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对策
2022-12-17苏耀学
苏耀学
(中共通渭县委党校,甘肃 通渭 743300)
1 乡村振兴发展策略
扶贫工作者与贫困作斗争的真正目的就是帮助乡村振兴,振兴的本质在于城市化的动态进程。为了有效持续地增加农户的可支配收入,就要考虑如何从非农业就业的开发产业中抽出红利分享给农民,增加农村资产和城市消费问题。在空间规划战略领域,要考虑地方不同的规划和统一发展,提高农村空间价值,充分利用相关政策,为城乡资源自由流动制定合理的空间框架。
1.1 推进农村地区复合经营,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从规划的角度看,我们必须依靠现有的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从本村本县的资源入手,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在农村地区实现有效的产业管理。鉴于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们收入结构的特点,地方产业发展的道路是专门为了促进产业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的形成。从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模式的方面考虑,为了我国的食物安全保障、农村开发、农民收入的增加等因素,应该根据整体供给谷物种植结构进行调整,要按照稳定粮食、改善经济、扩大供给的要求,加快粮食、经济、饲料协调开发的三级种植结构建设。
从计划的观点来看,可以定制栽植部门的模式方案,而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务战略。许多现代农业管理方向都集中于引进外部加工公司和一些资本实力雄厚、品牌战略成熟的食品加工公司,聚焦于增加农产品加工公司的投资,整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增加当地设备投资。在条件允许的主要生产地区中,促进农产品工业园区的设计,促进当地农户的就业,利用交通状况的改善作为机遇,构建高速销售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实现多种绿色农产品向周边总公司的直销。
2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目前,许多地区都正在制定大型旅游发展计划,包括深入研究各地的旅游资源,但一般来说,还没有为人民吸引旅游资本的详细设想。许多农村的乡村旅游设计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旅游发展的成熟旅游项目,利用相关企业的旅游投资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就业,依托互联网推动全国旅游营销活动,组织奇特的山水景观旅游,以便取得别的地区所没有的优势。除了自然景观,许多地区还拥有先进的农业用地,这些景观具有更好的旅游潜力,因为很多城市居民也对农村的耕地景色感到好奇。旅游规划进程的重点是建设景观旅游线路和规划服务,实现农村旅游资源之间的有效连接,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促进交通便利,明确地区旅游相关企业的发展。
3 双轮推动异地城镇化+本地城镇化,强化农民就业条件和返乡创业条件
许多省份正面临新一轮以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工业化进程和贫困地区创新发展政策的新局面。最近发生的城市化冲击和地区经济冲击随着新一轮的工业更新换代,已经流失的劳动力可能会重新流入。从咨询规划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在制定发展战略趋势的基础上再接再厉,这些战略将基本上适应不同地区的现代城市化策略,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要以鼓励人口回返为指导原则,为贫困乡镇制定地方城市化战略,并有效地提高城市化的红利分享,以便为扶贫事业提供重要的支持。
4 分区分类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通过探究实践来明确贫困地区重要的发展趋势,可以对整个地区的村庄进行分类,并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思路,以便有效地控制整个地区的农村复兴事业进程,根据需要进行农村复兴的区域空间规划方案制定的研究方法更有针对性。在农村地区进行区域空间规划,重点是建立传统农业文化民俗村、有机食品生产区、绿色畜牧业区等。分区域发展有三大趋势,其一侧重于提高工业转型水平、加快旅游文化城市建设和全国旅游业发展;其二能促进改善贫困村庄的人类住区环境;第三能利用传统的红色基因,建设更加有文化的村庄,创造具有明确工业模式和适合和谐生活环境的美丽村庄和建设全面良好的生活设施。
4.1 撤并整合型
这种村庄主要分布在许多省份的山区和落后地区。该村的生态环境脆弱或可用资源薄弱,导致农村人口的发展困难、产业空洞化和总体资源贫乏。村庄应通过搬迁、生态补偿和村庄一体化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搬迁合并后,村庄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扶持进行贸易,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恢复,生态恢复或恢复的费用由采购指标城市承担,利润用于安置农民和保障就业。
4.2 特色保留型
这种村庄主要分布在许多省份中的城市周围。这些村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大多数村庄拥有文化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房屋和传统建筑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村庄应协调保护、利用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维护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连续性,按照当地特点重建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在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发展农村旅游和不同产业,形成保护特色资源和乡村发展的良性相互促进机制,促进公众参与传统村镇的保护和发展,重点调整围绕受保护对象的总体环境,促进公路建设和村级基础设施,同时改善消防、防灾等必要的安全设施。
4.3 中心集聚型
这种村庄主要分布在许多省和一些河谷的山区,生态较好,但是也必须科学界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系统地推进改造和现代化,激励产业发展,改善环境,促进现代设施普及,增添村庄活力,保护和维护农村特色,建设美丽、宜居、有利于商业的村庄。
4.4 农业发展型
此类村庄主要位于川江流域的附近,因而村庄周围的农业条件比较好,为了保护农田土壤,大多是必须保留的村庄。这样的情况下应发展水密集型灌溉农业,生产要基于传统农业方法和基于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耕作一些耐旱作物,还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文化教育,让农民的发展与时俱进。
5 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5.1 优先使用在贫困地区建造的新土地政策
依照相关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和加大农村土地开发支持力度的政策进行制定年度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落实农业农村部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相关文件规定。许多省和地区要优先重视农村复兴,建设更多的有效土地,加强农村工业发展。
5.2 严格执行土地政策
根据相关部门关于实施农村产业振兴的意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开发方式。在城市发展边界之外,贫困地区可以根据农村具体的用地计划,为农村复兴项目准备土地,以便获得建造、改建、征用或占用的建筑数量的合理许可,并根据国家土地的计划性质和用途灵活地使用。
5.3 便利农村地区获取建设用地
应该及早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以便利于城乡建设用地资源的自由流动。要改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社区能够为集体建设目的转让、租赁和获取土地;确定农村集体项目所需的规模和获得土地的机会;并为市场交易和服务条例制定健全的规则。
5.4 废弃土地再利用
可开展一个综合计划,着力修复农村未用于集体建设的土地、未使用的住房基础、村庄无能源区、工厂采矿地点、废弃街道地点、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之间的混合土地以及4个类型的荒地(荒山、壕沟、海滩、滩涂),利用的重点是农村地区的新商业形式和创新项目,以此促进农民返乡,增加农村复兴建设力度。
6 结语
农村复兴的扶贫策略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理解村民的基本要求。而对于扶贫的结果和计划必须对农民有吸引力、可理解,以便于农民支持和后续的土地管理和控制。本文主要是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探讨农村发展战略,但实际上如果想重新激活村庄,必须是多种方式和多种政策一起进行的。笔者希望本项研究的结果在提供农村规划的一些技术指导的同时,也能为许多致力于农村规划的规划者提供参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