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2022-12-21黄睿伶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2年23期
关键词:基础课文科交叉

黄睿伶

(柳州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616 )

0 引言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但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6.7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6%,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为8%,由此可见,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物流行业存在较大发展前景。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各个领域,改变了传统物流活动的运作模式,现代物流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企业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按照传统模式培养的物流人才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虽然我国已有数百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物流人才,但仍存在人才培养供需不匹配问题。

针对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国家在战略层面上推进有力举措,2018年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出具体安排。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2021年,物流教指委在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发布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行动纲领》,为物流类新文科建设开启全面推进的新征程。2022年,在广西新文科建设论坛上,发布了《桂林共识:广西新文科建设宣言》,广西新文科建设宣言为广西高校新文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我校是广西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落实并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是提高学校文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人才培养在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课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因此,新文科的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1 文献综述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关于新文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新文科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结合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新文科研究。新文科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新文科的概念、新文科的内涵、新文科的本质和新文科的发展路径等。新文科应从新科技革命、历史新节点、全球新格局等方面进行理解,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应是新时代有新的需求,新文科教育要体现时代化、融合化、中国化与国际化,新文科建设要带动人文社科的发展[1]。新文科的时代内涵:一是文科与文科内部、文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二是体现“中国价值”为内核的学科集成体;三是体现“求知、育人、服务”的学科功能[2]。新文科的本质:一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结合新技术、新需求和新国情,产生学科交叉、知识应用和适应国情[3]。新文科建设的发展路径:第一,建立健全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模式;第二,探索现代书院制度;第三,开展“新文科实验室”建设;第四,践行“传统文科+”[4]。

二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物流行业面临极大的挑战,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院校为物流企业输送复合型人才[5],通过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发现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偏离企业物流活动的实际,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的课程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不够紧密,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6],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来实现,课程体系设置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影响[7]。

三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新文科结合的研究。新文科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课证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加速新文科的发展,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因此,基于“课证赛”融合的模式,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社会认可度高的物流复合型人才[8]。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新文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但是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新文科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基于此,该文从新文科建设背景出发,结合《新文科建设宣言》及《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行动纲领》,结合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的特点,探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路径,以期推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变革,培养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应用型复合物流人才。

2 新文科对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2.1 价值引领

新文科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因此应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用正确的思想引导物流职业生涯观,培养具有担当、热爱祖国的新时代物流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应体现价值引领作用。

2.2 学科交叉融合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打破专业界限,实现学科内部相互融合、跨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跨领域深度融合。一是学科内部相互融合,首先要求管理学科内部进行融合,其次要求与文科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二是跨学科交叉融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复杂化,解决综合化、复杂化问题需要跨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将物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尤其要推动物流与新科技革命的交叉融合。因此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体系体现学科交叉融合。

2.3 时代性

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时代性。当前我国和世界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和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等导致全球各国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加快国家的发展步伐,人才在竞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其中文科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自豪感的主战场,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物流人才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时代性的特征。

2.4 创新性

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创新性。新文科建设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即传承传统文科的内涵,创新即是在传承传统文科内涵中进行创新。创新不是对传统文科进行丢弃,丢弃等于自断根基,创新是采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来拓展新文科的内涵。物流管理专业应根据物流发展新阶段、新趋势,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课程体系,实现文科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3 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高等学校课程可以按课程性质分类,分别为:第一类为公共基础课程;第二类为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类为专业课程。部分院校将专业基础课归类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两大类:一是专业核心课;二是专业方向课(或者专业限选课)。新文科建设要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具有价值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时代性、创新性等特征,因此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要结合新文科建设的特征,构建具有新文科特色的物流课程体系。

3.1 公共基础课体现价值引领

公共基础课属于通识平台课程,因此,属于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与学生所学专业没有直接的关联,主要培养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德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与法制等课程,属于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体育主要体现在公共体育、军事训练等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美育主要体现在音乐、影视等课程,属于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劳育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等课程,属于实践环节公共基础课。除了这些以外,还包括自然课程基础课(计算思维等)等。公共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共基础课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计算机思维等,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价值引领作用。

3.2 专业基础课体现学科交叉融合

新文科建设不仅需要实现学科内部的交叉融合,还要实现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是文科内部体现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设要求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流人才,需要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以管理学科理论为基础,因此,结合实现新文科建设特征,专业基础课融入经济学、法学、文学等课程,强化人文学科内部的交叉融通,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具有人文素养、具有文化素养的物流人才。二是跨学科交叉融合,文科与理工科交叉融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广泛引入到物流领域的各个场景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物流管理专业的交叉融合,因此,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基础课需要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大数据挖掘、工程类课程,做到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工程、计算机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3 专业核心课与物流领域前沿知识相融合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物流活动的基本功能,例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等,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厚基础、重能力的知识要素和基本技能。因此,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应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应该具有创新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课程内容需要反映物流知识前沿性和时代性。当前物流领域研究的前沿与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大数据与智慧物流、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食品供应链、医用品供应链、人道主义救援供应链等,因此,将这些前沿知识融入课程内容,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物流人才。

3.4 专业方向课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专业的使命在于培养适应国家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物流人才。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广西社会发展的需要,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设置具有区域特色的物流管理专业方向课,例如: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港口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突出地域专业特色,培养符合国家需要和地方经济产业需求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方向课应具有区域特色。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领》(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学科,《纲要》对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所有课程,不仅思想政治课程,专业课和实践课都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树立学生崇高远大的职业观、人生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的物流人才。课程体系结构见图1。

图1 课程体系建设

4 总结

目前,国家在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是高校文科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新文科建设步伐,地方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应该根据新文科建设的特点,结合广西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新时代、新文科所需求的物流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因此,结合新文科建设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即新文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价值引领、学科交叉融合、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构建符合新文科特征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加快我国课程体系建设进程。

猜你喜欢

基础课文科交叉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连数
连一连
基于云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