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皎洁明月 锡坛奇珍
——缅怀锡剧表演艺术家林月珍

2022-12-17管鑫杰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锡剧嘉定剧团

■管鑫杰

林月珍接受嘉定电视台纪录片《芳华》采访(2018年)

人与人相遇,有时还真得靠缘分,而我与林月珍老师只能用“有缘无分”来形容。数年前,为了《上海市地方志·戏剧卷(1978-2010)》中“其他剧种”这一节的编写,我有幸得见了沈佩华、冯筱芳、徐静芬、高谷莺、顾玉君、朱幼琴、李振谷、夏文娟、徐慧珍等锡剧、扬剧和甬剧的前辈名家。林月珍作为上海锡剧界的前辈、上海嘉定锡剧团的创始人之一,自然也是受访对象。晚年的林月珍老师居住于无锡,尽管长三角之间交通便利,但毕竟老人家年事已高,特地登门叨扰对她而言亦是一种精神消耗。考虑再三,又刚巧我要去沈阳参加德语考试,此事只能先告一段落。之后又约了几次,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2022年的国庆长假后,从微信得知林老9月27日中午11时58分于无锡逝世的噩耗,享年94岁。时间从来不会留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如今唯剩无限的回忆与遗憾了。

20世纪80年代曾有一位记者专程前往嘉定采访刚刚荣获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的林月珍,谁知在采访中林月珍唯独不谈自己,后经记者再三要求,她才淡淡地叙述了几句。林月珍和她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艺术是其毕生的追求,敢于创造和突破,在经典中创造经典,至于声名,何足挂齿。不久前在互联网上看见了一份林月珍于1980年亲自撰写的《林月珍小传》,如获至宝。这6页纸,将我对林月珍的一生从“所传闻世”拉近到了“所闻世”。同时也藉此文来谈谈林老这平凡而又传奇的艺术人生,以缅怀这位低调谦逊、德艺双馨的前辈艺术家。

林月珍,1928年6月30日出生于无锡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个船工,母亲在当地纱厂里做工。7岁那年,父亲不幸因病去世,靠着母亲微薄的收入,孤儿寡母从此过上了艰苦的生活。之后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日寇的铁蹄践踏了无锡城,纱厂关闭,母亲失业回家,对本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因家贫无奈,林月珍12岁时经人介绍进了戏班,拜旦角演员邵小英为师学唱常锡文戏。其间林月珍勤学苦练,一门心思专心习艺,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三年满师后,她一人就能挑起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的重担。加之她扮相俊美,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广受观众的好评,很快就成为舞台上的主要演员,常年跟随戏班演出于江阴、无锡、常州一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常锡文戏这一类滩簧剧种仍然是靠演员的唱功来卖座,林月珍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和扎实的基本功,稳稳地过了“唱功”这一关。可她并不为此而感到满足,在演出时十分注重运用角色内在与外形相结合的表演方法,在当时的锡剧舞台上独树一帜,解放前就享誉为锡剧“四小名旦”之一。

锡剧《陈琳与寇珠》(1960年)林月珍饰寇珠

1940年,为团结在沪常锡文戏艺人,研究剧种历史、现状与发展,并关心社会福利事业与艺人群众生活,在上海游艺协会的支持下,艺人们联合成立了“常锡文戏同业公会”。到抗战胜利时,常锡文戏在上海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随即在原同业公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上海常锡文戏研究会”。据统计,那时在沪从业的艺人已达千人。即便有了组织可依靠,艺人们仍然为了生活而饱受辛酸苦楚。旧社会滩簧戏艺人的处境并不如意,上被乡绅权贵歧视,下被地痞流氓欺凌。1948年,年仅20岁的林月珍离开戏班,自己出来挑大梁,与濮阳、汪和金二人组班,成立了“芳和林记”锡剧团,在江苏和上海之间作流动性的演出。1949年11月,剧团又与江苏省的三友和联友两个小剧团合并,更名为“星艺锡剧团”,仍为在苏沪两地间的流动性剧团。为了生计,那时的林月珍也尝尽了漂泊码头的流散之苦。

