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信息平台构建的理论依据及类别应用进展

2022-12-18郑西林陶子荣彭伶丽陈秀文

护理学报 2022年21期
关键词:护士护理信息

郑西林,陶子荣,彭伶丽,陈秀文

(1.中南大学 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8)

护理信息作为医疗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及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 和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 均强调了大数据背景下优化护理信息发展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国护理工作者在此背景下秉持精准化护理、优质护理等理念,积极构建了各类护理信息平台, 努力实现从问题管理到数据管理的转变[1]。 国内已有学者围绕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阐述了其不同的应用形式以及法律、应用、多学科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为延续护理实践提供参考[2]。张奕等[3]侧重护理信息系统有效性评价,对不同信息系统评价模型的作用、内涵及其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为护理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笔者针对我国近年来以医院为主体的护理信息平台构建, 平台应用过程依据的常用理论或理念的内涵, 理论或理念在护理中的应用、领域类别和不足之处进行综述,为设计各类护理信息平台提供借鉴。

1 依据的理论或理念

1.1 护理程序:动态、系统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5 个步骤,具有目标性、个体性、科学性、系统性等特点,能够科学地指导护理实践, 以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4]。 护理信息化平台将该理念融入到平台设计和运作,通过组建专家团队,针对问题运用循证理念选定评估工具、应对措施、评价方法,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借助java swing 集成界面触发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动态记录和评价护理效果, 将患者的风险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形成路径化的闭环管理[5-6]。

1.2 “O2O”理念: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促进问题闭环管理 “O2O”(Online-to-Offline)强调以“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应用于医疗行业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有助于跟踪患者院外的健康管理情况、 增进专业人员和患者的联系[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依托医院信息系统融入O2O 理念更好地实现针对患者的管理和照护。 线上为患者提供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问题咨讯以及会诊等不同功能以满足患者需求。 线下通过评估患者具体问题,确认为患者提供的服务类型,保障患者可以接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8-9]。除此之外,该理念还应用于护理管理层面,如构建护理质量监管平台、护理事件报告平台等。 线上实现数据的集成、分析、提取、下载,线下通过护理部、质控小组等督导、追踪、落实护理质量,达到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优化整合[10]。

1.3 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有效识别风险,实现前馈处理 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均重视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11]。两者多用于管理具有高风险的护理问题。 如压力性损伤、跌倒、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管理[12-14],以及潜在危重症患儿病情的识别[14]、ICU 危重患者精准化液体管理等[15],往往体现在护理信息平台风险识别和应对管理模块。 2 个模块多采用循证方法,基于临床实践确定合适的风险评估工具和管控措施,实现对风险事件的有效识别,并评估其等级,依据风险等级自动推荐合适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对潜在风险事件的及时管控,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同时更有利于保障患者的安全[13]。

1.4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重视患者需求,多维度综合评估照护质量 该模式最初用于医疗保健系统的质量评价[16],核心包含3 个维度:结构维度、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17]。 将其应用于延续性或远程护理信息平台,针对不同疾病患者给予针对性照护措施,提高出院后患者所需护理服务的可及性。 结构维度依据患者健康需求组建健康管理小组, 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过程维度依托信息平台的不同功能模块(如健康教育、咨询解答、复诊管理等)为患者提供相应的照护服务,实现专业人员与患者间的远程互动;结果维度则通过采用合理的生理、 心理结局指标来评价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的效果[18-20]。 该模式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估照护质量,重视患者感受和需求,探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患者间最大的正向合力,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良好的医患氛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护理实践领域类别

2.1 护理技术:融入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协作 该类平台多用于促进重要护理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如输液、输血等。 以信息化的方式使得护理技术拥有动态、实时的数据基础,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护士主观因素对护理流程及客观环境的影响。 如ICU 精准化液体信息管理系统[15]全程智能监测和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 依据出入量差值等级进行预警提示,并推荐合理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危重患者液体管理的时效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李凡等[21]侧重实现输血系统的流程闭环和质量闭环的双闭环管理,将流程细节和管理规定融入信息系统,有效促进医院不同部门和角色间的协同合作。

2.2 症状管理:基于整理护理,重视生理、心理症状管理,增强管理同质化 该类护理信息平台多应用于慢病患者症状管理, 将目标管理要点模块化并设计效果评价模块, 通过平台将患者和医护人员联系起来,有助于护士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状况,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症状管理的科学性。如于文蓁等[22]用于管理过敏性哮喘患者抗IgE 治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十分重要[23],但其存在的情绪障碍不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费才莲等[24]基于积极心理干预信息平台结合远程教育、MP3 语音指导、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效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同样,郝瑞霞等[25]聚焦“双心”问题,通过应用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管理平台有效改善了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了护士满意度。

