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又一力作
——评《涉华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研究》
2022-12-18雷晓艳刘昱辰
雷晓艳 刘昱辰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株洲 421007)
国家形象是目前中国对外传播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纪录片具有纪实性、能动性等特征,已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1]。既有研究多从纸质媒体涉华报道文本出发,探讨国家形象的建构问题,对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建构缺乏足够关注。陈欢博士的专著《涉华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研究》是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研究的最新成果。《涉华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研究》于2020年6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湖北省学术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它将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置于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以中国与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交往为基础,探讨了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形象生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英、日两国主流媒体纪录片在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不同的形象建构与话语建构机制[2]。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中国形象:被建构的历史和视角”,了解中国形象的历史嬗变、中国形象透视、中国形象建构的研究视角与路径;第二章“问题与发展:社会纪实类涉华纪录片与中国政治经济形象”,以BBC《今日中国》《中国人要来了》、NHK《激流中国》《中国力量》为重点分析对象,考察英、日两国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政治经济形象及其建构策略;第三章“繁荣与落后:历史类涉华纪录片与中国历史文化形象”,以BBC《中华的故事》、NHK《中国文明之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英、日两国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历史文化形象及其建构策略;第四章“希冀与忧虑:自然环境类涉华纪录片与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以BBC《美丽中国》、NHK《锦绣中华》为重点分析对象,探讨英、日两国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及其建构策略;第五章“二元对立与超越二元对立:当代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阐释与启示”,在剖析西方中国形象的二元对立观、西方中国形象的建构基础之上,提出建立“和而不同”理念下的中国跨文化认同,超越中西文化交流的困境。通过浏览此书,我们对西方主流媒体涉华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话语机制有了更加系统和详尽的认识。
一、视角多元,路径清晰
西方主流媒体一直是形塑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在传播中国国家形象方面具有主导话语权。该书以21世纪以来英、日两国主流媒体制作播出的涉华纪录片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环境中的西方主流媒体建构中国当代形象和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的异同。较之以往的研究,该书的研究视角让人耳目一新,研究路径清晰可行。
(一)多元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成果频出,但不免陷入理论匮乏的困境。在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研究领域,相关研究多囿于“东方主义”和“话语偏见”,对中国国家形象主要以镜子式的呈现为主,缺乏对中国国家形象成因及形成过程的系统分析。就学科视域而言,有关涉华纪录片的中国形象研究多集中在新闻传播学科领域,研究视域相对狭窄,在借用话语分析、叙事分析等方法讨论问题时,缺乏语言学分析、文学批评的学科视角,论证缺乏深度。该书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议题——“文化的差异与调整”为研究导向,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英、日两国的文化差异上来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的中国形象呈现,比较文化差异带来的中国形象呈现和建构异同,并探讨基于文化差异的对话和文化间性的建构,进而调整文化差异的冲突和矛盾,建构和谐的文化关系和中国形象。相比以往研究,本书的研究视域更为开阔,论证也具有更为坚实的立足点。
(二)跨学科的研究路径
近年来国家形象研究推动不同研究范式从“转向”走向“跨界”,从固守学科边界的独白逐步走向跨学科对话[3]。在本书中,作者将国内外学界对国家形象的多维度、多元化研究方向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涉华纪录片与跨学科研究路径的紧密联结,及后者对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作用。该书借鉴影视学、语言学、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用镜头语言分析、话语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内容分析、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分析,考察英、日主流媒体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的形象,在对比中挖掘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记忆、社会心理等因素对当代中国形象建构的影响,这一研究对国家形象研究具有重要的跨学科意义。
二、方法得当,分析入理
以往的纪录片研究通常偏重于对纪录片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在本书中,作者在研究各个类型纪录片时采用了内容分析、个案分析和比较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由表及里地对各个文本进行分析。
相对客观地将诉诸于观众视听媒介的影音资料抽象为描述性的文字,并将内容数据化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作者将视频素材分割成多个基本分析单元,转化为可视化的数据。通过基本分析单元的数量、时长以及叙事框架的占比判断出片中内容的倾向性,除此之外,作者还抽取片中解说词中涉及的高频词汇,推测出纪录片乃至其背后的媒体话语的色彩,力图通过相对客观的数据分析体系呈现出更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
在对文本层面和形象建构层面的分析中,每个类型的纪录片案例的研究都以叙事议题、叙事内容、叙事框架等外在呈现形式,以及内在形象构建进行比较分析和深度剖析以展开叙述。作者无疑是给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者进行了各个类型优秀纪录片的深度“拉片”,创作者可以学习外国优秀媒体的叙事表达方式和内容推进技巧。比如日本媒体NHK习惯于选择典型个体,通过跟踪拍摄,细节化地展示个体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矛盾,微观捕捉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境况,在内容呈现上相对客观中立、内容表达也较为细致。如《激荡中国》中所涉及的青岛养老院的老人、维权的小区业主等,这种表达方式从一种平民化视角出发,能够激起更多观众的观看热情。而BBC在叙事策略建构上,更加突出由表及里的二元对立叙事逻辑,通过镜头语言、解说词等画面中呈现的元素,在纪录片里塑造层层递进的对立思想,站在西方社会立场凸显其自身优越性。
