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攀枝花科技创新影响探讨

2022-12-19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张勇洪岩

内江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磁铁矿双城经济圈

◇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张勇 洪岩

本文在在概述攀枝花资源禀赋和科技发展史基础上,对当下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攀枝花科技创新的潜在影响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在政府重视层级、协同创新、市场牵引、交通建设等方面具有正面意义,但可能面临大城市虹吸效应下的人才流失、产业升级难的问题。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科学布局科研机构的对策建议。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攀枝花虽然不属于成渝地区地理范围,但作为四川省的重要资源城市,与成渝地区经济联系紧密,因此必然受到深刻影响。本文在梳理攀枝花资源禀赋和科技发展史的基础上,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攀枝花资源开发可能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供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参考。

1 攀枝花的资源概述

钒钛磁铁矿是一种以含铁为主,同时含有钛、钒、钴、镓等主要元素的矿产资源,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均有分布,中国的钒钛磁铁矿储量最多,达180多亿吨,而国外总计约400亿吨。中国的钒钛磁铁矿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攀枝花-西昌地区(以下简称攀西地区),储量约100亿吨[2-5],有攀枝花、白马、红格、太和四大矿区,前三大矿区位于攀枝花市境内,太和矿区位于西昌市。

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中含有化学元素3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元素有铁、钛、钒、铬、镓、钴等,工业上主要提取铁、钛、钒。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与国外相比,其开发难度更大,主要原因是矿中各种组分致密伴生在一起,难以分离,并且杂质如钙、镁等元素含量较高。因而,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一方面因含有铁、钛、钒、铬、镓、钴等诸多元素而极具价值,另一方面,要实现其价值,技术难度极高,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2 攀枝花科技发展史概述

2.1 攀枝花科技发展的三个典型阶段

(1)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时期。这一阶段处在三线建设时期,有如下特征:首先,终极目标是要用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生产出钢铁,这一时期的钒钛磁铁矿仅作为铁矿石使用。但钒钛磁铁矿不能直接当作普通铁矿石由于炼铁,要实现炼铁目标,依赖科技创新。其次,国家对钢铁的战略需求是攀枝花资源开发的最大驱动力,鉴于当时面临的紧张形势,在攀枝花这个位于内陆,军事上相对安全的地区能不能练出钢铁,事关国家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再其次,由国家组织针对钒钛磁铁矿炼铁的技术攻关,是典型的举国体制,参加技术攻关的单位包含了东北工学院、北京矿冶研究院、重庆黑色冶金设计院、四川省冶金研究所和中科院化冶所、马鞍山钢铁厂、承德钢铁厂等科研机构和工厂。以普通高炉冶炼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是举国体制下科技创新成果。

(2)钒、钛科技创新的萌芽期。攀枝花钒和钛利用的科技创新始于20世纪70年代,持续到本世纪初,三线建设基本结束,由于钒产品和钛产品不属于当时国家急需的战略产品,发展进度缓慢。钒产业方面,1970年出铁后不久就开始提钒试验,1978年建设提钒车间并于当年年底建成投产,1982年开始攻克钒渣,1990年攻克五氧化二钒,从开始试验到五氧化二钒产品,用了将近20年。钛产业方面,1979才开始建立选钛厂,1982年掌握分选钛精矿技术,1993年攻克硫酸法钛白粉技术,2006年才生产出第一炉海绵钛,进展十分缓慢,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

(3)科技创新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时期。进入新世纪,攀枝花科技创新进入推动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时期,这一时期,钢铁、钒钛进入协调发展模式,钒钛创新重要性增加,产品链不断向中下游延伸,国家在攀西地区设立了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组织资源综合利用的重大科技攻关行动。

2.2 启示

从攀枝花的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出,国家战略是一把双刃剑,钒钛磁铁矿炼铁很快能取得突破,是由于国家战略的支持,而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钒钛产业,则发展缓慢。说明像攀枝花这样的中西部资源型城市,虽然资源丰富,但是自身人口少、市场容量小,人才短缺,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家战略息息相关,搭上国家战略的快车,科技创新迅速发展,反之则发展缓慢。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攀枝花科技创新影响分析

2020年,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经济圈一起引领中国的发展。攀枝花虽然在地理上不属于传统成渝地区的范畴,但作为四川省的一部分,与成渝地区各方面的联系都十分紧密,必然受到深刻影响,下面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3.1 正面影响

(1)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将受到更高层级政府的重视。当前,政府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在中西部地区尤为明显,政府的重视是各项事业得以快速推进的强大动力。从攀枝花围绕钒钛磁铁矿的科技创新也能得到这样的启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国家战略后,从中央到川渝两省市以及下属各级政府都必然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此背景下,川渝两省市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都有可能在顶层设计中被统筹考虑。攀枝花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钒钛之都,在未来能否持续提升其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创新水平,能否开发出更加高端、更加全面的的钢铁产品、钒产品、钛产品,就不仅仅关乎攀枝花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关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否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的问题。

