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下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与体验

2022-12-18陈婷婷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汉语言网络媒体网络文学

陈婷婷

(中国共产党沈阳市辽中区委员会党校,辽宁 沈阳 110200)

在网络媒体的时代下,人们获取图书和资料的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网上信息丰富,查找信息资料方便快捷,对汉语言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获取资源的方式逐渐多样化,通过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网络信息设备进行文学阅读搜索,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经典阅读的体验。随之而来的就是快餐文化的普及,由于网络媒体信息量大,阅读资料丰富,人们在阅读时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导致人们在阅读时马马虎虎,没有深入探究。更多的人们沉浸在一些经典网络文学小说中无法自拔。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影响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将现代化元素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相互融合,从而提高读者的阅读感受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概述

1.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内涵

说起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最重要的两个字莫过于“经典”,在众多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能用经典来形容的书籍并不多。文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道理,谱写了一个个英雄的事迹,留下了一篇篇传诵至今的美文。很多人谈起经典,第一个词想起来的便是古老、古板、无趣。其实经典文学并不是这样,经典文学能称得上“经典”,是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在文学阅读时是值得反复推敲和仔细阅读的,每一遍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如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用现代化的视角俯瞰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在每一篇文学作品阅读中都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对文学经典阅读作品产生新的定义[1]。

2.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的表现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方式与以往不同,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主要是通过书籍进行阅读。如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多种多样,移动通信设备可以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的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束缚,这为我们的阅读体验提供了便携性。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人们摆脱了传统的阅读方式,文学经典阅读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影响了人们的阅读模式,从原来深阅读,逐渐转变成了轻阅读模式,在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缺乏对作品的思考和感悟,不利于了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作品中所蕴含的道理。

3、增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的重要意义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蕴含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作为中国人要继承发扬我国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学好汉语言文学。在复杂的文学环境中,我国应大力提倡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思想政治觉悟,培养我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怀,加强我国人民传统文化的掌握,提高我国人民的凝聚力。汉言文学经典阅读中,包含着许多生动的故事和经典的篇章,是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是先辈们谱写的史诗。利用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进一步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丰富人们的思想意识,加强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让人们在汉语言文学中感受中国的魅力,在汉语言文字中领略中华民族的精神,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二、网络媒体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产生的影响

1.转变了读者阅读的传统思维方式

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影响下,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要求和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很多人觉得汉语言文学经典跟不上时代潮流,缺乏现代化的审美。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与如今比较热门的网络文学相比,审美及表现手法都不一样,形成了文化的代沟。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下,由于人们获取资料更丰富,阅读节奏更快速,很难深入挖掘文学背后的价值,尤其是各种移动通信设备,让文学阅读变得快速化,很多读者更注重视觉上的享受,而忽略了文学经典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多的读者注重汉语言文学阅读作品的趣味性,把文学阅读当作生活中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阅读的过程中马马虎虎,对文学作品没有深入的理解。网络文学,正是抓住了读者这一心理,更新了大量的作品,但其实很多作品都缺乏内涵,没有什么营养,浪费读者的阅读时间。

2.改变了读者的经典阅读方式

在环境氛围的影响下,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方式,使得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方式更加多样化、丰富化。例如,通过电视媒介等通讯平台传播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深受大众读者的好评和喜爱,提高大众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汉语言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阅读价值和传播价值,但是经典文学阅读的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阅读方式老套,没有创新意识,读者兴趣性不强。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工作,虽然在阅读方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仍不够灵活,因此读者缺乏阅读体验,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兴趣不高。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读者理解性不强。由于手机、电脑等各种通信设备为生活提供了便捷,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需要,再加上网络化时代快节奏的影响,人们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时间零散化,阅读快速化,读者很难坐下来认真细细地阅读书上的内容[3]。

3.改变了读者对经典文学阅读的价值观

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其发展观念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差异性较大。网络文学小说难以保证质量,单纯的书本文字已经不满足人们的日常阅读需求,大量的网络小说以及游戏的应用使汉语言经典阅读变了味道。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管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质量难以保证,对读者的启发性不强。网络文学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流量”,注重文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但很多读者表示看一次就不愿意再回头看了,缺乏研究的价值。汉语言文学经典,更注重精神文明的价值体现,注重文学的内在价值,值得人们反复的推敲,具有一定的教书育人的作用,有助于培养人高尚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学素养,但在阅读“流量”方面还存在不足,没有网络文学受欢迎。

