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

2022-12-21苑天舒

环球人物 2022年24期
关键词:姜太公爱民仁爱

苑天舒

就国家政治而言,如果从华夏五千年文明史里选出一句最重要的话,那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夏朝时期,大禹王之孙太康即位。《尚书·夏书》记载:“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太康好田猎,逸豫不勤,失德失政,百姓悲哀,民心离散,遭到有穷国后羿的驱逐。于是,太康的5个弟弟做《五子之歌》来规劝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民心稳固则国家安宁。

在《说苑·政理》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周武王问姜太公治国之道,姜太公回答:“治国之道,爱民而已。”周武王又问怎样做叫“爱民”,姜太公回答:“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

“治国之道,爱民而已”,这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治国理念。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也正是基于此。

姜太公讲了“爱民”的具体内容:国家施政要对人民有利而不能有害;要帮助人民做事成功而不失败;要保护人民的生命;要让人民获得利益而不能与民争利;要让人民感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要让人民高兴而不是愤怒。要想让人民与国家同心同德,为国家尽力,唯一办法——国家要爱护人民。在《说苑·政理》中,就“爱民”这个话题,姜太公继续阐述道:“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

姜太公所言及的“爱民”有六个方面,在现代国家治理中也非常有价值。第一,不要出台让很多人失去正常工作的政策、政令。第二,不要耽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这两条都是与人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前者出问题则害民,后者出问题则败农。近三年的疫情,我国疫情防控从整体上说是很好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在个别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过度防控”的嚴重情况。比如有的地方春季为了防疫,将农田用隔离网拦起来,不让农民耕作;还有些地方“一刀切”,整体“静默”,人们上不了班,企业不能正常经营。这些极个别地方,在出台政令时,没有将“民失其所务”“农失其时”放在首要位置考虑,因此产生了严重后果。第三,不能超越法律,加重对有罪者的刑罚。严刑峻法,不仅逆天理而且伤情性。第四,不能实行苛捐杂税,与民争利,要尽最大可能减轻人民负担。第五,要珍惜民力。第六,不能随意征调人民去做事,扰乱人民的正常生活,否则就会让人民反感、愤怒。普罗大众需要岁月静好,过安稳舒适的生活。

姜太公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人民如父母爱其子女,兄长爱其兄弟,听到人民饥寒便为之哀伤,见到人民辛劳便感其悲苦。官与民之间,是骨肉亲情的关系,所以才会产生真爱。这样的真爱,是生命之间的连接,才会上升为“治国之道”;这样的“国”,是人民之间用生命凝聚而成的,是全体人民的国家。

当今社会,还能不能重建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骨肉亲情关系?这也是关乎能否在现代中国重建传统的治国理念。我们今天的官员与人民之间,通常用“公仆”这个词,“公仆”与人民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果要达到“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的骨肉亲情,可能还要从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上来梳理。

《论语》中,孔子论治国:“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千乘之国,是大国。治理一个大国,要遵守礼法处理政务,对内对外都要讲信用,要节用、爱人、不误农时。孟子讲“治国之道”也提出了“仁者,爱人”“民本”“仁政”的思想。孔子、孟子所讲的治国方针,与姜太公对周武王所讲的“治国之道”,其思想几乎一致。姜太公讲了“爱民”往后的具体做法,孔孟代表的原始儒家则讲了“仁爱”的根源和“仁德”的培养。《论语》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也指出:孝乃“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仁爱、仁德都是从“孝”道而来,“孝”是天下教育与教化的出发点。曾子也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都是“孝”的内涵,可以使民德回归淳厚。

要重建“治国之道,爱民而已”的治国理念,必须重视与弘扬“孝”道,这是仁爱之本。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只要不人为破坏,不错误引导,人民自然而然就会奉行孝道。“孝”蕴含着人类最真最纯的情感。从“孝亲之道”到“仁爱之德”,从“亲亲,谓之仁”——爱自己的亲人,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爱他人,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治国理念,个体“成人”、族群凝聚、国家强大就有了统一的内核精神。曾经有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现在提倡的“爱国主义”对立起来,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对立起来,其问题就在于,个人、族群、国家三者缺少统一的内核精神,找不到统一的灵魂,势必突显分离的形体。

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大致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法治国”,二是“以人文本”(或“以民为本”)。虽然“以法治国”和“以人为本”这两个体现治国思想的成语都出自于《管子》,但却贯穿于中国自古迄今的治国实践中。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以法治国”是外用的工具、方法(管子说:“以法治国,举措而已。”),“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爱民”,是内在的精神,是灵魂。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在国家的治国理念上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更为系统性的梳理。但是,无论经过怎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是不会变的。以孝立仁德,以孝生教化,终以成仁、成君子;以仁德爱人,以仁教化天下,以仁政治国。

猜你喜欢

姜太公爱民仁爱
李爱民美术作品
触摸俄罗斯
汉魏六朝小说中的姜太公故事文献综述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姜太公钓鱼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姜太公钓鱼新传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