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进修培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2022-12-18周晓敏刘良菊向浩天邹霞曾利江程春燕
周晓敏 刘良菊 向浩天 邹霞 曾利江 程春燕
医学人才培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将医学人才培养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修教育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中单独的一条。2019 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指出:四川省不仅招收进修医生的数量大,且来自对口支援医院和医联体内医院的进修医生比例(分别是17.4%和43.0%)也远高于其他省份,发挥了示范作用[1]。为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培养,结合脱贫攻坚、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建设,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早在2017 年年底即启动实施了全省临床医师规范化进修工作,着力推进全省高水平临床医师队伍建设[2]。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临床医师规范化进修工作的意见》《四川省临床医师规范化进修实施细则(试行)》《四川省临床医师规范化进修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指导规范化进修工作开展[2]。华西医院作为四川省最大的进修培训基地,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医院丰富的医学教育资源,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进修培训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基地自身内涵建设,提高进修培训针对性和培训质量,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才培养。本文即围绕华西医院进修医师培训实践,从规范化进修管理、教学体系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及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修基地建设探讨及经验分享,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1 重视进修培训定位
2017 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培)在全国启动并逐步推行[3]。专培成为专科学科建设及人才储备重要的战略手段。但现阶段各专培基地的数量及容量还无法满足我国各专科医师培训的巨大需求以及其终生学习的培训需求。因此,专科进修(专修)仍然是现阶段培养高水平专科医师的重要手段。如果从行业协会的角度出发来规范专修的培训准入标准、师资建设、培训方案和考核认定等将大大提高专修内容的规范化和效果的同质化。专培和专修共同构成专科人才梯队建设的培训体系,共同促进高素质专科医疗队伍建设。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已就开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进修先行试点,组织专家制定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进修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规范化进修培训内容与细则(试行)》,并依照上述标准,开展专修基地遴选、师资培训、学员招生、考核认定等系列工作。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全国呼吸学科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完善自身建设、落实专修、单修制度以及与现有进修制度的衔接,从广度和深度上持续推进了专科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与发展。
2 规范进修基地管理
进修基地负责医疗机构进修工作的计划组织、审核招录、教学组织、日常监管、考核评价、信息报送、政策保障等。要做好进修基地内涵建设,规范化的进修管理非常重要。华西医院作为大型进修培训基地,从20 世纪50 年代即开始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继教工作经验,多年来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技术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大批卫生技术人才。近十年,累计培养医、技、护进修学员达28 313 人次,圆满完成各类对口支援、精准扶贫、援疆援藏等专项进修培训项目30 余项。近年医院年均进修学员达3 000 人次以上,学员来源广泛且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来院后分布于54 个承担进修培训任务的科室、部处学习,医院面临的进修学员管理及培训任务非常之重。
针对进修学员数量大、分布散、层次不均、各进修科室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特点,医院着力加强顶层设计,逐步建立进修工作长效机制。一是不断完善进修管理制度:制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规范化进修管理办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员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规范、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而保障进修工作有序、有效开展。二是健全管理体系及良好的沟通机制建设:设立四川大学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华西医院毕业后培训部以及各进修科室三级管理组织架构,各级管理职责清晰明确。建立了科室兼职进修管理专员队伍,负责学员在科室层面的具体管理和培养相关工作[4]。各级管理者之间以及管理者与学员之间均有良好、畅通的沟通机制。三是建设信息化进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平台对科室、学员进行实时动态信息化监测、评价和管理。四是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规范化进修政策指导下,重点抓进修培训质量建设,在全国率先编制了进修学员培训指南以进一步细化流程、规范管理、提升质量。五是加强进修学员人文关怀:通过举办开学典礼,选拔进修组长并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参观院史陈列馆,结业纪念册发放及评选优秀等系列活动,增强学员归属感,凝聚人心。总之,医院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管理体系、推进信息化建设等较好地实现了规范化、高效化的培训管理。
3 完善进修教学体系建设