2.3 风险评估与预警监测:实施前馈处理,提高护士风险控制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该类护理信息平台多用于管理临床护理风险事件, 借助电子评估系统或预先设置的预警值自动识别风险等级,醒目地提醒临床人员及时提供基于循证支持的护理措施,有益于保障患者安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护士预见性护理能力。 如研究基于改良版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MNEWS)建立的信息化系统,对潜在危重患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改善新生儿结局[14]。 周勤学等[26]基于知识库模型,以服务器/客服端(Client/Server,C/S)运用作为构架平台,建立压力性损伤智能评估与决策系统,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效能。

2.4 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护理服务 将信息化融入护理管理,可使护理管理更具高效性、客观性。该类平台多与护理质量、人力资源、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27],通过分析平台数据发现现存或潜在问题,同时结合实践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优化护理管理。杨陈等[28]基于B(Browser)/S(Server)网络结构设计模式构建多层次管理系统, 在尊重护士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实现人力的合理调配和资源共享。 “长征护理”信息化培训平台以“线上+线下”形式,为不同资质护士设置不同程度的课程,激发了新入职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习者和管理者双方间的良性循环[29]。 李娟等[30]依托信息化平台,以PDCA管理环为指导, 结合不同科室特点设置质量考核标准和质控小组,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尹丹娜等[31]将ISBAR 模式融入护士站交班平台, 提高了手术室交班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2.5 互联网+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实现患者一体化照护 互联网背景下的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高度利用,且为满足患者出院后持续照护提供了支持[32-33]。 该类信息平台多用于慢性及PICC置管患者的健康照护,通过医疗、技术人员合作,依据患者需求设计平台核心模块,例如:症状管理、情绪管理、生活护理、疾病指导及个性化需求等,有患者端、医护端和管理端3 类操作端口,实现医患在线互动交流、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个性化需求评估与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结局,促进医患间的良好协作和认同。 如廖婷婷等[20]在此基础上针对鼻咽癌患者设计了纵向分类,即根据其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变化趋势、主要护理需求等,动态地给予患者膳食、心理、用药等方面的指导,同时该平台采用阿里云-云计算服务器为主要配置,可提供性能监控框架和主动运维体系及虚拟防火墙、角色权限控制、防病毒攻击等多重技术,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且平台涉及的小程序依托微信,具有密码设置和支付功能,保证患者资料信息安全。 而许玲等[7]围绕医院-家庭、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家庭3 种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充分了解不同疾病患者出院后所需的照护需求,以“线上+线下”模式,在资格规范和安全制度保障下为患者提供服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利于促进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 另有研究针对乳腺癌患者设计康复预警模型平台,对患者的康复轨迹进行检测,更有助于动态管理患者康复进程[34]。

2.6 区域协同照护: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共享,提升区域护理能力 医联体建设、跨区域专科联盟、边远地区远程医疗等有助于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发挥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联盟领导作用, 促进优质资源共享[35]。 该类平台多用于联系综合医院与社区、地方医疗资源,在提升区域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科研能力等基础上亦有助于丰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科护士的职业价值[8]。 我国护理工作者积极构建了有关肿瘤专科[36]、PICC 管理[9,37]和伤口造口专科联盟等[38]护理信息平台, 提高了联盟医院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拓宽了患者接触优质医疗资源的途径。我国鼓励推进构建面向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35]。 基于多团队的心血管介入远程支持平台[19],为农村患者提供远程诊治平台, 依托5G 转运模块优化患者救治流程, 利于减少农村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治疗决策延迟和转诊决策延迟时间, 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3 展望

我国护理信息平台构建过程的不足包括: 部分研究在构建平台过程缺乏理论支撑,科学性有待增强;平台个性化程度有待提升。 应用过程的不足包括:(1)平台终端连通性有待提高。 目前护理信息化平台较多基于护士站中心设备,尤其对于健康教育类、安全预警类等,暂未完全实现与护士个人移动端、患者床旁监护仪、用户移动终端的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可及性和及时性。 (2)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验证。 现有的各类护理信息平台构建后的应用效果大多基于单中心且较少的样本量进行探究,仍需向大样本、多中心方向努力,打破“信息孤岛”,将基于同样目的的信息平台结合实际情景进行推广,规范数据记录、存储方式,为数据连通提供基础。 本研究仅针对我国以医院为主体的护理信息平台构建和应用的研究进行综述,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各类智慧养老平台亦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值得进一步关注。

猜你喜欢

护士护理信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订阅信息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