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发展困境与策略

2022-12-1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主播电视新闻内容

张 莹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移动客户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抢夺了传统媒体大量的市场份额。现如今,人们主要是通过移动客户端而不是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获取新闻,这些铺天盖地的移动客户端中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人们无论是在上下班途中或者是在休息时间,都能够使用手机浏览大量的新闻。目前,电视新闻直播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在融媒体时代提高传统媒体核心价值的最后阵地,所以结合时代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研究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策略十分重要。

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困境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虽然各个地方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等都开始积极转型,但无论是媒体融合还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怎样“融”。如果只是打通信息的传播渠道,那么融媒体将会停留在表面,发挥不出实际作用。实际上,早在新媒体出现、网络平台开始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时,我国不少广电媒体就已经开始积极融合新媒体,打造综合性新闻网站。但是,这种“电视+互联网”的形式存在着内容更新比较缓慢、与观众互动较少、内容简单重播等问题,使电视新闻和互联网的首次融合发展遭遇了当头一棒,不过也给其他广电媒体提供了一些经验[1]。

1.1 直播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相关领导人的不断重视,传统电视新闻直播已经具备了融媒体直播所需要的必要硬件设备,虽然硬件条件满足要求,但是软件条件有待提高,如当前的信号环境并不能够满足融媒体直播 所需[2]。

一方面,信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直播质量,而我国幅员辽阔,虽然基本的网络信号已经覆盖,但并不是每个角落都有,再加上各个地区的网络质量有很大差异,导致直播过程丢失了很多有效信息,使用户的观看体验不佳,甚至出现用户流失的情况。例如,农村偏远地区或者突发性新闻直播过程中,就会出现网络延迟、直播画面不清晰甚至是直播中断的问题,如某电视台在对突发雪灾、火灾等进行直播的过程中,就多次出现了信号差、画面卡顿,甚至直播中断的现象。

另一方面,融媒体设备本身的局限性也会影响移动直播的可行性。传统电视新闻直播要想创新发展,就要拥有硬件质量较高的移动设备,如高清手机、稳定器、移动电源等。除此之外,手机的续航、像素、处理器及外部环境适应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实际直播画面的清晰度、流畅度和稳定性。而且,在一些极端天气中,手机很可能会发生没电、遇冷关机等情况,影响直播的正常进行。

1.2 媒体人理念有待转变

媒体人的融媒体理念是否先进,关系着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和转型。就目前而言,还有部分媒体人并没有建立起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理念,对新媒体工具和移动平台的重视程度不高,将移动平台视作一个传统媒体的分发渠道。很多媒体人只是简单地将电视端新闻直播内容直接搬到移动端上,并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和调整,而且在搬运视频内容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平台的适配性,导致新闻内容和新闻直播渠道并不匹配,观众的观看体验大大下降[3]。例如,在当前电视新闻直播中,针对重大会议的直播仍然会出现一个画面从头到尾没变过的情况,或者来回几个镜头不断转变,长时间下来观众并不买账,即便有的观众对会议感兴趣,也会看着这些单调的画面昏昏欲睡。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了当前媒体人的理念仍然有待转变,传统电视媒体在向融媒体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考虑新闻类型和直播平台之间的适配性。媒体人如果不转变媒体理念,一意孤行,就会导致大量用户流失,降低用户观看体验。

1.3 融媒体新闻直播人才稀缺

新闻直播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决定着新闻直播的质量,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新闻生产理念和生产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缺少具有融媒体思维的全能型人才成为限制电视新闻直播转型发展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很多主播理念陈旧,坚持使用传统新闻直播模式,缺少创新发展的直播理念。融媒体记者需要认识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直播方式造成的巨大影响,积极树立观众为本的理念,打造沉浸式互动的融媒体直播模式[4]。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新闻主播仍然喜欢在直播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使用传统电视新闻直播的生产模式,电视新闻直播创新遭遇 阻碍。

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对主播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主播能够集采、拍、录、播等技能于一身,成为一个全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融媒体时代对媒体人员提出的新要求。然而,由于传统媒体人员分工不同,所以采访的人员不具备拍摄能力,拍摄的人员又缺少直播能力,能直播的人员又缺少采访能力等。虽然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电视媒体随时随地进行新闻直播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便利,但因为其缺少融媒体新闻直播人才,发展遭受阻碍。