进修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员的岗位胜任力,所以培训应紧密围绕临床知识和技能、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能力、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开展[5]。进修教学体系建设应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医学理论、技能、科研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结合专科特点从行业现况和需求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并结合选送单位学科建设需求和不同层次学员学习需求做好培训内容建设,培训内容应有一定深度、广度和前沿性。进修基地应利用医院特色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开展针对不同学员的长短期进修,根据进修需求、专业和时限的不同制定差异化进修培训方案,从而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质效。华西医院已于2020 年启动了差异化培训方案编制工作并编印了第一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员培训指南》。计划通过编制、完善进修培训方案,逐步规范进修学员培训内容,通过3~5 年的试点及改进,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另一方面则是职业素养等共性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人文素养、医患沟通技能、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家国情怀等。华西医院专门从医院层面在云平台开设“职业素养培训”特色教育活动板块,将岗位胜任力中的“思维、沟通、应用、价值观”等非技术性技能作为主要培训内容,面向医院全体科室进修学员开放,从而推动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融合,提升学员应对复杂问题处理能力,提升学员医疗服务理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反响较好。另外,在进修培训过程中,要做好知识、技能、教学、科研、职业素养等的综合培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必不可少的[6]。教学方式的创新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极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7-9]。
4 加强进修带教师资建设
带教导师直接负责进修学员的示范示教、诊疗指导、考核评价以及日常管理,面对不同知识水平、临床经验以及学习需求的进修学员,如何通过规范化和个性化培训,最大程度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培训效果,保障进修基地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安全,是目前进修培训工作中的难点。要克服难点,关键在于带教师资。带教导师对进修学员的教学应采取分层次、多形式培养,因人施教[10-12]。带教导师对所负责学员应进行规范化和个体化兼具的培训和指导。规范化培训提供的是学员层面必须掌握的临床知识、技能及素养培训等,个性化培训则是导师根据每位学员的知识结构、临床经验、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的差别特点进行临床带教、前沿和高阶知识讲解、疑难病例汇报训练等。北京协和医院通过固定导师制实现了规范化培训和个性化培训有机和有效的结合,实践培训效果较好[13]。所以,基地应重视进修师资建设,充分考虑师资队伍资质、师资队伍的同质化培训[14]、师资队伍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积极争取资源支持,才能有效提高进修培训的临床带教质量。
5 严格进修考核认定
进修基地业务科室应结合专科实际,从行业协会的角度规范各专科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进修考核标准。科室进修管理专员,从出勤、学习情况、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入手,严格进修医师入科考核、日常管理、阶段考评和结业考评。重点考核进修医师培训后应达到的理论知识、临床思维、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进修基地对考核合格者颁发进修结业证书。长远来看,可从行业协会或者中国医师培训学院二级学院推动下将某些专科的专项培训基地建设、专项准入资质证书认定和进修基地建设以及进修结业证书并轨而行。北京协和医院已经在重症临床规范化进修培训模式和考核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效果较好,可参考借鉴[15]。
6 持续进修校友资源维护
进修基地,尤其是进修学员体量较大,承担进修培训任务较重的基地,应探索建立进修追踪随访机制,注重进修校友资源建设。构建“基地搭平台、科室结对子、医生交朋友”工作模式,对已结业学员回基层工作情况进行追踪,与选送单位共建考评激励机制,促进进修学员回院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进修培训学习成果回到基层后能切实为基层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发挥作用,提高学员职业成就感。以学员为桥梁和纽带积极开展进修基地和选送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双向转诊和会诊指导等,从而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并促进医联体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有效助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北京等地已有较好地实践[16]。
7 结语
2020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17],明确加大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力度,增强医护人才保障,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方面则进一步强调了继教内容的完善和继教方式的创新等,重点仍然是岗位胜任力的培养。2020 年,中国医师协会成立中国医师培训学院,承担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目标是紧密围绕建设健康中国的决策部署,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同质化的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和标准,为临床提供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同质化的临床医师。因此,医院应结合这些背景和契机深入思考如何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以提高专科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围绕教学、师资、考核和管理等多方面加强大型进修基地内涵建设十分重要,带教导师应认真思考医学进修学员的专科人才培养定位及目标,聚焦学员高水平专科能力和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多形式、差异化的专科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通过高质量的进修基地内涵建设,实现培训学员职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效促进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助力全民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