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高计划”为引领加强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路径
2022-12-22冯娟
冯娟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育高素质、高能力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性。二十一世纪的高职院校承担着更多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致力于学校精神的凝练与品牌建设,通过找准定位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工作。但是,从当前阶段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瓶颈来看,如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定个性化品牌战略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双高计划”及品牌建设的内涵解析
“双高计划”是国家教育部门及财政部门联合启动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职院校要以“双高计划”为引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产教深度融合,提高服务能力,为品牌建设奠基。
高职院校“品牌”是指在发展中所凝结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具有广泛社会认可度的,被社会公众(受教育者)认可的教育主体,是高校(教育者)在品牌意识的强烈趋势下的现代教育系统价值的体现。品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高职院校也是如此,具备优质品牌是高职院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创建良好声誉、提高知名度的基本保障,是促进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二、以“双高计划”为引领,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价值解析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行业及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了极大挑战,但是这些挑战也为高职院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因子,可见高职院校加强品牌建设尤为重要。
首先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新形势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在激烈的竞争中亟须一套操作性强的品牌塑造理论进行指导,既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又有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通过打造特色、优质品牌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创新人才培育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产业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其次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诉求。加强品牌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扎实推动院校内部的革新,树立品牌意识和实施品牌战略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具有诸多好处:一是促进办学理念由传统向开放转换,强调自主办学、争创一流;二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将提升办学质量视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第一要求;三是有助于提高对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视,依法办校、依法管理将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基石;四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吸引更多、更优秀的生源、选聘优秀教师。由此可见,加强品牌建设是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客观诉求,有助于提升院校办学理念。
再次是突出办学特色,加强核心竞争力。当前阶段学生择校读书、单位择校用人的状态使得部分“年轻”的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处于被动劣势状态,诸多新兴高职院校还没来得及体验升格的喜悦,就直接陷入生存的困境中。“品牌效应”在高职院校招生和就业两个环节中的优势日渐突出。故此,品牌意识的不同、特色的不认同等俨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品牌建设极具挑战性的因素,所以,树立品牌意识、创建特色品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够影响院校自身的发展,也决定了院校自身在社会上的精神能力。
最后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有助于集中人力和财力,以集约式建设模式来提高教育质量,从而为地方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品牌建设有助于争取更多、更丰富的外部教育资源,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高职院校加强品牌建设可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重新分配、调整学科结构,使职业教育资源进入合理的良性循环之中,也能树立优良的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益,有助于拓宽国内外市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全球各地范围内的资金、优质师资、优秀生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条件。
三、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主要要素
(一)师资是品牌建设的第一要素
教师是办学的核心,是影响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相较于其他普通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教师是高素质“双师型”,这就要求高职教师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优秀的教学技巧、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准。可见,师资团队作为品牌建设的传播者和第一要素,高职院校应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水平、育人能力等方面来发挥师资队伍在品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1]。
(二)学生是品牌建设的根本要素
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反映教学质量、专业品牌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学生除了是品牌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还是品牌建设的受益者和推广者。高职院校所培育的优秀人才是社会认识学校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重要评价标准,社会、行业企业是根据学校毕业生综合能力和实际表现来评判的。当高职生毕业步入社会工作后,若具备夯实的专业知识、超强的职业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势必会成为学校的品牌代表,能够更好地为学校自身品牌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三)专业是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
作为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专业建设是“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素,并且是一项长远、重要的建设项目,关乎高职院校自身的声望名誉、办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发展[2]。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紧绕社会发展诉求来开展,保证专业建设的科学性、稳定性,形成特色品牌。由此可见,狠抓专业建设是品牌建设、提高院校自身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四)实训体系是品牌建设的基础要素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存在巨大差别,其中高职院校所培育的是兼具实操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实训实践基础上。实训体系作为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学生要进行实训活动势必要具备一套完善的实训体系,所以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体系时要与行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牵头搭建校企联合机制,积极推进厂中校、实训基地等的建设,携手打造实训体系品牌。
