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意义及途径

2022-12-18陈娜

中小学电教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导图小学生

陈娜

(淄博市张店区莲池学校,山东 淄博 255000)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弊端凸显,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形成,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小学数学需要创新与发展,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数学课堂,吸引小学生的广泛参与,真正挖掘小学生的潜质,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今,微课、电子白板等电子教学系统层出不穷,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发展机遇,不仅节约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还能够长时间保留教学资源,供小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体现了新时期的教育特色。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构建起高效的数学课堂,成为数学教师思考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打造教学环境,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助力。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课堂上,数学教师往往是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一堂课需要书写很多板书,当黑板容量不够的时候,就会把最初的板书擦掉,这样就会使新旧知识的衔接出现问题,降低小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形式向小学生展示数学知识和思维导图,节省了数学板书的时间,而且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数学的奥妙,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便于小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开发他们的潜质。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以前数学教师都是按照教材进行授课,不给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的机会,导致学生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根本不会学以致用,脱离了数学教学的宗旨。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后,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向小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改变了小学生被动听课的现象,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网上查找丰富的数学知识,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做了补充,另一方面使教学形式更加新颖,有利于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促进师生良好互动

一直以来,数学课堂都是教师的单方面教学,小学生没有发言权和主动权,甚至有的小学生都不敢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十分不融洽。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一起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起研究数学重难点知识,一起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在播放电子课件或者微视频过程中,会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启发他们的心智,做好数学知识的渗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在以后的学习中充满动力和自信。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途径

(一)转变固有观念,丰富教学内容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仅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小学生难以产生长久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够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认识,引发他们持续地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综合能力。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学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通过信息技术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小学生的认知,使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概念,有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小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巧妙化解,使小学生灵活地掌握所学知识,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有时候学生还会遇到一些深奥的应用题,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平行四边形的教学,由于小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对于图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学生播放动画,一个长方形慢慢地拉动对角,就变成了另一个图形,由此引出新知识——平行四边形。初次接触平行四边形,小学生对它的概念和性质都不熟悉,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带领小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家族的新成员。首先寻找平行四边形,让小学生在校园里或者生活中寻找平行四边形,小学生都积极思考,有的学生说楼梯栏杆,有的学生说风筝,还有的学生说活动衣架。通过寻找活动,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为学习数学积累素材。然后画平行四边形,鼓励小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自主绘画,还可以运用相关功能进行擦拭、放大、缩小等,画完后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点评,让学生在对比中改进和提升,真正发挥自我的能动性。接下来做平行四边形,给学生播放制作的视频,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制作,不仅加深了师生关系,还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小学生在活动中十分积极,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对探究新知起到推动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情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单一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有趣,还能够将数学课堂转变为知识的海洋,小学生在情境中学到的知识要比普通课堂多得多,实现循序渐进地教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研究,并不是情境创设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情境创设得越复杂越好,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选择,做到有的放矢,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小学生的实际情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抓准知识前瞻与后续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将学习数学、探究数学当成一种享受。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存在误区,以为把小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就可以了,至于是否学到知识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教师无关;对于学生在情境之中的质疑处理不当,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

比如讲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目标是要求小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对元、角、分有清楚的认识,学会简单的换算,通过课堂学习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品质,懂得不乱花钱。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场景,以此来搭建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模拟到超市买东西、找零钱的活动,让小学生认识人民币,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游戏化。教师把教室装扮成超市,师生轮流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和顾客,在询问价格和结账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知道人民币可以用来购买同等币值的商品,学会合理消费。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再次设定场景,给小学生固定的人民币,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不同的购物搭配,最后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答案,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小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学会与人交流,尽最大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教师还可以创设竞赛情境,在大屏幕上随机展示一个钱数,如一元五角、两元三角等,让小学生发挥创造力,思考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小学生投入竞赛中,对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能够给出多种分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实施翻转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小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总是事倍功半,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针对这样的现象,数学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督促小学生改掉坏习惯,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微课翻转课堂的实施,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和创新,利用翻转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散小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够认真地学习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牢基础。翻转课堂将逐渐取代旧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让课下的学习更有方向性,节省课堂的宝贵时间,提高数学素质。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对翻转课堂的把握不到位,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缺乏管理和督促,导致很多知识点都被遗漏,成为阻碍课堂发展的桎梏。

比如讲小学数学《圆》,这部分知识非常重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牢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给小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更深入地认识圆,发展空间观念。在课前,教师将导学案发送给小学生,小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预习,对圆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然后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标记,等到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向教师提问,也会增加学生听课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述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圆的特点,了解圆心、半径、直径,能够用圆规画圆。还可以设计网页类的小游戏,小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学习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提升发散性思维。在课后,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共享平台上,还鼓励小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巩固知识,遇到难题通过学习群向教师请教,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翻转课堂的开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和创新,解放学生的脑、手、眼,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四)充分联系生活,促进知识生成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日常生活相关,在生活中有数学的影子,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联系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投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主流思想,迎合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用数学的思维启发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成性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教师要将生成性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想,能够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深层次的内涵,促进数学知识的生成。

比如讲小学数学《统计》,教学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把收集到的信息转化为统计图或者统计表,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意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所在城市每天的用电量或者用水量,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和学生一起探究统计的方法和途径,向小学生渗透教材中的知识。然后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给学生设计了调查统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每个家庭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数量。小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设计调查表,有的规划调查路线。调查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做好统计,并且按照数量的多少进行分类,将其绘制到条形统计图上,还要对统计的数据结果做出总结,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外,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让小学生踊跃发言,谈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听取教师的意见,避免以后再犯相同的错误。

(五)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堂知识

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区分和联系,那么很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在运用的时候出现“张冠李戴”,结果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在多媒体大屏幕中呈现出数学思维导图,可以是每个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可以是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是每个数学主题的思维导图,让小学生清晰地感知数学知识,驱动学生的内在热情,把数字与文字转变为绚丽的颜色、图形等,更好地梳理课堂知识。教师还可以将思维导图发送到学习平台中,小学生在课后自主下载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夯实数学基础,形成知识体系。思维导图是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的文字和图像的双重作用,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比如讲小学数学《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候没有区分好小数点的位置,就会导致计算出错。所以,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转换思路,将小数除法的知识脉络给学生讲清楚,这样可以强化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计算出错的概率。在大屏幕上,小学生直观地看到关于小数除法的思维导图,分别包括小数除法的计算、小数除法的易错点、小数除法的规律和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其中,小学除法的计算还会分为除数是小数和除数是整数,小数除法的易错点还会分为竖式和循环小数点简写,小数除法的规律还会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除法的商的近似值还会分为四舍五入和实际应用。当然,思维导图并不是固定的,教师要鼓励小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自己的学习思路和灵感融入进去,让学生的思维状态和知识结构直接表现出来。对于绘制较好的思维导图要给予表扬,并且在学校的宣传栏或显示屏进行展示,一方面鼓励小学生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优质的思维导图,另一方面也打造出一种学习气氛,能够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符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增加了数学课堂的知识容量,促进了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不再单调,而且充满情趣,激励小学生不断进步。同时,还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把握好应用的度,恰到好处地指导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真正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导图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