2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创新发展路径

2.1 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技术限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电视新闻直播要想实现转型,不仅需要硬件条件的有力支持,还需要先进的直播技术作为支撑。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观以往媒体发展中的每一次革新都是在强有力的技术推动下才进行的,因此要想突破当前电视新闻直播转型发展的困境,电视新闻媒体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技术限制[5]。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提升信息的传递效率。虽然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已经配备了充足的直播设备,但是由于直播对信号环境的高要求,实际的新闻直播仍然存在着画面不流畅甚至直播中断的情况。因此,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电视台可以积极和相关技术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优化信号传输技术,为电视新闻直播提供良好的信号环境,提升画面流畅性和清晰度。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和华为等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随着5G 的发展和应用,积极搭建了5G 融媒体直播平台,满足了电视新闻直播对信号传输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信号传输的速度,增强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其次,结合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电视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新闻直播业务,充分把握5G 带来的新机遇,完善新闻的采集、编辑和直播等流程,为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的转型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电视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抓取和分析,选择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作为直播内容,使用先进的技术为观众提供多样的直播内容。同时,电视台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合成主播,减轻主播负担,减少人力成本。除此之外,电视新闻媒体在直播的过程中使用4G 背包、无人机等便携式设备,可以提高新闻直播现场到达率,及时直播新闻现场,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并利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360°全景直播,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观看体验[6]。

再次,电视台可以进一步发挥大小屏联动的优势,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力。以往的电视新闻直播大多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电视台可以利用大小屏的互通共融来打破以往直播时空的限制,为用户观看新闻直播提供便利。

2.2 加强内容建设,提高渠道适配度

首先,电视台只有深入分析新闻直播内容的多样性,才能够留住用户,如今直播内容是各个媒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加强内容建设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方式。传统电视新闻直播具备大量专业型人才,因此在新闻内容和传播方面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在实际的转型发展过程中,电视台可以充分发挥自身这种内容优势,加强内容建设,将内容做精、做细,提高电视新闻直播的核心竞争力。电视台需要遵循信息真实和权威的原则,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并适当报道一些软新闻。新闻的观众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观众是有选择性地观看新闻,如果内容脱离了群众的实际生活,就会导致群众的观看兴趣大大下降。反之,如果电视台能够选择和观众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内容进行直播,就能够吸引更多用户观看,因此选择观众关注度较高的题材内容进行直播是促进新闻直播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另外,新闻直播内容也不能太过单一和枯燥,如果画面单调没有悬念,那么就无法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自然也无法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总而言之,电视台需要合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内容建设,提高内容和渠道的适配度,如此才能够有效促进电视新闻直播的转型发展。

其次,电视台需要深入分析用户的观看需求,根据直播题材的不同,选择适配的直播渠道,摒弃之前将新闻直播内容照搬到各个移动平台上的错误理念。不同的移动平台用户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电视台需要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差异化转播,从而有效增强新闻直播的针对性,优化观众的观看体验。一般来说,用户都会选择接触自己喜欢的新闻直播内容,使用移动平台的类型也有一定的不同,如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等。为了进一步提升新闻直播的观看率和优化用户的观看体验,电视台需要改变以往机械式的内容分发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分析观众需求,精准投放观众感兴趣的直播内容。电视台可以对新闻直播内容进行有效分类,并设置不同的标签,如生活、娱乐、军事、地理、时政等,让用户在利用移动平台观看新闻直播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这样既节省了用户的寻找时间,也提高了新闻直播的点击率,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直播的点击量调整和创新新闻直播内容。

2.3 加强媒体队伍建设,提高主播素养

要想提升电视新闻直播质量,电视台就要加强媒体队伍建设,提高主播的素养和能力。

首先,媒体人员需要积极革新自己的理念,培养融媒体思维,推动传统电视新闻直播向融媒体新闻直播转型发展。如果缺少融媒体思维,那么主播就无法意识到新技术和新内容的重要性,也不会主动去拓展直播渠道。因此,电视台需要积极培养现有新闻直播团队的融媒体思维,加强直播团队对创新发展本质的理解,避免“新瓶装旧酒”的情况出现。媒体队伍还需要树立观众本位的生产理念,进一步满足观众对信息产品服务的需求,营造良好的媒体形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闻直播。融媒体时代,观众的信息需求更高,不仅是单纯地观看新闻直播,还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定的参与感,要求新闻直播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交性,而进一步加强媒体队伍的建设可以有效满足观众的多样需求,促进电视新闻直播的创新发展。

其次,电视台需要提高媒体人员的信息筛选和加工能力。新闻直播并不是有什么播什么,而是有选择地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和处理,所以媒体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准确找到新闻线索,筛选出观众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进行直播。同时,媒体人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此外,媒体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随机应变能力,能够自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如信号中断、直播画面卡顿等。

除此之外,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直播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叙事能力。如今单一的画面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内容的需求,这就需要主播拥有较强的现场解说能力,能够引导用户,并在这一过程中解答观众的疑问。另一方面,直播记者需要具备对直播现场和直播进程的把控能力。长时间直播容易引起观众的视觉疲劳,而直播时间过短则无法保证直播内容的完整性,这就需要主播拥有较强的掌控能力,能够对直播进程进行统筹规划。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电视新闻直播形式和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媒体行业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如今传统电视新闻直播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需要进一步加强直播技术研究,突破技术限制,提高直播内容和渠道适配度,加强媒体队伍的建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促进电视新闻直播顺利创新和转型。

猜你喜欢

主播电视新闻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第一次做小主播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我是小主播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主要内容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