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三重逻辑〔*〕
2022-12-18贺敬垒
贺敬垒
(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50)
现代化道路问题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总结党百年现代化奋斗的巨大成就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既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经验总结和实践成果,又是推动我国进入新时代、实现历史新变革新成就的原因所系和动力所在,更是坚定历史自信,支撑我国现代化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道路保证”,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新时代,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开辟的三重逻辑,不论对于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探讨其历史地位、当代价值及世界意义,还是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掌握历史主动精神,提升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历史逻辑: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复兴历史探索的牵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历经波折而始终不渝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孜孜以求的奋斗主题和努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近代以来,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绝于世界而错失世界工业化发展良机,致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潮流。封闭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其带来的民族沦落惨痛历史正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直接后果。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昔日的东方大国开始沦为帝国主义宰割凌辱的对象,“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对此,如何摆脱政治无权、经济破败、文化难继的被动落后现代化窘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便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历史主题。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提出了多种现代化方案。这其中,既有地主阶级拉开的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内容、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方案,也有农民阶级掀起的旨在“救亡图存”,反映农民社会理想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又有民族资产阶级推动的以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为宗旨,展开的以改良为手段,推行君主立宪制的维新变法运动,以及以革命为杠杆实施民主共和制的辛亥革命,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未能找到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出路。而正当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中国各阶级现代化方案失利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中国思想文化落后时,遂掀起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为导向,以改造中国思想文化土壤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力求以思想现代化为支点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然而,在运动中,虽然现代化思潮名类繁多、竞相涌现并粉墨登场,但都终因无法开出解决中国现代化难题的“良方”而被社会抛弃。正值中国先进分子因未能找到民族复兴有效出路而一筹莫展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不仅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点燃了思想的曙光,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方向由学习西方转向学习俄国,“走俄国人的路”。在这一曙光的“映照”下,中国先进分子纷纷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找到了工人阶级这一能够实现我国现代化历史重任的阶级力量,还开始了以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革命理论武装工人头脑的历史进程,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而在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现代化探索在精神上由“被动”开始转向“主动”,使我国民族复兴事业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政治保障,要实现民族复兴是不现实的。而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诉诸于革命来反帝反封建,因为“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3〕而且“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4〕基于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着推动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把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社会形势下,尤其经历了忽略中国革命实际特点、坚持错误的“二次革命论”教条、主张放弃党的领导权并给党的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害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以及将苏联经验神圣化、教条化,从马克思主义本本出发、不计革命实际和形势、倡导“毕其功于一役”并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挫折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深化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把握并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国革命胜利就必须立足于中国具体革命特点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开辟一条区别于苏联那种城市包围农村,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符合敌强我弱、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城市反动势力强大而农村反动统治薄弱等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革命道路。据此,党在准确判断我国革命形势的基础上,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战胜敌人的“法宝”,同时还确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原则并就中国革命的动力、性质、条件、前途等问题展开系统探索,形成了民族化的现代化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仅指导革命结束了中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还成功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其他阶级所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实现了我国由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如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渡的历史任务,党立足于中国这样一个未经历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人口众多、工业化基础极为薄弱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将“一化”与“三改”相结合,遵循“积极引导”“稳步前进”“典型示范”“自愿互利”等原则,推行了包括“和平赎买”在内的多项切中我国社会实际的举措,成功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我国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可以说,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保障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任务的成功完成。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面对如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鉴于党没有经验,且受苏联榜样示范效应的深刻影响,党继续坚持“走俄国人的路”,直接照搬了苏联模式,这对于巩固和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模式弊端的日益暴露,党又在深刻反思苏联模式弊病基础上提出了“以苏为鉴”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对苏联模式弊端“引以为戒”,并提出了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主张,不仅基本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架构、经济基础、法律原则和制度框架,正确处理了“十大关系”和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还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推进我国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虽然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党的八大形成的正确路线未能完全坚持下去,但不容否定,这一反映中国国情特点的现代化建设思路也切实指导我国建成了比较独立而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化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刻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问题认识不清正是导致我国现代化进程出现曲折的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党不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和“中国式现代化”命题,重申现代化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6〕同时,党还重新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并牢牢把握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推动了我国走向“富起来”,有效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同时,吸收苏东剧变的教训,有效推动了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探索,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还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平稳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体制支撑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六大后,党又在总结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现代化发展实际,聚焦于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问题展开深层次探索,形成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同时还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体现社会主义原则要求,又遵循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特殊规律,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走向胜利的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历史性成就、突破及社会变革的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已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并已站到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7〕的历史节点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两个大局”,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方位和民族复兴新要求,围绕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展开深入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果。这一成果不仅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现代化发展规律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8〕命题,指明了实现我国民族复兴的行动着力点,还科学指导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有效规避了西方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狭隘道路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陷阱”,同时又坚定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秉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原则和要求,凝聚中华儿女求发展求复兴的共识、智慧与力量,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正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并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及对世界贡献率第一大国地位,这也为推动我国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史正是一部党领导人民为改变被动落后现代化“僵局”,实现民族复兴的探索史。而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谋求民族复兴展开历史探索的牵引也自然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发展的逻辑演绎
