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广场
2022-12-18
山西省国企营业总收入及利润总额同比均保持稳定增长
2022 年1—8 月份,山西省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均同比保持稳定增长。
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1660.1亿元,同比增长10.16%。分级次看:省级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0496.6 亿元,同比增长7.9%;市县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完成1163.5 亿元,同比增长34.6%。
营业总成本9177.6 亿元,同比增长5.8%。分级次看:省级企业营业总成本8353.1亿元,同比增长4.1%;市县企业营业总成本824.5 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全省国有企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合计1236.7 亿元,同比减少0.4%。
实现利润总额865.3 亿元,同比增长99.6%。分级次看:省级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4.2亿元,同比增长91.5%;市县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1.1 亿元,同比增长144.6%。
上缴税费1626.5 亿元,同比增长82.8%。分税种看:增值税(占比41.3%)同比增长69%,所得税同比增长146.2%。分级次看:省级企业上缴税费1370.3 亿元,同比增长82.9%;市县企业上缴税费256.3 亿元,同比增长82.5%。
截至8 月底,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8123.6 亿元,同比增长6.7%;负债总额33575.2 亿元,同比增长3.4%;所有者权益总额14548.4 亿元,同比增长15%。
(王龙飞)
全国将建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山西入列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全国将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
全国将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基础设施建设,将建设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过去10 年,山西累计产煤近100 亿吨,约占全国的1/4 以上。在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山西的煤炭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今年以来,山西全力做好煤炭增产保供,推动煤炭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煤炭在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突显。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山西通过加快释放产能、加强生产调度等方式增加煤炭产量。上半年全省煤炭产量达6.41 亿吨,预计全年达13亿吨以上。山西将严格履约监管,确保按照中长期合同供应的6.2亿吨电煤如数、如期兑现。
据悉,在全国23 个产煤省区中,18 个省区实现增产。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4个重点产煤省区占全国增产量的91%,充分发挥了产煤大省的主力军作用。
(张磊 王淑怡)
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开始申报
前不久,我省2022 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开始申报,围绕工厂类、载体类、园区类、网络类、平台类、安全类6 类22 个具体方向,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
项目申报主体可以为工业企业、基础电信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申报主体应在山西省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技术研发和融合创新能力。优先支持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项目;完成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验收的项目;革命老区的项目;在绿色低碳、安全生产、国际合作、军民融合等方面有显著成效的项目。
已列入前期试点示范且仍在示范期的项目(2 年有效期)不可重复申报,未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不可申报,未建项目不可申报。
(许晶晶)
山西将着力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高地
10 月9 日,我省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 年)》,山西将着力打造国内氢能产业高地。
氢能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开展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研究和布局,已初步形成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以及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等产业,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
按照这一中长期规划,到2025 年,山西将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协同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基本构建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体系。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在不新增碳排放的前提下,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以上(全国约5 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应用规模全国领先。可再生能源制氢量显著增长,成为新增氢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到2035 年,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集群。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幅提升,为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强支撑。
在具体实施中,山西将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合理推动氢气制备产业。近期,在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风光资源丰富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和储能示范。在太原、吕梁、阳泉、长治等工业园区(矿区)集聚区域,以不新增碳排放为前提,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鼓励就近消纳,带动运输、焦化、化工、氯碱等行业转型升级。
(张磊)
山西焦煤成为“共建美丽山西”党建联盟成员单位
前不久,“共建美丽山西”党建联盟签约仪式在省生态环境厅举行。山西焦煤集团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副董事长凌人枫代表山西焦煤党委,与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旅厅、潞安化工集团、中国联通山西省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大运集团有限公司等9 家单位代表共同签订了“共建美丽山西”党建联盟党建共建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联盟单位党建共建内容主要包括4 个方面:一是组织共建,创新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定期分享党建工作信息,相互交流党建工作经验;二是党员互动,共同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座谈会、党课讲座、主题党日活动,互学经验、互传理念、共谋思路、共提能力;三是工作同谋,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党建、业务、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活动,研究谋划共建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示范引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互学互鉴,形成品牌,发挥联盟优势和“群雁”效应。此外,协议还就友好协商制度、牵头轮值机制、活动共办机制等共建制度以及共建平台等内容作出了约定。
(张云鹏)
全球首批量产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在华阳投运
9 月30 日,阳泉市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全球首批量产1GWh 钠离子电芯出品仪式举行。以此为标志,华阳集团钠离子电池实现了从中试到量产的关键转换,迈出了“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出席并为生产线投运揭幕。
华阳集团与中科海钠合作,充分利用钠离子电池长寿命、宽温区、高倍率、易制造、低成本、高安全等优异特性,构建“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集群。全球首批量产1GWh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主要生产圆柱钢壳电芯和方形铝壳电芯。产品优异特性适用于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轻型电动车、乘用车、重卡等)、备用电池(数据中心、通信电源、UPS 等)和汽车启动等场景,与锂离子电池形成互补,市场前景广阔。
