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精神传承与宣讲红色故事的方法探究

2022-12-18董琳琳

新闻传播 2022年15期
关键词:讲解员敌人受众

董琳琳

(东北烈士纪念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忆苦思甜树壮志,英雄事迹传千古

(一)事预则必立,忆苦能思甜

尚书里面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志向亦复如是,志向不立,天下无事可成,反之,无事不成。回想以前,我们的国家血雨腥风,我们党之所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之所以一再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志存高远,始终以为人们争取美好生活为目标,建立美好国家为目的。在这个和平、富裕、幸福的时代,我们需要呼唤时代的伟大精神,我们需要忆苦思甜,不忘过去。虽然,战争年代渐渐远去,无数烈士已然安息,但他们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从未褪色。他们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后辈们奋勇向前,鼓舞着一代代青少年奋发向上,奋发图强。

(二)危亡何可惧,舍身为祖国

伟大的共产党员抗联将领赵尚志,1942年2月12日,在与敌人的激烈战斗中,不幸被俘。他宁死不屈,与敌人英勇斗争,痛斥敌人的凶残,章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敌人恼羞成怒,穷凶极恶地将他残忍杀害,敌人不但将他的头颅割下,还将他的躯体抛入了冰窟中。赵尚志同志那时才34岁,正是人的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时候,但他却把自己的生命捐献给了国家,捐献给了革命,捐献给了人民,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也是国家的好儿子。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纪念他,国家也表彰他,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思念,人民政府将珠河县改为尚志县,这就是尚志县的由来,这也是赵尚志同志的光荣所在。如此彪炳史册的故事怎能不让听者动容?这样的红色故事,怎能不鼓舞一代代人奋勇向前?

(三)伤痛心坚定,艰苦志不移

杨靖宇,民族英雄抗联将领,曾参加过无数战斗,他让敌人闻风丧胆。在一次战斗中,由于叛徒出卖我方情报,日军掌握了我军动向,导致这场战争对我军不利。在与敌人的交战中,杨靖宇躲在山林中,不断寻找与敌人激战的机会,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依然顽强战斗,屹立不倒,到最后我方死伤惨重。当我军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毫不畏惧,机智应战,机智抗击,又接连击毙20多个敌军,使敌人胆战心惊,不敢前进。到最后,他身上多处受伤,经过一番搏斗,杨靖宇同志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很不理解,他们惊讶于杨靖宇的精神,他们怀疑杨靖宇吃的究竟是怎样的食物能有超人旺盛的能量。敌人剖开他的腹部,他们很失望,也很怀疑,他们没有在英雄的肠胃里找到山珍海味,也没有找到什么营养品,他们发现里面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找到了枯草树皮和棉絮。

这位战斗到最后的英雄,令敌人十分震惊,杨靖宇烈士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用鲜血浇灌了和平,用坚强守护了正义。

郭沫若题诗《咏杨靖宇将军》:“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四)若为国家故,生命亦可抛

谁不珍惜生命?蚁尚且偷生,然而抗战时期有8位伟大的女兵,却义无反顾地投江殉国。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有8名女官兵,在冷云同志的带领下,和日军展开了战斗。为了引开日伪军的火力,他们设计了主动吸引敌军的办法,使我主力部队避开敌人的攻击,保存实力。但这8名女官兵,在河边被敌军包围,在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之时,日伪军妄图迫使其投降。但对于英勇的8名女官兵来说,日伪军的想法是异想天开的,她们决不给敌人留下一点有用的给养,把枪械全部摧毁,互相挽着胳膊投入冰冷的河水中,为国捐躯。在他们临死之际,仍然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他们集体投江视死如归,壮烈牺牲。他们为了国家,舍弃了年轻的生命,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一种与敌人血战到底的不屈。他们中有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其中年龄最大的冷云才23岁,最小的王惠民也只有13岁。王惠民这么小的年纪,正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憧憬,她还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世事的少女,很多人像她这样的年纪,还在父母的怀抱里享受着天伦之乐,13岁花季少女,在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在这个年纪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国家免受侵略者的蹂躏,勇敢地奔赴战场,这怎能不让听者的心海激起波澜?

面对生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活着。当时敌人包围她们时,发现只有她们8个女兵,日军就忘乎所以了,以为稳操胜券了。敌人一边包围他们,一边猖狂地喊:“赶快缴械投降!大日本皇军绝对不会亏待女人。”但是,这8位伟大的女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民族的尊严,硬是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扔了出去,把敌人吓得趴在地上,然后,她们大义投江殉国。这是怎样的勇气?他们用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铸就了不朽的英魂。

每一个柔弱的女人都是一位坚强的母亲,这8位女战士中,冷云同志也是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她的孩子才两个月大,她离开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与敌人斗争。而在此之前,她的丈夫刚刚壮烈牺牲,她承受着怎样的悲痛?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这8名女战士投江的故事,在我们讲述的过程中,有些人听说过,却又一次被深深打动。但也有一些人是闻所未闻的,我们在讲述这些红色故事的时候,他们同样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听到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让这段历史在所有人心中永存,让这些红色故事成为记忆的缩影。

8名女战士,她们有多么珍贵的青春!如果为自由而死,生命都被抛弃,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书写了历史上刻骨铭心的壮丽诗篇。当时,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同志为她们题词:“八个巾帼不让须眉,永垂不朽!”听了这样的故事,讲了这样的故事,听的人,讲的人,无不潸然泪下。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怀念曾经为这美好的生活付出生命的先烈们,我们要将他们永驻心中,我们要将他们的故事口口相传,让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二、推动红色文化,走进后辈心灵

