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研究
2022-12-18武鑫
武 鑫
(山西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1 山西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山西是煤炭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92 亿t,占到全国的1/4 左右,累计外调煤炭超过120 亿t,占到全国的70%左右,为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一直以来,煤炭产业对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明确提出:“山西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指明了发展方面。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山西是全国能源基地,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革命重大部署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山西破解自身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山西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
2 山西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山西为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后,山西先后成为国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之一,始终站在国家能源改革的最前沿。近年来,山西煤炭行业按照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要求,落实省委煤炭“减”“优”“绿”三字方针,勇于探索,砥砺前行,又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煤炭去产能转型发展取得新成绩。2016年,国家将煤炭行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象,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 号),给山西煤炭去产能、调结构提供了机遇。山西省政府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依法依规,遵循市场规律,淘汰落后、无效产能,关闭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的煤矿,有效降低了煤炭落后过剩的产量。2019—2020年,山西省共关闭煤矿50 座,退出煤炭落后过剩产能3 969 万t,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煤炭去产能任务。
二是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进一步上升。在做好去产能的同时,山西大力发展先进产能,按照安全高效标准,推进新型矿山建设,并对传统矿山进行技术改造,使用最新5G 技术推动矿井建设,将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从而实现煤炭行业“质”的转变。截止2020年底,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68%,标志着先进产能已成为煤炭行业的主力军,供给结构更优,有力保障了煤炭的安全供应[2]。
三是绿色矿区建设有新进展。山西以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水、气、渣”为重点,以煤矸石、矿井水、煤矿瓦斯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要任务。近年来,潞安集团高河煤矿建成运营全球规模最大的乏风氧化发电站,晋煤集团建成瓦斯发电机组107 台、装机容量209 MW、年利用瓦斯4 亿多m3的发电集群,全省建成了80 余座瓦斯发电厂,形成瓦斯集输、压缩(CNG)、液化(LNG)及生产和民用消费体系。36 个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技改项目投入试运行。全面推进矿井水治理和循环利用,全省煤矿矿井水复用率、达标排放率稳步提升。大中型煤矿矿井水复用率达到95%以上,矿井水达标排放率100%。与此同时,建成了同煤大唐塔山等23 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大力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煤矸石井下充填试点,探索保水开采和煤与瓦斯共采,减少采煤过程的生态扰动。持续推进矸石山综合治理、闭坑矿区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不断发展。山西依靠自身的煤炭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推动煤炭向精细化、绿色方向转变。潞安集团180 万t/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建成投产运行,为煤炭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样板,为传统煤化工改造升级提供了示范。此外,为了提高煤炭的清洁利用效率,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同研发了“晋华炉”新型气化技术,又给煤炭行业开辟了一条新发展道路,推动了煤炭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3]。
3 山西煤炭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西煤炭工业积极落实省委“减”“优”“绿”三字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距离“打造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煤炭绿色生产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是提升先进产能刻不容缓。向集约高效方向发展,是当前世界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煤炭供应充足,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主要产煤国家关停高成本煤矿、减少从业人员,煤炭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趋势明显。我国把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山西是一个老煤炭基地,产能基数大,先进产能矿井与落后矿井并存,提升先进产能的任务重、困难多。目前,山西省煤矿综合机械化程度只有65%,智能化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11 个千人矿井和一批单班下井人数超过700 人、500 人的矿井,随着采深增加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山西提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转变煤炭开采方式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是矿区绿色转型任务艰巨。2017年,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提出:转形象,基本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转方式,探索矿业发展方式转变新途径;促改革,建立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新机制等三大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努力,基本扭转传统粗放浪费的矿业整体形象,形成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矿业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4]。总体看,“实施意见”预示着绿色矿山已成为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符合标准或将退出市场。山西是全国煤炭开发强度最高的地区,长时间大规模开采,历史遗留的采煤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任务十分艰巨。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山西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减排保护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矿区环境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在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矿山建设、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和复垦损毁土地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是传统煤加工产品前景受限。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增长动能从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主要由内需拉动、创新驱动。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钢铁、煤电、焦化、建材等行业去产能。未来几年,受国家环保政策升级、国内新能源发电发力、煤炭下游行业去产能等因素影响,煤电、焦炭、煤化工等目前山西煤炭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传统路径遭受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从近期看,山西可以通过扩大电力出省外送规模、提升焦炭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加快传统煤化工升级改造来推进煤炭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长远看,我国减煤、控煤趋势不会逆转,煤电、焦炭、煤化工等行业均处于总量过剩、结构性产能优化阶段,国家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不出现重大调整,山西传统煤炭加工转化产品市场受限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
四是制度性障碍亟待破解。能源领域改革仍显滞后,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能源领域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建立,部分能源领域存在垄断经营,制约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
4 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山西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需顺应能源革命的大势,立足实际找准突破口,积极推动煤炭开采方式转型、推动矿区形象转变、推动煤炭能源供给结构优化,推动能源体制机制市场化,努力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绿色生产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
一是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201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要求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煤炭企业平均规模明显扩大,中低水平煤矿数量明显减少,上下游产业融合度明显提高,经济活力得到增强,产业格局得到优化。在全国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亿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和培育一批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标志着我国煤炭去产能,已经从总量转向结构性去产能。对此,山西要积极全面提高煤炭供给体系质量,推动煤电联营、兼并重组,全面提高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在积极推动煤炭企业去产能的同时,要加快培育发展优质先进产能。到2022年,煤炭总产能减少到13.5 亿t,先进产能占比达到2/3。
二是推进智能化煤矿建设。根据2016年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矿业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矿山。山西要继续推进煤矿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现代化、煤炭开采自动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把煤矿机器人研发和推广应用列入能源革命科技重大专项优先支持。同时,还要积极推动煤矿智能化改造建设试点,把煤炭开采智能化改造投入列入安全费用使用和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范围。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购置并使用符合条件的煤矿智能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设备,可按规定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到2022年,山西力争建成10 座智能煤矿和100 个智能综采工作面。
三是加强生态友好矿区建设。生态友好矿区建设是山西打造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的重要任务。山西积极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探索甲烷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山西积极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宗固体废弃物基地建设。山西治理采煤沉陷区、工矿废弃地生态环境,同时开展矿区大规模国土绿化和修复,大幅度提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率。山西对关闭煤矿剩余煤炭、煤层气、矿井水、地下空间等资源加以保护和综合利用。到2022年,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量达到85 亿m3,矿井水复用率达到90%,绿色矿山比重达到50%,矿区土地复垦率达到90%。
四是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建设。煤炭深加工是我国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强煤炭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延伸煤炭深加工产业链,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将现代煤化工作为我国油品、天然气和石化原料供应多元化的重要来源,并使之成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在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为现代煤化工建设和传统煤化工改造升级奠定了基础。为此,山西以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为前提,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稳步推进潞安集团高硫煤清洁利用油电化热一体化项目,将煤制油生产能力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因地制宜推动煤制油、煤制气等一系列煤化工项目落地,积极开展利用工业尾气生产燃料乙醇试点。
五是深化煤炭产业市场的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放宽企业间的自由竞争,推动价格机制的形成,让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国有煤炭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打破行业存在的垄断,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