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2022-12-17邱学进
邱学进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林业局,福建 龙岩 364100)
我国国土资源十分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土壤类型多、土质差别大,在实施林业工程造林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就会对我国的林业工程建设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我国现阶段的林业造林质量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需要明确影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1 提高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意义
根据国家林草局统计,2020年底中国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4%,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我国林业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施林业工程它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氧气,还可以抵御风沙的侵蚀,抑制土壤沙漠化进程,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全国各地大力实施工程造林,努力提高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避免产生“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就可以优化当地的林业工程体系,降低经营成本,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从而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影响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造林规划设计
影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造林作业设计。植树造林规划设计就是要根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包括地形、土壤、水文、植被、人为活动等环境因子)来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进行规划设计,必须适地适树,才能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后期的管护工作提供便利基础,对于林业造林工程一定要根据造林地块的实际条件设计一个科学的栽种过程。如果造林设计不科学,没有做好树种选择,而且对于林地清理方式和整地挖穴规格,造林的密度,树种搭配,树苗数量,造林工价,肥料预算,施工监管以及技术指导都没有考虑到位,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
2.2 树木成活率高低
在实施林业工程造林的过程中,直接影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种植树木的成活率。因为很多造林工程没有“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而且对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在选择树木种类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细致选择相适应的“良种壮苗”,这就导致树木种类和该地区的种植环境不匹配,特别是栽种人员缺乏合理的造林栽植技术,在整个造林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苗木死亡率高、成活率低的情况,直接导致林业工程造林的总体质量较差。
2.3 现场施工监管和后期管护工作
林业造林的现场施工监管,主要是检查施工栽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如果缺陷会影响到林业工程造林的质量,那么,就要及时地进行改正和完善,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很容易出现自查验收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这也就导致了营造林工程中存在隐患问题。而且,在后期造林养护的过程中,由于前期验收工作出现疏忽大意的情况,后期管理工作也会出现很多麻烦,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就会对树木后期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林地除草、修枝、扶正、培土加固以及加强水肥管理等抚育问题,如果没有实施落实到位,就会从根本上降低造林的整体质量。
3 提升林业营造林质量的策略
3.1 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
林业造林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拥有着非常复杂的工序,而且在开展林业造林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考虑在造林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从根本上确保林业造林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在前期工作中,一定要先调查明确林区的立地条件、地理气候以及土壤性质,通过技术分析土壤酸碱度来选择适合栽培的优良乡土树种和混交方式,如,福建省的内陆山区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枫香、木荷等,沿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是木麻黄、相思树。一定要选择良种壮苗,合理设计造林密度,林地清理和整地挖穴规格,也要科学规划林区道路和防火林带配套设施,然后将施工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把握适宜的造林时间,便于进行栽植及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业施工的质量。
3.2 提前抓好整地挖穴和强化科学栽植
在整个林业造林的过程中,关键要提前抓好造林地清理和整地挖穴,尽量大穴整地,整地深度必须在30厘米以上,利于根系的舒展。穴面做到里低外高,利用蓄水保墒,从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造林成活率。把握好适宜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时间。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树苗特点来确定,大多数苗木都适合在春天栽植,具体的种植时间要依据各种苗木的特性决定,因此,确定造林季节必须因地制宜,因树制宜。造林季节确定后,还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栽植。一般来说,雨前雨后,毛毛雨阴天,都是造林的好天气。要尽量避免在大风天,特别是刮西风天造林,因为这种天气干燥,蒸发量大,成活率低。掌握技巧科学栽植。栽植技术直接影响到树苗的生长和成活,一定要注重栽种细节,植苗造林成活关键与苗木本身平衡内部水分有很大关系,所以,从起苗、假植、包装、运输到栽植,都必须保护好苗木。尤其要保护好苗木根系,尽量少伤根。在栽植前对阔叶树苗木的地上部分采取截干、修枝、剪叶等处理,对苗木地下部分采取修根、浸水、蘸泥浆(最好添加配制好的生根粉溶液浸泡苗木根系)等措施处理,需要对栽种人员开展培训裸根苗栽植和带土苗栽植的关键技术,掌握、运用科学栽种技术,注重细节才能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
3.3 严格做好造林验收和后期管护工作
严格落实好造林自查验收和后期的管护工作,通过自查验收,可以及时地发现造林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补缺补漏,充分发挥出监管作用,特别要重视造林后期的管护,造林后期管理要“严”,“三分造,七分管,十分措施才保险”。我们要按照“谁造、谁管护”的原则,落实好管护责任制,苗木种植成活阶段,在干燥、少雨的天气要及时浇灌,防止苗木缺水枯亡。发现枯死苗木,应及时补植。对于踩踏、风吹导致树苗歪倒的,要及时扶正并培土、踏实。还要防止牛羊的啃食、人为火灾和鼠兔虫害等破坏。尤其是发生火灾或者病虫害,应及时上报处理。造林后期,还要适时进行森林抚育和施肥。
综上,林业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提高林业工程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意义,明确影响林业工程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除了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树木成活率,还有现场施工监管和后期管护,都会影响林业造林的质量,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科学栽种,严格管护,才能不断提升林业工程造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