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康养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18何秋洁陆阳红陈国庆
何秋洁,陆阳红,陈国庆
(1.西华大学 经济学院;2.成都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完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前亟须考虑的问题。在新时期、新发展战略下,凉山作为高质量脱贫攻坚以及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更应该考虑如何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凉山调研强调,要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凉山州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清洁能源、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等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更多凉山彝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奔康的产业优势[1]。健康产业涉及行业广泛,主要包括医药医疗行业、保健养老服务行业、旅游等多个方面。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部高山地区和云南的交界处,自治州内居住着有彝族、藏族、蒙古族、傈僳族等14个民族,其中彝族是凉山居住人数聚集最多的民族[2]。凉山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康养产业资源,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的康养产业也是凉山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康养融合养老服务也是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产业发展方向。
1 康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契合性
1.1 康养结合养老服务在共生单元具有主体一致性
①二者在服务目标的主体上具有一致性。老年人群体既是康养产业的主要目标人群,也是养老服务业的目标人群。②二者在产业构成的主体上具有一致性。金融保险类、建筑施工类、轻资产服务类、医疗企事业单位等行业纷纷进军健康养老服务行业,基本上以房地产转型、商业地产变更、养老机构升级、政府资产变更、民营医院变更等业务模式为主。③二者在保障主体上具有一致性。健康养老不仅仅是产业发展问题,更是关乎民生问题,民生问题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体制和调控机制,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制定完善相关领域行业标准,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3]。
1.2 康养结合养老服务在共生环境具有价值统一性
康养融合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大健康产业的新发展模式,受到政府、市场、资本、社区、民间以及家庭各个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对引导老年人健康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进行社会参与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仅是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也为增进老人群体的幸福感、满意度、生产性、互助性和参与度提供了驱动力[4]。康养结合养老服务从最终目标来说均是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群提供服务,满足老年人参与健康、参与服务。
1.3 康养结合养老服务在共生模式具有发展协调性
康养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两者在产业发展中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其中养老服务是康养产业在产业链上的延伸和拓展,完善了康养产业的体系构建,康养产业为保障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产业上的支撑。两者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实现康养企业跨领域、跨行业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康养全产业链条的大型产业[5]。依据健康产业的相关规划政策,进一步构建康养产业链和完善康养创业条件,鼓励企业创新康养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拓展健康养老服务产业集群。
2 民族地区康养融合养老服务发展的资源优势
2.1 自然、人文资源丰富
凉山州丰富的自然景观以及保存较好的生态环境成了发展旅游康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基本环境保障,不同种类的自然景观为老年人旅游提供了多样选择,适宜的温度和宜人的气候为养老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了旅游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凉山作为四川省丰富的自然林区,拥有丰富的森林康养自然资源,蕴含的森林资源使凉山成为四川省河流的重要生态屏障。分布有森林、湿地、草地等丰富的森林康养自然资源。凉山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比如火把节文化、彝族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盐源泸沽湖摩梭人文化、民族团结文化,为树立凉山民族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础。因此,凉山极具民族文化特的特色小镇成了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因素,西昌邛海康养小镇依托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成了凉山入选四川省级森林小镇,为民族地区康养产业融合养老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生态产品多样