(2)川渝地区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程度将提高。经济圈是核心城市发展到较大规模后的产物,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城市发展到较大规模后,其产业的门类和规模都不断发展,带来人口、交通、教育、环境等诸多问题,产业发展要素在城市内部流动的成本不断增加,需要从邻近城市来进行产业分工协作,以降低成本,缓解人口和产业不断集聚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二是随着核心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本身的要素资源不能满足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从周边地区获取需要的资源要素,从而与周边城市产生紧密联系,分工协作,协同发展。那么,经济圈能不能发展起来,首先是核心城市是不是有足够大的规模,其次是周边城市是否有核心城市需要的资源要素,再次是周边城市与核心城市联系是否够便捷。因此,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然要加强区域内中小城市与成都、重庆两座城市一体化发展程度。目前从川渝两地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顶层设计看,都强调要加强政策对接、规划联动、战略协同和交通建设,这对推动攀枝花的科技创新有重要意义。

(3)成渝高端制造业将助推围绕钢铁钒钛的科技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建设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首先要迅速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质量,其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2020年7月四川省就专门召开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作会议,提出“让工业挑起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6]。这对于攀枝花钢铁钒钛综合利用的创新发展是难得的机遇,成都、重庆都有很强的制造产业,特别是汽车、家电、建筑等领域,随着成渝两座核心城市制造业的向更高层次发展,必然对高品质的钢铁材料、钒钛新材料有巨大的需求,而攀枝花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基地、钒钛材料基地,在汽车用钢、家电用钢、建筑用钢、各种特种钢铁产品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在钒钛原料及初级产品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在市场需求的强烈牵引下,高端钒钛材料的技术突破可期。

(4)交通建设将提速。交通便捷化是经济圈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区域内交通建设必将提速,这对于攀枝花于成渝地区的科技交流、科技合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困扰攀枝花多年的对外交通难题有望因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获得相应发展。

3.2 负面影响

(1)人才进一步向成渝双城集聚。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对人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人才在大城市具有更多工作岗位选择机会,更高的薪资,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的交通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成都在2010年-2020年间,人口大幅度增加,周边中小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离核心城市越近,人口越多的地方,人口流失越多,如表1所示。而具有更高学历的人才,更加倾向于到大城市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比以前的成渝城市群,成渝经济圈等概念,更加强调“双城”,即成都和重庆。因此,可以预见,在短时期内,川渝地区的资源要素以及人口还是会不断流入成都、重庆这两座核心城市。当前,攀枝花招聘和维持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已相当困难,未来,已经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与成都、重庆的协同效应,那么将来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人才问题。

表1 四川省部分市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2)高端钒钛产业可能在成渝集群发展。攀枝花目前的钢铁产量仅仅600万吨/年,未来发展的潜力有限,攀枝花未来发展的潜力在于钒钛产业。目前,攀枝花在钒钛产业方面占优势地位的仅仅是钛精矿、硫酸法钛白粉、海绵钛等原材料和初级低端产品,中后端的产品以及高端产品较少。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成都、重庆两个城市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钒钛高端材料就有可能率先在成都、重庆发展起来。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相比于攀枝花等这类中小城市,产业在成都、重庆等地集群,更贴近市场需求,有更多的应用场景,更方便高效的产业和技术交流;其次,随着未来攀枝花与成都、重庆两地交通的便捷化,将攀枝花的原材料运往成都、重庆的成本将会一定程度的降低,更加有利于攀枝花提供原材料,成都、重庆发展中后端以及高端钒钛产业的格局。这种格局一旦成为现实,将很难逆转,攀枝花在钒钛产业链中的原材料供应者的角色地位将会被长期固化。科技创新总是围绕产业开展的,失去高端产业,就失去了科技创新的载体,科技创新水平就难以提升。

4 建议

4.1 加强钒钛产业发展顶层设计

钒钛材料作为性能优异的基础性材料,又被称为继石器、铜器、铁器之后的第四代材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过程中,攀枝花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能否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不仅关系到攀枝花市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问题,因此有必要将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放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局中统筹考虑,加强钒钛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性地梳理钒钛产业链、创新链图谱,找出当前制约钒钛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并加以解决。

4.2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攻克钒钛产业重大技术难题

从攀枝花科技发展史可以发现,举国体制在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重大关键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举国体制,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至少要推后许多年。当前,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科技攻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力量:一是以攀钢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攻关;二是攀枝花科技部门组织的技术攻关;三是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三方组织的技术攻关有合作,但协调性不足。建议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各方力量,对钒钛资源进行技术攻关,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协调作用,集中行政与市场的力量,解决钒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

4.3 在核心城市和攀枝花两地布局科研机构

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工业城市,在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方面经过几十年积累,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较为丰富,无论是创新指数、发明专利、还是科技进步奖,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等体现科技创新水平的指标都居于全省市州相对靠前的位置。但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各种资源要素、人才将加快向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大城市聚集,周边中心城市获取和留住高端人才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如果涉及钒钛产业的重要科研机构仅仅设置在攀枝花这样的城市,首先面临人才问题,早期的科技人才虽然相对稳定,但是科技人才新鲜血液的补充更为困难,当前的高级别、高学历人才更愿意到大城市工作、生活。

因此,建议将钒钛产业科研机构在成渝双城和攀枝花两地布局。攀枝花具有资源以及从三线建设中继承过来的实力强劲的科研机构和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优势,成渝双城具有市场容量大、钒钛材料应用场景多、人才规模大等优势。可以将攀枝花的科技创新重点聚焦产业链上游,成渝双城的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的中下游,即钒钛材料的应用端,通过攀枝花与成渝双城、产业的上中下游协同联动推进钒钛产业的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磁铁矿双城经济圈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比较分析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钒钛磁铁矿球团氧化焙烧行为和固结特性
微细粒磁铁矿提铁降硫试验研究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