解放后,林月珍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演出之外的闲暇时间参加扫盲识字班。党的教育使她懂得了过去的艺人是现在的文艺工作者,唱戏也不再是为了生活糊口,而是为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寓教育与娱乐之中。因此,她始终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勇于实践和革新,积极演出现代剧。1950年全国开展肃反运动,她在无锡配合演出了大型现代剧《大义灭亲》,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奖励。1952年,江苏省有关部门决定对整个锡剧界进行“苏南集训”,在征得上海方面同意之后,在沪所有的锡剧团全部返回江苏受训。经苏南行署文化局调整后,林月珍及其所在的星艺锡剧团划归嘉定县,更名为嘉定县星艺锡剧团。从此剧团正式落户于嘉定。尽管条件艰苦,但对于林月珍、濮阳和整个剧团而言,也算有了归宿,有了一个家,不再是过去颠沛流离的民间流散艺人了。1955年,剧团更名为“嘉定锡剧团”,并改为集体所有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林月珍又演出了《翻身姐妹》《漳河湾》《血海深仇》《五凤展翅》《遍野风潮》《寻儿记》等多部大型现代剧。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她又演出了《珍珠塔》《孟丽君》《双推磨》《元宰迎母》《梁祝》《嘉定英烈》等不少观众喜闻乐见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历年来,她成功地塑造了《双推磨》中的苏小娥、《珍珠塔》中的陈翠娥、《孟丽君》中的孟丽君、《漳河湾》中的曹秀华、《遍野风潮》中的周玉贞、《刘三姐》中的刘三姐、《元宰迎母》中的王志贞、《寻儿记》中的孙淑林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演来声情并茂,恰似其分,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1958年,嘉定县划归上海管辖,嘉定锡剧团也随之归属上海市领导。从此,在林月珍、濮阳和剧团全体同仁的努力下,锡剧的种子便在嘉定生根萌芽了。

锡剧《双推磨》(1978年)林月珍饰苏小娥

锡剧《珍珠塔·哭塔》(1978年)林月珍饰陈翠娥

正如林月珍自己在小传里所写的那样,久寒方知太阳的温暖,饱经风霜的人更感翻身的幸福。作为从旧社会走来的历史见证人,她深深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59年2月,林月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她时时刻刻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与剧团同志同甘共苦,坚持贯彻嘉定锡剧团的“一根扁担两条腿,送戏上门为农民”的传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吾伲人民自己的演员”。同年4月,濮阳和林月珍应邀为在沪参加中共八届七中全会的国家领导人演出传统剧目《双推磨》,深受领导们的青睐。

《珍珠塔》是锡剧的看家戏,业界内也素来有着“学会《珍珠塔》,到处饿不煞”这一说。1960年,为了进一步挖掘传统剧目,探讨锡剧的表演和唱腔,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锡剧的传统特色,上海市嘉定、红旗、金山、青浦四个锡剧团联合对《珍珠塔》一剧进行整理,分为上、下两本,更多地保留了当年常、锡两帮的精华。翌年11月,四个锡剧团在共舞台联合公演《珍珠塔》(上、下集)达13场之多,在上海舆论界和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市区演罢之后,又应邀在金山、青浦、嘉定等郊县作巡回演出,连续演出38场,观众达5万多人次。可谓是盛况空前,锡剧在上海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巅峰时刻。林月珍当时作为嘉定锡剧团的主要演员,自然少不了她的角色,在《哭塔》《病愈》和《庵会》这三场中饰演“陈翠娥”一角。尤其是《哭塔》一折广受好评,林月珍在唱这一段时很有独创性,她融合了【哭调】【玲玲调】【簧调】和【说板头】等传统曲调,经过变化、翻新,有机地组织成了一支十分婉转动人的抒情曲。另外林月珍在人物塑造方面着重在“塔”字上做文章,“哭塔”原是哭表弟,一大段“哭塔”把陈翠娥思念表弟的那种激荡情绪、心中数月积郁的千言万语、悔恨赠塔反害表弟的内疚,以及失去心爱之人最深沉的悲痛等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足可见林月珍艺术造诣之深。

