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作业实践研究

2022-12-20李晓雯

英语教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苏西作业评价

李晓雯

一、研究背景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在线上教学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比较多。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瓦格纳(Wagner)提出21世纪所需的“七项基本生存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关系网络进行协作的能力和通过影响力进行领导的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有效进行口头和书面沟通的能力;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此背景下,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 PBL),促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中,通过跨学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根据自身情况,通过合作,建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单元主题特色作业。

项目单元为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的8个单元。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的模式,也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为主、对现实世界的主题或问题进行探究的创新学习方法(周振宇 2020)。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培养学生探究、协作、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常规的课程教学进行补充。项目式学习造就了独立的思想者和学习者,使自主学习者对主题有了更好的理解(阿卡西娅 2020)。

驱动问题如下:如何写英文明信片;如何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如何鼓励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提升听说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以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树立环保意识和健康饮食意识;如何呼吁安全用电;如何用诗歌表达情感,如何创作英文小诗;如何谈论兴趣爱好,如何清晰地作口头汇报。

在线学习为翻转课堂提供了可能性。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用视频录播课取代课堂内的讲授,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观看。这种方式可以用到PBL中,为小组合作和个性化指导赢得时间(苏西、约翰 2020)。所以,此项目学习活动旨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用眼负担。

二、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的初中英语单元主题作业实践

(一)项目名称

单元主题特色作业。

(二)学习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基于单元主题的学习中提升核心素养;能够把知识内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够读懂故事、弄清意图和发表感想;能够小组合作学习和分享。

(三)项目实施过程(见下页表1)

表1:实施过程一览表

在中学阶段,教师通常只精通自己所教学科,在寻找和其他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关联上会有困难(苏西、约翰 2020)。将生物学科做营养餐的单元作业与《英语》七年级(下)Unit 5的食谱制作相结合,找到了彼此的关联,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祈使句介绍食谱,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达到交际目的。管理得当的PBL能够赋予学生深度学习和成功发展技能的机会。这些技能不仅有助于项目取得成功,还将伴随学生未来的人生(苏西、约翰 2020)。

项目实施与课程标准对应,与其他学科挂钩,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挂钩。通过将项目与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对应起来,教师得以确保PBL的学术严谨性,并优先关注课程标准和高阶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会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以及PBL如何与课堂外的世界紧密相连(苏西、约翰2020)。

学习主题情境化的一种具体方法是文本学习(阿卡西娅 2020)。因此,每个单元的主题课外阅读及阅读笔记作业,就是为了使学习主题情境化。这样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多视角阅读的机会,激励其提出问题,使其更好地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储备,扩大词汇量,并促使其进行真实的写作实践。

(四)项目学习成果与评价

1.青春之声(Voice of Youth)的成果:成功感的建立

青春之声形成了一种仪式,有一种仪式感的代入,从线上回到线下后,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回顾线上教育期间录制的青春之声,还继续以课前一分钟的形式延续青春之声的仪式。台上的表演者在发声时,台下的观众的眼神是专注的。教师看到此场景,很是欣慰。在这个仪式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胆量,逐步提高了听说能力,还学会了尊重和倾听他人。在表现形式上,学生选择了绕口令、英文歌、朗读课文和单词等,后期甚至开始朗诵自己写的食谱、报告、英文诗,名家的经典诗句。这种重复展示和再现,学生乐此不疲,他们的成功感建立起来了,学习兴趣倍增。

2.评估学习成果:教学评一体化为导向

如何评估学习成果?基于项目的特质,PBL中的总结性评估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基于以下内容进行最终评估:一个基于项目评价量规给最终成果打分;评估学生是否可以运用自身所学的表现性任务;一次展现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程度的最终测验或一篇主要论文;对学生最终展示的成果或展览的作品提出意见;日志、设计笔记、实验报告或其他能证明学生学到了什么的书面成果(苏西、约翰 2020)。

此项目式学习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以评价量表(表2至表7)为依托,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导向,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做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较为深入和有效的,且能对学生点对点的帮扶和指导。学生互评升级了,由原来的按项目点评升华为鼓励性话语点评,即从Evaluation—Advice/Suggestions—Encouragement的自然转化和升级,彰显了同伴激励与互动。比如:I will give you 5-star satisfaction.Keep going/trying and you’ll be better.If you can choose a longer paragraph,it will be better.I hope you can be more confident next time.I think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I like your voice/poem.Practice more,and you will be better.You should speak more loudly next time.

表2:青春之声评价表

表4:明信片评价表

表5:英文诗评价表

表6《心中的树》评价表

表7:小组汇报评价表

3.英文诗创作(第七单元)的成果: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有恰当学习“支架”支持的情况下,PBL是适合不同能力的学生且容易上手的一种学习方式(苏西、约翰 2020)。英文诗的创作是最后的输出,经过整个诗歌单元的浸润和学习“支架”支持后,对于A、B组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课堂限定时间内输出一篇以Taking off my masks为主题的英文诗,似乎已经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诗歌的方式叙述事情和表达情感,在课堂上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幽默感,写出了喜悦和成功感,达到了迁移和创新。

三、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实现了必要时的差异化指导

对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把项目工作分成可控的小块,提高其专注度,并预计下一步的工作,以满足他们的需要。PBL的好处之一在于,它天然就是差异化的(苏西、约翰 2020)。差异化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选择可完成的主题特色作业,从而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提升线上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此项目式学习是以线上教育为时代背景的,线上和线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其学习目标是可达成、可操作、可检测的。有了基于单元主题的写作或课堂的延伸活动,将语言融入实际生活后,教师终于迈开了探索在线深度学习的步伐。为了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活动设计上寻求贴近生活、真实的语境创设。学生保持了线上教育期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业负担没有加重。作业体现了分层和差异化指导。从分组作品来看,C组以知识为主线,是基础版的项目式活动成果,保证了C组学生对课业的信心;B组以话题+技能为主线,是进阶版;A组以主题探究为主线,是高阶版。

(二)实现了跨学科融合和基于单元主题的深度学习

此项目活动需要学生课内外知识融合及一定程度的跨学科融合,如与美术、生物学科的融合。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有意义的学习发生。有意义的学习为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认知过程,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迁移和创新。迁移的出现是有意义学习的标志。

“青春之声”作为单元主题作业之一,符合三个年级的学情,是一项可以长期坚持的活动。深度学习是基于主题的学习,基于主题的课外阅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他们的阅读量;剑桥彩虹英语分级阅读和基于某英语学习APP的阅读等优质的语言输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说、写的灵感,进一步实现持续学习和学习迁移的发生,同时,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多次进行文本深层意义的自主探究,模仿并应用阅读材料的词汇、句型等进行写作(分享感想),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读写技能是应该协同发展的。因此,这是一项适合学生、可长期坚持的活动,如果学生从七年级开始就这样积累,相信待到三年后一定会厚积薄发,会看到更大的成效。

总之,在设计单元主题作业时,教师要充分研究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之间的关系,作业的设计基于单元主题,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特殊性,讲究分层和铺垫,突出作业的整体性和循序渐进性。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将继续朝着教学评一体化的方向努力,如果能做到即学即评,就更理想。今后还要继续基于经验进行研究导向的教学改进,进一步深化深度学习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项目式活动。

猜你喜欢

苏西作业评价
断眉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作业
爱是一抹蓝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爱是一抹蓝
我想要自由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