凉山州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阳光充裕,独特的气候资源为凉山民族地区孕育了各类各样的生态产品,成了民族地区康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优势之一。除了丰富的农业产品,医药原材料也是凉山民族地区能够发展康养融合养老服务的资源优势。凉山药材资源蕴藏总量占全省的1/5,被誉为“川西南中草药宝库”,药物种类齐全,其中包括药用植物4 000多种,药用动物近百种,金石矿物药。彝族人民沿袭下来的民族特色医疗,利用这些资源形成了彝族特色医药产业,在医治外伤、蚊虫叮咬以及老年人痛风、风湿等疾患等方面有特色医疗方式,为健康医养融合养老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3 区位交通便捷
凉山州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凉山辖区面积广,包括17个县市。其首府西昌地理区位十分便捷,与成都、重庆、昆明等省会地区都有直达公路,是内陆连接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地区的核心城市。境内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发达,成昆铁路纵贯全境,成昆铁路复线2.5 h可达成都、昆明。西昌至昆明、成都高速公路已通车,5 h即可到达。青山机场是国内拥有一流设施的支线机场,年运送旅客量可达100万人次,并已开通至成都、昆明、重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福州、济南、深圳、海口、温州、南宁等多地航班。便捷的交通展现了康养产业的异地供给特性,方便了康养目标客群往返城市与健康养老项目之间的往返。
3 健康养老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民族地区发展健康融合养老服务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利用当地民族特色发展“民族旅游+康养养老融合发展”“民族产品+健康养老融合发展”“智慧网络+健康养老融合发展”。
3.1 民族旅游+健康养老融合发展
3.1.1 森林康养融合健康养老。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特色民族风情,把旅游产业和健康养老高度结合,打造景观旅游、度假休闲、康养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健康养老旅游综合体,以自身的森林风景、清新空气、民族特色,融合彝族文化、傈僳文化等多种元素,开展以修养身心、调节机能、强身健体为目的的森林休闲、度假、疗养等活动。
3.1.2 康养小镇融合健康养老。依据资源禀赋和目标人群,可以将康养小镇划分为自然资源依托型康养小镇、特色文化驱动型康养小镇、康疗保健植入型康养小镇3种模式。凉山森林资源丰富,加上攀西地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也为民族地区发展健康养生产业提供参考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下,将产业和民族地区的乡村基本振兴形式结合起来。在民族地区乡村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民族地区特色康养小镇,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展现优势补充劣势,为健康养老提供发展新态势。
3.2 民族产品+健康养老融合发展
3.2.1 提供生态产品促进健康养老食品保障。凉山州内的安宁河谷作为四川“第二大粮仓”,华山松、黑松露、黑山羊、紫玥核桃等农产品丰富优势,推进现代生态产品和康养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为康养小镇旅游的养老人群提供绿色无污染、口味好的特色农业产品。
3.2.2 提供医药产品完善健康养老预防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彝药作为凉山特有的中医特色文化,在预防老年人疾病方面具有防治痛风、痛风性关节炎、咽喉炎、风湿及类风湿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皮肤病、脱发、骨伤等彝医药防治优势,形成可推广应用的彝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法和方药。新建的凉山州彝医医院和9个县级中彝医院,也将为彝族特色医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2.3 提供民族产品提升健康养老周边发展。凉山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体现了中华文化多样性、四川各民族社会发展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结合民族地区特色村寨保护和建设,对于充分挖掘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产品,对于民族地区特色村寨要充分宣传当地合理民俗、民风,将当地特色服饰、头饰以及配饰做成特色产品宣传推广出去。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护凉山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融合、助推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3 智慧网络+健康养老融合发展
3.3.1 规范智慧健康养老市场标准。社会发展数字化背景下,网络信息冗杂,利用平台及时推送符合个人要求的信息,也可以根据健康养老产业的细分领域针对推送行业信息,对于智慧康养来说具有实际意义。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后,越来越多行业开始进军、投资互联网结合健康养老的产业当中,社会资本参差不齐,会阻碍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未来的健康发展。因此应不断制定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进入智慧健康养老的细则,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3.3.2 搭建智慧健康养老数据平台。民族地区可依托现有互联网信息资源,搭建健康养老数据平台,为健康养老目标人群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融健康疗养和养老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收集民族地区各健康养老服务并细化领域发布在数据平台,满足有需求的客户进入系统,了解老年人的各项健康数据,可使养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更加平衡,解决信息传递不顺等问题。实现健康 养老的供给消费内循环。除此之外,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紧急呼叫和心率跳动检测、紧急呼叫监控等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同时使得养老出行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