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展历程·主要特征·经验启示

2022-12-17林清新

学术探索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华儿女共同体中华民族

林清新

(中山大学 历史学系,广东 广州 510275)

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于1962 年提出了“不同兄弟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与汉族的祖先形成了紧密相依的关系,逐渐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1]界定和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这一概念由此在学者们的研究中逐渐热门起来。习近平于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使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在同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政治上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高度认同感的中国人,全国56个民族是荣辱与共、血脉相连的共同体。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2]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了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百年实践,实现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攻坚克难,不仅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历史性改变,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怎样将全体中华儿女最广泛地组织团结在一起开展革命活动和社会建设,科学应对一系列挑战和风险,必然直接涉及中国共产党怎样把握中国多民族的实际情况,怎样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行了诸多影响深远的理论创新和伟大实践,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以及经验启示,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总结成功经验、彰显时代价值都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经验启示等维度入手,整体性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貌,为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内在结构、整体利益、内涵外延以及发展前景为理论基石的显性表达,通过文本方式体现,依托主要领导人的著作、党的主流媒体以及历次党代会等为载体,剖析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历程,着眼于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及建设的初始阶段、曲折前进、恢复发展、全面发展的逻辑和机制,着眼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式的改进与调整,分析中国共产党怎样将人民群众的生活逻辑与党的政治目标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道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初始阶段:“一体多元”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随着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迅速传播和发展,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符合当时中国实际的第一个民族革命纲领,突出了民族自决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指明了“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独立的革命任务”。[3](P539)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工农学运、统一战线以及伟大的长征中逐渐了解中国的国情,通过“民族自决”最大程度提升少数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思想觉悟,初步设想以“联邦制”的形式来建立新的国家。1938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论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运动与民族问题》《论民族》等一系列重要文章,论述了中国各民族的内部结构和本质属性,根据世界革命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基于此,1938年、1939年毛泽东分别发表了《论新阶段》《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阐释了中华民族是各民族互帮互助的具有平等关系的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宝贵遗产的优秀民族。因此,“中国是由众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总称”,[4](P76)至此中国共产党全面认识了中华民族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阶级斗争以民族斗争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阶级的政治诉求要求在特定历史阶段保持团结合作,但阶级斗争需要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以便将统一战线的独立性和统一性、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结合起来。”[5](P184)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系列活动,并且借助根据地政权组建了少数民族调查研究组织、各类抗日组织等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深刻总结了动员各民族参与抗日战争的方法,“通过口说、报纸、传单、布告、书册、戏剧、学校、电影等动员各民族团结抗战”,[6](P481)并进一步强调:“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社会动员,必须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目标,逐渐融进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6](P482)抗日的政治任务必须与各族人民的生计相结合,才能彻底凝聚和动员中国各族人民。此时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现代民族符号,在注重突出世界无产阶级整体利益的同时,逐渐重视中国的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立足民族国家利益开始思考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初步形成。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曲折前进:“全国各族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新国家与中华民族的融合统一,再次确定了国族属性,社会主义因素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中。在“多元一体”、国家统一、民族识别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四个民族自治区、三十个自治州、一百二十个自治县”,[7](P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向全国,为了确保杂居、散居的众多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民族乡、民族镇来保障散居杂居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和内部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通过国旗、国徽、首都等国家符号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并将这些国家符号融入中小学教材,烘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氛围。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国共产党诚挚邀请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内地,又派中央民族参观团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考察,进行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历史调研和语言文字调查,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在“三大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民族的发展水平对一些民族开展民主改革,一些民族进行生产关系的直接跨越。此时主要依托《共同纲领》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全面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大上指出阶级矛盾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科学地认识了主要矛盾问题,强调必须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整体上看,此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主要立足于阶级立场,从源头上根除了民族不平等,但此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中没有出现“中华民族”,“全国各族人民”代替了“中华民族”,极具文化符号的“中华民族”在社会建设中没有发挥作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也没有得以持续推进。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恢复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聚焦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8](P168)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全面纠正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思想,专注于经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出现了新调整,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迅速转为团结一切力量推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这一阶段需要超越民族、阶级之上的强大符号来凝聚思想共识、维护民族团结和推进国家统一。邓小平于1986年着眼于国际视野指出:“必须争取和实现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9](P161)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自此“中华民族”频繁出现在党的各种文件之中。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依托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势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等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其主要表现为建设共同体与研究“中华民族”理论相结合,并在实践层面相互呼应。费孝通于1988年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基于民族志、考古资料以及历史文献基础上经过深刻思考形成的成果,也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肯定,系统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自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作为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强大符号,将经济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二者的“互持互推”。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强调要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同时关切他国的合理利益,向世界各国彰显互助共赢、尊重差异的中国形象,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推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进一步指出,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铸牢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蕴涵丰富的内容,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最具创新性的表达。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当前比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有能力和有信心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的核心任务,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为之奋斗。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融合统一,实现了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度融合。新时代伟大复兴的目标已经明确,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立足历史新起点,持续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族团结、凝聚力量以及社会动员方面的强大功能,推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一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使之成为做好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共产党主要通过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发展等方式,从整体上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其建设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推进全社会、各领域的团结,形成全员、全域、全线共同参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格局。新时代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凸显其重要性,成为推进民族工作和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载体,逐渐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了更加明确深刻的认知,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着力点,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特征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呈现出了显著的特征,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了坚实根基。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四个层面开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相关工作的建设和推进,四者具有各自的鲜明特征但又密切联系,由中华民族的“自在”逐步转变为中华民族的“自为”,共同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善于传承优良传统和总结历史经验的民族。

