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播音主持练声法的重构与应用

2022-12-18王虹凯赵睿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意发音语音

王虹凯 赵睿芳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当前时代,媒体融合,万物互联,人人皆是“主播”,但在各类新媒体传播中,“声音”依然是实施传播的“主角”,同时,“声音”作为世界上存在的最古老的传播媒介之一,地位依然无法撼动。传统媒体,因其传播语言信息密度大、传播方式与技术影响、承担示范引领语言典范与审美等特点,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字正腔圆”的语言要求依然没有改变。当前,人人皆可是“主播”的现实,也促使人们意识到“言值”与“颜值”同等重要,如何驾驭自己的“声音”,已成为现代人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1 练声的现实意义

“声音”是实现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间“信息互动、情感互动、人格互动”的唯一或重要表现手段,“声音”是播音员主持人引领社会语言典范与审美提升的重要呈现方式,“声音”质量直接影响节目的效果,“发声”能力直接影响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寿命。掌握发声技巧,熟练驾驭自己的声音,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功。

张颂老师提到语音与发声是播音学的一条支柱。如果没有语音和发声这个坚实的支柱,你有再深的理解力、有再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恐怕做出来的节目的可听性也要受影响[1]。可见,掌握标准的普通话、练就动听的嗓音,不仅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责任,也是播音员主持人工作的基本要求。

当下口语至上之风日盛,错把大众传播降低为人际传播水准;过分强调了练声的阶段性与功利性,忽视了练声的全局性与内涵性。2019年,白岩松在第三届主持传播论坛中讲到,“我们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对‘新’和‘变’给予的比例太大了,对‘不变’和‘传统’的东西给予的比例太少了,甚至有些忘本”。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也是如此[2]。

2 练声的根本任务

2.1 解决语音发声问题

“练声”首先要解决在学习及工作中遇到的语音发声等基础性问题,包括“普通话语音、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情声气结合”等。练声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找到语音与发声的基础问题所在,明确改正方法,不断刻意纠正,最终实现有声语言表达规范自然。

2.2 提升语言功力

“练声”在解决了语音发声等问题之后,不可就此止步,而应从“纠正字音”的功利性道路,转向“提升语言功力”的非功利性道路。

练声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勤学追求;练声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悦耳追求;练声是“一语道破,豁然开朗”的明义追求;练声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感追求。作为学习者应以“方法得当的时时训练以触达语言本质含义”为宗旨,不为“练声”而“练声”,时时打磨,处处留意,不断提升有声语言表达功力。

2.3 获得声音自由

声音自由是指表情达意时,因发声肌肉群的肌肉记忆而使下意识的声音恰切、准确。在真实的表达场景中,“声音自由”不仅是指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虚实的随心转换,也包含喜、怒、哀、乐、欲、惧等情绪的外化贴切。要想获得声音自由,非“坚持科学练声”不可达到。

3 播音与主持艺术练声新路径

常规的“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课程,教师以章节讲授,学生以章节接受。然而,“练声”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不以“章节”孤立存在,学习者练声之初,“声音”就以全貌呈现,其中包含了“舌位、唇形、声带、气息、各类腔体共鸣”等,教师简单的章节讲授与学生面对练声的复杂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处理“教学的阶段性与练声的整体性”这样一对矛盾,是当下的现实问题。另外,“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与“播音主持创作基础”两个阶段课程,在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练声法”教学中,也无法有效衔接,甚至会出现“练声”反而影响“语音表达”的学习效果的情况。因为,学生练声时,声音中还应包含着语意、态度、节奏、情感等,练声时,若只注意语音标准、发声圆润,而忽视了言之有意、语中含情,势必会使学生养成“声音花架子”的习惯,那么,在学习“播音主持创作基础”时,就养成了惯性的“见字出声,以声造情”。如何处理练声的阶段性目标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习的长期目标这一对矛盾,也是当下的现实问题。

本文从全局视角,提出“音之准、声之美、言之意、语之情”4 个核心追求,从实际操作上,提出“视听练声法、表情练声法、语意练声法、情感练声法”4个方法,以重新构建播音主持练声全局观与方法论。

