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西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与发展途径

2022-12-21闫亮亮付旭东

绿色科技 2022年22期
关键词:定西市县域全市

闫亮亮,张 强,付旭东

(1.甘肃省定西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甘肃 定西 743000;2.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甘肃 兰州 730020)

1 引言

定西市域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有草地、农田、森林、湿地和城市生态系统5大类型[1]。总体来看,全市森林生态系统总量较小,结构单一,人造林占比较大;草地生态系统脆弱,动植物种类较少,结构单调,生产力低下,食物网链过于简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下;农田生态系统种植结构单一,土壤肥力一般,农业生产率及农田生产潜力偏低;湿地生态系统范围较小,主要包括河流和水库鱼塘;城市生态系统人口数量、能耗及物质容量较大、单位密度偏高、运行速度快、自我调节能力虚弱[2]。

2 生态环境系统及生态环境演变

定西区域生态系统经历了由森林-灌木-草山-荒山的逆行演替。据历史文献和有关资料记载,黄土高原在全新世的早中期(距今10000~3000a),气候条件较好,植被类型为森林草原。盛唐时期,曾有“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的美誉[3],后由于战乱、灾荒和过度开发,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土大量流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安全问题并未得以根本解决。1982年,定西市被列入 “三西”开发建设予以重点扶持,通过人造林工程的实施,生态面貌有了初步改观。1998年,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建设步入快车道,定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4]。“十三五”以来,定西市抢抓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线三条红线[5]。着眼提升绿色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修复、风险防范、总量减排、能力体系建设,提升水源涵养补给功能,加大草原沙化退化、地质洪涝灾害、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生态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整治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经济有机衔接,打造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6]。

3 生态环境适宜性特征

根据地形地势及当地气候特点,将定西市大致分为:中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西部为河谷阶地区,南部为西秦岭石质山区3种类型。每个类型区域生态适宜性异同。

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自渭河以北至安定区北境,包括通渭县、安定区全部及陇西、渭源县北部和临洮县东北部,黄土覆盖较深,山脊重叠,山谷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面积约为14045.92 km2。本区域覆盖第四纪风成黄土,海拔1900~2300 m,年平均降雨量350~450 mm,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光线较充足,热条件良好,属于半干旱温带气候。地形主要由梁峁、陡坡和干涸的河流组成。若遭遇暴雨,山河纵横交错,泥沙变成泥浆,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5000~8000 t/km2,受各种因素影响,树种生长受限,以草地植被为主。

西中部河谷阶区,主要在临洮、渭源、陇西、漳县的洮河、渭河、漳河、龙川河流经区分布,海拔一般在1600~1800 m,河谷盆地相间,光热条件较好,灌溉便利,是全市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面积约691.2 km2。本区年日照总时数为2313~2437.9 h/a,年平均气温7.0~7.7 ℃。无霜期137~146 d,年平均降水量395.4~410.5 mm。土壤肥沃,是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也是发展农田林网和经济林比较优越的地区。

南部西秦岭石质山区,南至岷县大拉梁、岷峨山、北临渭源、陇西以南,山地坡度25°~35°,海拔2000~3941 m,面积约为4919.86 km2。由于降水较多,天然次生林茂密,植被覆盖好,森林起到了绿色水库的强大作用。气候寒冷湿润。年平均气温4.0~5.7 ℃,山区小于4.0 ℃。无霜期年119~130 d,年平均降水量596.5 mm。土壤2600 m以上为高山草甸土;2600 m以下亚高山草甸土,森林灰褐土,黑垆土,部分地区有红土性生草淋溶灰褐土;2200 m以内有沼泽土。本区域气候冷凉、阴湿,土壤肥沃[7~10]。

4 生态环境监测

4.1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通过地面核查与调查工作,掌握地面观测尺度上定西市各类土地覆盖信息,为提高和评价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精度奠定基础。在全市范围内,采用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布设样点和样线,确定典型土地覆盖类型的解译标记物,研究解译区域数据并核实,获取三级土地覆盖类型的信息。其中包括土地覆被类型、环境、功能、土地形态等[11,12]。

2020年,定西市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46.35,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较2019年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总体表现为林地、草地覆盖率较低;水域、湿地面积较小(表1)[13~16]。

表1 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其中,漳县、岷县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良”的县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3%;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适合人们生活。临洮县、陇西县、渭源县、安定区、通渭县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的县域,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0.7%,植被覆盖度多样性适中,物种多样性总体上反映了比较适合人类生活,但存在一些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局限性因素(表2)。

表2 7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4.2 生态环境分指数状况

4.2.1 生物丰度指数

基于硅基集成的可重构微波光子前端………………………………………………霍元东,于鸿晨,陈明华 24-4-42

2020年,对7个县域行政单元的生物丰度指数进行分类(0~20,差;20~35,较差;35~55,一般;55~75,良;75~100,优),生物丰度指数“一般”的县域为漳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04%;生物分度指数“较差”的县域为岷县、临洮县、渭源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8.96%。总体来看,南部西秦岭石质山区(包括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太白山、狼渡滩)等区域生物丰度指数水平较其他区域整体水平要高(图1)。