(一)历史积淀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深厚历史基因的积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五千多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伟大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国家发展中继承了悠久的历史基因,如丰富的社会发展经验、既定的人口和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等,这些历史基因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优越条件与坚实基础,也成为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之间融合发展的黏合剂,这一系列的要素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自然基础,又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紧密相连,从百年奋斗史中找寻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中国共产党从建立起,就是优秀历史基因的忠诚继承者和践行者,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就拥有辽阔的疆域和庞大的人口,自觉承担了传承历史传统的重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的发展方针,这一正确方针极大地增强了中华儿女的历史认同感,使广大中华儿女的精神境界有了极大提升。“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共产党针对民族历史的错误方针,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拨乱反正,坚定不移地执行继承优秀民族历史传统的正确方针。进入新时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论断,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四史”学习教育成果,以信心满怀的热情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优秀历史基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历史养料和思想素材。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的持续流动,为数不少的中国人旅居国外,这部分华侨华人在长期的生活工作过程中,通过塑孔子像、过中国节、建立唐人街等方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海外中国人独有的方式增强中国历史的感染力和辐射力,这些具有强烈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历史印记成为了广大海外中国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

(二)文化润泽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拥有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儿女拥有共同的文化记忆。中华儿女共有的文化记忆,包含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中。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中,一代代中华儿女将神话故事通过文本传承、口耳相传的代际传递方式,持续叙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这一文化记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以及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贯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去”与“现在”,为中华儿女“个体”与“公民”提供了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在文化记忆的共同传承过程中,中华儿女才形成了始祖想象、英雄文化、文化符号、文化认同,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其中,始祖想象是中华儿女对于始祖形象的共同建构,使全体中华儿女形成骨肉相连的情怀,产生“血浓于水”“中华一家”的文化意象。英雄文化是中华儿女通过民族英雄的叙事持续建构自我精神文化,以此引发全体中华儿女的群体自豪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经过几千年不断发展和建构的文化表意体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文化认同是中国不同民族在共同创造文化、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使各民族借助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叙事来坚定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与其他方面的共同体相比较,文化共同体赋予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客观上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标签,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面对别国共同体时生成的“中华民族”身份意识。这一共同体身份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中华儿女的“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极易产生“志趣相投”“心灵相通”“情感共鸣”,使各族人民紧紧相依,不断改善民族关系,增强中华儿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民族发展和国家稳定。