3.1 视听练声法

播音主持工作的声音特点是准确清晰、圆润动听、朴实大方、富于变化。准确与清晰是其基本要求,也是练声的第一要义。

视听练声法,强调“看与听”“看”的是正确发音的唇形、舌位与自己发音唇形、舌位的区别,“听”的是正确的发音与自己发音的区别,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普通话语音的准确、清晰与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及语流音变有直接关系。声母是字音准确的基础、韵母是字音响亮的关键,而声韵母的发音过程与舌位的前后高低、唇形的开齐合撮、唇舌齿腭的密切配合等息息相关。纠正字音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方法失当。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看”就是为了发现问题,避免成为“差不多先生”和“我觉得女士”,一定要“眼见为实,反复体会”。第一,观察、体会标准的、正确的发音位置,其中主要观察唇形的圆展、舌位的高低、舌尖的位置、共鸣腔的开合等。第二,用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部状态与正确发音时的口部状态的区别,增强自我指导。例如:练习韵母发音时,开、齐、合、撮四个基本唇形,很多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造成语音失准,尤其是撮口呼。像“江雪”“均匀”“女婿”等词,学习者即使知道唇形应为撮起状,但在发音时因受错误发声习惯影响,依旧习惯性咧唇,且自认为已经撮起。此时,学习者通过“看”就能及时发现自己的唇形与正确的发音唇形相差甚远,也就便于纠正了。

其次,“听”出语音问题,是解决语音问题的前提。很多同学不能修正发音,是因为自己听不出自己的发音是错误的。在现实教学环节,“看”往往是被忽视的,“听”常常是被抛弃的。在语言的学习中,“听”是语音模仿的开始,是辨析发音正确与否的手段。第一,听标准普通话字词读音示范,听自然规范的经典文学作品诵读,听流畅自如的口语表达范本;第二,将自己播读字词、诵读文学作品及即兴口语表达等内容录制下来,反复听辨;第三,将标准读音范本与自己录制的版本,对照去听,从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纠正普通话语音,“看与听”绝非“小儿科”,而是“大学问”。当然,视听练声法是纠正语音问题的关键一步,另外还需要学习者反复熟练掌握发音位置与发音方法,从发现问题到刻意纠正,最终实现下意识的规范自然。

3.2 表情练声法

面部是人的一处最具戏剧色彩的部位,它包括额面、蝶面(笑肌)、鼻、嘴、下巴。声音低沉、宽厚、痛苦、悲伤的呈现,对应的是面部各肌肉群的相对收紧。而高兴、兴奋声音的表达,对应的是面部各肌肉群的相对松开、面肌微笑上提[3]。从这里可以看出,面部表情与声音表现有直接关系。

“圆润动听”是播音主持语音特点之一,圆润动听与否和吐字归音有直接关联。在传统播音教学中,“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能获取良好的口腔状态,“枣核型”的字音发音过程表述,也为学习者指明了练声方向。然而,在实际学习训练中,部分学习者依旧不能理解“提打挺松”“枣核型”之要义,存在字音暗哑、声音冷淡、语句拖沓等问题。

表情练声法,即从表象倒推至实质之法,心理学中叫“具身认知”。具身认知,主要是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简言之,身体动作是会影响大脑感知的,很多时候,是人们先有微笑的表情动作,才有开心的心理状态。那么,在“练声”过程中,学习者可以用“表情”唤起“心情”,以“表情”带动“感情”。

有个成语叫“和颜悦色”,形容一个人态度温和,面露喜悦。笔者认为,如果把“和颜悦色”中“色”解释为“音色”,那么“颜和则色悦”也是成立的。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练声表情提出要求:“提打挺松是前提、眼睛传情为目的,表情带着感情走,效果良好是第一”。实践案例表明,当学习者贯彻执行了上述方法,改变了发声表情后,声音也就随之改变了!积极、明亮、悦耳的声音音色也就找到了。