(国资宣)
华阳集团荣获2022 年度高工智能汽车市场峰会两项大奖
前不久,以“攻坚克难,突围破局”为主题的2022 年度(第四届)高工智能汽车市场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
在峰会同期举办的颁奖活动中,华阳集团及华阳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华阳多媒体分别荣获了“2022 年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软硬件百强供应商”与“2022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HUD国产供应商份额半程领军奖”。
本次奖项是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历时两个月累计调研近300 家企业,进行产品、技术以及市场营收、量产定点等核心数据的调研核实。根据各家企业的2021 年度前装汽车智能网联核心软硬件业务营收规模为基准指标,结合未来几年的定点释放规模以及各个细分市场的份额占比进行综合评定。
未来,华阳集团将持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自身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夯实产品核心竞争力,与主机厂客户、行业生态伙伴携手共进,积极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有魅力的智能汽车生活。
(华阳集团宣)
华新燃气集团参加晋城市政银保企金融服务大会
前不久,晋城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晋城市政银保企金融服务大会。华新燃气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崔建军代表集团公司参加会议。会上,18 家金融机构就晋城市24 个重点项目,与相关企业进行现场签约。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杨广玉代表集团公司与山西银行晋城分行签署银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会议旨在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围绕重点项目建设、普惠金融发展等,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提供全体系金融支持。
华新燃气集团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第一支撑理念,在晋城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深度聚焦煤层气增储上产项目,进一步拓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成果,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不断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为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贡献华新力量。
(王新)
太重发布三款风电机组新产品
前不久,太重集团在其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布了5.6/8/10MW风电机组新产品。这是太重集团作为我省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发展中的一大阶段性成果,由此将进一步推动我省风电产业链的发展。
此次发布的3 款风电机组新产品,均紧密贴合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5.6MW 陆上低温型风电机组可根据风场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满足现场实际要求;8MW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半直驱中压中速永磁紧凑型传动结构,搭配集成式冷却润滑系统,保证机组高效稳定运行;10MW 海上风电机组采用适合于海上风资源及特殊环境的风电机组集成设计技术,整体技术指标水平领先。
作为我省唯一一家集风资源开发、设备设计制造、EPC 总承包、风场运营、后市场运维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风电产业服务商,太重集团曾先后与国内多家知名发电企业、风电主机厂商深入合作,具备了全系列风机设计能力,开发了极具竞争力的、涵盖3.6MW至16.0MW 全系列风电机组,拥有工程机械、风电吊装船、海上升压站、打桩锤等全系列配套产品,凭借“硬核”的研发制造能力,建成了先进的试验平台。
(太重宣)
山西交控武宿快速充电站开通运营
前不久,山西交控高速集团交融公司武宿快速充电站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省首个采用集成式直流充电桩的充电站。该充电站的投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高速公路路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武宿充电站位于太榆路武宿枢纽、太旧高速F 出站口北,紧邻太原南站、武宿机场,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该充电站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沿线低效土地资源建成24 台120 千瓦集成式直流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8 辆电动汽车充电。此外,该充电站还提供充电车辆洗车、便民超市、休息室、手机充电、无线网络等综合配套服务。
集成式直流充电桩噪声小,易于维护,能够适应各种严苛恶劣环境,并且具有更快的充电速度,可大幅节约用户时间,有效提升用户体验。预计该充电站运营后,每日新能源汽车进站充电量可达到8000—12000 千瓦时,具有较大的清洁能源效益。
“十四五”期间,我省持续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密优化覆盖全路网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武宿充电站的投用,对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服务公众便捷出行具有重要意义,再次吹响了交控集团路域经济发展的冲锋号。
目前,交控集团已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服务区布设了664个充电枪位,并持续健全完善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力争到今年年底,在全省已开通运营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全部配套建成充电基础设施;在2025 年底前,基本形成“固定设施为主体,移动设施为补充,重要节点全覆盖,运行维护服务好,群众出行有保障”的高速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王蕾)
山西实现跨境电商企对企直接出口
前不久,山西华远陆港集团旗下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申报的跨境电商B2B 直接出口(监管代码9710)针织货品在武宿海关申报通关,启运香港,实现了山西跨境电商出口“9710”首单落地,完成了又一个省内跨商模式业绩的零突破。
据了解,“9710”全称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适用于跨境电商B2B 直接出口的货物,全国9710 模式于2020 年7 月1 日起开始实行生效。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今年9 月初开始组织攻关小组,对9710 模式进行试单实验,利用该公司自主开发的“陆港汇”跨境电商平台,克服了技术上重重困难,于16 日采用9710 模式将针织货品从武宿海关报关,并在18 日在香港完成通关。这是企业继实现省内自建平台“1210 保税进口”“9610直邮出口”跨商模式业绩零突破、海外仓销售业务零突破后的又一项新突破。
本次首单的下单、推单均在“陆港汇”平台完成,既进一步简化了报关手续,实现了口岸快速验放,也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扩大出口、扩展海外消费市场提供了支持保障。
华远陆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常态化运行跨境电商B2B 直接出口业务,帮助入驻中小跨境电商企业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依托省内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的优质本土产品资源,助力“晋企”“晋货”出海,打造我省对外开放新窗口。
(华远陆港宣)
山西文旅集团位列行业全国百强第15位
前不久,迈点研究院发布《2022 年8 月中国文旅业发展报告》,报告推出“2022 年8月文旅集团100 强榜单”,山西文旅集团上榜,位列第15 位。
百强榜来源于迈点品牌指数MBI,由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用以反映一段时期内品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的指标数据,监测对象为国有文旅集团(大型央企、省市级文旅集团、地方国有文旅企业)以及民营文旅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民营投资公司、民营项目公司、民营产业服务企业)。迈点品牌指数MBI主要从主流指数、大众指数、行业指数和运营指数4 个维度分析品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力。
监测数据显示,8 月,各地文旅市场平稳复苏,随着疫情小范围的反复,出行受到局限,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主流,亲子自驾游热度持续攀升。在此期间,旅游集团发力打造品质化、多元化的产品,文旅业迎来产业升级发展新机遇。受疫情影响,旅游集团8 月品牌指数均值稍有回落。
此外,迈点研究院还就文旅集团的类型和区域推出诸多分榜,其中,山西文旅集团入榜省市级文旅集团TOP10 榜第4 位;山西文旅集团、鹳雀楼旅游集团、平遥古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朔州市文旅集团等4 家企业入榜文旅集团华北地区TOP10 榜,山西文旅集团位列该榜首位。
(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