象塑造中最大效用的发挥,不利于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壮大。

(一)高校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制约了传媒类实验室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其在高校形象塑造中作用的发挥

当下,国内的众多综合性高校在实验室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更注重理工科,对于理工类实验室的投入动辄上千万甚至过亿,对于文科类实验室的重视与投入明显不足。传媒学科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方面都处于劣势,传媒类实验室建设更是困难重重。经费充足点的学校,尚有一间服务于日常教学、科研的影像传播实验室;经费缺乏的学校连购置学生实习实训的照相机、摄像机等仪器设备都捉襟见肘。实验室的实验员聘任与管理也不太受重视,在职称评定和外派学习交流方面机会较少[2]。此种情形下,要想发挥此类实验室在高校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可谓步履维艰。

(二)传媒类实验室过分专注教学与科研核心职能,忽视了自身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阵地与引领作用

在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大多成为专业教学的附属品,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不足[3]。对于传媒类实验室来说,先天拥有的资质与特点决定了它具有文化建设的属性。在这一平台上,传媒专业的师生可以创作出许多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图片、视频、广告创意和文化设计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年大学生喜爱,也营造了清新活泼、积极向上、灿烂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滋养了大学生的身心,陶冶了他们的艺术情操。遗憾的是,大多数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师生每天忙于教学、实习实践、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中。

(三)传媒类实验室囿于校内发展,缺乏战略眼光和竞争思维,进而丧失了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关键担当

目前,受学校学科发展影响,诸多高校的传媒类实验室在建设定位和长远发展方面大多局限于学校内部,缺乏竞争思维。许多传媒类实验室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遵循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发展思路。但从新闻传媒这一学科的属性特点来看,倡导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竞争有序的宏大视野和战略眼光,而不是故步自封式发展。在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学,倡导构建立体开放式办学格局的当下,高校的传媒类实验室却囿于校内,甚至是闭门造车,这与新闻传媒建设的初衷也大相径庭。所以,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如果自身缺乏战略眼光和竞争思维,既不利于新闻传媒类学科发展,也丧失了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关键角色定位,不能更好地发挥助力学校事业发展的作用。

三、加强传媒类实验室建设,塑造高校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传媒类实验室对于高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塑造的作用毋庸置疑。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传媒类实验室的投入与建设,将其打造成集新闻人才培养、学术理论创新和高校形象塑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阵地。

(一)加强传媒类实验室硬件建设,打造独树一帜、形象鲜明的科教阵地

硬件建设是实验室各项工作开展和文化建设的前提与载体[4]。传媒类实验室因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和功能定位,除了在空间选择上有特殊的要求外,还需要照相机、摄像机、电脑、无人机、音响等各种从事传媒教学和科研的仪器设备,这些都需要学校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在加强传媒类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各高校要注重科学规划和设计。一方面,要契合学校的学科布局和发展需求,不能盲目追求华而不实的“高大上”“新奇特”,而忽略了其功能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使得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能满足未来一段时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校形象塑造提升的需要,避免陷入经常搞装修、不停购设备的无序境地。此外,在硬件建设方面高校要凝练形成本校的特色与风格,打造一个设施先进、科教融合、别具一格的品牌实验室。

(二)加强传媒类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氛围

实验室文化是实验室发展建设的灵魂[5]。一所实力雄厚的实验室不仅要有一流实验设备这种“硬实力”,还要有一流实验室文化这种“软实力”。高校传媒类实验室应注重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式发展,在历史渊源、精神内涵、育人理念、教风学风、师承关系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提炼、建设和升华,形成嵌入实验室师生内心,大家自觉遵守、自发传承和守护的文化基因。此外,传媒类实验室还可以通过挂图、张贴画、LED大屏和艺术设计元素等物质载体来表达和展示实验室的文化内涵、精神特质,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传媒类实验室还要积极营造包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大家不怕困难,勇于挑战[6]。师生每天在此种环境里工作、学习,潜移默化地便会被实验室厚重而优秀的文化所熏陶和洗礼,在价值观养成、学术研究、为人处世等方面大受裨益。

(三)发挥传媒类实验室传播优势,形成展示成就、凝聚力量的舆论导向

高校要支持和鼓励传媒类实验室的师生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学术优势,聚焦学校厚重历史、多彩文化和卓越成就,以学校的人、事、物等为对象开展新闻策划,设计制作相关的新闻节目、影视产品、文化创意作品等。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对内起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师生的作用,对外发挥展示办学成就,塑造和提升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影响力的作用。与此同时,传媒类实验室的学生也在参与校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丰富了校园文化,增添了校园活力,引导了主流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担了学校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压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培树传媒类实验室竞争特色,构建开放包容、勇争一流的发展格局

高校传媒类实验室要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进而成为塑造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平台,必须拥有高端的顶层设计、科学的发展规划、长远的发展目标。此外,还要有一支精诚团结的管理和师资队伍,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培树敢于超越、力争一流的竞争思维和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实验室文化,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传媒技术进步和新闻作品创作等领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历经几代人的探索与积累方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并在国内教育界和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进而成为展示高校形象和办学水平的亮丽名片,甚至成为世界上备受瞩目的顶尖传媒类实验室。

结语

综上分析与探究,对于拥有传媒类实验室的高校,把此类实验室建设好、发展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和学校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意义重大。但在这一过程中各高校也要量力而行,契合本校的学科特点和发展布局,科学谋划、审慎处理,合理配置资源。传媒类实验室办好了会成为学校形象和实力的体现,但也存在投入多、产出小、效果差的可能,甚至成为拖累学校事业发展的负面典型。总之,传媒类实验室连着传媒行业、传媒教育和传媒科技[7],在发展建设中,高校要立足校情,认真谋划,有序推进。

猜你喜欢

实验室师生学校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