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泉『盘合』惊艳绽放妙剪生花

2022-12-21白英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阳泉剪纸作品剪纸

文/白英

地处太行山地区的山西省阳泉市,流传着在婚礼上张贴盘合的古老习俗。阳泉盘合是一种大型团花式剪纸,又称“月廓”,顾名思义是指月亮的轮廓,圆形的盘合寓意生活圆如满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泉盘合传承人——梁盛萍(图1)用一幅红纸剪成的盘合,就是一个美满幸福的世界。

图1 梁盛萍

浮山磨盘合 先祖造人间

“四时如意牡丹根,福寿莲花贵堂生。”婚礼上一幅阳泉盘合分外引人注目,圆形呈中心放射式环状结构,正中为单手纹样,红双喜居中,周围是寓意富贵的牡丹花、象征幸福的百合花、代表长寿的菊花等祥瑞花卉,还有代表新郎新娘属相的蛇和猴,动物造型俏皮可爱憨态可掬,为洞房平添了温馨和畅的浓郁气氛。这一幅祝福男女喜结良缘的剪纸作品,大气喜庆,洋溢着浪漫浓厚的生活气息,构图新颖生动,线条委婉流畅,造型美观大方,表达着人们对爱情与生命的热烈歌颂。阳泉民间有传统,结婚盘合绝不能少,盘合象征着当地人们对美好生活朴素的愿望。(图2)

图2 婚礼上的盘合

这幅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盘合作品,正是出自梁盛萍老师之手。梁盛萍老师是一位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园丁,同时也是一位跋涉在民俗领域的文化人。传统文化以独特的律动在梁盛萍的指尖跳动,她借助一把小小的剪刀传达着内心的向往,剪刻成一幅幅风格独特的剪纸作品,红火了平凡的日子,也红火了厚重的太行大地。

阳泉盘合为什么呈圆形,又因何而得名?梁盛萍老师多年从事盘合创作与研究,她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在阳泉管辖的平定县境内,有一处叫东浮山的景区,那里的岩石为赤褐色,与别处迥然不同,呈一种多孔的海绵状且入水不沉,当地人叫“浮石”。民间传说伏羲和女娲为延续后裔,准备婚配,却遭遇阻挠——除非在浮山顶上,推得磨盘结合到一起才能成婚。或许是巧合,也或许是天意,两扇磨盘从浮山滚下,奇迹般地合到了一起。伏羲女娲最终成婚,繁衍后代,成为人类的始祖,当地人因此就用剪盘合、贴盘合的习俗来怀念先祖。因磨盘为圆形,圆中寓含着合家和睦团圆、万事圆满之意,遂称为“盘合”。

花逐金刀出 盘合若有灵

梁盛萍的剪纸工作台上摆满了纸张、剪刀、铅笔、橡皮、纸捻等工具。一幅盘合作品元素众多,却组合有序,生动的图案、复杂的穿插,如何有机地融在一起?她将一张68cm×136cm红宣裁成两张正方形纸,取其中一张,开始构思作品。创作盘合,首先要确定主题,《龙凤呈祥》(图3)表现的是婚俗文化,用中国图腾文化的龙和凤作为主图案,象征新婚夫妇,将石榴牡丹(多子多福)、爱情坚固如意(剪刀纹、如意纹)、幸福绵长(盘长纹)、红双喜字、连年有余等生活中提炼出的吉祥纹样穿插其间,既有美好寓意,又使画面生动,主题一确定,作品就有了灵魂。

图3 《龙凤呈祥》

如何把所要表现的物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上,使主题明确突出、主次分布恰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梁盛萍把一张红纸先对折两回,用胳膊肘作为圆心,以小胳膊为半径画出圆形轮廓。盘合的构图颇具难度,这是因为整体轮廓要成圆形,而其中的图案还要讲对称,喻义成双成对,所以构图时需将自由组合式、多角折叠对称式与同心圆分层式几种方式相结合。她巧妙地将整个图案设计成3个嵌套的同心圆:圆心部分画一朵正面开放的牡丹花,接着左边画出菊花纹,中间双喜字,右边为长寿纹,这些成为第一圈。第二圈为重复纹样牡丹石榴、莲花和鱼。第三圈为需要重点突出的主要形象龙和凤,占用较大的面积,龙凤头部都采用侧面构图,空白处又适当穿插剪刀、如意、八宝(盘长纹),用二折四层的对折方法,能剪出四龙四凤。设计完成后,梁盛萍在底稿上仔细推敲,确定每个图案的阴阳留白、线条粗细,并做了标记。(图4)

图4 设计图案

定稿后,梁盛萍用纸捻穿在作品空白处,固定好多层纸张,开始剪刻。小小的剪刀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宛如编了程序,复杂的图案随着小剪子的跳动在她手下徐徐展现。“看似眼花缭乱,却有一定的章法,越是图案复杂的作品越要胆大心细。”剪时一定要按照顺序,先剪最里面,最后剪外轮廓,先剪最细部,再剪粗犷部分,并时刻遵循万剪不断的结构特点。剪纸完成了,她用小镊子慢慢地把作品逐层揭开,整个作品精巧生动,放射、旋转、对称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平面的剪纸在单纯、统一中极富变化。自然流畅的线条,生动有趣的画面,透着天地相通的美好祝愿。(图5)

