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交流研讨会摘编
2022-12-1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构建新时代思政工作育人格局
□李玉鸿 新疆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新疆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效结合,不断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推进新疆一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疆工程学院办学的根本遵循。新疆工程学院建校64年来,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始终传承红色基因、扎根边疆办教育,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各民族人才,他们90%以上留疆、75%以上服务新疆基层一线,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激扬青春、建功立业,已成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思政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疆工程学院党委领导班子面对新时代新发展,在明确“五个坚持”、抢抓“五个机遇”、提升“五个竞争力”、发扬“五种精神”、做好“五个服务”的“五五”发展战略指引下,通过优化“大”课堂、创新“大”载体、优化“大”机制,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多方资源汇聚、多种力量整合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今后,我们会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升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激发其为中国梦矢志奋斗的正能量。
三是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彰显中国大学社会主义底色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近年来,新疆工程学院党委进一步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支持力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职称评聘、科研立项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打造集教研、德育、党建、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第一院”,把思政课建设成为“第一课”,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新疆工程学院最鲜亮的底色。
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建好建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
□骆新华 新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新疆工程学院党委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从政策依据到体制机制、从学科规划到师资编制、从办公场地到经费支持,推出了一系列扎实举措,取得了多方面显著成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新疆工程学院最鲜亮的底色。
一是坚持马院姓“马”,建设党的马院。新疆工程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校党委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6个文件,将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由国家规定的每生每年不低于40元标准提高到生均每年50元,设立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新建图书馆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场所;建成3D“实践教学及党建培训基地”;建好中国德育馆新疆工程学院分馆、智慧教室、数字媒体工作坊、红色数字阅读体验云空间。通过一系列措施,打造集德育、党建、实践教学于一体,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是持续教“马”传“马”,打造担当马院。开齐开足“4+1+1”门思政课程,保证“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抓好实践教学,将课堂理论延伸至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持续开展假期大宣讲活动,把“新疆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和田分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及党建培训基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修基地”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平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教工委优秀基层党总支、“双带头人工作室”、自治区高校党建标杆院系、自治区高校样板党支部等荣誉。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特色马院。继续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中国德育馆、红色文化长廊、新疆煤炭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指导的“红色文化讲解社”社团,为社会各界及广大师生15000余人进行讲解,成为社会各界“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实践的一大亮点。
四是着眼未来发展,争创一流马院。首先,加强教学科研能力建设,倡导多样化教学方法,推动和引导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其次,坚持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两条腿走路”。第三,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好援疆工程。四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落实“3·18”讲话精神 讲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熊晓琳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讲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要从三个方向发力。
一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发表“3·18”讲话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党全社会对思政课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给人才、给钱财、给平台、给讲台”,为思政课教师“量身定制”全套倾斜支持政策。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二是凝聚力量,传递放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截至2021年1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为127244人,思政课教师要全方位提高自身教学基本技能。要做好教师培训,持证上岗,不断提升教师教学魅力,上岗教师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但不限于:思政课建设和师德,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教学法和基本技能训练,科研能力基础能力训练,异地教学,文体活动。要通过开展专题讲座,讲授教学能力相关理论;开展微格训练,对教师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录制微课,教师可以全方位认识到自身在授课中的教学设计、语言表达、语速情绪、表情管理等方面需精准把控;还可以观摩教学,通过观摩名师的现场教学,寻找差距,进而反思、交流,不断进步。
三是增强本领,站稳讲台。思政课要做到从一到六,即:“一个红心”;教研和教学“两条腿”走路;追求讲政治、讲科学、讲故事的“三讲”,要实现价值观的引领,要以理服人,要深入浅出,能把高大上的理论说成家常话,将三者做到有机的统一;要突出深耕教材、把握教材、讲清理论、用活素材、创新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做到用心、用力、用眼、用脑、用情“五位一体”;把握巧开头、主线清、内容实、互动好、接地气、善总结的教学设计“六个要素”。
[作者简介]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明确一份担当:立德树人,使命光荣;要树立一个理念: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把握一个要领:讲好思政课,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六”。
“正、知、通、透”,上好思政课的“四字”精要
□王文余 西南大学法学博士,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些都值得肯定和鼓励。
“正、知、通、透”是上好思政课的“四字”精要。
“正”,有四个方面的含义。“正”立场,就是要坚定人民立场;“正”观点,就是要坚定“两个确立”“两个维护”“四个意识”;“正”能量,就是传播正能量、鞭挞假恶丑;“正”做人,“三观”一定要正。
“知”,就是知学生,要成为学生的知音、知己,师生之间要达到无话不谈、真心相交。“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通”,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懂。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要真懂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之处要放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当中,才能体现其真理性、科学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史、中国史要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还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透”在这里用作形容词,意即: 彻底,完全。对执教的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要钻研“透”,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学,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对于其他思政课教材,要充分熟悉,避免与其他思政课程内容重复,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对于相关课程教材要略知一二,理解学生的专业,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挖掘专业课与思政课的结合点,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思政课教学当中。
总之,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办好高校大思政课的学理思考与实践探索
□王学利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办好大思政课”,笔者谈四点认识。
一是关于学校如何办好思政课?“3·18”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要提高思政课的“三性一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在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六要”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要办好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学生要学好思政课,要形成这样的氛围。
二是纵向维度: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针对不同学段,根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具体教学目标,抓好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课程设置要相对稳定,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
三是横向维度:“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着眼于思政课建设的最新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是对“怎样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的再回答、思政课建设规律认识的再深化和思政课教育视野格局的再拓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办好思政课提出的又一重要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指明了方向。
四是三维延展:用好新媒体让思政工作活起来。高校办好“大思政课”的突破口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有效延伸;第二,是从思政课程向实践教学有效延伸。
砥砺奋进的三年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魏莉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笔者以新疆大学为例,讲述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
一是构建思政课程建设的保障体系。第一,新疆大学落实主体责任、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小组、规范建设落实校党委书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校长肩负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校长必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参与集体备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教学、科研等多部门共同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小组,以“科研促教学”;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第二,制度保障。新疆大学制定一系列实施方案:《新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实施方案》《新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新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细则》《新疆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完善顶层设计。第三,队伍建设。通过人才引进等扩充专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达78人。同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机制、凝练学科方向、以科研促教学等方式加强教师培养。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实施跨系备课,打通所有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的融合,实现思政课程之间的结合,各门课程的有效衔接。第四,以平台为依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凝练学科方向,学科方向与教学有机融合。例如,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等平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二是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点,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实效性。2018年,学校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自制慕课、无纸化考试;2019年开办线上大班授课+线下小班辅导;2020年开办线上授课,与清华大学开展了“克隆班”。
三是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针对性。2019年,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增设“党的治疆方略”专题;2021年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专题”等课程,不断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2021年开设“四史”选修课,在各门课程中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
四是完善组织形式,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政课实践教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各专业学院协同完成,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相约在红湖”“我们青春正年少”话剧等。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联合各个职能部门、相关专业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实现全员育人。
总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