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概念 落实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2022-12-21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朱成东

内蒙古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新课标化学

●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朱成东

课程标准是引领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依据。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学习。《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主要包含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内容,较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改变,并增加了学业质量,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是课程修订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理念下,化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都有调整,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可有效将其落实于教学实践中。

一、新课标变化分析

(一)课程性质

旧课标中将化学课程定义为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实验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注重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新课标中将化学课程定位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材料、生命、环境、能源等多种科学的重要基础,与物理学共同构成物质科学的基础,强调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二)课程理念

新课标将“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素养立意的课程目标、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倡导实施促进发展的评价”作为课程理念。重视与小学科学课程和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也关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强调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

(三)课程目标

旧课标中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新课标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目标。下表是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目标要求化学观念 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 发展科学思维,强化创新意识科学探究与实践 经历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 养成科学态度,具有责任担当

(四)课程内容

新旧课标的课程内容都包含5大主题,但部分内容有调整变化。例如:“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并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加入了“跨学科实践”的内容等。一级主题在原来的“理解”“能力”“实践”“表示”等认知性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思路”“方法”“使用”“应对”等实用性内容,具体如下。

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新课标较旧课标新增了“化学科学本质”“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科学探究的态度”三块内容。同时新课标中的“实验探究”包含了旧课标中的“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内容,新课标中的“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也取代了旧课标中的“完成基本的学生实验”。可以看出,新课标强化了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引领化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科学探究态度。

2.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新课标将旧课标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具体明确表述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明确表述为“常见酸、碱、盐”,从而指向精准,从源头上做好义务教育的减负工作。新增“物质的多样性”“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物质性质的广泛应用及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新增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注重学生学习化学的思路与方法。

3.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内容完全重组,原本的“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等都放在了“元素、分子、原子与物质”所在的三级主题中;新增了“认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意义”“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该部分内容的重组,反映了新课标要突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学科特征。

4.物质的化学变化。

旧课标中的“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质量守恒定律”合并为新课标中的“化学反应及质量守恒定律”,删减了“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新增了“认识化学反应的思路与方法”“化学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的“删”与“增”说明新课标要求从以往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向思路方法的学习及从实验实践中获取知识。

5.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这部分内容将原来的四个二级主题合并为“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并新增 了“化 学与可持续发展”“化 学、技术,工程融合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挑战”(包含“科学伦理及法律规范”和“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合理应对”)“跨学科实践活动”。本主题的变化表明“跨学科”在本轮新课改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说明在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有绿色化学的观念、跨学科意识。

(五)学业质量

新增加的“学业质量”包含“学业质量内涵”和“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学业质量内涵阐述了什么是“学业质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及其作用;“学业质量描述”则依据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对学生学完化学课程内容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学业质量的增加不仅对教材编写、考试命题具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基于新课标的教学建议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1.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要发展的核心素养,深挖不同阶段化学知识承载的素养功能,合理规划单元教学内容,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系统认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关系,既要以主题为单位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相关目标要求,对其中蕴含的核心素养进行解构,又能兼顾单元和课时教学内容,建构科学合理的课时教学目标。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主题内容时所需达到的基本水平,体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完整进阶过程。

2.科学规范叙写教学目标。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设计存在诸多误区,在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存在以下现象:过分关注知识体系,忽视学生认知水平;过分关注预设性目标,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关注显性目标,忽视隐性目标等。在课时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上存在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使用不准确等现象。对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其中承载的核心素养要素;同时深入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和起始能力,在此基础上准确规范地表述目标体系。

3.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化学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整体把握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一是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依据大概念进行优化重组,使化学知识更系统化、层次化、结构化,帮助学生完整地对初中化学知识体系进行建构;二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改变教学思路,整合地方教学资源,融合校本课程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二)立足素养导向教学,整体规划教学设计

1.确定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基于化学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选取合适的主题,建立该主题下各核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若干课时、进阶式任务设计和实施实现教学目标。即教师要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对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明确化学核心知识及大概念,构建知识的结构框架。深入挖掘化学核心知识背后承载的素养发展功能,设计承载化学核心知识的问题和活动,结合学情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确定单元教学主题。单元教学主题可以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类的教学主题,也可以是真实问题解决类的教学主题。

2.规划单元教学设计。

知识转化为素养离不开情境。教师整体规划单元教学设计时要精心创设学习情境,要利用情境设计学习问题,使问题蕴含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之中,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解决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我建构新知的过程;要依据问题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是连接核心知识和具体知识点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知识结构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图

(三)落实课程育人功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个体是动态发展的,教学手段是日益更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专长来优化教学过程,可以实行差异化教学。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已经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其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继续拓展科学探究的内涵和外延,使有探究可能、有探究必要、有探究价值的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大概念引领的课堂教学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充分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跨学科实践活动是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课标中列举了10个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明确每个跨学科实践活动的素养功能,依据要发展的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有效地组织实施。对于化学学科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我们更多的是主张以化学学科为主,融合其他学科来解决真实问题。在跨学科综合实验活动中,应依据核心素养发展目标,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交流和讨论,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和跨学科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增进其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要多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多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使他们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操作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深度学习的核心是高阶思维,而科学的本质特征是科学探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过程,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使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3.注意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化学学科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选择和组织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现实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生产中发现化学学科的价值,从而落实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素养发展。

教师应重视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真实情境为背景,设计综合性、开放性的真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来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调查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提出减少污染的初步意见”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或探究。

4.深入发掘学科价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化学学科价值包括学科社会价值、学科本质价值和学科育人价值。新课标指出,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课程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自身知识体系外,还具有认知价值及实用价值,其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方法、学科观念、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挖掘化学学科价值,注重学生能力进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跨学科新课标化学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