(三)民族国家场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历史基因是“无形”与“有形”的结合体,那么历史基因积淀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也是“无形”与“有形”彼此交织的产物。在民族国家场域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然要进行“有形”要素的整体形塑,民族国家的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稳定、国土面积和国界清晰、政治管理体制健全、国民教育完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规划性。因而在民族国家场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从内部支点来看呈现出多元性,从边界来看较为清晰。立足内部支点来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立足于各民族群体的强烈认同感,起点必然来源于平和理性、健康积极的广大人民心理,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成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真正根基。诚然,56个民族基于彼此的认同与自我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另一重要支点。从中华民族的边界来分析,是较为明确的,由现代国家边界和疆域特征直接决定。正如费孝通所言:“中华民族指向的是中国疆域内有民族认同的11亿人,中华民族是一体,包含的50多个民族单元是多元和多样的,尽管都称为‘民族’,但层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0](P105)因此,通过国家边界人为“切割”之后生成的民族,亟待国家通过有效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创新整合、再造凝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党和国家各方面政策措施的指引下,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空前复杂,要科学有效地应对一系列的新挑战和新风险,必须凝聚更加强大的力量才能奋勇前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升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正是对新时代新挑战新风险的积极回应。

(四)统一战线背景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统一战线是超越阶级,基于共同利益而形成大联合、大团结格局的重要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建党百年来,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中国共产党调整了统一战线的对象、范围和重点。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依据时代新任务、新形势以及新要求,于2015年发布了《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有力地推进和巩固了新时代的统战工作。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2020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全面提升了统战工作的制度性和科学性,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统一战线之间的相互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深厚的历史积淀,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攀升,形成了全局性引领统一战线工作的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统战工作指明了实践方向,现实的统战工作又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统一战线的场域中,是不同阶级、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团体、不同阶层的共同体,更是“人”的命运共同体,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立体性和系统性,弥补了单元民族构成支点的单一性,在内涵层面涵盖了全体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全体中国人心中,进一步与统战工作结合外化于真真切切的行动之中,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中华民族认同。建党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人民生成了“五个认同”,激发了中国人民深沉的爱国热情和深厚的民族情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伟大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广大人民朴素民族情感无缝对接的物质基础,在真实的生活逻辑中广大人民将民族情感上升为强烈的爱国热情。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在统战工作中需要持续增强全国人民的“五个认同”,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建设是“多元一体”理论的最佳现实关照,成为破解中国民族问题的成功方案。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影响深远的宝贵经验。系统梳理和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价值。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相结合

民族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子系统,是社会总问题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11](P6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指导和参与国际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并开始思考民族问题,在推进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中,论述了建立民族性质政权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一切反抗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比如提出了详细的声援爱尔兰、波兰问题的针对性方案。19世纪中期之后逐渐研究中国问题,积极肯定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列宁在同第二国际的错误思想展开激烈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系统性发展,这一科学理论成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遵循。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将这一科学理论与中国的民族问题相结合,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指南,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并将其落实在制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指导具体实践的全过程,实现了中国人民社会经济层面的共同发展、政治层面的平等,坚持党的领导,根据中国各民族的实际开展民族工作,着力培养民族干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伴随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建设的整个过程,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夺取革命领导权的过程中着眼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接受“中华民族”的政治符号,在国家场域中协调阶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坚持各民族平等,在国家统一基础上确保全国各民族的自治权利,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历史和实践集中表明,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凝聚各民族力量的强大功能,推进各民族之间情感交流,进一步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2021年2月,习近平就理论创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12](P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也必须牢牢坚持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整体创新。

