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的七个瞬间(随笔)
2022-12-21霍俊明
霍俊明
1
显然杜甫已经成为汉语的化身以及中国诗人精神的原乡,成为贯通每一个人的“绝对呼吸”。杜甫真正开创了诗歌中的现实传统并且是现实书写的集大成者,其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既来自于个人又最终转化为时代经验和历史经验,这是跨越了时空的伟大诗歌共时体。作为“巨笔屠龙手”杜甫并不只是才高而运不济,也显示了高超而近乎完备的诗歌才能。“现实”“现实主义”的理解应该是历史化的。
当代诗人“向杜甫学习”“向杜甫致敬”不应该成为空谈,应当像当年的杜甫那样真正地理解生活、想象生活以及再造语言生活,并通过诗歌把个人现实转化成为历史记忆。杜甫是我们每一个诗人的“同时代人”,杜甫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现实,所以他能够一次次重临每一个时代的诗学核心、灵魂重心以及现实中心。
2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看到诗人在手中将词语不断地编织,但是最终我们发现的却是“火焰的梯子”以及类似于精神宇宙式的云图。里尔克说道:“我们应当以最热情的理解来抓住这些事物和表象,并使它们变形”(《说明》)。词语的边界也正是精神的边界,这印证的是风筝和线的关系,一边是理智、逻辑和常识,一边是感性、激情和想象。这也是从外壳、表象到时间刻度和精神还原的转换。真正的诗歌话语方式反复印证了当年里尔克所强调的诗人的球型经验,亦即当很多人只是关注了物化现实的浮土和外部世界表皮的时候,真正的诗人却以全景扫描和全息透视的方式,从正面、侧面和背面,以及深层结构和驱动机制进行无微不至的精神透析和剖示。
3
一些具有生命意志的诗能够在瞬间将我们的内心紧紧攫住,我们为之震撼并迎受到了同样的欣喜、阵痛、割裂或虚无、枯败之感。无疑,这就是一个诗人和生活在感应、回响中建立起来的语言事实和精神化现实,它们最终汇聚成的正是超越时空的伟大精神共时体。真正的诗是生命时间以及求真意志的相遇,它们激活和碰撞出来的场景以及词语本身更具有生命效力和活力。这是人与时间的重逢,是词语和时间的交锋。这涉及到可见之物和不可见之物之间的彼此对视或磋商,但是这份精神证词的提供远非轻松,而是时时处于焦虑话语和紧张的精神盘诘之中,因为世界主义是以抹平记忆和空间差异为前提和核心法则的。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世界主义导致了精神分裂症。是的,隐喻和象征化的精神分裂症几乎无处不在。
4
诗具有另一种逻辑方式,这种逻辑恰恰是通过反日常化的手段而最终抵达本质化的所在,是语言和想象达成的另一种精神事实。这是经过生成和创设在记忆和现实中扎下根的特殊语言物种,正像蒙塔莱所坚信的,即使是最细微之物或其隐秘不察的痕迹都代表了精神事实和语言的“道德价值”,而非强加给我们的知识、伦理、教义或真理。
我们既应该关注诗人已经说出的部分,还要注意其未能说出的部分。诗人不仅要关注现实之物和已知之物,还要对可能之物、未知之物以及不可见之物保持足够的想象能力和精神穿透力,这关涉一个诗人在语言和认知上的求真意志。
5
我们应该记住卡尔维诺所说的:“写得像鸟一样轻,但不要像鸟的羽毛一样轻。”“轻逸”风格的形成既来自于一个诗人的世界观又来自语言的重力、摩擦力、推进力所构成的话语策略。以此来看,诗歌更近于一场接一场的个人前提的精神“小事件”。这种“轻逸”不是轻视、轻浮、轻闲、轻佻、轻柔、轻忽、轻慢和草率的“轻飘飘”与“不正经”,而是严肃、端正、郑重、会心的深思熟虑的“轻”和举重若轻的“轻”,因此这种“轻逸”的话语方式不是能够“轻易”“轻松”获得的,而是需要具有精神投射力和视点的精确性。在深层经验上,这一“轻逸”对应的是一个人观察事物的姿态、角度以及世界观。作为“轻逸”的起跳者,他无须后退然后蹬地、猛力地助跑,因为语言自身就是助跑器或踏板,而想象也已携带了足够强大的助推和拉升之力。
6
时间尺度和空间坐标印证了写作者的记忆能力和精神词源,这最终汇聚成的是对个人来说无可替代的地方志。但是,大地共同体已经不复存在,回溯的诗和“倒时差的诗”已经被迫诞生。“大地伦理”既是生态环境伦理又是文化伦理,因为处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所以必然随着社会发展和空间秩序的变动而变动,甚至有朝一日会面目全非。
这些空间实则真实不虚地对应了个体命运的一个个点阵或针尖,这是地方性知识所延续的基因和属地性格。有些诗人的词语是从生命深处分蘖出来的,它们直接对应于“作为人的证据”以及痛彻的生命经验的心跳或心悸。
7
诗歌近乎本质化地对应于时间。我们听到了一次次从时间之井中打捞记忆的空旷回声,这也是类似于谢默斯·希尼式的“一个自然主义者的死亡”。这些个人环境中的日常器具或细微之物显然已经具有了象征功能,而这一象征功能是与个体时间和命运不可分割地胶着在一起的。诗人要完成的这一“还原”工作确实非常必要,但又异常艰难。这种“还原”首先体现为对词语与事物之间惯常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重新观照和深度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