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欧杂种榛发展及栽培技术研究
2022-12-17谢晓勇
谢晓勇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辽宁 朝阳 122000)
榛树适应性强,是良好绿化树种。榛林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涵养能力,是理想的景观绿化和生态经济型树种。20世纪80年代我国利用野生平榛和欧洲榛进行杂交育种,经过多年的新品种选育,获得了具有大果、丰产、适应性强等特性的平欧杂种榛,并在我国北方多省推广栽培。
辽西地区榛树栽培及利用历史悠久,但是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之前一直以野生资源的采集为主,随着平欧杂种榛培育出来后才开始了人工化的栽培探索。近些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者对坚果等健康食品的推崇,榛国的生产管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改变了原来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榛树的产量及品质水平。本文结合辽西地区平欧杂种榛栽培实际,根据发展现状,对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 我国榛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平欧杂种榛种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品种在农户中认知程度,果品品质提升,在市场占有率大增。同时随这苗木质量的提升,栽培面积的扩大,使各地出现一批榛子产业基地,带动榛子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产品包括鲜果、油类、酒类及其他食品类等,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根据榛子产业发展,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完善技术体系,健全行业标准,健全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通过增加技术应用的含量、开展精细化管理,在产量及品质上实现显著提高效果的一种经营模式。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先进科技的辅助下,通过重组各项经营要素,对生产进行科学化经营的模式。该模式下追求各项资源配置的最合理化,以取得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产出比,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促进产业发展高质量化、推进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2 平欧杂种榛栽培技术
2.1 密度控制
在生产中,很多农户一直错误地认为栽植的密度越大,产量相应的越高,实际上过大的栽植密度给树木的生产发育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了林间通风性差、郁闭度高,大大增加了林内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及发生程度,对开花结果均不利,影响到产量及品质;过大的密度影响林间的采光,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不利于树木进行养分合成等各项代谢作用,侧枝的发育、花芽的分化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过大的密度导致根系呼吸作用受到影响,对根系吸收养分、水分不利,导致产量低、品质次。由此可知,合理地调控好林间的密度有利于树木的优质高产。
对于片状栽培的榛树,对2年的林间密度保留15~20株/平方米,3年的林间密度控制在10~15株/平方米,4年的密度以3~7株/平方米为好,5年的保留密度在2~3株/平方米;对于带状栽培的榛树,对2、3、4、5年的保留的密度每平方米分别控制在20~25株、15~20株、8~12株、3~5株;对于实施丛状栽培的榛树,对2、3、4、5年的保留的密度每平方米分别控制在15~20株、12~15株、5~8株、3~5株。同时注意各树侧枝之间保持10~15厘米的距离。
2.2 养分管理
榛林内每年施肥3次。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选择专用肥或硫酸钾复合肥撒施在榛树的根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榛树进行叶面追肥,喷施,种类为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包括如0.3%~0.5%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可有效降低榛果内的空仁率、瘪仁率和缺陷果率。9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对榛树根部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加入以磷、钾为主的复合肥。树龄不同,施肥量也有所差异。如生长2~3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120~180公斤/公顷,生长4~5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240~300公斤/公顷,生长6~7年的榛林内施肥量为525~750公斤/公顷。片状和带状经营模式的榛林施用基肥和复合肥时,采取撒施于地表的方式,而丛状经营模式的榛林可采取环根沟施、根旁条状沟施的方式。
2.3 整形修剪
为促进平欧杂种榛的早期丰产,应在冬夏两季对树体进行合理的修剪。冬季修剪在树体萌动前的2~3个月进行,主要是剪掉多余侧枝并轻剪主枝和侧枝的延长枝,培育丛状树型。夏秋季修剪从芽萌动后至8月中旬,主要是摘心、除萌蘖,剪掉细枝、弱枝、枯枝、交叉枝和内生枝,减少树体营养消耗,控制枝条徒长,促进花芽形成并增加树冠光照,以利于养分积累。
3 有害生物防治
3.1 病害防治
白粉病:一是将初侵染源清理干净。在冬春季榛树新芽萌发之前对发病的枝梢进行剪除,将落叶清理干净、集中焚烧处理。二是控制林间密度合理。榛树造林的密度不易过大,要加强林间修枝、间伐等管理措施,做好林间的透风管理。三是做好施肥灌溉工作。结合榛树各阶段生长特点做好施肥浇水工作,尤其要做好氮磷钾肥的科学搭配,避免榛树树旺长,适当地控制氮肥、增加钾肥对降低榛树白粉病发病程度比较有效。四是针对性药剂防治。在榛树树木嫩芽萌生之前选择石硫合剂喷施1次,需要注意的是高温环境下石硫合剂易产生药害,因此叶片萌发后不可施用,可用代森铵500倍液进行替换;榛树生长期间,在发生白粉病前选择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硫菌灵600倍液等对准林间喷施1次,可对白粉病的防效超过75%。
根朽病:一是加强对林地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林间发病植株的树桩、根渣等,对中幼林进行改造培土时确保不要损伤保留木,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二是进行种子的消毒。播种前将榛树的种子置于种子重量0.1%~0.3%的退菌特等溶液中拌种消毒,还可将种子浸泡在80%402抗菌剂乳油1500~2500倍液中。如果建园时选择扦插方式,则可将插穗的基部浸泡在80%402抗菌剂乳油1500~2500倍液中,1小时即可用于扦插。三是做好土壤的消毒处理。选择50%多菌灵1.5克/平方米左右、70%~80%五氯硝基苯3克/平方米左右撒施到土壤中并翻到深处,还可对立枯病等起到兼治效果。四是及时针对性防治。榛树林内发生根朽病后及时选择80%402乳油1500倍液、40%根腐宁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前者采取灌根处理,后者可对准发病树木喷雾或者浇灌。除此之外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控可以减少对根系的为害、利于减缓根朽病的发生。
3.2 虫害防治
榛黄达瘿蚊:加强对榛树园内的管理,5月中旬到6月中旬正处于幼虫阶段时采取人工措施将林间的虫瘿摘除、进行集中深埋等处理。进入到成虫期后,选择1.2%苦·烟乳油1000倍液等对准林冠上方或者地表进行喷雾,即可达到防效超过90%的目标。5月中旬到6月中旬选择8%~12%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1.5%~2.0%阿维菌素乳油1800~2500倍液、45%~50%乐斯本乳油800~1200倍液等对准树冠部位进行喷雾,灭杀的效果至少达到85%。
榛卷叶象甲:可在5月下旬开始在榛树林间进行卷叶等的摘除,将卵、幼虫等灭杀,降低虫口基数。有的林间虫害发生程度重,可结合其假死的特性采取人工振落的方式进行扑杀。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期间选择胃毒、内吸效果的药剂进行防治,也可选择具有触杀效果的药剂进行灭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