(五)管理服务是品牌建设的强力后盾
管理服务是高职院校有序运行的强力支撑,也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管理部门及相关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树立以生为本、以师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职能,做好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护盾。高职院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管理方法打造特色品牌,并为品牌建设提供保障[3]。
四、以“双高计划”为引领,高职院校品牌建设路径
(一)“找”定位,“显”特色
高职院校在品牌建设初期,需要结合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诉求,找准定位,接轨先进理念和前沿模式,借此突出品牌特色,加强品牌建设。
1.新定位
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要求为基础,结合政策支持和社会市场诉求,确定自身办学定位;再根据职业教育特色和自身条件将品牌定位详细化,如服务面向定位、办学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以及专业定位等,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坚持素质领先,能力为重,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大力培养适应生产一线且综合能力强的“高”“精”“尖”人才,确定高职“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两翼并举的办学动能定位。
2.新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等形式拓宽办学资金渠道,构建科学系统的办学模式和灵活多元的办学机制。如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立董事会,形成校企携手育人育才、共建实训基地、过程共管、文化共融的校企新模式,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校企双方互动来建设特色品牌,为提高高职院校知名度和竞争力提供保障[4]。
3.新体系
创建以技术服务、培训服务等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搭建职业技能培训阵地、服务中心,以优质的教育质量、显著的办学成果来加强高职院校品牌建设。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在帮助学生顺利毕业、顺利就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产业。
(二)“强”内涵,“树”品牌
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是以人为主导的服务,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的服务,所以高职教育要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1.重服务,强保障
首先是有效改善薪资福利水平。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薪资待遇较低,高职院校可通过拓宽办学经费筹集渠道来改善师资队伍薪资水平。如构建健全的投资捐赠机制,或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等体制的创新改革来解决高职院校办学资金问题,为提升师资待遇腾出更多资金[5]。其次是引入竞争机制。目前高职院校内部工资分配存在“学生数量第一”“职称唯一”的不公平现象,所以要引进竞争机制来保证工资分配的公正和公平,还要完善工资结构,调整教师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三部分比重,这不仅能够调动更多年轻教师的热情,避免师资流动,也可以实现以岗定薪、以工作质量定薪的目的。再者是适当提供其他福利,在薪资待遇方面,设置节日奖金、带薪旅游等,以确保能进一步满足各个层次教师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在教师提升方面,加强促进教师发展的内在激励,多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进修、晋升的机会和平台,使他们得到专业化发展;在教师培训方面,放宽“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依托校企合作“员工——教师轮岗”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重教学,提效能
特色专业是提高高职院校竞争力和特色品牌的核心,要从软硬件设备方面的保障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感知,以此加强品牌建设。一是要完善硬件设施。高职院校须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生活便利的校园,包括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实训楼、多功能教室、篮球场等,通过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来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专业、完善的教学设施也尤为重要,是品牌形象的彰显,学生可通过教学设施来判断学校自身实力和教学质量。二是要优化软件设施,彰显专业特色,学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主要通过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以及教学质量和就业保障来选择,而特色专业是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需要展开必要的市场调研活动,避免生搬硬套的现象出现,要结合社会需求和行业企业诉求确定专业类别,形成专业特色。
3.促改革,谋发展
优良的课程品质是品牌建设的重要根据,是品牌长远发展的强力保障。在观念方面,高职院校要树立职业本位思想,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选择针对性强的课程内容;在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方面,要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企业共同优化课程体系;在改革专业教学方法上,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实现校企对接、工学交替,推进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的革新,利用学校自身教学资源、企业资源、互联网资源、线上平台,打造以生为主、师为导的新模式。
(三)“重”维护,“细”管理
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科学的过程,为了确保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全方位的品牌维护、完善的品牌管理尤为重要[6]。
1.“立”品牌管理部门
为了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高职院校要成立专业的品牌管理部门,重视提高品牌维护管理工作质量。在品牌管理部门招聘阶段,要选择具备品牌建设和教育营销背景的专职人员来管理品牌;在维护工作过程中,要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基础,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优势,及时对品牌进行更新、维护,为提高品牌影响力夯实基础。
2.“建”品牌危机管理机制
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可以将品牌形象在危机中所受到损害降至最低,为高职院校顺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一是构建危机预警机制以及危机管理小组,通过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实时监察,及时发现、解决危机事件,从而更好地应对和处理好突发事件。二是制定品牌危机处理方案,明确和制定危机处理流程,建立品牌自我诊断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品牌进行检查监控,尽早发现危机事件,加强品牌维护。
五、结语
高职院校品牌建设不仅是自身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还是新时代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动力,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诉求。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势必要对“双高计划”下的品牌建设进行深层次研究,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这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也可带来社会效益。高职院校要清楚优秀的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且烦琐的过程,必须在正确思路引领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