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诊断技术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
2022-12-18宋志斌
宋志斌
(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太原技师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引言
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典型的节能、环保产品,它突破了传统的以燃料为主要动力的汽车生产方式,减少了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缓解了能源的消耗,为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因为动力的变化,以往的车辆维护方式已无法适应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于是就有了电子诊断技术。为了降低汽车在使用中的失效率,在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中运用电子诊断技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1 新能源汽车研究的基本情况
1.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
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取得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和其他汽车;第二个方面是,动力电池中没有铅;第三个方面是,插电混合动力车的最大功率比应在30%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综合油耗(不含电转换的燃油消耗)与现行的普通燃油消耗标准中相应的目标值相比,应低于60%;第四个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专项测试,达到新能源汽车的标准[1-2]。
1.2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自1980 年起,我国就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截止到2021 年年底,我国新能源车出口占到汽车出口总量的10.7%,也就是超过了万辆。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主赛道,我国国内在力推新能源车,而且做得很不错,属于世界第一梯队,如果国际市场也能打开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利好[3]。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 万辆,市场占有率为13.4%,预计今年能达到500 万辆,我国现在是全球新能源车的最大市场,对我国的新能源车企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依靠新能源车我国也会诞生出世界级的汽车巨头。
2 电子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电子诊断,就是运用先进的智能化自动检测技术,对车辆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检测,使检修人员能够正确判断出问题所在,并做出合理的处理,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效率和质量。电子诊断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汽车故障检测技术,它是一种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对车辆进行检测的电子技术。实现车辆故障的电子化方法,其主要载体是电子装置,电子装置是诊断技术的核心,它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将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及时性与精准性。
1)采用电子故障诊断技术,减少维护困难,提高设备维护的准确性。传统的维修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中,要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车辆的故障位置,因此,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和知识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在实际的维修中,很难对车辆的故障位置和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汽车修理人员可以通过仪器、示波器等先进的维修仪器,对车辆的故障部位进行检测和判定,减少了故障检修的难度,提高了车辆的维修工作效率和质量。
2)运用电子诊断技术实现设备维护管理的一体化。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不是单纯的维修问题,它涉及到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维修记录、维修程序管理、维修费用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维护保养中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将会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内容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车辆的修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在实践中,采用了电子诊断技术,通过将各个维修更换部件的数据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并对各个用户进行了相应的访问,以保证检修数据的实时共享。
3 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中的应用
3.1 将电子诊断技术用于电控系统故障诊断
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核心系统,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常出现问题的系统之一。由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的控制细节不同,其电控系统的种类也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电子诊断技术,才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故障点,并对故障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如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油压不稳定是造成其工作失效的主要原因,油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车辆的功率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运用电子技术对车辆的液压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有关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监测技术中,维护人员能够精确地根据ECU、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数据观察。当车辆在检查中出现故障时,通过故障识别系统可以快速获取故障码,确定故障位置,并对故障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3.2 电力电池诊断中的电子诊断技术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动力电池、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等。电池是保证车辆持续供电和充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生产所使用的主要是锂电、铅酸、镍氢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电池,所以对新能源汽车的维护和维护应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在新能源汽车的维护过程中,为了提升传统的维修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须加快对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在欧美等国,汽车系统的测试中,采用了大量的译码器。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诊断技术尚未全面推广,因此,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拥有比较全面的知识。例如,在对江铃新能源车进行维修时,因其在日常使用中频繁发生发动机失灵,因此车主将其送至汽修厂进行彻底检查。进入修理地点后,维修人员得知,在充电期间,这辆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发生了故障,造成了不能正常的充电。在对汽车故障有初步认识后,维修人员利用电子技术对汽车的行车计算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电池的摆放位置不当是导致电池不能正常充电的主要原因。检查完毕后,应通知汽车在0~45℃的温度下进行充电。如果周围的温度没有达到0℃,或者45℃以上,那么就不能给汽车充电了。冬季过后,由于周围气温普遍偏低,因此建议车主停车后立即进行充电。
3.3 电路诊断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新能源汽车以电子为核心,以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中,如果线路发生故障,将会使整车的所有部件都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对新能源汽车来说,维护电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详细调查,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要比普通汽车多得多,而它的线路容量也要低得多,如果负载过大,很容易造成线路故障。另外,许多车主在使用附加的电子装置来改善汽车的性能时,也会给汽车的线路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对车辆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转,维护人员要运用电气诊断技术,对各种故障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检测,维护人员在检修时,应将故障检测仪插到线路中,然后仔细地检查ABS 的状态。当车辆在发动时,ABS 警告灯不停地闪动,表示该电路系统有问题。此时,汽车维修者可通过通用数字仪表对诊断端口DLC3 的电压进行检测,并通过报警信号的闪烁频率来获取故障码,从而对故障进行综合处理。在排除了故障后,对汽车的操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对熄灯的先后次序作了仔细的记录,并在这一点上彻底的解决了汽车的故障。
4 结语
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与维护将会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从而保证用户能够获得更优质、全面的维修服务,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维修人员要熟练地掌握使用该仪器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故障检测、维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