现代化作为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后兴起的一股以科技发展为先导,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市场化、商品化、城市化为潮流,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趋势,既反映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也是各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赶超先进、走向世界前列的重要驱动力。由于现代化产生于资本主义时代,也使得资本主义现代化成为人类现代化的第一个形态和现实载体,造成“西方中心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假象。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现代化”这一概念,但他们已经对现代化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用“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9〕等话语对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们不仅站在唯物史观视角深入分析了人类现代化现象产生的历史过程,还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地位展开了辩证分析。一方面他们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曾起到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创造的规模庞大的生产力体量给予了高度赞赏,指出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0〕的历史功绩,还深刻考察了这一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除了“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1〕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潮流外,还促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12〕打破了世界各民族自给自足及封闭隔绝的状态,加强了民族间的交往,拉开了世界历史的序幕;另一方面,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趋势,戳穿了现代化话语中的“西方中心论”及其“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错误逻辑,实现了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在矛盾和弊病全面分析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方案的创设与科学论证。他们不仅揭示了资本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生俱来且不可消除的血腥、残暴和掠夺性,撕开了其“文明外衣”夹裹着的“虚伪”“欺骗”“野蛮”实质,揭露了其造成的两极分化和压迫现象的制度根源,还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消除,阶级、社会和民族矛盾不可调和,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无法避免且毁灭性日益加剧的视角论证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的难以为继,以及终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人类社会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科学基石和思想指引,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史上,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的探索主要立足于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国情,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历史自信的话,那么,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则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俄国这样一个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历史。他们不仅成功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在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由理论转变为现实的基础上开辟了民族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还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主要任务、基本要求、推进方略、政治保障、组织引领等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尤其在本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着力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全新历史课题,形成了列宁主义,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又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随着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要化解中国的现代化遇到的发展难题也迫切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这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新阶段。从内容上看,如果说列宁主义回答的是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但拥有独立主权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又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又是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对该课题的回答不仅是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宝库的题中之义,也是彰显其科学性真理性价值性,拓展其理论范畴及其生命力的必然要求。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在深入总结以往各阶级现代化探索失利的历史教训以及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原因基础上,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是科学,也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核心密码”,而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正是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失败的关键原因。对此,中国无产阶级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并在将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要求和历史使命相结合,在回答中国现实问题过程中发展这一理论的历史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中国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走向现代化,就必须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结束外无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内无民主受封建主义剥削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要在中国实现发展就必须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要“推进怎样的革命、怎样革命”的时代课题给出全面回答。据此,为了回答此课题,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原则与中国革命发展要求及历史任务相结合,在深刻总结我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仅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敌强我弱、国家四分五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进革命发展所必然要明确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问题,还有效地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实现了我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国“站起来了”,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正确性,还用中国革命的生动逻辑和行动思维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尤其是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捍卫新生政权任务完成后,对直接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回答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实现发展的迫切任务。为了回答这一课题,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原则,围绕中国实现现代化应当“推进怎样的社会主义改造,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课题展开深入探索,形成了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确立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推进思路,成功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有效性和价值性,也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范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又要求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展开回答。为了回答此课题,党又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结合,不仅在深刻总结苏联模式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要立足中国社会实际,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发展策略,并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对中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十对重大关系、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等问题展开系统分析,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明了社会主要矛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找到正确切入点和突破口。虽然由于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也曾偏离过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受过“文革”的严重挫折,但这恰恰从反面用生动事实印证了脱离我国具体实际、教条对待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极大危害,从而在证实了正确坚持这一理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科学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全面反思和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深刻地认识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一种模式还是多种模式”等问题没有搞清楚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出现挫折的根本性原因,对此,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又迫切需要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为了回答这类问题,党不仅组织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完成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作为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任务,还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时代课题,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重要现代化理论形式,最终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从而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拉开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序幕”,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原则在中国发展的新征程。十三届四中全会后,面对苏东剧变及其带来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崩溃论”等错误论调的蔓延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烈冲击与干扰,在深入总结这一历史悲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党深刻认识到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性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发展面临的历史任务就转化为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要“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课题的回答。为了对这一课题展开回答,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原则,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最终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党提出的发展要求和使命定位等问题,从党的建设等维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范畴。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党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与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围绕着推动中国现代化要“坚持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展开全面探索,逐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关于发展的内容、原则和要求的同时,彰显了这一理论的时代价值,激发了其当代活力和生命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发展的具体“样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两个大局”的严峻考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已成为党和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这一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这一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开始被提出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围绕上述课题,党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原则与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实际要求相结合展开创新性回答,形成了“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等重大战略认识,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指导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和理论成果,不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其实现方略,提出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战略导向,还深刻总结了党领导我国现代化成功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智慧,坚持既不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又不做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当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的原则,开拓了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而且,这一成果在用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实践深刻演绎、诠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的同时,也丰富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范畴和主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从而有效引领中国走出了一条植根本国现代化实际和发展目标,反映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并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方案的新道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不断中国化,在科学指导中国实践中实现守正创新,并丰富和发展自身理论的过程,也即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发展逻辑演绎的过程。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践驱动