(二)始终保持民族理论的创新性与民族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民族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民族问题的顺利解决直接决定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团结,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必须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具有的特殊性,必须深刻认识民族问题内部的复杂结构和相互交织的外部关系。从纵向层面来分析,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中,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科学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直接决定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每次调整都深刻影响民族问题的解决。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阶级压迫是民族压迫产生的直接来源,认识到可以借助阶级斗争来消除民族压迫,但不可能完全解决民族问题。此外,阶级指向与民族指向都具有差异性,处理不恰当可能会导致新问题和新冲突的出现,在解决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时必须整体考量众多因素,徐徐图之、缓缓用力,确保民族理论的创新性、民族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从横向层面来分析,中国是多民族杂居的国家,民族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国家发展层面上出现的民族问题,单元民族发展层面上出现的民族问题。两个民族问题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又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保障各民族权利必须在实践中保持动态平衡,绝不可顾此失彼,保障各民族利益决不能通过牺牲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来实现,反之亦然,保持民族理论的创新性和民族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始终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始终指向的是一体化,任何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际工作都是在根除制约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切因素。在奋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严厉批判了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政策,这一错误政策严重影响了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全面批判了蒋介石提出的内含“大汉族主义”的《中国之命运》,与当时蒋介石反动政府“御用”的大批学者展开民族观点的较量与交锋,进行了大范围的关于“中华民族”构成问题的大讨论,批判其中华民族就是汉族的错误观点,全面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构成的深刻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高度警惕“两种民族主义”倾向,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强调全党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权益,陆续通过优惠政策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党百年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力地遏制了狭隘民族主义的蔓延,经过百年细致的民族工作,全国各族人民树立和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深刻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仅能够将散落在各种文件中的话语、理论与碎片化的事件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又能正确判断和评价不同时期开展的建设措施。中国共产党所处的不同时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基础,而建设目标是其坚持不懈的奋进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建设目标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呈现出鲜明的相对性与阶段性,此时的建设目标将会变成下一阶段新的历史方位,而此时新的历史方位就是上一阶段的建设目标。同时,正确评价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效果需要深度结合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建设目标的关键节点,与时代发展相背离、抹黑历史事件、矮化历史人物的错误行径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集中表现,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际工作,消解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实效。

(四)始终尊重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始终尊重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民族历史传统包括了禁忌、节庆、礼仪、娱乐、婚姻、服饰、居住、饮食、生产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宗教观念、道德准则、心理情感等要素。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形成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与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历史渊源等紧密相关,是不同民族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反映。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并赋予其深沉的民族情感,甚至会将其当成民族的象征极力维护。民族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大事,对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尊重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伤害民族感情,甚至出现民族矛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制约因素。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坚持尊重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将其纳入民族政策框架之中并写入宪法,全面维护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合法权益,切实推进了各民族的和谐与团结。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实践证明,尊重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内容。凡是坚持尊重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就会形成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的良好发展势头;反之,就会出现诸多棘手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甚至会造成严重的民族冲突,将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因此,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尊重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全面把握“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内在关系,整体加强“共同性”、包容和尊重“差异性”,切实尊重和维护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切实做到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上彼此尊重,政治上相互团结配合,依法依规科学管理宗教事务,推动民族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其成为推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注重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发展生产和推进社会进步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立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切实解决了直接影响发展生产和推进社会进步的土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将民族平等原则落实在各项工作之中,着力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进步。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内消除了剥削制度,实现了各族人民在分配方式、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平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诸多民族政策推进各民族的发展,加强了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了各民族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1979年实施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计划,进行“智力支边”,通过建设民族地区的科技队伍,有力推进了各民族的经济发展。1984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法律制度和政治纲领的融合统一,为各民族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中国共产党在2000年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广大西部少数民族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2005年中国共产党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为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指明了方向和重点。2020年底,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国各民族的卫生、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等实现了飞速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着力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各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各民族通过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和推动社会进步使各民族精神相依、人心齐聚,以强大的凝聚力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夯实基础。

总之,回顾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百年建设历程,从党的二大上首次使用“中华民族”概念,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渐次形成和稳定,最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来看,中华民族内部出现内战、不团结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降低,强大的动员功能难以发挥作用。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侵略和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时,实现大联合、大团结,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一体性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就显著增强。因此,新时代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启示,能够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能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中华儿女共同体中华民族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儿女 报效祖国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