图5 从内向外剪

富有情趣、画面生动是梁盛萍盘合作品的特征:“核心就是让画面活跃起来,好的作品要改变传统的呆板构图,变为趣味横生的图案。”剪纸表现形式是单面单色,很容易形式重于内容,而梁盛萍的大小剪作都蕴含着有趣的故事、生动的情节,将艺术精炼成情趣散布到作品的各个细节。梁盛萍独具慧眼,勇敢探索,在平面中树立了生动,在陈规里注入了情深,因而她的精心创作使得古老的阳泉盘合既保留着传统精华,又开拓了新的艺术空间。

盘合绽芳华 不负有心人

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创造一个世界。靠一腔热爱抵岁月漫长,梁盛萍的剪纸世界是这样惊艳。1973年,梁盛萍出生于阳泉市平定县的一个小山村,奶奶更是村里一等一的剪纸高手。她跟着奶奶边玩边学,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剪纸。然而,母亲并不支持她学习剪纸,她只得一边好好学习,一边背着母亲偷偷练习心爱的剪纸。

1990年她考入了师范学校,学校里开设的美术选修课,为梁盛萍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在她如饥似渴的勤奋学习中,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并被她运用到剪纸创作中,。她的剪纸作品《十二生肖团花》《小学生守则》等相继获得了全国、省中师生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师范学校毕业后,梁盛萍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她将剪纸引入课堂,编著了剪纸教材《少儿学剪纸》,并创作了《丑小鸭的故事》《人说山西好风光》等极富教育意义的剪纸作品。2003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两次报道了梁盛萍“剪纸进课堂”的生动事迹。

多年的剪纸教学与创作,让梁盛萍对阳泉民间剪纸艺术分外关注。当地独有的阳泉盘合,因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冲击与人们观念的变化,即将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阳泉盘合,蕴含着太行传统文化特有的想象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是历代艺人积累沉淀的鲜活的民间艺术。然而,盘合的传承长期以来多靠口传身授,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也没有多少实物留存,以至于脱节断层陷入困境,“人走艺亡”的现象非常严重,濒临消亡的边缘,急需进行抢救、保护和发展。扎根这片土地的梁盛萍既汲取过民间文化土壤的养分,又受过专业艺术教育,还有多年教学创作的实践经验,她自觉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遗产责无旁贷。梁盛萍走访民间剪纸艺人,搜集整理他们的剪纸作品建档保存,挖掘传统图案的精华,在创作上亲自实践,于传统的基础上用专业知识创新设计,剪出了一百多种花样的盘合作品,并系统地整理有关“阳泉盘合”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点,写成了论文发表,同时还编撰出版了多本著作,让剪纸技艺用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图6)

图6 《田园生活》

纸上传非遗 巧剪构锦绣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山西省非遗项目阳泉盘合代表性传承人,梁盛萍积极推广剪纸文化,利用专职剪纸教师的身份,进行剪纸艺术传播,通过剪纸教学,提高学生的民俗文化素养;将剪纸作为公益事业,多次在学校、社团等场合免费培训,建立阳泉市剪纸艺术家群和剪纸专业技能群,定期与他们交流剪纸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还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视频直播课,通过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剪纸知识,传播传统文化。为了让剪纸作品走入市场,她申请注册商标“梁盛萍剪纸艺术”,对500多种剪纸图例进行产权保护,开发了立体剪纸、剪纸礼盒、服饰文创剪纸、陶瓷文创剪纸等剪纸衍生品。(图7)

图7 《传统服饰》

在剪纸创作上,她同样开拓创新,推陈出新,融个性化、人文化,思想性、地域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创作了《榴开百籽》(图8)《狮子滚绣球》(图9)《鸳鸯戏水》《莲开并蒂》《鹤鹿同春》等题材丰富的作品,并数十次获得国家、省等各级奖励,其中有一幅是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改革三部曲》,她突破了传统题材的创作方法,一幅画面上剪出了几代人不同的生活(图10)。这幅作品在2008年“中阳·全国剪纸艺术展”中获得了金奖,并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多年来她醉心剪纸世界,收获颇丰,作品还走出国门走向更宽广的世界,2014年应邀参加首届中韩纸艺展;2016年参加匈牙利第30届手工业艺术节;2017年参加哈萨克斯坦阿斯坦纳世博会,她创作的《热烈庆祝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圆满成功》以国礼赠送给主办国哈萨克斯坦。“剪纸为民,工艺天下。”是梁盛萍的座右铭,也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的奋斗宗旨。纸上传非遗,巧剪构锦绣,她要用自己的坚持不懈,让古老的技艺绽放风华。在梁盛萍看来,阳泉盘合剪纸艺术顽强的生命力,表明中华优秀的文化艺术经得起世事变化、时间流转。剪纸之美,美在表也美在骨,更美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晶出的智慧。她将尽其所能,让剪纸技艺真正地迈出中国,走向世界,为中国非遗文化的发展谱写出最华丽的篇章。

图8 《榴开百籽》

图9 《狮子滚绣球》

图10 《文化下乡人精神》

猜你喜欢

阳泉剪纸作品剪纸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阳泉农业 开辟“硒”望富路
山西农大共建阳泉富硒机构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阳泉:绿色防控 统防统治
季玉兰剪纸作品
剪纸
《阳泉 草书赋》
于富业剪纸作品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