自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现代化潮流而惨遭列强侵略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走向世界前列,实现现代化就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愿景。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社会各阶级虽都曾进行过艰辛探索,但都因未能找到正确的领导者和道路而陷于失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原则的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身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坚定地沿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原则要求科学规划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开启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阶段性与发展目标递进性协同发展的历史征程。而正是在党领导人民追逐现代化目标的实践征途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得以成功开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基于对物质文化落后之社会实际的充分考察,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致使中国落后以及遭受欺凌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新式工业”,随即提出了“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13〕重要主张,认为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就要将消灭工业上的落后,将实现工业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立足点。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党的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就将“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4〕作为党推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还提出要“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5〕的历史任务,形成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并举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再次重申了党的使命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6〕确定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鲜明地反映了党追求并着力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现代化,党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立足我国被战争破坏了的工业和农业现实,秉承优先建设工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思路,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现代化方略,谋求在“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即“一化”的同时,推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一条通过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1954年,在起草国家宪法时,毛泽东又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7〕的总目标,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两化”总任务;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用几个五年计划“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8〕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同时,周恩来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四个现代化”概念,并将其作为党推进我国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中共八大又将“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写入《党章》;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了在“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 前提下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19〕的现代化发展战略;1957年,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书中,毛泽东还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20〕的目标;此后,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提出的发展“科学文化”等建议,将“四个现代化”调整为现代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新四个现代化”,还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两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和规划;而在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又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21〕的号召,重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即1980年前,要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阶段,即在20世纪内,要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并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而正是在“四个现代化”建设路线的科学规划和总体统筹下,我国开始建成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化体系。这也为我国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的干扰,取得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方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不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还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命题,明确了“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22〕并将“小康”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坚持在“走自己的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础上,形成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第二个1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50年代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也为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画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立足于世纪之交我国现代化建设“前两步”目标已经实现的具体实际,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在新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还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二位一体”拓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沿着党的现代化思路和战略,立足于我国现代化新成就新起点,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实现了“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转换,将现代化建设布局由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并提出“生态文明”概念,还进一步明确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进程。实践也一再表明,党立足于每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方向的探索是成功的,也是正确的。这些探索不仅为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独立自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还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说,实现现代化不仅是党一贯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也已成为驱动党领导人民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实现我国由“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虽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安全赤字、和平赤字等问题愈发严重的外部形势,以及我国在取得现代化事业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同时,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深水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风险挑战不断增多的国内形势下,如何在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原则与方向基础上,完成本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目标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历史课题。基于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党现代化事业基础上,秉持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原则要求,科学统筹“两个大局”,接过我国现代化探索的“接力棒”,不仅在原来“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建设”,使其拓展为“五位一体”,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及“两步走”战略,强调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我国现代化发展订立了科学“路向标”和“行动图”;还遵循人类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同时又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化特殊要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保持头脑清晰和强大政治定力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守正创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不断成熟。实践证明,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我国的现代化既没有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那种以资本为中心,秉持资本逻辑,为少数人服务、重物质轻精神、人与自然相对抗、坚持“丛林法则”“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且充满暴力、野蛮和掠夺色彩的“歪路”,也没有走历史上苏联现代化那种封闭僵化、机械教条、丧失活力的“老路”以及改旗易帜的“邪路”,更没有走其他发展中国家或是失去自身独立换取发展、或是为了独立丢失发展机会的“不归路”,而是坚持“以史为鉴”的历史态度,将人类现代化史上出现的各类“歧路”“引以为戒”,在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基础上,坚定立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客观实际,秉承以人民为中心、遵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发展原则,不仅有效推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创造了现代化发展的“东方奇迹”,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且能够取得成功的民族化现代化发展之路,用自身的成功实践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西方化就是唯一化”的西方现代化话语的错误论调,“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23〕在行动、道义、真理、价值和制度维度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全面超越,还为那些谋求自身独立又加快自身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和中国方案,对世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践征途不仅注重扎根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印记,也注重彰显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同时又将我国现代化建设任务的阶段性与发展目标的递进性协同起来,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实践原因,也自然构成了该道路形成的实践逻辑。
注释: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3-14、3页。
〔3〕《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3页。
〔4〕《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12页。
〔5〕《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44页。
〔6〕〔22〕《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02、582页。
〔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358页。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59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2页。
〔10〕〔11〕〔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5、405、404页。
〔13〕《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515页。
〔14〕〔15〕《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76、177页。
〔16〕《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69页。
〔17〕〔18〕《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05、283页。
〔1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第26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51页。
〔20〕《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21〕《周恩来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91页。
〔2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