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数学实践活动课模式的路径研究

2022-12-18安宝霞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安宝霞

(西安市碑林区振兴路小学,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1.改善学习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性与复杂性,因此学生需要在真实的问题情境当中进行相关信息的分析、归纳,从而把握数学问题的研究方向,整理问题的解决思路[1]。小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的接受度与认可度,主要因为小学生在参与课堂时间活动的过程中,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做进一步的探索。此外,在合作交流与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是使小学生深入的理解复杂数学问题,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小学生带来成功的自信心与喜悦感。

2.构建知识联系,体现课程综合性

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地将各大板块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合,使小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规律与内部结构,学生需要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循序渐渐地探索与学习。因此,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新知识点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的梳理,有效实现新旧知识点的迁移。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能够帮助学生在相应的领域当中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小学生有效应用自己所掌握的思维方法与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复杂数学问题。并且,小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整体层面上把握数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

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数学问题。教师需要有效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感与热情,使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有效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应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数学难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小学生年龄较小,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难以理解、抽象、枯燥乏味的特征。数学知识当中的定义与公式,与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会存在相应的困难。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联系,引导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各个领域中的有效应用,并且将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延伸到教学实践当中,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实践意识。

5.培养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自主探究都是掌握数学知识的良好方法。在开展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这些学习方法都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开展相应的观察、发现、猜测、计算、实验、推理、验证等实践活动,教师将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动脑思考,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合作,充分掌握数学概念与解题技巧,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并且使学生在不断地创新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丰富小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构建高效数学实践活动课模式的路径

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应用小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构建话题,引导小学生积极探究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自身熟悉的信息当中,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对相关信息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引出新课知识,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针对性[2]。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当中,教师应当提前做好相应的铺垫,所开展的实践活动应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相符。教师应当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参与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学习体验,有效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开展“20以内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应当为每个小组预备15瓶墨汁,其中有5瓶散装墨汁和10瓶整装墨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假如在这15瓶墨汁当中挑选7瓶墨汁,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挑选?学生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可以得出下列答案。1.首先选择五瓶整装墨汁,然后从散装墨汁当中选择两瓶。2.可以直接从整装墨水当中选7瓶墨水。3.可以在15瓶墨汁当中任意挑选7瓶墨汁。通过这样的数学课堂实践活动,能够使小学生深刻的理解退位减法的实践应用方法,使小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有效提升小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改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拓展延伸,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在知识应用环节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案例来开展教学,有效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实践水平,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当中,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探究实际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有效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应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小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紧跟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之下探究数学问题,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开展“乘法”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当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当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数学问题:“同学们在参加春游活动的过程中,每辆校车有7排座位,没排座位可以坐4名同学,请问我们需要用到几辆校车呢?”通过这种实际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能够使小学生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能够使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立足生活,创新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小学生知行合一,使学生能够将自身实践与认知进行统一,对数学课堂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创新。相较于以往的实践活动,此种课堂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差异。以往的实践活动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认知,然后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但是知行合一模式下的实践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先进性尝试与探究,然后以此为基础强化学生的认知。这种“先行后知”的理念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例如在学习“元角分”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小商店”数学实践活动。有些数学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小学生缺乏相应的活动经验,因此依托于学生的认知进行一系列较为简单的“商品买卖”活动,这种类型的课堂实践活动往往过于肤浅与简单。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主题性大活动设计,将活动方向与活动内容延伸到了课堂与教材之外。笔者在开展“元角分”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家长带领孩子前往离家比较近的商场之中进行调查实践。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手机拍摄商品的各项信息与价格。利用这种的先行活动能够使学生为“小小商店”实践活动的开展整理、搜集丰富的活动资源与素材。通过这种前置性的调查活动,能够有效地拓宽小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发现生活当中存在的数学,了解各项商品的信息与属性,这位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基于此,笔者在开展“小小商品”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熟悉感,学生能够对商场当中的买卖行为进行模仿,担任起售货员与顾客的角色。学生在参与课堂时间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讨价还价”的方法,也掌握了“买东西要货比三家”的生活经验。利用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经验,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小学生来讲,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并非仅仅是趣味性的活动,也是一次发现之旅。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于生活,利用数学实践活动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生动灵活的实践活动空间,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打破课堂与教材的桎梏,体会到真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4.结合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逐渐受到了学校与教师的广泛重视,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依托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鼓励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深度思考、认真探索、有效实践,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感悟。这样能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小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当中所蕴含的乐趣,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改善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划分,将形状各异的积木、包装盒、图形卡片摆放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教师引导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在这一系列实物当中寻找球、正方体、圆柱、长方体,并且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小组成员对这些图形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在这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触摸、思考、玩耍等方式,了解课堂知识点,这样能够充分的提升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与探究积极性。

再比如,在开展“角的度量”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想要使学生能够充地了解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升对角知识点的认知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引导小学生自主利用量角器对各种不同的角进行测量,主要包括160度、120度、75度、45度、30度、15度等角,并且利用剪纸对这些角进行修剪,引导学生对这些角的大小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这一系列角进行相互组合,将其转变为更小或更大的角,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角的相关知识点。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测量生活实际当中所遇到的角,主要包括折纸、三角尺、课本等物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提升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创造意识。

5.拓展校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还应当在校园当中开展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小学生在实践操作课堂学习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空间与场地,因此课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校园当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开展校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与相应的教学目标相贴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探究,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例如,在开展“位置与方向”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方向辨析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东西南北方向进行有效的判断,有效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前往校园,对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并且将相应的任务安排给各个小组。第一,找出位于校园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上的建筑,并将它们写下来。第二,小组分工,通过有效的探讨与观察,将校园平面图画出来,并且将方向标在图上。第三,根据校园的建筑方位,设计出相应的指路游戏,在路线指定的过程中进行方向的现实。小组在接到任务之后,需要进行相互的探讨,并且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小组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熟练的掌握方向的判断,加深学生对当堂课知识点的认识。

6.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丰富实践活动内容

随着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导权教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深度思考,高效性的学习数学知识。在开展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相应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神火当中进行实践探究,从而使学生有效的内化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利用自己所学的课堂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开展“小学乘法”这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在哪拍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回到家中,记录自己家庭每月用电量,掌握每度电的单价,进而对每月用电的总量以及电费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小学生利用小学乘法相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并且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用电情况以及电费支出,从而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节约用电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