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仁”学思想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意义、内容及路径

2022-12-17超,何

关键词:儒家思想儒家价值观

杨 超,何 东

(华南师范大学 1.国际商学院;2.职业教育学院,广州 510630)

当前中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受到现代工具理性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中存在“精致利己主义”和功利化倾向。因此,立德树人、突出思政教育,在大学育人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变得十分迫切。思政教育要达到新的提高和飞跃,还是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1]党的十八大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民族基因,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中,这就为实现儒家“仁”学思想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指明了方向。

一、“仁”学思想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当代价值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从中汲取营养,并应用于教育实践,已成为大学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这也给儒家“仁”学思想全面融入大学思政课堂提供一个重要契机,以回应本土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实现儒家思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仁”学思想是精神引领

孔孟先贤及历代儒家精英创造了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内容的意义世界,确立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价值体系。“仁”为五常之首,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儒家的全部学说的根子,就扎在这使人成为人的亲亲而人——仁里”。[2]这些传统思想理念在经过了西化和现代化发展后,又重回思想舞台,回应新时代对人文精神的追求。[3]这对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新人有着极高的精神引领价值。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不应该局限在中国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围,而是要走入大学课堂,引领学生树立现代社会先进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怀。

(二)“仁”学思想是丰富的思想资源

高校思政教育旨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勇于承担国家建设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宗旨与儒家“仁”学思想从根本上不谋而合。“仁”学是为人之学,是做人的道理、道德的修养,在思政课程实施中有着良好的融合契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儒家仁爱思想为人的基本原则,基于同情的自知之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承认并尊重他人的自主性。[4]这是人的道德修养根本标准,也是“仁”学彰显出来的人文关怀。这种精神力量有力地回击了西方绝对理性主义哲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使青年大学生真正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清醒地认识到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对人的精神道德的摧毁性,并从“仁”中学习提高自身道德涵养。由此可见,“仁”学思想的融入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融合是“仁”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的连续性的前提下,使传统文化经过转化后既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又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并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5]安哲乐先生在谈到儒家思想时认为儒学并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责任,对本文化传统的传承与更新的责任。[6]儒家“仁”学思想正是经过历代儒家的传承和发展已然成为“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性善说告诉我们,人有自由意志,即使处在充斥暴戾之气的环境中,我们仍可以选择扩充人性善之四端而做个有德行的人。对于充满着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的现代社会,这一人文精神追求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弥足珍贵。思政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现代化内涵可以成为“仁”学思想创造性转化的载体。推动“仁”学思想与思政教育融合,对回应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呼声,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实践探索。[7]

二、“仁”学思想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内容

“仁”学从本质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而培养青年大学生树立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学者从“仁”学对现代伦理价值的补偏救弊的角度分析“仁”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现实价值;[8]或者从自然价值原则、德行价值原则等价值角度,研究“仁”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积极作用;[9]另有学者从社会主义执政理念、道德建设等角度分析“仁”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10]本文通过“仁”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性来论证“仁”学融入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可行性。

(一)“仁”体现了“和睦、友善、诚信”

孔子把仁爱看做“仁”的基本内容。《论语》有言:“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爱就是自我跟世间万物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首先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亲亲”到“泛爱”,体现了一种宏大的包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就要先成就他人,想要行事方便就要先予人方便。这是“忠”的体现,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观念。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表达的是一种“恕”,宽恕之心。忠恕之道是为“仁”的方式和途径。“仁爱”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之间的健康的互动,对维持社会的安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天人合一”则更是儒者对“仁”的终极追求,对天的敬畏,对地球的尊重和爱护,进而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社群。“仁”所表达出来的这些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主义社会则体现在和睦、友爱、诚信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倡导社会主义公民要恪守这些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建立和谐、富有、诚信的新型社会关系是任何一个现代化国家基本的价值诉求,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仁”体现了“自由、民主、平等”

“克己复礼为仁”是从道德上要求自己为仁,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则可以看出成“仁”是个人的主体意识。“为仁”需要自愿,并在生活中去实践“仁”,加强道德修养。“仁者,爱人也”,是爱人、爱己和爱物的三者结合。在孟子这里,“仁”更多地强调了人的主体自由意志,即“仁”是作为道德人的自主选择,不是别人强迫的,这种自由意志也正是人成为道德的人的先决条件。而人在修“仁”行“仁”的过程中逐渐与天打通,以天地为性,所谓“天命之谓性”,这是“仁”的主体性的表现。[11]