4.扩展了汉语言文学阅读的广度

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多媒体、互联网等在无线通信设备中广泛应用。基于网络媒体的公开性、透明性、共享性的特点,改变了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模式,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工作的开展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手机等无线互联网通信设备,进行文学经典阅读,随时随地地带着一个移动的图书馆,使文学经典阅读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拉近了城市与乡村文化的距离。无论你身处何处,都可以获得大量的文学资源进行学习,提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广泛度,吸引了更多的群体融入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中。然而,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创新改革不足,很难吸引大众读者的眼球。网络信息时代对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模式冲击很大,为了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与创新。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从传统的文字符号逐渐加入图片、动画等,吸引观众以及读者的眼球,但由于创新意识不足,没有很多的读者市场。

三、网络媒体下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造成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家庭原因也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庭环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地方,是人民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的环境氛围对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家庭由于父母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小说中,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不够重视,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种网络文学作品大量地涌现在网络市场上,由于网络监管力度不足,许多网络文学作品只追求趣味性,高流量,缺乏内涵。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更追求文学价值的体现,文学内容较难。很多读者表示看不懂,不愿意动脑去思考文学背后的价值,因此缺乏了一定的阅读兴趣。为了更好地将汉语言经典文学发展起来,将对汉语言文学改革创新,融入现代化的文学特征,提高读者的喜爱程度。网络文学作者也要加强文学素养,注重打造网络文学的品质,更好地服务大众读者,发挥文学本身的教育意义。

四、网络媒体下加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与体验的具体措施

1.转变传统思想,提高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阅读思维已满足不了现代化人们阅读的需求。因此,要改变传统思维,将现代化元素融入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中,让汉语言文学经典朝向多元化发展。例如,可以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绘本故事,创作经典文学动画等,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起到传承发扬汉语言文学经典的作用。

2.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氛围,以增强加强阅读体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众读者汉语言文学经典的阅读体验,提高读者汉语言文学阅读的积极性,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就要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方式,让经典文学“活”起来,让读者对经典文学的掌握更加的深刻。例如,经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的影视改编,将传统的文学作品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利用现代化科技方式拍摄电视剧,为大家传播文学经典,让大众读者摆脱书本上的枯燥和束缚,增加视觉和听觉的感受,让大众读者对《三国演义》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对经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提高了大众读者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兴趣。

3.活用网络信息技术,激发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国汉语言文学经典文学作品“论语”“中庸”等,由于比较绕口,古代语言习惯与现代语言习惯不同,很难被大众读者理解,大众读者学习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利用多媒体技术方式,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动画的形式播放,立体地展现在大众读者的视野,提高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将论语改变成动画,提高阅读兴趣。由于论语比较经典,文学语言比较难,考虑到大众读者的接受力,以大众读者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利用flash动画,将论语的内容和内涵巧妙地展现出来,在动画中包含着论语的朗读,论语的道理,论语的小故事,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作用,提高大众读者学习论语的兴趣,帮助大众读者理解论语背后的深刻含义。

4.组织丰富多彩的经典阅读实践活动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融入现代化特征,加强大众读者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各地方可以积极地开展有关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大众读者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文学的魅力。例如,政府可以定期地举办汉语言文学经典朗读交流会,通过对经典文学的朗诵,提高大众读者经典文学的积累,加强大众读者经典文学的审美,将汉语言经典文学赋予艺术性的特征,提高大众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经典朗诵的过程中,要注重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灯光效果的配合,使声音更具有魅力,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大众读者还可以根据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创意式的改编,利用话剧的形式将经典文学作品演绎出来。例如,在进行《茶馆》文学作品授课中,可以让大众读者根据经典文学中的故事线索和人物特征,进行角色的扮演和演绎。读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作品中人物的形象,语言习惯,情绪变化等,都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大众读者自主地进行舞台剧的改编创作,将文学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使大众读者在演绎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发挥文学经典作品的意义。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众读者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体验,让大众读者在体验中收获成长。

5.扩展网络交流和分享渠道,深化阅读体验

为了进一步加强汉语言文学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意识,就要在网络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增加传播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巧妙地利用好这个利器,加大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传播力度,巧妙地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多种网络宣传平台,让读者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交流和探讨,进一步提高读者的经典文学阅读兴趣。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媒介,推动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多样性发展,将难懂的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用现代化的工具表现出来。加强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观赏性,提高大众读者对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认知能力,发挥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教育作用和价值。利用网络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开辟汉语言文学分享渠道,利用各种程序软件,网络平台都可以进行文学的推荐、阅读,进一步推动汉语言文学经典全民阅读的发展。

结语

在网络媒体下,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方式正逐步发生改变,巧妙地融合了现代化元素,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进程,加快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改革步伐,使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朝向多元化发展,全面提高大众读者的文学素养。

猜你喜欢

汉语言网络媒体网络文学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网络文学的诞生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