表情练声法可以在学习初期有效辅助解决学习者发声懒散、声音暗哑、缺乏亲切感等问题。在训练过程中,用“表情”带“感情”是第一步,“动真情”“发心声”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练声时“动真情”有点难,不妨先让“表情”带一带。

3.3 语意练声法

“见字出声”“追求形式流畅”是学习者练声时的常见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当下练声时的效果,更会影响未来播音主持工作时的表达质量。中国传媒大学付程教授提出“用发声来带语音,用表达来带发声”,“语意练声法”既是在音准、声美基础之上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付程教授相关理论的新举措。

“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是播音主持工作的正确创作过程,没有深入理解、具体感受的过程,也就只能流于“见字出声”的形式。“理解”是弄懂播出内容的含义,“感受”是体会播出内容的情理。其中,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语意练声法”的提出,一是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二是纠正“为练声而练声”,实现“以练声促表达”。

语意练声法的练习步骤是参照播音主持工作的创作过程来进行的,以实现“语意准确、语脉清晰”为目标。要求学习者在练声时,一是理解句段含义,感受语言情理。争取做到字字有意,句句含情,段段有理,篇篇有味。二是声音外化贴切,体察受众感受。在理解与感受的前提下,以可感的声音进行内容表达,同时关注受众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三是兼顾部分与整体,把握练声与用声。“语意练声法”强调练声时的“局部”语意,更强调整体中的真实语意;“语意练声法”强调练声时的语意,不是特为“练声”时准备,而是为了培养用声时的良好创作习惯。

“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是有声语言的三个功能;“传情达意”是播音主持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传播效果的根本保障。

3.4 情感练声法

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情”是有声语言表达的内涵与依托,“以情带声”,是有声语言表达时的正确途径。感情是运动的,声音是可变的,这两条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必要条件。声音的可变又要依靠气息自如、喉部放松、口齿灵活。运动着的思想感情是声音弹性的内在依据,是取得声音弹性的先决条件[4]。练声时,学习者在实现音准、声美、语中有意之时,也必须要做到语中含情。

“以情带声”的实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应在学习之初、练声之时,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练声时对于语言的“无动于衷”,势必造成播音主持工作时语言的“苍白无力”。另外,情感练声法是表情练声法的深化,最终实现以表情带心情,以心情促感情,以感情带声音,共同促进有声语言表达功力的提升。

情感练声法并不单一存在,也非独立训练,在吐字归音训练时,在绕口令、句段、诗歌等朗读时,在新闻播读时,就应将其贯彻其中。情感练声法的步骤如下:第一,培养深入理解语意、细致体味感情、刻意投入情感的表达习惯;第二,练习多种情感类型稿件,提升情感驾驭能力;第三,科学把握“情、声、气”的关系;第四,投入情感,刻意练习,最终实现“水到渠成”。

信息的互动是求共识、求纳新,而情感互动是为求共鸣、求升华。情感互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可以创造播音员与受众间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而这样的交流氛围有利于实现传播目的[5]。

4 结语

视听练声法、表情练声法、语意练声法、情感练声法,是学习者在练声时的全局观照,也是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论。它们绝非孤立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促进统一。这些方法的提出,不仅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从业者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于社会中有志于纠正普通话、改善音色、美化声音、提升有声语言表现力的人群,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语音标准、声音优美、言之有意、语中含情是有声语言表达功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习者的普遍追求,更是人们时常挂在嘴边所谈的“基本功”。而播音基本功之于播音员,犹如体能之于运动员,是播音员主持人取得成就的地基。练声过程,即为夯实基本功的过程。练声的习惯也会影响未来播音主持工作时的表达习惯,练声应该说是每一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习者的“第一堂课”。学习者不妨从练声之时,将实现音之准、声之美、言之意、语之情,当作训练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

猜你喜欢

语意发音语音
魔力语音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数字滤波在语音信号降噪中的应用
对方正在输入……
浅析分享时代标志设计的数字化特征
设计元素应用中符号学理论意义研究
论装饰语汇在油画艺术中的语意表达
浅谈初中生英语听力技能的培养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