图1 7县域生态丰度指数示意

4.2.2 植被覆盖指数

2020年,对7个县域行政单元的植被覆盖指数进行分类(0~20,差;20~35,较差;35~55,一般;55~75,良;75~100,优),植被覆盖指数“优”的县域为岷县、漳县、渭源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7%;植被覆盖指数“良”的县域为陇西县、临洮县、通渭县、安定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0.2%。总体来看,全市植被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荒漠草原带过渡的森林草原地带。随着海拔的抬升,林草植被体现出海拔、坡向和区域气候而定的可见垂直带分布,同一垂直带不同坡向的植被类型均明显迥同。全市植被覆盖程度较“十一五”期间好转(图2)。

图2 7县域植被覆盖指数示意

4.2.3 水网密度指数

2020年,对全市7个县域单元的水网密度指数进行分类(0~20,差;20~35,较差;35~55,一般;55~75,良;75~100,优),水网密度指数全市各县区均为“差”。总体来看,定西市地处西北,全市水网密度较低,水资源保有量偏低,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图3)。

图3 7县域水网密度指数示意

4.2.4 土地胁迫指数

2020年,对7个县域域单元的土地胁迫指数进行分类(0~10,低;10~20,较低;20~40,一般;40~60,较高;60~100,高),土地胁迫指数“高”的县域为通渭县、安定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3.4%;土地胁迫指数“较高”的县域为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7.3%。土地胁迫指数“一般”的县域为漳县、岷县,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9.3%。总体来看,全市中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西中部河谷阶地区土地胁迫程度较高,以草地退化为主,同时全市城镇化程度提升也是土地胁迫的因素(图4)。

图4 7县域土地胁迫指数示意

4.2.5污染负荷指数

图5 7县域污染负荷指数示意

5 生态环境状况变化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定西市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年变化幅度(△EI)在-1.34~0.07之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属于“无明显变化~略微变化”之间。其中,通渭县、陇西县、安定区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漳县、渭源县、临洮县、岷县生态环境质量 “略微变差”(图6)。

图6 7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年变化幅度示意

6 生态环境容量特征

(1)定西市域生态系统本身比较脆弱,资源承载力较小,水资源匮乏,水环境容量纳污容量小、自净能力差,2021年定西市年自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524 m3,仅占甘肃省人均数的24.9%, 水资源总量极度短缺[17],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定西地区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定西市域生态环境容量近年来大体处于上升提高阶段,经济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能源、农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占用压力加大,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新能源开发不力,水资源日益短缺,可开发潜力不多,工业内部结构层次低下,以资源型与初级加工工业为主,规模企业少,难以形成区域竞争力,严重制约了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

(3)定西市域生态环境容量近年来均大于现实的生态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已属超载。农田过度开发利用,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削弱了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工业的污水、垃圾、有害气体,造成自然生态恶化和人居环境污染给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

(4)未来定西市域发展将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条件限制,全市资源利用效率低,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科技装备支撑不够、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瓶颈问题。

7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发展途径

按照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确定黄土丘陵沟壑区域的定西市生态环境改善途径。

7.1 生态规划先行

抓住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机遇,落实好《定西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定西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定西市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示范区实施规划》《甘肃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等重要规划[18]。发展定西市建设黄河上游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供应地、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地、黄河上游生态绿色特色产业园区。

7.2 开展秀美生态带建设工程

在定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力推进以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增加林草覆盖率;在定西市南部土石山区加大林草封育和建设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防灾减灾和中小河流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7.3 实施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建设土、水、林综合治理防护体系,开展渭河、洮河、关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实施封禁补植、河道清淤、面源污染防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护岸、排水沟、拦砂池及其他小型水利水保设施配套建设。

7.4 持续财政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加大生态建设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扩大专项转移支付补偿范围,提高工程性补偿标准;争取国家延续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补助政策,完善森林、草场补偿政策,提高补偿标准。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

7.5 环保措施到位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入推进,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质量要继续改善,污染严重的干支流应综合治理,工业、城镇生活、农业面源等重点污染源控制有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实施差别化的环境准入和管理政策,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7.6 壮大绿色生态产业

改进马铃薯、中药材的标准栽培和加工、规范监控全过程,延伸开发全产业链,提供从CAP药材种植到GLP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业制造能效提升,节水治污、循环利用技术改造,重点区域、行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工厂建设及绿色产品开发深入推进。培育成长新兴产业,建设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清洁能源体系和产业配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业培育,建设全省重要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发展现代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业和现代物流业。

7.7 落实制度保障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制度建设、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改善环境,制定更加严格、公平、包容和面向长远的社会规范[19]。完善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绩效考核及问责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污染举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20],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21]。

猜你喜欢

定西市县域全市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