在以往的纪录片分析中,学者的分析视角多偏向对纪录片本身进行研究,立足找寻于每一集内容叙事板块间的内在逻辑和集与集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基于该纪录片本身的感悟和思考。而本书巧妙地对相同题材、不同创作国家的纪录片进行横向对比,展现出日本和英国基于东西方不同文化下呈现的观察视角和创作倾向,同时也在无形中与本国的纪录片进行对比。譬如在谈及社会经济类涉华纪录片中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时,BBC拍摄的《中国人要来了》站在西方公共媒体的视角下,依次较为宏观地讲述了从非洲到美国,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中国的投资、资源开发现状,展现出中国经济对不同层面国家的影响。而NHK拍摄的《中国力量》则更多体现出东方视角更加扁平化的呈现方式,不仅涉及资源开发,还涉及到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关注议题更加全面细致。这样的对比在本书的各章节都有诸如此类的展现。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一方面能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国家举措等语境,同时对英、日两国主流媒体拍摄的涉华纪录片中呈现出的带有一定偏向性的中国形象有所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同一类议题的差异化呈现,能够使得观众看到更加立体全面、较少偏差的真实中国。
三、样本多样,内容精细
通常而言,单个类型纪录片甚至单个纪录片所展现的价值偏向常常给人以片面、有失偏颇之感。不同的主题、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创作机构都没办法从单个纪录片中呈现出立体化的中国形象的建构。因而作者将分析场景细分,力求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尽可能呈现出全面的中国形象。在《涉华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研究》中作者将涉华纪录片分为社会纪实、历史和自然环境三大类进行研究。同时将三大题材又细分成五小类。以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战争纪实、自然环境作为考察的最小主题单元。以翔实的分类来考察英、日主流媒体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三个维度的形象。
例如,在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的话题中,BBC和NHK不约而同地持有一种否定、批判的态度,冲突框架占据了全片的很大部分,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多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资源抢占等负面内容为讨论的角度。但在历史文化、自然环境题材中,发展框架和事实框架成为全片的主体部分,因而话语偏向也相对中立客观。因此,尽可能全面化地展现英、日两国主流媒体涉华纪录片多元视角和态度趋向成为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四、另辟蹊径,体例完备
从切入角度来看,作者将纪录片作为分析对象,相比起文字,纪录片因其具有更好的视听感官,因而受众面相对较广。作者从纪录片出发,将视听文本文字化,通过对主流媒体拍摄的纪录片进行数据化的分析,因而探寻视频文本背后的叙事逻辑和表达倾向,这也给了探寻中国形象建构的学者一定的启示,未来的国家形象建构不再局限于涉华报道、电视新闻等更为主流的叙事方式。纪录片甚至是短视频、社交媒体上平民化表达等形式以其更广泛的传播性,以及较弱的政治倾向性都能够作为分析中国国家形象的切入点。
从著作编排方式上来看,作者从中国形象的历史嬗变和对中国形象的透视出发,对社会纪实类、历史文化类、自然环境类英、日两国主流媒体所拍摄的纪录片进行分析,建构出中国政治经济形象、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形象。同时进行一定的总结,提出对当代中国形象的跨文化阐释,以构建更深厚的跨文化认同。这样的编排方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将国家形象建构系统化,对于其他学者进行纪录片中形象建构的分析提供了较为清晰、全面的分析摹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五、问题与局限
当然,著作并非十全十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首先,本书选取的纪录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选取英国主流媒体BBC《今日中国》《中国人要来了》《中华的故事》《战栗东方》《美丽中国》、日本主流媒体NHK《激流中国》《中国力量》《中国文明之谜》《中日战争扩大化的真相》《锦绣中国》等纪录片样本。英、日两国的主流媒体远远不止BBC和NHK两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的媒体的创作习惯、对中国的态度都是有所不同的,用一家主流媒体所拍摄的涉华纪录片很难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对华的偏向性态度,因而在所选取的纪录片上应当选取多个主流媒体进行分析,以构建更为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
其次,作者只是对外国主流媒体所创作纪录片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展现出他们对于我国国家形象的认识,但并没有提出较为详细的给出有关重构中国形象的建议,对于纪录片从业者来说,缺乏一定的对于内容创作方向的指导。因此由分析外国纪录片所得到的结论和所发现的问题,可以落实到创作方面进行一定的方向性引导。
结语
整体来看,《涉华纪录片国家形象建构话语机制研究》一书体系完备,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梳理国家形象的历史与现状,在扎实的多元理论背景下展开对于涉华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的探讨,在对国家形象的准确解读中构建多维度的形象框架,对以英、日为主的涉华纪录片进行了深入的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视角丰富、路径清晰,研究深入,是国家形象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兼具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作者还以本书提出的核心理论框架——“文化的差异与调整”为支撑,针对西方媒体建构的中国形象存在的问题与调整,提出跨文化传播层面的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提升了理论体系的应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多年致力于国家形象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本书中,作者用丰富的纪录片类型,精细化、以数据为导向的叙述勾勒出英、日两国主流媒体所拍摄的涉华纪录片中立体化的中国形象。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各个领域的涉华纪录片分析中,作者对大量的文本进行数据化,通过汇总基本分析单元的出现频次,将纪录片数据化、将主观内容客观化,清晰、直观地呈现出英、日两国主流媒体的话语倾向性。同时作者不局限于挖掘其话语偏向本身,而是回溯英、日两国和我国的历史基础,究其话语倾向性的历史原因,尝试提出“和而不同”的跨文化认同理念来超越二元对立的思想局限,对未来本国媒体建立当代中国形象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启示。
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国家形象传播的意义毋庸置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视听媒体逐渐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但不可否认,现阶段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面临理念陈旧、渠道守旧、成效不足等问题[4],中国形象未能在西方社会形成跨文化层面的认同与理解。本书不但为我国国家形象传播实践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思路,更在学术研究层面提供了一套跨文化认同的国家形象传播理论体系,为中国形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一种趋势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