十年浩劫之后,上海的锡剧同仁得到了妥善安置。1978年经中共嘉定县委批准,嘉定县锡剧团正式恢复。林月珍应邀重返舞台,获得了第二次艺术生命,并且担任了剧团副团长一职。当初剧团解散,林月珍被迫转业至工厂食堂里工作。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脱离了十年舞台生活的林月珍再要登台演出,是有困难的。凭借着坚实的基本功以及一颗忠诚于锡剧事业的红心,林月珍苦练再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艺术青春再次焕发。1978年12月,嘉定锡剧团以《双推磨》《珍珠塔》(选场)、《三亲家》《姑嫂练武》四出剧目参加上海市戏曲汇报演出,林月珍饰演《双推磨》中的苏小娥一角,唱做非但不减当年,而且在人物处理上更加细腻,深切地突出了苏小娥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获得了各界的一致肯定好评。

1979年,林月珍和石筱英、邵滨孙、王盘声、徐凤仙、顾玉君、武丽娟、袁一灵、杨华生、黄永生、施春年等上海戏曲曲艺界同仁赴京出席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并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当她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合影时,不禁回想起自己以往的经历,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现在的一切怎能不感激党和人民的热忱关怀。这也使她下定了决心,要为繁荣锡剧事业而不遗余力。

林月珍深知青年是剧团发展之根本,为此在剧团恢复之初,她就把全部精力专注于培养和辅导青年。除了日常示范性演出之外,她将其他所有演出的机会全部让给青年,自己则甘当“绿叶”。在她的精心培养之下,昔日剧团的袁嘉兰、王继新、朱晨晓、赵仁铸、冯嘉芬、徐晓、吴振聪、陆维青等一大批中青年演员逐渐挑起大梁,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出力量。在林月珍的悉心指导和嘉定锡剧团全体演职人员共同的努力下,剧团复排了传统剧目《珍珠塔》,并参加上海市首次优秀传统戏汇演,在上海市区连演两个月,场场爆满,连夜排队都一票难求。

上海嘉定锡剧团复团后下乡为农民演出(右一为林月珍)

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上海市戏剧曲艺代表团合影(1979年)

1983年,时年已56岁的林月珍又担起培养下一代艺术人才的重任,在嘉定县委和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嘉定锡剧团学馆,尽心竭力地培育打造嘉定锡剧团的第四代接班人。历时三年,新一代艺术人才在林月珍的培养下脱颖而出,组成了“小锡花”演出团,并排演了大型神话剧《龙宫舞缘》。该剧参加了在江苏常州举行的江苏省第二届戏剧节,演出获得剧本三等奖、导演奖、演出奖、音乐设计奖等16项奖项。返沪后,又在上海各地作为学习汇报演出,上海电视台对全剧进行录像,多次向全市播放。

1989年,嘉定锡剧团终因观众流失,上座率下降而再度解散。已过花甲的林月珍带着部分锡剧团的原班人马,坚持业余为民演出,相继开设了锡剧沙龙、老年艺术团等业余锡剧组织。那时在嘉定的广场上、社区里,时不时地都能见到林月珍的身影。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文化局编写《上海锡剧志》,林月珍作为顾问参与了志书的编纂工作,她毫无保留地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珍贵的照片。2007年,锡剧被列为嘉定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近耄耋的林月珍不顾年老体弱,积极地参与到嘉定锡剧的传承发展工作中,为振兴锡剧义不容辞。

建党99周年之际,在中共嘉定区宣传部和文化部以及菊园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原嘉定锡剧团的演员们复排演出了嘉定本土红色题材的现代锡剧大戏《六里桥》,时年91岁的林月珍在家人的陪同下特地从无锡赶来嘉定观看演出。那天也是她老人家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林月珍的一生既经历了锡剧在上海的鼎盛时期,也目睹了锡剧在上海的冷落萧条。没能目睹锡剧在上海重振旗鼓,也许是林月珍留下的最大遗憾了吧。

若要论起近百年来的上海戏曲舞台,进出的剧种不下数十个,演出过的剧团和剧目更是不计其数。除了京、昆、越、沪、淮这五大剧种外,锡、扬、甬、绍、粤、苏剧这些其他地方剧种,也曾在沪上拥有一批专业人才、剧团和业余团体,他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上海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上海文艺事业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随着林月珍的离世,当年上海的三大“其他剧种”——锡剧、扬剧和甬剧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全部逝世,上海戏曲的一个时代终究落下了帷幕……

猜你喜欢

锡剧嘉定剧团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小记者在行动
——小记者在超市宣扬“感恩环卫”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