孟子认识到人性的平等,认为人皆可扩而充之善之四端,则可“人人皆可为尧舜”,是人的道德发展和人性发展的可能性上的平等。而行“仁”的个体,其主体性和自由意识则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前提。现代社会倡导人人平等,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环境,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根本价值理念。

(三)“仁”体现了“富强、公正、法治”

孟子将仁爱的思想贯彻到国家治理当中来,提出仁政的主张。在经济上制民之产,他主张人有恒产,方有恒心;在政治上,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民为邦本思想,反对暴政和严苛的刑罚。仁政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主张人先天性善,皆有“恻隐”“善恶”“恭敬”“是非”“四端”之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之有也”。对君主来说,正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只要他们把这份恻隐之心扩而充之推行到实际的国家治理中,随处都想着人民的疾苦,则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万物”。正是由于人性善良,仁政的实现才有了可能。孟子的仁政以“平天下”为目标,就是要实现天下均平的社会理想。但这个均平并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个合理、平衡、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人性善论以及仁政思想放在现代社会与我国民主富强法治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是一致的。富强民主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而公正法治则是这一美好社会的制度保障。

(四)“仁”体现了“敬业、文明、爱国”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是人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品格,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修身”是开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个人要进行道德品行的修养,成为有德行的人才能管理好家庭,治理得好国家,天下才能归“仁”而得太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穿了“仁”的思想,概括了修己与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它包含了“天下为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平天下”的使命感,人通过修身明德,在工作中敬岗爱业,在生活中和睦友爱,从而达到大同社会。历代儒家精英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孟子更是直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爱国主义”的最为经典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多次谈及中国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古代的儒者,还是现代的每一位中国人,这份家国情怀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基因的遗传。

儒家“仁”学思想有着强烈的人文精神特征,与西方启蒙运动中产生的将自然和天道排除在外的世俗人文主义,有着显著的不同。也正因如此,关注于德性、责任、社群的儒家思想,必然会为人类精神追求提供西方哲学思想所没有的智慧。这是中华文明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在被西方“凡俗人文主义”充斥的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必然会成为21世纪世界公民的共通语言。这也正是“文明”的重要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民族、面向世界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三、“仁”学思想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路径

在已有的与思想品德课程融合的实践中,儒家思想通常被用作一种启示性的思想资源,被碎片式地肢解,无法真实地呈现本真全貌。王易认为,以新的学科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理论创新,但创新过程中不能望文生义、随意发挥,而是应该尊重古人思想的真实含义。“仁”学思想融入大学思政课堂,既需要理论创新,也需要实践创新;既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也需要学生、教师及学校管理者的主动意识。

(一)创新融入的实践和方法

首先,让校园的建筑、路标,甚至花草树木成为文化传播的显性载体,营造富含“仁”的思想理念的校园环境。利用学校公众号、广播台、校报、杂志等媒体传播儒家思想的经典文献,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其次,在教材的编写、内容的融合上,要遵循不同知识的理论特点和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由简到难系统地呈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全貌。由“仁爱”到修身以成“仁”,然后才“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成“仁”是基础,说明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家庭和睦、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前提。“仁”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贯穿一个基本精神:思想道德修养是教育之先,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最后,设计实践调研、重走圣贤路等活动,将“仁”的思想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中央电视台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为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师生可以通过演绎经典,追溯儒家思想在地方的发展历史、脉络及现状。

(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学习者,表现出教育关系中的主体性。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利用大学生主体能动性,鼓励大学生对儒家“仁”学思想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掌握其丰富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他们多阅读优秀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大学》等,丰富儒家哲学思想的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积极践行“仁”的道德修养标准,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抵制各种因物质主义、利己主义所带来的思想上的消极影响,担负起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三)提高教师“仁”学思想的修养

思政课程教师需要主动运用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融合,提升自身的“仁”学修养和道德修养水平。一种是可以参加培训、研修班等进行研读;另一种则是如儒家思想倡导的达“仁”的修养方法那样,通过“慎独”“存敬”等方式,自省自修。而思政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则要求教师更多自主研修儒家思想,通过结合自身实践,更为深入地学习儒家哲学精髓,在实践生活中创造一个知行合一的精神追求的过程。同时,高校需加强对教师儒家哲学思想的修养,比如各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开设“仁”学思想研究的课程、研修班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并提升自身的儒家思想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价值观建立的主要阵地。当代大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即将形成而尚未成型的关键时期。有着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儒家思想蕴含丰富的“为人之学”的哲理,将“仁”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借助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大学生成为有着坚定信念和社会主义理想的有志青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既是大学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儒家“仁”的人文精神在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实践。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儒家价值观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