(一)宣讲红色故事,不负历史使命

博物馆和纪念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有效发挥红色故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文化传播作用,取得公众思想升华的实效,就需要讲解员开阔眼界,创新故事表达技巧和内容叙述方式,真正做到历史事件叙事清晰、文化内涵清晰。写事实、讲真理、崇道德,运用“真理融情感”的表现手法,把历史事件真实地、客观地、有温度地展现在受众面前,使思想教育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实现。

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是培养文化自信的有效助推器。用“红色故事”传递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众进行思想教育,既能实现社会思政教育内容的创新,又能让受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实现心灵的升华。

(二)宣讲方法多样性,红色故事入人心

讲解员要有高尚的情感价值取向和正确的思想观点,只有这样,在讲解中才能做到“声音正确。“正确发声”要求讲解员能借助艺术表现形式,准确地表达出过去历史中出现的红色事件和英雄人物,使参观者在讲解过程中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1.“正确发声”,不能存在偏差

很多讲解员对于“正确发声”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正确”指的是讲解员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会贯通到故事内容中,基于自己的道德品质,准确地表达出历史人物的所思所想。其实,“声”是指讲解员的表达态度或语气。“解构主义”主张抛却传统,追求新的思想观点在文学创作中,不少作者受“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倾向于抛却主流价值理念,与权威、中心思想相对立。

讲解员要避免在红色故事的表达过程中深陷“解构主义”的泥沼,社会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积极向上的理念才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持。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有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我们党才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成就,历史事实证明,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讲解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要让游客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讲解员要以真切的情感,激发游客的思想共鸣。

2.宣讲红色故事创新表达主要路径

红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经历与游客所处环境差距较大,讲解员在语言表达上要有所创新,减少游客对历史故事的陌生感。因此,讲解员在不改变革命先烈语言原意以及情感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应考虑将创新元素融入红色故事中,进行适当调整。

首先,讲解红色故事不能进行机械化陈述。讲解红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一成不变地机械化陈述,讲解员要能根据受众的群体特点,将原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将其“翻译”成受众能接受的语言进行理解。创新是要求尊重历史,在突出创作主题的前提下,对新的阐释思路和角度进行探索。运用内外表现手法,将历史语言转化为观众能够充分理解的语言,是语言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丰富的语言表达过程中,讲解员可以为游客创造故事发生的外部情境,同时,受众在语言处理过程中,深刻感受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和人生追求。

其次,学习挖掘红色故事中的闪光点。对于一些经典传颂的红色故事,讲解员要能从老题材中挖掘出新的亮点,讲解员能进一步对老故事进行语言加工,运用内、外两种语言的讲解技巧,使故事更加细致、生动。故事情节的变化要能够做到吸引大家的胜利,而不是哗众取宠,任何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的运用都要围绕原有的历史发展事实,运用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学创作技巧,全方位地刻画出一个“接地气”的英雄人物,让受众真切地体会到劳动楷模或者民族英雄其实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讲解员要培养自己的画面艺术表达能力,在营造红色氛围的过程中,把人融于“情”和“理”之中,形成三者之间高度辩证统一的故事画面、故事情感和故事道理的关系。

最后,让红色故事人物“活起来”。故事情节是综合运用艺术表达技巧的最终处理结果,故事描绘过程中要运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技巧使人物“活起来”,同时在人物性格描写过程中也要运用表达技巧使其生动起来。讲解员要确定推动情节发展的人物,这是故事“顺理成章”的关键所在,人物性格表达技巧应用生疏会导致整个故事人为处理痕迹过重,使受众产生明显的距离感。同时,表现手法的出现是为了生动还原历史人物,而不是凭空捏造完美的人物,实际上讲解员要根据历史的原始记载来创作,让真实、亲切的历史人物展现在受众面前。然而,有些讲解员故意将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生活化处理,改变应有的仰视角度,而在描写和表达技巧上选择平视英雄人物,这样的处理方式也会造成故事人物原有的特征丧失。红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不能根据讲解员的喜好或情感偏向去刻画人物的特点,仍要忠于历史原型,讲解员语言中刻画的英雄人物要与历史贴合,不能脱离历史,“注水”处理人物。在语言表达上,要总结前人的错误,吸取教训,在不改变红色故事原有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进行客观、公正的观察和陈述。

三、精神财富不可弃,莫让先烈血空流

郁达夫说,没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卑微的民族。鲁迅也曾感叹“世上最珍贵的,是一个民族的民魂”,比如这个民族没有精神信仰,这个民族就一定没有未来,就一定没有希望,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兴盛的民族,一定有他的灵魂,一定有他强大的精神支柱,而红色故事,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灵魂的内核。

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社会道德体系有些沦陷,很多优秀人才崇洋媚外,受过高等教育之后就流失到其他国家去服务外国了。比如在他们小时候,我们就抓紧进行红色教育,讲红色故事,让他们传承红色基因,他们就有可能继承和发展红色文化,他们就有可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就必然会被爱国情怀所感染,他们的综合素质就会得到提升,他们就会对祖国产生无比的自信,就会对英雄产生万种敬仰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传播红色文化的意识,要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出来,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利国利民的作用。■

猜你喜欢

讲解员敌人受众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我当小小讲解员
博物馆讲解员讲解的技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敌人派(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足够是够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